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上海中医药大学-办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上海中医学院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中国高等中医院校中最早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之一。2000年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中医药大学。2003年为实施上海市高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张江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历史沿革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上海中医学院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最早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之一。1994年8月,著名医学家、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任名誉校长。
2000年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03年为实施上海市高校布局调整规划,学校整体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张江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

办学设施

1985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成立,目前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学校校级领导兼任研究院院级领导的管理体制。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在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布局中,已成为“张江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及部门和中心,3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0个附属及共建研究所,13个研究中心;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医机构组成的医教研联合体。有3个教育部基地:中国大学生武术训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是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社会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师资力量

建校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拥有600多名专家和教授,2名两院院士,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60名中上海市名中医。1999年,我校首批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估,并于2007年再次被评为“优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中医院校前列。截止2013年11月,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千人计划”2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5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1名,提名奖1名,上海市教学名师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上海市地方千人计划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3名,东方学者15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5名,上海市教委领军人才1名;海外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上海市级教学团队5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陈凯先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胡之璧
长江学者(1名):王拥军
千人计划(2名):陈棣、徐宏喜
国家“973”首席科学家(5名):陈凯先、刘平、房敏、吴焕淦、王拥军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15名):李医明、程晓东、周里钢、陈棣、张腾、黄爽、陈瑜、贾伟、Yang.K.Xiang、袁作彪、赵明、李医明、吴晓俊、童青春、李信达
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严世芸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医基础教学团队(严世芸、方肇勤,2008年)、针灸学探究性学习改革与实践教学团队(徐平,2009年)

院系设置

学院学生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7373人,其中博士生476人、硕士生1600人,本科生3749人,专科生631人,留学生917人;全日制在校生中港、澳、台地区学生173人。此外,成人教育学生3061人。每年有来自日、韩、俄、法、英、美、德、意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留学生1000余人次。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康复医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及部门和中心,3所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一个继续教育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临床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市中医临床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是院所合一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上海中医学院基础部,于1962年10月建立。因其规模和职能的扩展,随学校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后,于1996年10月改称为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承担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前期中、西医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设5个学科大类、19个教研室,现有职工180余名,教师中硕士、博士学历占70%,正高33名,副高40名。学院管理的学生近1000名,其中硕士生、博士生200余名。学院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其中,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上海市教委已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建的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为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学院是全国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学人才培训基地。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于1972年,学院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宗旨,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建院30年,为国家培养了各层次中药专门人才1000余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各级各类医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中药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六十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全院教职员工人数的75%。
中药学院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中药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国家首批授予点之一。现有博士点1个,硕士点5个。现设置专业有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四年制中英联合办学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学专业。学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80余名,七年制及本科生700余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于1960年在中国中医院校中最早建立针灸专业;1974年建立针灸推拿伤科专业;1978年建立针灸推拿系;1982年在国内最早实行针灸、推拿独立招生,建立针灸系和推拿系;1998年正式成立针灸推拿学院。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针灸推拿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学院,坚持大学的“高层次、教育研究型、外向型”的办学模式,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逐步扩大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中医人才。开设专业及方向有: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五年制中医学类(骨伤方向)、七年制中医学针推英语班(与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联合办学)。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以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主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任务。针灸学课程获国家教育部精品课程。有多名教师获得“上海市名师奖”、“上海市宝钢奖”和“育才奖”先进个人等殊荣,以及上海市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光荣称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是在原上海医学高等专科的护理专业(大专)基础上组建,并于200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学院成立六年以来,学院初具规模,并逐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和教学体系。在2003年,随着学校的整体搬迁到张江校区,护理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等各方面进一步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于2003年9月开始招收护理本科(四年制本科)及中外合作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
护理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生气勃勃的师资队伍,其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40%。承担多项市级、校级课程建设和科研课题,获多项教学、科研奖项,创建市级、校级优秀课程,主编、参编各类教材数本,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学院下设3个教研室(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及中医护理学教研室)、1个护理学教学研究实验中心,拥有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0年元月,是根据就业市场对医学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整合中医药传统养生保健优势,顺应现代养生保健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养生保健、管理服务等医学相关高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主的二级学院。经过7年的管理与建设,学院由设置之初的中药制药与保健推拿2个专业,60余名学生,发展到至今中药制药、医学美容技术及中医营养等多个专业,2个校外办学分院,共计555名学生。
设置了中医营养教研室、医学美容技术教研室和医学技术联合教研室。在依托其他二级学院专家教授和部分外聘师资的基础上,学院专设“双师型”师资12名,分别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一项,市级科研课题二项,校级课程建设三项。
学院已和美丽田园美容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协议,和上海市托幼协会建立了中医营养后期专业培养的关系,和上海莲氏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筹建健康实验室等,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和实训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育资源,是学校专设的面向海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自创办以来的近30年中已为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6000余名中医师、针灸师和理疗师,并在全国所有的中医院校中首次参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留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学院现有长期留学生440余名,每年短期留学生人数1000余名。学院还设有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建立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拥有英语、日语、法语、韩语等四个专业翻译区域,能以多种语言开展教育交流活动。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已形成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完整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医教研学科优势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举办各类成人教育,是学院成人教育的专职办学部门和管理机构。下设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继续教育和培训办公室。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目前设有专科、本科、专升本层次的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保健按摩等专业。是中药学专业(专科段、独立本科段)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
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学校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培训办公室接受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人事局等部门的委托,承担了继续医学教育和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面向社会(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广大群众和港澳台同胞)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各类中医药职称考试考前辅导班、成人高考辅导班、中医中药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知识普及和技能(岗位)培训班。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在2010年的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中药学科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药一级学科“优秀”流动站。有29个本、专科专业(方向),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等专业。学校还有12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学校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学校设有两个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项目。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中药学、中医内科及中医骨伤科学,另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有38个中管局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中管局重点研究室,2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在2012年的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科研成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

