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东,1971年生于苏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国际顶尖的纳米材料学家。其研究小组在纳米导线上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16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_杨培东 -简介
杨培东杨培东,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1988年木渎中学高中毕业,1993年毕业在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材料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便是其中一名佼佼者。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杨培东28岁时就成为伯克利大学助理教授,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的工作。同时,他还是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科学家。近年来,杨培东领导的研究小组接连在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等权威科学期刊上发表有关纳米材料的论文,他本人多次获得各种科学奖金和荣誉,成为美国和世界纳米研究领域的明星。
杨培东_杨培东 -个人经历
杨培东1971年 出生于苏州;
1985年-1988年 就读于吴县木渎中学;
1988年-1993年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学习。1992年获郭沫若奖学金,1993年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
1993年-1997年 美国哈佛大学求学,199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获化学博士学位;
1997年-1998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至今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教授。期间,2001年至2004年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斯隆奖;
2002年获得美国贝克曼青年研究员奖;
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行列;
2004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MRS)青年科学家大奖,这一奖项一年一度,只有一位获奖者,杨培东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
200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NSF)授予他奖金为50万美元的艾伦?沃特曼奖,这项研究奖每年仅授予一位杰出青年科学家,在业内被称为青年诺贝尔奖。
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总排名第10,华人列第3。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材料学家名人堂榜单总排名第1。
2012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院士。
2014年4月28日当选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2016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培东_杨培东 -科研方向
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线电池、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太阳能转换为燃料用纳米线、纳米线热电学、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等离子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材料化学、无机化学,以及低维纳米结构在光电等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等。
杨培东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而且在半导体纳米线和异质结构研究中采用创新性合成和装配工艺、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基于纳米线的光电、热电、太阳能转化和纳米流体之中的杰出贡献。
杨培东_杨培东 -个人荣誉
1999年CamilleandHenryDreyfusNewFacultyAward;
2000年3MUntenuredFacultyAward;
2001年ResearchInnovationAward,AlfredP.SloanFellow,NSFCAREERAward,HellmanFamilyFacultyAward,ACSExxonMobilSolidStateChemistryAward;
2002年BeckmanYoungInvestigatorAward;
2003年BeckmanYoungInvestigatorAward,ChevronTexacoChairinChemistry,Berkeley,FirstChairpersonforAmericanChemicalSociety,Nanosciencesubdivision;
2004年CamilleDreyfusTeacher-ScholarAward,DupontYoungProfessorAward,JuliusSpringerPrizeforAppliedPhysics,MRSOutstandingYoungInvestigatorAward;
2005年ACSPureChemistryAward;
2006年UniversityofWisconsinMcElvainLectureship,ChineseAcademyofSciencemolecularScienceForumLectureship;
2007年MaxPlanckLectureship,NSFA.T.WatermanAward;
2008年ScientificAmerican50Award
2015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15年度天才奖。
汤森路透2014年9月25日早上发布当年诺贝尔奖的预测“引文桂冠奖”,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引文桂冠奖获奖者中首次有华人上榜,其中包括国际顶尖的纳米材料学家杨培东。
杨培东_杨培东 -论文发表
(196)“WhisperingGalleryModeLasingfromZincOxideHexagonalNanodisks”,D.J.Gargas,M.C.Moore,A.Ni,S.-W.Chang,Z.Zhang,S.-L.Chuang,P.Yang,ACSNano,ASAP.
(195).“Semiconductornanowires,what'snext?”,P.Yang,M.Fardy,R.Yan,NanoLett.10,1529,2010.
(194).“Oligo-andPoly-thiophene/ZnOHybridNanowireSolarCells”,A.L.Briseno,T.W.Holcombe,A.I.Boukai,E.C.Garnett,S.W.Shelton,J.M.J.Fréchet,P.Yang,NanoLett.10,334,2010.
(193).“Room-temperatureFormationofHollowCu2ONanoparticles”,L.Hung,C.Tsung,W.Huang,P.Yang,Adv.Mater.22,1910,2010.
(192).“LightTrappinginSiliconNanowireSolarCells”,E.Garnett,P.Yang,NanoLett.,10,1082,2010.
(191).“AnisotropicEtchingofSilverNanoparticlesforPlasmonicStructuresCapableofSingle-ParticleSERS”,M.J.Mulvihill,X.Y.Ling,J.Henzie,P.Yang,J.Am.Chem.Soc.132,268,2010.
(190).“Semiconductornanowiresforenergyapplication”,A.Hochbaum,P.Yang,Chem.Rev.(InvitedReview),110,527,2010.
杨培东_杨培东 -个人生活
杨培东的双博士家庭在中国留学生中很典型,妻子王玫是湖南人,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在耶鲁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旧金山市区的一家公司工作。去年夏天,杨培东把当时还只有3岁的女儿送回了国内,原因是孩子这么大的时候语言学习能力最强。3个月后回美国,小家伙果然一口普通话已经讲得特别溜。从那以后,这个在伯克利的三口之家的“官方语言”就一直是普通话。但一年下来,小家伙的普通话里偶然又要夹进些英语单词了,杨培东计划2014年暑假再把她带回来“进修”一次,“尽管她生在美国,中国人的后代还是要会说中国话”。
杨培东_杨培东 -个人评价
认准目标,锲而不舍,这样的性格不仅体现在“择校”上,同样也体现在杨培东的科研生涯里。一进伯克利,助理教授就要独立带小组进行科学研究。良好的学术素养,加上正规的科学训练,让杨培东迅速在众多纳米技术科学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勤奋是杨培东最大的特质。记者采访了木渎中学八八届高三(1)班10位毕业生,当问到这位当年同班同学获得成功的最大因素时,10个人全部首选“勤奋”,其次才是天分等等。“印象最深的是,这家伙当时有一本读物《古诗一日一首》,每天宿舍熄灯后,他都要打着手电背古诗,真的是一天一首,从来不落。”一位2013年从事热工研究的同学回忆道。
旅美10多年后,功成名就的杨培东依然勤奋,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在他的时间表里,工作时间从早上进学校开始,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1时左右。但其中要剔除傍晚17时到21时的4个小时,这段时间是属于女儿的。
杨培东清瘦,衣着俭朴,在独墅湖高教区的小道上碰见他,你会以为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本科生;而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进进出出他办公室的助手们则对他恭敬有加,因为这些“玩”纳米的博士和博士后最清楚,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家伙曾经在这个领域里鼓捣出了些什么。
在国际科学界享负盛名的《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日前选出本年度100位“世界顶尖青年发明家”,其中华人科学家有13人榜上有名,包括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纳米技术应用研究专家崔屹博士、哈佛大学助理教授庄晓薇及黄昱、段镶锋、杨培东、鲍哲南、刘湘军、陈天桥和张前等。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15日宣布,将2007年度“艾伦・沃特曼奖”授予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华裔化学家、纳米技术领域专家杨培东。美全国科学基金会在声明中说,杨培东在纳米线、原子组装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电路、新型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杨培东将在今后3年时间内获得50万美元的科研奖金。“艾伦・沃特曼奖”是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年度科学大奖,每年授予一位在科学或工程研究领域表现出色的年轻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