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 新德里-发展现状,新德里-概述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印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主要语言为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1911年开始动工兴建城市,1929年初具规模。1931年起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后成为首都。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广场为中心,城市街道成辐射状、蛛网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伟的建筑群大多集中于市中心。政府主要机构集中在市区从总统府到印度门之间绵延几公里的宽阔大道两旁。国会大厦为大圆盘式建筑,四周绕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圆柱,是典型中亚细亚式的建筑,但屋檐和柱头的雕饰又全部为印度风格。总统府的屋顶是个巨大的半球形结构,鲜明地带有莫卧儿王朝的遗风。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场建筑新巧,呈圆盘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业中心。新德里还是全国交通的中心,有5条国家级公路、6条铁路与全国各地相通,还建有两座机场。

新德里_新德里 -发展现状


新德里

今日新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同时,它又是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辉煌的历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现代的身影。老德里、新德里紧紧相联,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因强奸案频发,其“强暴之都”的别称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标准时区:+5:30 时区 UTC/GMT +5:30 个小时

经纬度:纬度:北纬28°37’ 经度:东经77°13’

电话区号:国家区号:+91(印度)地区区号:11

新德里_新德里 -概述

今日新德里是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德里是印度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同时,它又是一面镜子,既可以看到印度辉煌的历史,也可反映出印度现代的身影。老德里、新德里紧紧相联,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


新德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于该国西北部,坐落在恒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译:亚穆纳河)西岸。这个国家的首都有时称“新德里”,有时也称“德里”,这是因为德里本是一个古都,后来在古都旁边扩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将这个新城区称为新德里,以区别于老德里。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间隔着一座印度门(the Indian Gate),并以著名的拉姆利拉广场为界,广场以南为新德里,广场以北为老德里。

关于“德里”一名的来历,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德里是根据孔雀王朝的一位国王“德鲁”的名字演变而来,它是“德鲁”的变音;另有学者认为,公元前10世纪,这个城市就以因陀罗・婆勒斯特而闻名,国王阿恩格巴尔曾把它改名为拉勒高德,并且建立了许多铁柱,由于铁柱立得不稳,虽然经过加固,但仍松弛不牢,“不牢”印地语读为“梯里”,因此,这个城市便以“梯里”(即德里)而得名。

事实上,老德里和新德里现在已完全联在一起,印度老百姓说起首都时也通常是称“德里”,而非“新德里”。所以,称印度首都为“德里”似乎更符合现实。“德里”一词来自波斯文,意思为“门槛”,或者“门口”,也有人认为是“山冈”、“高地”、“尽头”或“流沙”,这些说法来自于古代印地语。

新德里_新德里 -名称来源

“德里”(Delhi)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大多数的观点认为曾有一位

叫“Dhillu”的人统治过这一地区。有些历史学家认为“Dilli”为“dehali”的传讹;“dehali”――印度斯坦语即“起点、开端”之意,故“德里”同样被认为与印度特征事物的开端,如印度河-恒河平原。另外一种理论认为,“德里”的原名为“Dhillika”,古印度语(Prakrit)“dhili”一词常指位置(方位名词),“dhili”渐渐演变为地名“Dilli”。

新德里_新德里 -历史记载

据考古发现,德里及其邻近地区在约200万年以前有人类出现。有人认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述的潘达瓦家族(Pandavas)的都城因陀罗普拉沙(Indraprastha)位于德里,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拉贾・迪卢重建此城,并命以己名,遂转成今名。自孔雀王朝(前4世纪

)开始定居人口增加,现已发掘7个古城遗址。图玛拉(Tomara)拉其普特王朝于736年建立了拉尔科特城(LalKot);1180年,阿杰米尔(Ajmer)的查哈曼(Chahaman)拉其普特王占领拉尔科特城,将其更名为其拉拉伊皮妥拉(QilaRaiPithora);1192年,查哈曼王普里特维拉贾三世(PrithvirajIII)败于阿富汗穆罕默德・喀乌里MohammadGhauri。1206年,SlaveDynasty第一位统治者Qutb-ud-dinAybak建立德里苏丹国(DelhiSultanate)。公元1206年德里苏丹和1526年莫卧儿帝国先后于此建都,并建红堡。1638年沙・贾汗改建此城,并建豪华的贾玛清真寺,将德里命名为沙贾汗纳巴德。1857~1859年英国殖民者把“英属印度”首都迁至加尔各答。1912~1931年还都德里。1931年迁新德里。人口增长迅速,1901年人口仅约20万,1941年也只70万;印度独立后,大批移民从巴基斯坦涌入,至1961年迁入的人口即超出100万。1971年增至364.7万,成为印度第三大城市。

新德里_新德里 -经济概况

2011-12财年,德里GDP3.14万亿卢比,人均GDP18.5万卢比。

德里素以制造传统的工艺品着称,有金银器皿、手饰、宝石和象牙雕刻以及棉毛

和机械产品、精密仪器和汽车部件、各种机床和电器设备等,尤以电子产品占全国重要地位。此外还有钢铁、化学、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印刷等工业。印度北部的零售与批发商业中心,在各类商品中有服装、干果、香料、草药、毛皮、皮革、羊毛和自行车、机器配件、钢铁等。印度储备银行和其他银行所在地,也是地方保险业和股票经营之地。全国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之一。有国内民用机场和帕拉姆国际机场。市内多寺庙、古建筑物和纪念碑。库杜布塔全用石头砌成,塔高约75.56米。红堡呈八角型,城墙全有红砂石砌成,堡内有许多宫殿、花园,军营和其他建筑物。供电用大理石和珍贵石料砌成,柱上,壁上卷可人物,花卉,栩栩如生,窗棂为镂空的整块大理石,镶嵌各色宝石。觐见宫是平顶大殿,有60根红砂石柱。枢密宫较小,有白色大理石亭子一座。主要的现代工业集中在德里的西部。德里大学在市区北部。

