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院概况,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

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是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组建而成。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历经80余年的发展建设,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具有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院概况


主楼

哈尔滨医科大学始建于1926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前身为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建立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和原兴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 国 共 产 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在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传承了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了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秉承着“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办学思想,适应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建培养创造性医学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形成了相当的发展规模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跻身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前列。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历史沿革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于1926年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兴山中国医科大学(其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抗战胜利后北迁兴山,分别成立了第一、二、三、四分校的一、二分校 合并组建而成的),在合并中国医大第一、第二分校的过程中,同时接收了原哈医大和军医学校,接管了两校部分校舍、设备,正式成立了哈尔滨医科大学。
1926年9月伍连德博士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国工农军卫生学校
1932年2月江西雩都红军军医学校校长贺诚
1940年9月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王斌1945年7月兴山(鹤岗)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政委:王斌
1947年10月龙井以内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分校校长:任国祥
1948年3月哈尔滨以五官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院长:薛公绰
1948年4月通化中国医科大学第三分校校长:郑太山
1948年5月平谷地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校长:刘绍久
1949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
1954年归卫生部领导
1956年6月更名为哈尔滨医学院
1958年4月卫生部将哈尔滨医学院移交黑龙江省领导
同年11月恢复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名

2004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建立哈医大大庆校区。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全校教职工8617人,教师2471人。其中,专任教师552人(教授155人、副教授105人、讲师119人、助教173人)。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博士生导师193人,硕士生导师50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2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5人。
有各类在校学生994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082人,本科生5496人,成人教育学生2365人。建校以来,培养学生近4万人,毕业生遍布国内外,涌现出一批知名专家学者。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暨继续教育学院、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列主义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麻醉学系、体育学部、第一至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庆校区等附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等设在校内。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专业类型专业名称专业层次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医学类康复治疗学本科医学检验本科
精神医学本科中药学本科
药学本科麻醉学本科
护理学本科临床医学本科
基础医学基地班本科临床药学本科
医学影像学本科口腔医学本科
预防医学本科基础医学本科法学类法学本科

理学类生物信息学本科生物技术本科管理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学校规模


图书馆

学校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试点高校。校本部普通高等教育设15个专业:基础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含七年制、六年制俄语医学专业、六年制日语医学专业、五年制)、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临床药学、市场营销、卫生监督。

学校在籍学生为1625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761人、硕士生4092人,普通教育学生为7163人,留学生为223人,成人教育专科生2592人、专升本学生1422人。

教学成果

口腔医院“十五”期间,学校分别获得教育部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评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优秀成绩,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得到广泛赞誉。我校作为国内首家医学院校参加了全球医学教育质量认证试点性评估,36项办学指标全部达到WFME(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25项指标达到高质量标准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外专家肯定。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七次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提供经验材料。主办《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等6种专业期刊。校园网并入国家教育科研网。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科研条件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设在该校。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科研平台


建筑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省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心肌缺血机理与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肝脾外科重点实验室

(三)国家卫计委

卫生部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麻醉与危重病学重点实验室
其他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

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科研成果

公共卫生学院学院科研成果显著。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同组建了哈医大-哈药集团生物医药工程研发中心,以加速医药科技研发及新产品转化,积极引领老工业基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研成果奖240余项;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50余项。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国际交流


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校先后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科研成果显著。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实体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系列性脾保留性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最佳靶点的研究、大骨节病病因学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共同组建了哈医大-哈药集团生物医药工程研发中心,以加速医药科技研发及新产品转化,积极引领老工业基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部省级科研成果奖240余项;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50余项。
医疗技术领先。学校五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三所为全国“百佳医院”。平均开放床位共5000余张,年门诊量200万人次,年收住院病人20余万人次。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成为特色,同种异体劈裂脾移植、同种异体双手移植、同种异体单全臂移植居国际领先水平;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患者生存质量居亚洲之首;大肠癌的综合治疗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另有四所非直接隶属的临床医学院,有床位2905张。
“十五”期间,学校分别获得教育部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评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优秀成绩,学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得到广泛赞誉。我校作为国内首家医学院校参加了全球医学教育质量认证试点性评估,36项办学指标全部达到WFME(医学教育全球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25项指标达到高质量标准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外专家肯定。学校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七次参加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并提供经验材料。先后同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主办《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国际遗传学杂志》、《国际免疫学杂志》等6种专业期刊。校园网并入国家教育科研网。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余万册、期刊4707种、中英文全文电子期刊和图书3.3万册,可提供电子文献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
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办学思想,适应国家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建培养创造性医学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新的贡献。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校传统

校徽


哈尔滨医科大学

校徽说明: 校标的设计以哈尔滨医科大学英文起始字母为基本构成元素,标志的样式庄重、典雅,象征学校的悠久历史以及严谨作风。悠久的年代、古朴的学校字体与现代的设计形式有机的构成,象征学校的现代化、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的结合。整个标志既现代又不失庄重,力求通过标志的造型传达学校的时代特征与精神。 标志的圆形构成象征:团结的精神、求实的作风。象征医学的符号表述了学校的学科特征,其中“剑”的两翼抽象的变化成“翅膀”与“打开的书”则象征学校对医学教育、对学子寄予的美好愿望。穿越的斜线象征学校在医学研究、学校发展等方面继往开来、不断开拓向前的精神。标志的色彩以蓝色、绿色构成,蓝色代表医学研究的严谨性、绿色则象征生命的健康、活力与希望,二者的融合则代表学校科学研究、临床治疗、教育教学的相互关系。

校训

木直中绳博学载医

“木直中绳”含义为各种可用的木料经木师测量加工成料;学生经培养后成才。

“博学载医”含义为广泛涉猎,知识渊博,承载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

校歌

《托起人类健康的太阳》

哈医大_哈尔滨医科大学 -现任领导


哈尔滨医科大学

左起:李兰芝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会主席

傅松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曹景文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院概况,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

韩玉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姜洪池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0917.html

更多阅读

曹云霞安徽医科大学校长 安徽医科大学历任校长

曹云霞(安徽医科大学校长)编辑曹云霞, 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中文名曹云霞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3年11月职业安徽医科大学校长[1]目录1

E大连陆军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历史沿革 白求恩医科大

E大连陆军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历史沿革1.大连陆军学院历史沿革1949年东北军事政治大学(部分)升格为东北军事政治学校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参见军校:“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历史沿革”1951年东北军事政治学校升格为第5高级步兵学校1951年

声明:《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院概况,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为网友尸骨磨成戰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