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怡妹,男,汉族,1952年5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庄溪村党支部书记。自1983年起,汤怡妹任庄溪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如一日,把党性根植于心底,把真情融于百姓,始终扎根偏远山村,忠于职守,一心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忠诚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所在的庄溪村实现了丰顶山山区八个“第一”:第一个建小学,第一条村级水泥路,第一个搞新农村建设,第一个建村办公大楼,第一个安装程控电话,第一个安装高压电,第一个办企业,第一个开发高山蔬菜。
汤怡_汤怡妹 -任村支书27年从未被质疑
庄溪村共有16个村小组376户人家,仅有一户人家姓汤,就是汤怡妹家。然而,汤怡妹年年、届届以高票当选村支书。27年来,汤怡妹在庄溪村的威望,从未有人质疑过。谈到汤怡妹,庄溪村无论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眼中都闪着泪花。庄溪村村干部陈根生与汤怡妹共事多年,他哽咽着说:“自从2003年9月20日,庄溪村和沙泥坪村两村合并后,班子成员从来都是有事商量着办,有难题一起去攻克。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汤怡妹总是带头走在前面。即使是身患重病期间,汤怡妹时时刻刻想的还是村里的事,想的是如何多为老百姓多办一点好事,多办一些实事。”
汤怡妹
2010年年初,忙于工作的汤怡妹感到咽喉不适,说话吃力,声音嘶哑。在家人的敦促下,他来到宜春市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咽喉肿瘤。刚住了几天院,病情稍有好转,他就执意要出院。他对医生说:“村里的工作忙,让我回家治疗。”医生没有办法,只能开了些药让他带回去。就这样,病未痊愈,汤怡妹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上。
汤怡_汤怡妹 -身患重病仍心系村里百姓
“他每天都有工作,根本就没有空看病,我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他,给他输液。本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最需要的是静养,可是他从来不听医生劝,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惦念着,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我是打心眼里佩服他。”眼前这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是村里的医生,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因为疾病,汤怡妹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但他从未停下过手中的工作。每天,他都要用纸笔写下一份份工作安排,亲自送到村支部,要是实在走不动就让儿子送去。“这是汤书记这两天给村干部写的8张纸条,有抓公路建设进度的,有修复小学围墙的,谁要怎么做,要找什么部门协调,都写得很详细。每一份叮嘱的最后,汤书记都写着‘拜托’二字。”村干部周晚秀翻着手边的纸条,眼中噙满了泪水。
汤怡妹担任27年村支书,为庄溪村建成宽敞明亮的小学教学楼,修建了6公里长的水渠,解决了8个村民小组约600亩的农田灌溉和可通达9个村民小组的标准水泥公路。27年来,他就像一只领头雁,不断探索致富的路子,带领着村里的老老少少一步步走出贫困,让高山蔬菜产业也在村里落了户。
汤怡_汤怡妹 -亲力亲为带领村民致富
上世纪80年代,庄溪村没有公路,农民进出不便,有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产品烂在地里。汤怡妹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汤怡妹把修公路作为一件头等事来抓。许多个不眠的夜晚,汤怡妹趴在昏黄的灯光下,一笔一画地制订着村里公路的建设规划;村里没有钱,汤怡妹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上山开山炸石。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季,他总是第一个到达修路的工地。为了修好村里的路,他已数不清磨破了多少双解放鞋,身上被山石划了多少道伤口。
现在,村里主干道上三米宽的“泥水路”早已不见,五米宽的标准水泥路已经通到庄溪村里9个村民小组农户家门口。
“庄溪的高山蔬菜产业要发展,这是农业的出路”,汤怡妹看准了高山蔬菜这个项目,这也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汤怡妹三番两次地约项目负责人舒惠东来家里谈话,鼓励他坚持把高山蔬菜发展下去,再三承诺村里一定会继续支持产业的发展。去年秋天,为了引进丰顶山农林生态园项目,汤怡妹多次拜访舒惠东。深夜,清晨。当汤怡妹一次又一次风尘仆仆地带着一改再改的优惠政策出现在舒惠东面前时,舒惠东被这位村支书的淳朴诚恳感动了,二话没说就签下了合约。