新德里_新德里 -景区介绍

莲花庙

莲花庙位于德里的东南部,是一座风格别致的建筑,它既不同于印度教庙,也不同于伊斯兰教清真寺,甚至同印度其他比较大的教派的教庙也无一点相像。它建成于1986年,是崇尚人类同源、世界同一的大同教的教庙。莲花庙的外貌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莲花庙”。它高34.27米,底坐直径74米,由三层花瓣组成,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9个连环的清水池,拱托着这巨大的“莲花”。德里莲花庙的形状之所以采自莲花,与印度的历史有一定关系。莲花在印

度教和佛教派中被奉为神物,在当代印度人心目中又贵为国花,所以这座庙宇一建成就备受印度人的喜爱。莲花庙的内部设置十分简单,只是一个高大空阔的圣殿既无神像,也无雕刻、壁画等装饰性物件。惟有的是光滑的地板上安放着一排排白色大理石长椅。白色是该庙最主要的色调。进庙的教徙以及参观的人也不需进行什么特殊的仪式,只要脱鞋进殿,走到大理石椅上就座,然后沉思默祷就行。莲花庙的周围是一大片碧绿碧绿的草坪,其间点缀着一簇簇花木

胡马庸墓

胡马庸墓(八角之屋)1857年之后的暴动,导致最后一位皇帝BahadurShahII为英人所废,结束了莫卧尔王朝,开始为英殖民地。

古达明纳塔

古达明纳塔(Qutbminar):建于西元1192年,是回教徒的叫拜楼,此处是回教徒在德里建的第一座清真寺。

印度门

印度门:纪念二次大战中死亡的9万名印度士兵,类似凯旋门。

德里大学

德里大学是印度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该校建于1922年,是印度当时唯一一所提供教学和住宿的寄宿大学。根据中央立法议会的法案,当时在德里的圣.史蒂芬学院、印度教学院和拉姆贾斯学院隶属德里大学,总计在校学生约750名学生。学校一直将建立著名学院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全国寻求有识之士,并将许多杰出人物引入德里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里大学已经发展为印度最大和最著名的大学之一。目前,德里大学有14个学部,86个系,79个学院,分布在整个德里市,在校学生大约22万。主要学科领域有理学、艺术、社会科学、法学、音乐与美术、工学、商业与金融、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60年代初期,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开始在印度全国建立高级研究中心。在批准的18个类似的中心中,德里大学占有6个中心。这六个中心是: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1973年,德里大学在德里南部建立了南校区,该校区以艺术和社会科学着称。1983年,学校在德里又建了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以医学科学专业着称,西校园以工程技术专业着称。德里大学建有完善的图书馆系统,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检索途径。全校有各类图书

贾玛清真寺

贾玛清真寺,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在阿拉伯,后来传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位于旧德里东北角的贾玛清真寺是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的意思是“大”),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贾玛清真寺由夏杰罕帝王组织庞大的工匠群建成,1650年动工,5000多名工人前后共建了6年时间,耗资100万卢比。这座清真寺高大而庄严,建筑在一座岩石小山的高台上,距离地面大约有9米,远远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圆顶和两支高耸的尖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雄伟壮丽。它有三个大门可以通向寺的主体,其中最大的是东面的大门,它专供帝王进出。寺顶部有三座白色大理石穹形圆顶,上面点缀着镀金圆钉和黑色大理石条带,在蓝天下显得分外皎洁。南北两支高耸的尖塔名宣礼塔,用红色沙石和白色大理石交错砌成,塔内有130级台阶,游人可登上塔顶,观看旧德里的闹市景观。

贾玛清真寺被称为“建筑奇迹”,全寺没有使用木料,地面、墙壁、顶棚都采用了精工细雕的白石,用铅灌封,十分坚固。寺院所用的石料选材极为严格,颜色配搭很讲究,在通体洁白的大理石之中,又杂以黑大理石条纹,黑白相间,优美醒目。清真寺四周是红色砂岩墙,更衬托出它的宏伟。寺内正殿坐西向东,正中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板,上面用黑色大理石镶嵌上“麦加”(伊斯兰教的胜地,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两字,黑白分明,分外肃穆。德里曾是穆斯林聚居的城市,1947年印巴分治后,大批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但在德里还拥有大批穆斯林,贾玛清真寺是他们做礼拜的场所,每天有大批穆斯林来到这里念诵《古兰经》。1857年民族大起义时,英国殖民军对起义的德里人民进行报复,曾封闭大清真寺达5年之久,甚至扬言要炸毁它,当德里人民交付20万卢比后,才得以回到穆斯林手中。每到礼拜日,特别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穆斯林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朝拜,把清真寺门前挤得水泄不通,数以千计的头戴白色帽子的教徒,排列整齐,跪在地上虔诚祈祷,一望无际,蔚为壮观。

