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獾(学名:Sarcophilus harrisii),亦被称作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n Devil),"大嘴怪",,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现今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 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其特征包括:黑色的皮毛、遭遇攻击时发出的臭味、刺耳的叫声,以及进食时的神态。除狩猎外,袋獾也进食腐肉。它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与其他袋獾一起进食。 袋獾于六百年前在澳洲大陆绝迹,而在袋狼于1936年灭绝后,袋獾成为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由于袋獾曾对塔斯马尼亚岛居民饲养的家畜造成威胁,因此当地政府也曾允许居民猎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对它们的狩猎行为才停止。 过去曾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袋獾是世界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 袋獾在澳洲大陆绝种的时期是在欧洲移民1788年到达的四百年前。由于 被视为是一种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在塔斯马尼亚岛,是准许猎取袋獾的。直到1941年它们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才停止。1990年代末「面部肿瘤」严重影响袋獾的数量,并严重威胁此物种的存活,导致袋獾极可能列入濒危物种。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正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来减少这项疾病对该物种的影响。现今只分布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
袋獾_袋獾 -物种学史
两只袋獾
博物学家乔治・哈里逊首先在1807年发表对这个物种的描述,并将其命名为Didelphisursina。
理查・欧文在1838年将之重新命名为Dasyuruslaniarius。在1841年它被皮埃尔・博尔特(PierreBoitard)重新分类至袋獾属,并被赋予一个新的学名Sarcophilusharrisii,意思是“夏里斯(Harris)的嗜肉者(meat-lover)”。有科学家在1987年根据一些化石纪录把Sarcophiluslaniarius的学名冠于袋獾上,但现时的共识是仍以S.harrisii称呼袋獾,而仅以S.laniarius形容当初发现的化石。基因分析显示袋獾与袋鼬最为亲近,其次是已灭绝的袋狼。
袋獾_袋獾 -外形特征
袋獾体型矮胖及粗壮,头大尾短。贮存脂肪的尾部是袋獾健康的指标,因为瘦削的尾部代表袋獾健康欠佳。袋獾的毛发呈黑色,不过胸部和臀部往往带有小块白色的毛。身长525-800毫米,尾长230-300毫米,体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块斑,吻为浅粉色。体形与鼬科动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儿袋。
袋獾
袋獾和其他有袋动物不同之
处在于其前足比后足稍长。它们可以最高时速13公里(8.1英里)奔跑。雄性袋獾体型一般较雌性为大:雄性平均身长为652毫米(其中尾部长258毫米),平均体重则为8公斤;雌性平均身长则为570毫米(其中尾部长244毫米),平均体重6公斤。野生袋獾的寿命为6年,受饲养的袋獾则较长寿。
袋獾脸上和头顶有触须,以便在黑暗中寻找猎物或侦测同类的存在。它们在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刺鼻程度可与臭鼬比拟。袋獾长于听觉及嗅觉,至于视觉则以黑白视力表现较佳,因为它们多在晚上出动。它们较能看到移动物件,却难以观察静止物件。
一项关于哺乳类动物噬咬能力的分析指出,相对于各自的体积而言,袋獾是噬力最强的现存哺乳类动物。这与其头部大小有一定关系。袋獾一生之中只有一副会慢慢长大的牙齿。
袋獾_袋獾 -生长习性
出没于灌木与高草生境中,昼伏夜出。行走时总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寻找食物。食性以肉食为主,吃昆虫、蛇和鼠类等,偶尔也吃些植物。
正在睡觉的袋獾
袋獾是名副其实的“昼伏”动物──它们虽然不在日间出动觅食,但却喜欢在太阳下休息。
这只袋獾的左眼旁边有打斗过的伤痕。袋獾在塔斯马尼亚随处可见,对干燥的硬叶树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钟爱。它们昼伏夜出,日间栖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能爬树,但成年袋獾就不能。另外袋獾也能游泳。它们喜爱单独行动而不成群出没。袋獾的活动范围介乎8至20平方公里之间,常常与其他动物的领地重叠。
