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学院简介,吉林化工学院-教学设施

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中国雾凇冰雪名城―吉林市,坐落在龙潭山下,松花江畔。夏日,山青水碧,景色秀丽;冬季,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求学治学的好地方。学院以本科工程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招生。50年来,培养了数万名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学院简介

吉林化工学院建校于1958年,地处吉林省吉林市。经过50年的发展,吉林化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化工优势突出,工、理、经、管、文、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大学。2007年,学院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现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万人。学校现设有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


吉林化工学院育教学部、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成人教育学院13个教学(院、部、中心)单位。学校在6个学科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化学、油气储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工业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药物制剂、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日语等32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等6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43门。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在780余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475人。教授65人,副教授131人;博士、硕士生300余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省部级优秀拔尖人才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教育部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

近年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楼、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化工实验大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网络教育中心,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温馨舒适的现代化学生公寓,质优价廉、品种繁多、风味齐全的学生食堂,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吉林化工学院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实践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激励着学子们不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其中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考研率接近13%,有的专业高达37%。大学生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程序大赛等共取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293项,连续7年在吉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积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科研实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及国家科技部其它项目16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承担省部级各类项目70余项,针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455项,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学院积极面向世界,扩大交流,先后与日本、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外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交流、讲学和科研合作关系。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到2010年,将建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合理,部分学科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以工程应用研究为重点的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基地;建成化工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省属工科大学。

在改革前进中的吉林化工学院,同新世纪喷薄的日出一起走向辉煌。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学院简介,吉林化工学院-教学设施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教学设施

该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多功能的教楼、图书馆,设备先进的化工实验大楼、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网络教育中心,设施齐全的体育运动场所,温馨舒适的现代化学生公寓,质优价廉、品种繁多、风味齐全的学生食堂,充分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校史沿革

一、吉林化学公司技术学校
1951年吉林机电技术学校创建,吉林机电技术学校更名吉林化学公司技术学校
二、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业余化工学院(吉林业余化工学院)
1957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业余化工学院(吉林业余化工学院)创建
三、化工部建筑局吉林干部学校
1955年化工部建筑局吉林干部学校创建
1965年吉林化工学院改建吉林化工机械学校

吉林化工学院1972年吉林化工机械学校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校
1978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工学校升格为吉林化工学院
1978年吉林化学公司技术学校、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业余化工学院(吉林业余化工学院)、化工部建筑局吉林干部学校合并升格为吉林化工学院
2013年吉林航空工程学校整体并入吉林化工学院,设立吉林化工学院双吉校区,成立吉林化工学院航空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江浩然党委书记1958.9―1960.1蒋新生党委书记1960.2―1961.12李云芝党委书记1962.3―1963.12蒋新生党委书记1964.1―1964.4郭崇隆党委书记1979.3―1983.12邱振声党委书记1984.1―1985.9岳长进党委书记1985.9―1993.7刘昌党委书记1993.7―1998.6李刚党委书记1998.11―2003.3汤永春党委书记2003.3―潘欣荣党委副书记1958.10―1964.4陈自新党委副书记1979.3―1983.12周玉新党委副书记1979.3―1983.12李世恒党委副书记1984.9―1985.9陈明占党委副书记1986.11―1998.6都建伟党委副书记1996.7―王玉党委副书记1998.6―刘元之纪委书记1987.12―1997.11都建伟纪委书记1997.11―2007.4姜永贵纪委书记2007.4―

历任院长、副院长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李艺林院长1960.2―1962.9杨浚副院长1960.2―1962.9仲浩院长1962.9―1964.1杨浚院长1964.1―1964.4徐保华院长1979.3―1982.9刘元春副院长1979.3―1983.12于光副院长1979.3―1983.12巩维明副院长1981.3―1983.12周玉新代理院长1983.12―1985.9赵德普副院长1983.12―1990.1王国宁副院长1983.12―1994.3李世恒院长1985.9―1993.7王广铨副院长1990.9―2000.2刘昌院长1993.7―1998.6李刚院长1998.11―2004.12王玉副院长1998.6―2005.9岳长进副院长1995.9―2003.3高维平副院长1998.6―2005.1姜永贵副院长2001.1―林琨智副院长2003.3―高维平院长2005.1―姜敏夫副院长2006.8―孙秀云副院长2006.8―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校徽校训

校徽

校训

严谨、勤奋、求实、进取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机构设置

党群部门

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纪委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工会保卫部团委

行政机构――职能部门

院长办公室外事办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资产管理处保卫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离退休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招生办公室就业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申硕办公室

行政机构――直属单位

图书馆信息中心后勤产业服务集团高教研究室后勤产业服务集团就业服务处龙潭山宾馆餐饮服务管理中心

院部机构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化工分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环境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基础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医学类 药物制剂 本科 药学 本科
工学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业设计 本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吉林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给水排水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轻化工程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包装工程 本科 印刷工程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安全工程 本科
文学类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德语 本科
理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化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管理学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经济学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

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

电路理论精品课程建设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师资力量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在780余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475人。教授65人,副教授131人;博士、硕士生30余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
吉林化工学院骨干27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省部级优秀拔尖人才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6人,教育部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0余人。

吉林化工学院教务系统_吉林化工学院 -教学科研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为主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聚了厚重吉林化工学院的文化底蕴。几代化院人用心血和实践凝成的“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和打造大学生“德育品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激励着学子们不断奋力拼搏,开拓创新。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其中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考研率接近13%,有的专业高达37%。大学生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广告艺术大赛、程序大赛等共取得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奖项293项,连续7年在吉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来,学院曾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积极为吉林省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科研实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科研经费达6000多万元,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化工学院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及国家科技部其它项目16项,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承担省部级各类项目70余项,针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横向项目455项,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精细化学品的开发、无损检测、流体密封、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其中,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换热网络优化与节能等研究领域填补了省内空白,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70103/39713.html

更多阅读

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学校概况 天津渤海永利化工

简 介天津市渤海化工职工学院成立于1982年,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的综合性高等学院.学院遵循"贴紧经济,服务社会,确保质量"的办学宗旨,重点培养理工类,经济类具有扎实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大专水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吉林大学留学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东北最好的经济学院了,前身是是著名的吉林大学经管学院,现任校友省委书记最多的大学学院。第一部分 政界杰出校友 刘鸿儒 原央行副行长,证监会首任主席 经济学院首任院长王家瑞 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

声明:《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学院简介,吉林化工学院-教学设施》为网友孤傲怪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