德里红堡

德里因其由红褐色的沙石建造而成,故名“德里红堡”,是一座颇具伊斯兰风格的古老建筑遗址,500多岁的红堡是了解印度历史文化的好去处,这座城堡的辉煌过去见证了曾今的莫卧儿王朝的不可一世,寄托了王朝的第五任国王沙杰汗对爱妻泰姬玛哈的无限怀念,同时也记载了当年英国入侵印度的殖民遗迹。

甘地陵

甘地陵坐落在新德里市靠东边的亚穆纳湖旁边,这座陵墓是为纪念为印度解放做出突出贡献的被印度人称之为“印度之父”的圣雄甘地而建立的衣冠冢,陵墓所在之地就是甘地被火化之地。印度的非暴力和平解放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似的事件,因此运动的领导人甘地自然受到印度人民的无限爱戴与崇敬,几乎每个家假日都会有来自印度四面八方的人来此朝拜,为表敬意他们身着白色民族服饰,光脚进入陵区;此处更是访问印度的各国家领导人必到之地。

新德里_新德里 -人口

2011年,新德里人口1280万人,比2001年人口普查下降25%。其中Connaught Place人口27,638人,Chanakya Puri人口51,309人,Parliament Street54,766人。性别比811女子(每千名男子)。识字率89.4%。

新德里_新德里 -经济发展

今天德里早已是印度共和国的工商业中心。新德里作为首都的职能,许多方面都得到优先发展,因此德里在印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主要工业有:棉纺织、毛纺织、化工、炼铁、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工业等。德里的手工艺品也闻名于世,特别是宝石、金银细加工和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更是著名。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主要产业为IT、电信、餐饮住宿服务、金融、媒体和旅游业。

新德里_新德里 -交通枢纽

德里现已成为印度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通过火车、汽车和飞机与全国各地和国外一些城市相通。德里市郊的巴兰机场现已成为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机场。

公交汽车

公交巴士是德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承担全市大约60%的客流量。新德里的国有Delhi Transport Corporation公司运作着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动力环保客车队。因为在1998年,印度最高法院通知要求德里的所有公共交通汽车要一律改用天然气代替旧能源。

城市铁路

新德里的城市快速铁路系统几乎复盖整个印度国家首都辖区,它拥有六条线,总长189.63公里,142个站点,其中35个位于地下。其线路结合了高架铁路、地面铁路与地铁,轨距有两种。平均每天有150万乘客搭乘该铁路火车;每天从当地时间6:00始到23:00终止,共发出约2700班列车。 德里城市铁路线的建设规划提出于1984年,印度政府于1995年成立专门公司负责,1998年动工,2002年第一条线路建成通车。建设一直持续到2011年(德里机场快线完工),仍在扩建中。

机场

机场内景见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首都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前身为Palam Airport,建于二战时期,初为军用机场,后逐渐为民用。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扩建,1986年并改名为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以纪念被刺身亡的女总理英迪拉・甘地。该机场在新德里西南,距市中心16公里。若以以日航班数计算,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实为全印第一。旅客年接待量已达4600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亿。新建成的3号航站楼系全球第8大航站楼,还将增加3400万人次的吞吐量。

嘟嘟车

嘟嘟车(auto rickshaw,港译“笃笃”)由tuk-tuk音译,是在南亚、东南亚洲、中南美洲非常普遍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有很大的比例是作为出租车使用。这是传统的人力车的机动化形式,一种二轮或三轮小型由一个人和velotaxi操纵,伦敦唐人街的街上也可以见到少量的自动人力车,主要为游客而非本地人服务。自动人力车与泰国、老挝、柬埔寨的tuk-tuk和以及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的Bajaj有关,在泰国也称作(samlor 意为三轮车),而在英国布赖顿,自动人力车称为tuctucs。

都都车通常包含乘客拖车和摩托车部分组成。

都都车在摩托车的座位中后方加装一个金属架子,与摩托车相连的地方通过一个能够加锁的轴承相连。当不营运的时候,可以将锁打开,司机就能方便驾车。最常见的摩托车是本田的。

乘客拖车通常能够坐4个人。向前的座位有靠背。反向的座位则通常是一个简易的座椅,更窄也没有靠背。拖车顶上有能打开的遮雨棚。下雨的时候,将棚子放下,可以挡雨。通常都都车还有建议的四个扶手在车顶。开车的时候帮助乘客掌握平衡。

都都车司机有的穿浅黄色马甲上面有出租车标记。

新德里_新德里 -自然气候

新德里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东北风影响,夏季受西南风影响,气候温和。

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次年3月)、热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凉季平均气温在14度左右,热季平均气温38 度左右。

新德里_新德里 -观光景点


新德里莲花寺

德里城内宗教气氛浓厚,古代建筑众多,用红砂石建造的莫卧儿王朝皇宫红堡、公元前200多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建立的阿育王柱、印度最高古塔库塔布塔以及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玛寺,都是驰名世界的名