丰顶山农林生态园进园公路修建时,汤怡妹得知有少数农户因补偿问题阻工后,他举着点滴瓶就来到了农户家,挨家挨户与农户做思想说服工作。短短几天,该工程的拆迁工作就得到了顺利解决。现在,丰顶山农林生态园进园公路已经开工在建,公路途经庄溪村3个组。项目的入驻大约可以带动当地200人劳动就业,增加百姓收入,还能保护好当地的生态。
村干部韩保生说:“汤怡妹书记对村里有个‘五年规划’。五年内要让村里的所有村小组都通上公路,要让高山蔬菜成为当地产业的新亮点,让百姓生活富裕起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齐心协力,把这个‘规划’落实好,完成汤书记和我们共同的心愿。”
汤怡_汤怡妹 -清廉书记从不占一分钱便宜
庄溪村是省级扶贫重点村,每年都有重点扶贫项目,在扶贫资金使用上,汤怡妹从不搞名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到阳光操作。扶贫项目由村民代表参与监督管理,自己从不插手。
从2006年起,上级扶贫单位下拨庄溪村50多万元款项用于修路、改水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汤怡妹从未挪用过一分钱。近些年来,他积极跑项目,先后争取了学校危房改造资金、村村通水泥路项目资金、新农村建设及民生工程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全部用在项目上。
而现在,汤怡妹家门前依旧是窄窄的铺垫着沙泥的山路。他的新房是2005年在几个儿子的资助下才开始修建的,至今室外室内没装修,四面墙都裸露着土黄色的砖。汤怡妹家里的电器只有一台冰箱和一台旧彩电,房里的家具基本是旧的。如今,汤怡妹还欠着建房款1万多元。
在村里任出纳23年的村干部周晚秀说:“几十年来,汤书记从不在村里占一分钱便宜,从未利用职权捞过一分钱好处。”
汤怡妹有一个笔记本。本子里,村里的每一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精确到几角几分。这个笔记本里记载着,近些年来,汤怡妹外出争资金、跑项目,每次外出乘坐的都是班车或公交车,吃的是快餐,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偶尔在城里住也从不住宾馆,只是到亲戚朋友家挤一挤。这一切正如汤怡妹常说:“能节约一分钱算一分钱,我们是贫困村,不能与人家比排场。”
汤怡_汤怡妹 -最后请求“后事不搞特殊化”
对于工资报酬,汤怡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汤怡妹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工作量大、责任重。按照洪塘镇里的文件,他的工资比一般村干部高出15%,但他从未多得这份职务津贴。“人与人之间要真诚共事,不要比职务高低。”“遗书”上这句话,汤怡妹平日就常挂在嘴边。每年上级部门下来考察工作,听到党员干部对汤怡妹最多的评价就是“大公无私”。
现在的汤怡妹,即使被确诊为咽喉肿瘤晚期,家庭已经陷入贫困,也从未向组织开口,报销过一分钱医药费。镇、村得知他为治病花费54000多元钱,就特事特办,安排4000元给他治病。可是,他坚决不同意:“我得的是癌症,治了也没用,就别再花冤枉钱了。”
“对于我的后事处理,我请求不能搞特殊化,要像待普通党员一样。”这是汤怡妹在“遗书”中对组织的最后请求。
2010年8月6日下午,汤怡妹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这位农村普通村干部的大爱情怀,曾感动了社会各界,其在生病住院期间,宜春市、袁州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曾多次前往看望慰问,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来到医院探望。在他患喉癌,病情恶化不能说话时,有的市民含着热泪握着他的手久久舍不得离去。尤其是本报报道后,有的市民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汤怡妹的病情。但不幸的是,6日下午,汤怡妹终因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去世。
9日举行了汤怡妹的遗体告别仪式。当日清晨,就有许多乡亲来到汤怡妹的家门前,长长的队伍中,数百人含着眼泪哭送他们的好书记。至当日9时,灵堂设在汤怡妹所在的庄溪村村部,前来悼念的人群已达近千人,他们中有认识汤怡妹的,也有素不相识的,都怀着崇敬而沉痛的心情,从四面八方赶来,向这位一心为民的好支书作最后的告别。在追悼会现场,宜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肖洪波宣读了宜春市委《关于追授汤怡妹同志全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汤怡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