六和听涛是首诗。六和塔有一副楹联,是关于大潮横秋之日,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
六和听涛六和听涛,六和塔原有塔院开化寺,其中有一楹联写道:“灯传慧业三摩地,鼓应潮声八月天”。
六和塔地处月轮山上,每当大潮横秋之日,人在高楼之时,中秋圆月似乎也可听闻:那皎皎月轮乘潮辚辚而行,天籁声中,隐隐裹挟着千军万马之势,“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代李廓),别有一番波澜壮阔的盛况。至于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听涛_六和听涛 -地理位置
六和听涛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此况实属罕见。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 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59.88米,占地888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十万军声半夜潮”,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听涛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更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体味万千意象。“六和听涛”因此而得名。
听涛_六和听涛 -诗文
六和听涛--扬眉
六和听涛
八百里钱塘江水,
携带着五千年文化的泥土,
滚滚流出了闽浙大地;
三千丈钱塘江湾,
敞开宽阔浑厚的臂膀来迎接
凝香含绿的媚娘。
前面是浩瀚的东洋大海、
吞云吐日,
后面是绵延的天竺云峰、
升烟托月,
左边是翠绿的太湖碧玉、
静影荡波,
右边是明亮的千岛珍珠、
晕色秀春,
上层是深邃的星空朗日、
播光洒日,
下层是坚实的磐石净土。
修生养息: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六合归一方显三魔宝地。
登塔送目,
朗月清秋故国神州山河尽揽;
凭栏凝视,
翻江倒海一线狂澜铺天盖地;
侧耳细听,
鸣金倒戈万马千军杀声震耳。
听涛入耳:
十万大军席地来,
旌旗漫卷天地开,
顽石迸裂江堤溃,
青山塌陷草木哀。
听涛入心:
六和听涛
激流澎湃明月裁,
天光水影共徘徊,
扬眉剑展青衫落,
一江秋水涌云台。
听涛入魂:
沧海日升笔墨抬,
汪洋月落印章开,
吞并八荒繁杂地,
一屡海风涤胸怀。
闻涛声而不觉查,
看秋水而不明晰,
方练无心之胸,
方觉大乘之法,
方成人间定慧…
听涛_六和听涛 -参考资料
[1]浙江旅游网http://www.hzwestlake.com/Html/200903/18/63b6a074-9d1d-4791-8468-01f55090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