胜古迹。

景点列表:德里皇宫、康诺特广场、天文台-疆塔尔曼塔尔、吉祥天女-纳拉亚那庙、“伊斯兰力量”清真寺、阿育王柱、胡马雍陵、莲花庙、甘地陵、总统府―莫卧儿花园、新德里国会大厦、印度门、印度国家博物馆、国立现代美术馆、国立铁道博物馆、甘地博物馆、瓦腊纳西、泰姬陵、胡马雍陵、红堡等。

旧德里的名胜古迹很多。在城东北角有一处著名的古迹,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皇宫。因其围墙是用红色砂岩建成,故被称为红堡。


德里红堡

凡到过德里的人,都要去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宫堡。它于1639年动工,历时10年建成。整个建筑呈八角形,有5个城门,临河一面的城墙高达30米,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城内的内殿都是用大理石与红砂石砌成。石柱和墙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棂用大理石镂空,嵌镶有各种宝石,灿烂夺目,富丽堂皇。数百年来,红堡几经战火浩劫,幸存的有觐见宫,这是一座三面敞开的殿宇,只有东墙,墙

上原镶有宝石,拼成色彩绚丽的图案,1857年民族大起义时被洗劫一空了。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枢密宫,是红堡最豪华的建筑,有“尘世天堂”之誉。堡内还有御浴室、国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楼台亭榭等建筑,保护得比较完好。

孔雀王朝兴建的旧堡遗址和阿育王石柱,在这里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建于13世纪的库塔布塔,风格别致,造型美观。塔基的直径大约有14米,塔身分为5层。前3层全部用红砂石建造,每层外表有凸起的竖立的装饰性折纹,第一层的折纹是角形和半圆形相间,第二层全都是半圆形,第三层是角形。最高两层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耸立在德里城东南的大铁柱,是一个古代冶金的奇迹,铁柱高7.1米,重60吨,


德里胡马雍陵

铁柱裸露在荒野中,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任凭风吹雨淋,从不生锈。经化验证明,它的成分除了铁之外,还有碳、硅、磷等,这说明在1500年以前古印度人民就掌握了先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这可以算作冶金史上的一项成就。

在德里皇宫附近,耸立着一座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贾米清真寺。也是德里有名的古迹。远远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圆顶和两支高耸的尖塔,其形象的魁伟和气势的雄壮,令人起敬。

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还有新德里东南的莫卧尔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市南郊还有12、13世纪的库瓦特-乌尔-伊斯兰清真寺的遗迹等等。

新德里_新德里 -现代气息

与老德里浓厚的历史感不同,新德里充满了现代气息。新德里是1911-1931年间按设计图施工而建成的新城,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新德里的中心是建立在山丘之上的总统府。总统府建于1929年,原名维多利亚宫,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总统府为宫殿式建筑,坐西向东,采用红砂石建造,半球形圆顶反映出莫卧儿王朝的遗风。


印度门

总统府内有一处

依照莫卧儿王朝时代的格调而建的“莫卧儿花园”。花园分为形态各异的方园、长园和圆园,有成千上万的名花异草。正对总统府正门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国家大道”,直通印度门。印度门有点像巴黎的凯旋门,高48.7米,拱门高42米、宽21.3米,巍峨雄壮。它是为纪念一战中英国和印度的 7万名阵亡战士所建。

国家大道两侧是大片的草地,其间点缀着九个面积不小的水池。每年1月26日,这里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国庆游行,可容纳数十万之众的印度人来此观礼。

总统府的左侧是国会大厦,采用的是圆盘形状,主体四周围以白色大理石巨型圆柱,为典型的中亚细亚式建筑,外表雕饰则纯为印度艺术,内部墙壁上是一幅幅记载印度历史的壁画。

国家大道两侧草坪之外是外交部、国防部等各部大楼,这一带楼群大都是用红砂石所建,各建筑之间搭配默契,浑然一体。再向外延伸则是一些整齐有序的白色、淡黄色、浅绿色的楼群。总统府南约1公里处是外国使馆区,一幢幢富有各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坐落其间,位于和平大街50-D号的中国驻印大使馆则是其中的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

康诺特普莱斯是新德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居中为一个中央公园,公园外围有三层圆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盘。在德里的中国人都称这个地方为“大圆盘”。从大圆盘有八条大道向八个方向散射而去。

中央公园下面是一个占地面积相当大的地下商场,由分门别类的专门店组成,同样排列成让你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的几层圆环。康诺特普莱斯是印度人和外国游客购物最为集中的地方。

新德里也不尽然都是现代气息,同样也点缀着古老的色彩。有不少各种风格的寺庙,甚至还有几百年前的遗迹。在新德里街头,人们同样可以看到旁若无人的神牛在昂首漫步,骑着人的大象悠闲地在东张西望。 这就是新德里,一个不失传统的现代之都。

新德里_新德里 -饮食文化

主食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贾巴迪”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

调料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至今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饮食习惯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早餐

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餐具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甜食

印度的甜食可谓“名副其实”,甜得发腻。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数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发胖,大概与嗜食过多的甜食有关。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副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午茶

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菜单

rogan josh咖哩羊肉

gushtaba辣肉球加优酪乳

biryani鸡或羊肉加橙汁饭

tandoori鸡鱼等肉加上香料在陶锅烹煮

kebab印度烤肉串

bhujia咖哩素菜

samba印度煎饼包泡菜及咖哩扁豆

pomfret鲑鱼

malai椰汁咖哩虾

kulfi冰淇淋,印度茶

新德里_新德里 -民俗习惯

在印度工作和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们感受到印度人在饮食方面也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树叶当饭盆