袋獾可吃进一只小型的沙袋鼠,但实际上袋獾奉行机会主义,而它们常吃腐肉多于捕猎活的动物。袋獾喜好的食物为袋熊,然而它们也会视乎周围的食物多寡进食其他家畜(如绵羊)、鸟类、鱼类、青蛙以及爬虫类动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当于其体重15%的食物,但情况许可的话它们也会在半小时内吃掉相当于其体重40%的食物。
除了普通的肉和内脏,袋獾也会吃掉猎物的毛皮和骨头。农民对袋獾的这种习性甚为欢迎,因为它们令那些能够伤害家畜的昆虫因为没有腐烂组织可吃而绝迹于农场。
进食对袋獾而言是社交活动,而它们通常也在进食的时候发出刺耳的声音。有时会有12只袋獾一起进食,叫声在数公里外也可听见。生物学家认为,关键的适应性行为有助于该物种的延续。他们的礼仪,饮食礼仪表明它们是共同进餐还是攻击对方。礼仪在效果上就像他们的声音,袋獾至少有20种身体语言(包括它们那广为人知、样子凶恶的呵欠,这种哈欠的原因并不是疲劳!而是露出牙齿,威慑潜在的攻击者)以及11种叫声,每个动作都具有内容,比如畏惧、屈服或是攻击并用以互相沟通。这些沟通渠道也被袋獾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可是袋獾之间仍不时进行打斗。成年的雄性袋獾最具侵略性,而在它们身上也往往找到因为争夺食物或配偶而打斗所产生的伤痕。
袋獾以它那独特的嚎叫声和暴躁的脾气着称于世,塔斯马尼亚最早的居民因为被夜晚远处传来的袋獾可怕的尖叫声吓坏了,因此称它们为“塔斯马尼亚的恶魔”。
袋獾_袋獾 -生长繁殖
打哈欠的袋獾
雌性袋獾自2岁起每年发情一次。在发情时,雌性袋獾会制造多个卵子。袋獾是单配制的动物。每年三月是交配期,交配不分昼夜地在受到遮蔽的空间进行。雄性袋獾会互相斗殴以争夺交配权,但如胜利者在交配后不加看守的话雌性会和其他雄性交配。
袋獾的妊娠期为31天,每胎生20至30只重0.18至0.29克、仅有米粒大小的幼崽。20只至30只刚刚降生的幼崽必须艰难的从产道爬进只有四个乳头的育儿袋中,它们会留在育婴袋里约105天。在育儿袋里,脆弱而幼小的它们会被一种油性分泌物所包围,这种分泌物可以在它们长出皮毛以前使它们的皮肤保持湿润。不过因为里面只有四个乳头,因此每胎只有四只幼崽能活下来(雌性幼崽的存活率比雄性高),而大多数幼崽则会在育儿袋中默默的夭折。和袋熊一样,袋獾的育婴袋是向后开口的,因此母亲难以和子女直接交流互动。
小崽在育婴袋内继续迅速生长。在第15天后它们开始长出耳朵,紧接着长的是眼睑和触须(三部份的生长各相差一天)。第20天小崽会长出口唇,第49天开始长出皮毛,直至第90天左右长满全身为止。它们的眼在长满毛的前后(第87至93天)就能够睁开,到第100天左右便会断奶。再过5天,小崽便可离开育婴袋,这时它们约重200克。与袋鼠不同,袋獾离开育婴袋后便不会回去,但会留在母亲的巢中约3个月,在10月至12月间开始外出,到次年1月独立生活。袋獾母亲每年只有约6星期的时间不需养育子女。
动物园饲养的个体,平均寿命为8年零2个月。
袋獾_袋獾 -分布范围
袋獾
澳大利亚,现仅见于塔斯马尼亚省。袋獾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同时也是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特有的生物种类。
袋獾_袋獾 -相关研究
袋狮于六百年前在澳洲大陆绝迹,而在袋狼于1936年灭绝后,袋獾成为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由于袋獾曾对塔斯马尼亚岛居民饲养的家畜造成威胁,因此当地政府也曾允许居民猎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对它们的狩猎行为才停止。
袋獾在澳洲大陆绝种的时期是在欧洲移民1788年到达的四百年前。由于 被视为是一种对人类有威胁的动物,在塔斯马尼亚岛,是准许猎取袋獾的。直到1941年它们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才停止。1990年代末「面部肿瘤」严重影响袋獾的数量,并严重威胁此物种的存活,导致袋獾极可能列入濒危物种。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正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来减少这项疾病对该物种的影响。现今只分布于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州。
袋獾
这是科学家首次估计肉
食哺乳动物的咬人的力量。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且考虑到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结果发现,常常被人们所低估的袋獾是现在活着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事实上,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够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3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狮是已经灭绝的肉食动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达100公斤。袋狮的撕咬能力是现在活着、身体大小一样的狮子的三倍。另外,胎生哺乳动物,如非洲猎犬、美洲虎和云豹的撕咬能力非同寻常。