截止2010年5月,学校共承担各类项目56项,其中承担的“973”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点攻关、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各类项目20项,上海市教委项目7项。获国家科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44篇。申请和获得授权专利12项。[31]其中科技中心已承担科研项目17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3项,部市级课题67项。获得科技成果奖11项,申请专利共14项,已获得新药批文4个,成果转化4项。已完成新药开发研究长期毒性试验29项。

学术资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上海中医药大学-办学
图书馆根据学校官网2014年6月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00万余册,阅览座位952座。设有专用古籍书库2个,面积逾170平方米。其中收藏古籍36663册件,包括特藏善本1110部6196册。藏书主要为与中医药有关的元、明、清各时代的刻本、抄本,包括同时期内日本、朝鲜的各类版本,及民国时期中医药书籍和各中医院校的教材。藏品中有诸如元代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赵开美校刻本《仲景全书》,明嘉靖汪济川刻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清顺治六年(1599)白鹿山房木活字本《李士材先生伤寒括要》,民国时期《章太炎先生手写古医方》等珍品。其中《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明嘉靖汪济川刻本)等10部古籍,被选入2008年、2009年、2010年文化部公布的3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6月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术期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办于1960年3月,原名《上海中医学院学报》,其后曾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9年经国家科技发展部批准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获正式刊号,公开向国内外发行。被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荣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esearchCenterforChineseScienceEvaluation,RCCSE)”,并被国际著名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设有名家薪传、百家评述、灵兰探幽、临床百科、学苑春秋、实验中医、中药制剂、管理科学、专题综述等栏目。

其他资源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中药标本陈列馆、校史陈列馆三部分组成,于2004年12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为6413m2,陈列展出面积约4000m2,年开放日超过300天。

医史博物馆:
成立于1938年7月,是中国最早建立和目前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医史专业博物馆,馆藏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中医药文物14000多件,《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本草纲目》等古今医籍6000多册,医药报刊3000多册/种,其中不少是20世纪20、30年代稀见中医药刊物。

医史综合馆:
医史综合馆中的展品和展示项目有“中医药千年回响”铜浮雕、“精气神”浮雕、阴阳五行雕塑、历代医家及医事活动雕塑,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花椒、桂皮,唐?太医署场景,秦代五角形下水道管,宋代八卦串铃,明刻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獬豸熏,明代葫芦形黑釉特大药坛,清末《世补斋医书》书板等。