印度人在集体用餐时,吃饭用的饭盆常常是树叶做成的。这种盆儿由几片很大的整片树叶相拼叠而成,内外两层,树叶和树叶之间用比火柴棍还小的小枝条“缝”起来,叶盆呈圆形,周围还有一个翘起来的边缘,所以其模样和金属饭盆一样,而且所有叶盆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显然是由一个模子压制出来的。开始我以为用这玩意儿会不大卫生,而且老担心它会漏,因此不大乐意用。但后来我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发现它有明显的优点:首先,仅由几片树叶制成,而热带地区大叶片多着呢!所以取材极容易,造价很低。其次,这种餐具很轻,且不怕摔碰,搬运方便,很适合集体和野外用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饭后处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至于卫生方面,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本地人常常用这种叶盆吃饭并不闹肚子,外国人(包括笔者)用了之后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大可以放心享用这种独具风情的树叶快餐盆!

仅右手吃饭

印度人吃饭的方式还保留着某些传统的习惯。虽然在较正式的场合,人们吃饭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来得痛快:每人面前摆放一个大盘子,把米饭盛上,再浇上菜和汤,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团,就抓着送进嘴里。在街头的小吃摊、小吃店以及寺庙里,人们通常用一种干树叶压制成的盘子来盛食物,有的餐馆则给每个吃饭的人一片新鲜的大树叶子,用来盛米饭等食物,这倒是很环保。

印度人吃饭还有一个规矩,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饭,给别人递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右手干净,左手脏。这又与印度人的另一个习惯有关。印度人如厕以后,不用手纸擦,而是用水冲洗,冲洗时,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馆或印度人家里吃饭,当快吃完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给每人端上一小碗温水,上面还漂着一块柠檬,这水可千万不能喝,它是用来洗手的。饭后,还会端上一盘绿色麦粒状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异味。

左手用途

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其好处首先痔疮的发病率大大减低;其次可以大量节约纸张,对保护地球资源、绿色工程的保护和发展,都极为有利。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侨胞,认为有伤大雅,大都还不习惯,至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仍然用手纸。而我却采用了这个方法,用纸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卫生,不习惯了。

产奶大国

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场,还能买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来有很浓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别喜欢吃甜食,印度餐最传统的甜食也是用两种奶酪和糖制成的。

侧头表示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们表示赞同或应允时,不是点头,而是将头向右边侧一侧。外国人起初常常误会。有的书上说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国人)用摇头表示同意。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侧头和摇头毕竟是不同的动作。印度人侧头表示同意时,有时动作幅度很大,连整个上半身都侧向了右边,这就跟摇头有更明显的区别了。

用右手付款递送

印度人买东西付款时只用右手递钱,对方找零钱时也只用右手,绝不用左手。有人告诉我,一个当地人若用左手付钱,那是很不礼貌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只用右手递钱的习惯。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时候忘了这一规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为我是“老外”吧,我还没遇上对方在我用左手付钱时生气的。

其实,不只是付钱时有这个讲究,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递送其他东西(特别是礼品之类),若不用双手而只用一只手时,也应该用右手。

羊肉巨无霸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对饮食有着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极为神圣。尽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荡,但在餐馆里,在任何招待会上,你是决不会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麦当劳,别忘了不要点牛肉的“巨无霸”,因为那里只有羊肉的。外国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专门店铺去买,拿回家自己做。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请印度人吃饭,先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则会很尴尬。严格的素食者,是连鸡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吃饭前还要做祷告。有一次,我们请印度朋友来家吃饭,大家落座后,突然发现一位朋友闭上了眼睛,嘴里好像还在默念着什么,片刻之后,才睁开眼睛开吃。

新德里 新德里-发展现状,新德里-概述

“活埋”仪式

这种让常人不可思议的“活埋”仪式在佩拉于尔村沿袭了已经足足57个年头了。参加这一祭祀仪式的儿童首先失去知觉,然后再被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临时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后,再将他们挖出来。据说这是当地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祭祀两位能够驱赶妖魔的女神。

那些村民们为了让心中的愿望早日实现,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活埋”。按照当地习俗,被埋的女孩必须是青春期以前的女童,男孩子则不被强求参加这种仪式,所有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20岁不等。

令人称奇的是,“活埋”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被埋孩子的父母以及来自省里的政府官员也在一旁“神色从容”地观看。目光慈祥的住房和城市发展官员杜雷拉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这位祭祀仪式的主要嘉宾这样告诉记者,“我是应本次活动组委会的邀请出席这个盛典的,其他我也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

饮用生水

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他们喝生水的习惯。就是到了大饭店、大宾馆,首先给客人也是杯生水。一般人,尤其西方人听来感到是太不讲卫生了。但印度人民却像茹毛饮血时代的人类一样,适应了环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葱等,可以有很强的抵抗力。如果人类锻炼到这样的地步,该为地球节约多少能源啊!