之前有研究称,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越小就留给咀嚼肌更多空间,令其撕咬力量更大。因此,脑量越小的肉食哺乳动物的撕咬能力越大的说法就被一些科学家提出。科学家发现,胎生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平均是有袋类的2.5倍。
受到惊吓的袋獾
塔斯马尼亚作为大型肉食有袋动物的避难所由来已久。在人类到达后不久,
澳洲大陆上的大型肉食有袋动物迅速绝迹,只有最小、适应力最强的品种得以幸存。维多利亚省西部的化石证据显示袋獾直至六百年前(即在欧洲殖民者登陆澳洲的四百年前)仍有在澳洲大陆活动,但澳洲犬和澳洲原住民的捕猎活动使袋獾在那里绝迹。至于塔斯马尼亚则因为没有澳洲犬定居,许多大型有袋动物在欧洲殖民者到来时仍活跃于这个岛上。
欧洲人把岛上袋狼赶尽杀绝的事迹可谓广为人知,而袋獾也有因此受到威胁。第一批吃过袋獾的人曾表示袋獾的味道像小牛肉。后来大家相信袋獾会捕杀家畜后,便开始了大规模捕猎袋獾的行动。这行动由1830年左右开始,令袋獾在频频遭到陷阱和毒药捕杀之下濒临灭绝。不过,当最后一只袋狼在1936年死去后,人们便认识到自己对袋獾的威胁。五年后(1941年),保护袋獾的法律生效,它们的数量也逐渐回升。
另外,历史上有两次袋獾数目异常下降的纪录,分别在1909年和1950年发生。人们相信两次事件均由瘟疫造成。现时估计有一万至十万头袋獾,而有关当局根据2006年底的数据推断成年袋獾的数目介乎二万至五万头之间。另一些研究面部肿瘤疾病的学者则估计现存袋獾总数介乎二万头与七万五千头之间。
面部肿瘤疾病
袋獾面部肿瘤病使袋獾的面上和口内长出肿瘤,影响进食。袋獾最后会因饥饿而死自1999年起,袋獾面部肿瘤病(DevilFacialTumourDisease,简称DFTD)估计已使袋獾的数量下降20%至50%,影响范围占塔斯马尼亚州的65%。受影响的袋獾在12至18个月内死亡的机率可高达百分之百。疫症主要集中在塔斯马尼亚的东部,但南部也曾证实三宗病例。
当局借监控野生袋獾的数量来追踪疫症的传播和强弱。实地监控的办法为捕捉患病的袋獾以统计染病者的数目,并在往后的时间反复调查同一地点以取得疫症散播的情况。直至目前为止,监控的结果表明疫症可于短时间内对一个地区产生严重影响。现时有一些长期监控工作正在进行,有助判断疫症的影响是否长久,以及袋獾数量有否回升。当地的工作人员也测试抗疫措施的有效性。他们采取的行动包括捕捉并带走染病的袋獾,试图遏止疫症蔓延,让袋獾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和繁殖。当局在塔斯马尼亚首府荷巴特市郊以及东面的玛利亚岛上设置了两个“保险”的袋獾保育区,收容没有染病的袋獾。澳洲一些动物园也收容了一些袋獾让它们繁衍。袋獾在2005年5月被建议列入塔斯马尼亚州的受威胁物种名单中,状态为易危(vulnerable),代表袋獾在中期有灭绝的可能。另一方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仍根据1996年的有关调查把袋獾的状况定为“无危”。
袋獾数量的下降也被认为是一个生态问题,因为袋獾的存在防止了在2001年被偷运上塔斯马尼亚的赤狐落地生根。赤狐在澳洲其他地方已成为入侵物种,而人们担心赤狐在塔斯马尼亚落地生根会影响袋獾数量的恢复。
雪梨大学最新的研究发现袋獾免疫基因的差异很小,或能解释肿瘤病迅速扩散的根由,并带出了小族群的动物如何存活的问题。
袋獾与文化
奔跑的袋獾
袋獾在澳洲是标志性的动物。塔斯马尼亚的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机构均以袋獾为标志,而其澳式足球联赛代表队不仅以袋獾为标志,甚至取名为“塔斯马尼亚恶魔队”。已解散的荷巴特篮球队亦称作“恶魔队”。
袋獾也是六种在1989至1994年间发行的二百澳元纪念硬币出现的本土动物之一。而对本土和外地的游客而言,袋獾均是非常受欢迎的。
因为它们的独特习性,不少纪录片和非故事性的儿童书籍皆以袋獾为题材。有一套关于袋獾的纪录片TerrorsofTasmania于2005年首播。片集追踪一只名叫Manganinnie的雌性袋獾,纪录了它生儿育女的过程,并探讨了面部肿瘤病的影响和相关的保育措施。该片集在澳洲的电视台以及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都有播出。
澳洲政府限制出口袋獾,因此它们只能在澳洲被饲养。最后一只(已知的)出口袋獾于2004年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不过塔斯马尼亚政府在次年10月向丹麦哥本哈根的动物园送出了两头袋獾,庆祝该国的弗雷德里克王储伉俪诞下长子。(丹麦储妃出生于塔斯马尼亚)。
在国际最广为人知的袋獾参照可能是华纳兄弟的乐一通(LooneyTunes)动画剧角色塔斯(Taz)。塔斯的外貌(修长的犬齿、巨大的头部、短脚)和袋獾甚为相似,但行为颇有不同之处。另外,一只基因变异的老鼠也被戏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因为它的耳长有异常的触须细胞,使其经常摇头和打转,与卡通里的塔斯非常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