针灸推拿馆:
针灸推拿馆展示珍品――清代乾隆皇帝赐与编著《医宗金鉴》官员、1744年铸造的针灸铜人,石器时代的医疗用具砭石,翻刻于1665年的《铜人明堂图》,针灸推拿器械等,揭示针灸推拿的发展历程和医疗成就。

中药标本陈列馆:
成立于1958年,收藏中药标本和中成药3000多件,介绍中药形态、功效,传播中药科学知识。陈列麝香、野山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珍稀标本,150多种动植物中药液浸标本,传统精制中药饮片,名特优新中成药,名贵中药腊叶标本。还有一个科普活动室,青少年可以与中药“互动”,开展中药标本趣味习作。

校史陈列馆:
于2004年12月成立,陈列校史图片、实物700多件。通过参观“杏林绿叶、五十春秋;创业岁月、辛勤耕耘;非常时期、风雨历程;走进春天、改革发展;弘扬中医、与时俱进”等展版,观看校门变迁、杏苑耆英、春华秋实、群贤剪影……励精图治、播扬国粹等等图片和展品。
“百草园?杏林苑”:
占地16亩,于2006年6月23日建成开园。“百草园?杏林苑”是学校中医中药教学与研究的资源和社会科普教育的资源。有平地栈道、多媒体教室、暖房、人工小溪等,由荫生园、水生园、丹桂园、藤蔓园、木兰园、灌木园、果树园、芳草园、茶艺园、香草园、盆景园、菜蔬园、品菊园、红豆园和引种园等组成,种植40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珍贵的毛曼陀罗、百年首乌和杜仲、石斛、辛夷、银杏、猕猴桃、金银花等。“杏林苑”占地约2000m2,栽种杏树320余株。杏树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师生、校友和单位认购。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机构分布

党委部门:

党委、校长办公室、纪委、 组织部、宣传部(党 校)、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武装部

行政部门:

党委、校长办公室、人事处、教学处(学生工作)、设备处、财务处、医院管理处、校政处、科学技术处、离退休办公室、发展研究所、保卫处、国际交流处、信息化办公室、211工程申报办公室

其它部门:

团委、工会、妇委会、中医药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社、档案室、文献所、年鉴科技信息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学校领导

上海中医药大学现任领导一览表(2014年)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张智强校长徐建光党委副书记何星海、朱惠蓉副校长余小明、施建蓉 、胡鸿毅、张瑾、季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上海中医药大学 -校园文化

校训:勤奋、仁爱、求实、创新
校徽校徽:由太极阴阳五行色图组成

校歌:《杏花开遍美丽的校园》吴佐忻(署名乐莪)作词、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朱钟堂作曲

歌词(节选)
阳光洒遍清脆的心灵
我们相聚在浦江之滨
努力地弘扬中华的瑰宝
为人类托起浓浓的绿茵
平凡的人类
求实创新
跨越世纪
走向世界
伟大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0105.html

更多阅读

全国重点财经大学排名2014 上海财经大学全国排名

2014年3月26日,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报告公布最新的2014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中国各类型大学排行榜、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国大学科学贡献排行榜等榜单。其中,北京大学

疑--->答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学生问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

今天下午收到《答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学生问》,感谢我们亲爱的学校,本来还很淡定的,不回答还好,一回答怎么就又多出那么问题?先来看看这所谓的《答学生问》,原文如下:-----------------------------华丽的分割线-------------------------

天津工业大学2012上海校友会 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

一 天津工大上海校友会❤前奏篇每件欢乐的事情,总会有高潮的出现,高潮前,总会有个前奏,有的前奏时间长,有的前奏时间短,比如每年在钱塘江观潮的人们,有的等了一天一夜,潮水不来,有的人刚刚一到钱塘江边,潮水如猛虎下山,千层浪花涌上岸,高

声明:《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历史沿革,上海中医药大学-办学》为网友低头不是认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