新德里_新德里 -动物世界

特殊地位

新德里人宽容喜爱动物。许多人家在自己用餐后,往往不忘留一份食物给牛或者狗等动物。据说如果路边的动物吃了某家的食物,就会给这家人带来好运气。记者居住的小区有不少野狗,一位邻居在大门口设计了一个水龙头和小水池,专门为它们提供饮水。各种动物在这里与人和睦相处,不但丝毫没有被打扰的惊恐,倒更像是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

神圣动物

要给新德里街道上的动物画像,第一幅当然是黄牛了。印度83%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对他们来说黄牛是“神圣动物”,可以挤奶,可以使役,但绝不可宰杀,因此牛在城市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很自然的了。据估计,新德里市每天在街道上闲逛的牛达35000头,它们或立或卧,或行或停,有的在专心致志啃食路边的青草,有的吃饱了在马路中间闭目养神,有的三五成群在道路上游荡,好一幅悠然自得的“万牛图”!

印度政府有一个“牛奶计划”,希望把牛奶带进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因此实行鼓励养牛的政策,这也是新德里地区牛的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这一政策的好处是,新德里的居民享受到了价格低廉的牛奶。大大小小的牛奶站遍及新德里市区的每个角落,一升的袋装牛奶只要12个卢比(约合2元人民币),印度的家庭主妇往往一次能买上好几袋。

然而这么多牛聚集在马路上也给城市带来了不少“非凡”的挑战。首先是交通问题。南德里交通大动脉外环路沿线,有五个集中的“牛圈区”,聚集了很多养牛“专业户”,因而这一地区成了德里交通的主要“瓶颈”。记者住处附近有一个叫姆尼卡的著名“牛圈”,在两个半车道的外环马路上,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往往占去一条车道,随处可见的牛群又占掉半个至一个车道,如再有一辆公共汽车出站,后面的车辆就只好耐心等候了。

这些牛群不但白天聚集在道路上,晚上也是它们的家。新德里市实行了在市区禁止使用汽车远光灯的规定,但由于市区30%以上的路灯基本不工作,所以在晚上开车总令人提心吊胆。有时开着开着突然眼前闪现一个巨大的黑影,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头安然入睡的牛横卧在马路中间。

在新德里马路上的数万头牛中,除了个别的,绝大多数牛是有主人的。不少牛的后腰上烙有字母的印记,表明归哪个农场主所有。那么为什么它们还被放到马路上来呢?据向当地有经验的同行了解,这主要是一些非法农场主不愿建规范的“牛棚”,同时将牛放到马路上还解决了大部分的饲料问题。这后一点又带来了另一个担忧,即这些“马路放养”的牛生产的奶的质量问题。马路上的牛除了吃路边的草皮、树叶,还经常光顾菜市场、垃圾堆等“食物丰富”的地方。记者在家门口的菜市场亲眼见到,一头雄壮的公牛从一个水果摊上将切开的半个用来作展品的西瓜一口抢了去,摊主也似乎并不惊奇或生气,只挥挥手,又回到座位上看电视了。吃水果还应该算好的。如果见到垃圾堆边聚集的成群觅食的奶牛,那场面恐怕要让人担心到昨天早晨喝过牛奶的胃里去。

野狗

新德里街道上另一道壮观的风景是成群结队的野狗。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超过20万只野狗生活在马路上,有大狗,有小狗,有黄狗,有黑狗,有花狗,据记者观察,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体形比纯种狗略小些,往往都有一根向上卷曲的尾巴。

同牛相比,马路上的野狗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它们饿了就在路边拣食各种吃的,困了就在马路中间一躺,浑然无外物一般,醒来有精神的时候,除了对其它侵占地盘的野狗吠两声,就是追逐马路上的汽车摩托车。七八月份,新德里英甘地国内机场曾一度临时关闭了一个小时,其原因是一些附近的野狗把飞机跑道当成了玩耍的场地。

20万只野狗在城市的街道上跑来跑去,从医疗卫生安全上也是个不小的隐患。新德里市政府只有7辆专门的捕狗车,用来对野狗进行结扎和免疫注射,这同狗的数量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

猴子

关于猴子的故事也不少。

2003年8月15日早晨,顶着蒙蒙细雨,瓦杰帕伊总理在老德里的红堡广场上作印度独立以来第56个独立日的演讲。站在总理身后最侧近位置的,除了政府要员、达官贵人,还有一位虽不知名但身份重要的人物――捕猴师。因为在这一带地区猴子比较猖獗,经常扑到人身上,争抢食物,撕咬衣物,对于总理如此重要的国事演讲,当然要有备无患,马虎不得。

猴群主要集中在德里市中部政府办公楼集中的地区以及新老德里交接的地方。与一位在印度政府核心的南楼办公的外交部官员攀谈,话题不知怎的转移到了猴子身上。

“咳,别提了!成群的猴子住在大楼的房顶上,中午手里拿着食物走在路上的政府官员和军人经常遭到猴群的‘袭击’,有时猴子还抢夺人们手里的文件夹,以至于在南楼传播着一个笑话,说这些猴子是印度一个主要对手国家的内政部培训出来的!”

解决猴子问题比牛或者狗更难些。因为猴子属野生动物,真正的“无家可归”,即使抓住了也只能送到野外放掉,但这些机灵的猴头尝到了城市的甜头,没几天就又回来了。更为头疼的是,德里市政府只有一名专业捕猴师,恐怕连应付政府要员出席公共场合都忙不过来。

象轿


新德里

大象是受到印度人爱戴的动物之一,印度著名的吉祥神加奈什就是一个象面人身的形象。新德里的大象数量并不多,大约有30多头,主要集中在城市东部雅姆纳河沿岸,为驯象人所看管。

偶尔也有野生的大象闯入城市的领地。去年冬天,一头怀孕的母象在深夜被超速的卡车撞倒,由于伤势严重,两天后母象不得不被注射药物“安乐死”,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5月份,新德里当地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免费为每头大象提供四个夜间可以反射灯光的圆形标签,贴在大象的臀部,以便夜间行驶的司机能够容易辨认前方的物体。

在印度人结婚等喜庆场合,请象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庆祝方式,甚至在印度国庆阅兵游行的队伍里,也可以看到大象的身影。然而经营象轿却是一个又脏又累赚钱不多的生意。新德里市政府规定,当地大象的主人只能在当地从事象轿生意,并且不能将大象转让。许多大象的拥有者抱怨道,这实际上是为这个本来已经逐渐没落的行业泼了一瓢冷水。

新德里_新德里 -购物

印度的手工艺品和特产,富有浓厚的民俗色彩,对于喜爱异国风味的游客而言,印度堪称为购物天堂。在印度首都德里,可以买到来自各邦各省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品质较

产地优良,价格也未定比产地贵。印度值得购买的特产和手工艺品,包括有:佛像、雕刻、宗教物品、古董、宝石、绘画、银饰、项链、戒指、手镯、脚炼、首饰盒、铜器、人偶、手工织布、纱丽布料、服饰、地毯、羊皮制品、家具、大理石制品、镶嵌工艺品、大吉岭红茶……。其中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佛像、古董和艺术品,将受到出口管制,必须询问清楚。印度北部盛行的印花布、镜品、丝绢、绸缎、黄铜细工线嵌、金银亮片、查尔德须(Zardoshi)刺绣,以及瓦拉那西的丝织品、锦绸丝缎、披肩、黄铜制品,勒克瑙出产的银镶嵌金属器皿,都极具特色。阿格拉制作的大理石桌面、碗碟、器皿、首饰盒,以及镶嵌蒙兀儿玫瑰的雪花石膏,深受泰姬玛哈陵的镶嵌拼花技艺影响,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印度北部流行檀木制作的家俱、木盒、镜框、扇子、雕像;而喀什米尔地区则取材胡桃木,上面刻划有光滑的花叶图案。喀什米尔地区的地毯、披肩等,都是名扬海外的特产品。喀什米尔地毯有毛织与丝织两种,色泽柔和淡雅,充满蒙兀儿风格植物花卉。以喜玛拉雅山野生小羊的毛,所制成的帕须米纳披肩,质感细腻,深受时装界喜爱。此外,喀什米尔绘画、羊毛衣、羊皮背心、羊皮皮包、首饰盒、刀子……,以及著名的双线绣、卡尼绣(Kani)和卡须达(Kashida)绣,都值得购买。在印度购物,讨价还价是必备的功夫。一般来说,喀什米尔出产的艺品、阿格拉制作的大理石制品,价格较高,议价空间也比较小;拉贾斯坦的印花布和镶有金银亮片的绣布,杀价幅度比较大。在印度各地的高级商店购物,可以按照定价之6折至8折左右、买到中意的艺品;但是在小型手工艺品店或露天市集,杀价幅度则是从3折至6折不等。

新德里_新德里 -印度风情

印度奶茶喝出异国情趣

“Chai,Chaigaram(茶,热茶)”你从梦中醒来,眼睛未及完全睁开,便叫住小弟,为自己要了一杯。茶装在土色的陶杯里,散发着奶香。你慢慢地喝完,环顾四周,此时的二等车厢里,几乎人手一杯茶,车窗外正闪过半池红莲一群圣牛。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印度也有类似的,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他们把茶放在了第一位。大多数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点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脸不漱口,一杯奶茶是一睁开眼就要的。至于上午茶、下午茶和晚茶等名堂众多的茶点时间,频繁准确地让人不带表都不会误事。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乡村野店、繁华都市、火车上、公路边,到处都有送茶的人煮茶的摊。甚至在最简陋的旅社里,也有叫早服务,是早晨七到八点间,小弟的送茶敲门声。在印度,不管你是8岁还是80岁,只要管送茶就是小弟(Boy)。奶茶,印地语叫Chai,发音源自广东话的茶,按中国的茶分类,当属发酵型的红茶,与中国传统红茶不同的是加工时将茶叶切碎,饮用时加奶加糖。奶茶本身也有贵贱之分:贵的称为MasalaChai,新鲜水牛奶中加入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等多种香料,是王公贵族们大最爱;贱的就只有单纯的奶和茶,顶多加点生姜或豆蔻调调味,是贩夫走卒们每日不可少的饮料。虽说两者口味并无天壤之别,但所加香料品种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每家人家茶的独特味道,喝得多了,第一口就能尝出是谁的手艺。烟雨迷朦,恒河飞珠溅玉,你坐在茶棚里,看主人点燃枯枝。刚煮好的茶滚烫,给了你足够的热量和胆量,天色已暗,到野花山谷的住宿地还有三公里,此时的山路上只剩下你、一个苦行僧和这茶棚,还有这茶棚。喜马拉雅山中,这天你一共走了三十三公里,记忆中的里程碑是每两公里一杯的奶茶。

因着气候的不同,烧奶茶的方式有两种,南方讲究个“拉”,两个杯子间牛奶和酽茶倒来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线,以便茶乳交溶;北方则说的是“煮”,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后加入红茶再小火煮数分钟,加糖过滤装杯.烧茶的工具也不同,拉茶多用一口满是沸腾牛奶的大锅,和一个装煮好酽茶的大铜壶,铜壶带龙头,常画上一只竖眼和三道扛,象征主神湿婆(Shiva),有时还装饰着新鲜的茉莉花串,煮茶则简单的多,一个煤油炉加一口小铝锅,哪里都能开张。拉茶常见于印度南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煮茶则遍布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西藏的甜茶也属此类。

窗边的这个座位是你的最爱,能看见天边世界第三高峰的雪峰,脚下幸福山谷的翠绿茶园,和中间有着闪光屋顶及钟楼的大吉岭。头一天,餐馆主人品了你带来的武夷岩茶,今天换你来品他推荐的头摘红茶。在这个杜鹃长成大树,白云飘过街市的山城里,有什么消遣好过一壶茶?不管是中国茶、印度茶还是英国茶。茶原产于中国,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传到印度。印度最早栽培茶树的地区是在西北部的阿萨姆,据说英国人就是从当地的部落那里学会喝茶的,由此看来,著名的英国下午茶也是印度奶茶的变种。当今世界最有名的茶产地当属大吉岭,尽管只有150多年的栽培史,其产量已占到印度总产量的25%。最好的头摘茶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到1公斤220美元,不过全世界每年销售的六万吨大吉岭茶中,真正出自大吉岭的只有一万两千吨。在南亚游荡了半年后,你回到上海,每天早上母亲都买好了不同的早点,可你总觉得确了点什么。一个声音在脑海里执拗地叫着:“Chai,Chaigaram!”于是你叹了口气,打开冰箱拿出牛奶,开始为自己准备茶,一杯浓浓的印度奶茶。

印度奶茶(MasalaChai)配方

原料:鲜牛奶300毫升、红茶12克、焦糖适量、豆蔻一粒、肉桂一小片、丁香二粒、鲜奶油一匙。

做法:焦糖放进奶锅,加少量的水煮至糖汁呈金黄色并冒出焦香味,到入鲜牛奶,不断搅拌,加红茶入锅煮沸后,加入香料,改用小火煮1分钟,然后放入奶油搅拌几下,再以小火煮约2分钟,过滤装杯。也可依照各人口味,添加少量的胡椒或巧克力酱。

“树上旅馆”受欢迎

在非洲,有一些修建在树上的旅馆,可以让人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很受旅游者的欢迎。而现在,印度旅游也做起了树上旅馆的生意,当然,风格也是印度特色。位于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风光秀丽,四季如春,多次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天堂之一。如今,喀拉拉邦有向游客们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树上旅馆”,这些旅馆的房间被巧妙地架在树上,距离地面10到20多米不等。除了树枝以外,旅馆的建筑材料还包括随处可见竹竿,椰子壳,稻草等。虽然外观质朴自然,可是房间内的设施却十分齐备。在房间里,不仅有电视、电话、卫生间和洗浴设备,还有做工精制的藤器家具。环绕着树上旅馆的是茶叶和香料种植园,远处则是秀丽的山谷,环境清幽。住在这儿,游客们可以尽情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当地政府表示,树上旅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今后这样的旅馆还将越来越多。

新德里_新德里 -德里的交通

德里的交通一如城市的面貌,新旧德里的交通有着鲜明的对比。

旧德里位于城市的北侧,以狭窄拥挤的街道为主。而市区南侧的新德里干净整洁,平坦的柏油马路呈放射状发散出去。ConnaughtPlace是新德里的交通枢纽,多条重要马路都在这里交汇。

德里在2007年开通运营了3条地铁线路,分别为东西走向的1、2号线和南北走向的3号线,并且有多条线路正在规划与施工。对于游客而言,串联起总统府、ConnaughtPlace(请注意地铁站名为其旧名RajivChowk)、NewDelhiRailwayStation和OldDelhi的3号线(黄色线路)最为实用。票价根据路程远近在Rs2~Rs8之间。

位于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为南亚第二繁忙的机场,以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的名字命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70103/38025.html

更多阅读

浅析我国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融资担保行业现状

浅析我国担保行业发展现状——简介目前,我国担保机构业务主要包括:公司和个人融资担保业务、委托贷款(垫款)业务、工程履约担保业务以及经济合同履约担保业务、诉讼担保业务以及涵盖资产管理、咨询、投资顾问、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证券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三网融合现状

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万马奔腾信息工程学院摘要:三网融合就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食品工业中行业发展发展势头最好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百度和网页http://www.eshare.com.cn/Soft/UploadSoft/200412/20041223143013434.doc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

——与中国舆论监督网创办人李新德对话 网络舆论监督

——与中国舆论监督网创办人李新德对话李新德近照李新德简介1960年出生于浙江黄岩,1999年开始专门从事舆论监督报道,先后在《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改革报》任驻站记者,后到《工商导报》任记者。2003年创办中国舆论监督网,因利用网

声明:《新德里 新德里-发展现状,新德里-概述》为网友半生流离颠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