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 汉阳陵-概述,汉阳陵-简介

汉阳陵,又称阳陵,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塬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1990年,随西安咸阳机场公路的建设中,考古工作者在帝陵东南角进行考古钻探工作,发现了南区葬坑并进行发掘。

汉阳陵_汉阳陵 -概述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之子,父子俩曾共同开创汉王朝殷盛时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被史学家称作“文景之治”。整个葬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复斗型,占地3000馀亩。

汉阳陵 汉阳陵-概述,汉阳陵-简介

汉阳陵_汉阳陵 -简介


汉阳陵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汉阳陵占地20平方公里,有190多个外藏坑,其中围绕帝陵的81个外藏坑地位和等级最高,出土了大量陶俑,包括武士、仕女、文官,还有陶塑家畜、木车马。最近新建成开放的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文物保护和展示理念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被2005年召开的国际古迹保护理事会第十五届年会确定为全世界文物保护和展示的示范工程,是目前中国第一座紧贴帝陵、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不同小气候环境中、对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并采用国际上先进配套设施的现代化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汉阳陵_汉阳陵 -概况

基本信息


汉景帝

1990年5月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汉景帝阳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发掘研究成果。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阳陵帝、后陵均为"亚"字形,座西面东的探明,在西汉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这次发现基本解决了学术界关于汉陵面南还是面东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否定了汉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进行布局的论点,解决了汉代帝陵制度研究的一大难题。

面积


汉阳陵

汉阳陵帝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l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

帝陵园内86座从葬坑的钻探发现和试掘为汉陵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从葬坑的分布和坑内陪葬物品的放置,无疑与当时宫廷的制度等有关,因而对这批从葬坑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

历史意义


汉阳陵

帝陵陵园南门阙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砖质围棋盘、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等。

地址

位于帝陵东南、后陵正南的南区从葬坑和帝陵西北的 北区从葬坑,分别占地96000平方米。 90年-97年,先后对南区的14座坑进行了部分试掘或整体发掘,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可能与西汉时期的"南军"、"北军"有一定关系。

汉俑


汉阳陵内部成列的文物

汉阳陵出土的汉俑十分引人注意。他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 约60厘米高,赤身裸体且没有双臂。据研究,这些陶俑在刚刚完工时都身着各色美丽的服饰,胳膊为木制,插入陶俑肩部的圆孔,以便木胳膊可以灵活转动,但经过千年的风霜之后,衣服与木胳膊都已腐朽,因此只剩下了裸露而残缺的身躯。兵马俑的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比起秦始皇兵马俑的肃穆与刚烈,阳陵汉俑显得平和而从容,正反映了“文景之治”中安详的社会氛围。

罗经石遗址

位于帝陵东南。此处地形隆起,外貌呈缓坡状。根据考古钻探得知,遗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260米,外围有壕沟环绕。遗址中心部分的最高处放置着一块方形巨石,当地群众叫做"罗经石",经测定为正南北方向。据研究推测,它可能为修建阳陵时标定水平、测量高度和标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测量标石 。这处建筑遗址地势高亢,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应该是阳陵陵园中最重要的礼制性建筑之一。

刑徒墓地


汉阳陵

在帝陵西北约1.5公里处,其面积达8万平方米,70年代初被发现,估计葬于此地的刑徒在万人以上。72年发掘了其中的29座墓葬,发现了35具人骨架,其墓葬排列无序,尸骨凌乱,相互枕籍,埋葬草率,均无陪葬品。骨架上大多戴有"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1193.html

更多阅读

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

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简介按摩阴陵泉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等。阴陵泉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方法/步骤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1、 阴陵泉穴位于人

中华杨氏庐陵杨辂至吉水、泰和杨氏 庐陵王黄酒

(一)庐陵杨辂至吉水杨氏世系简表(上接原武房三十世)辂——锐—弘嗣——延安——时清——允济—承(见续篇)—时澄 —允素(泰和始祖,另表)—时江 —允接——钦—和贞(裔孙居湖北,见续篇)—允齐 —铎—克俭—镇—延规——克用——允湜—居易

唐懿宗李漼17 简陵 唐懿宗的皇后缪风燕

李漼简陵百科名片 懿宗简陵石碑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青乡紫金山上(又名虎头山),懿宗的陵寝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咸通十四年(875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简陵。庙号:懿宗,谥号:昭圣恭孝皇帝。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

西安行记攻略-第四天-西线乾陵、茂陵、法门寺 法门寺到乾陵

法门寺距离西安市中心全程约120公里,在宝鸡市扶风县,西线总共还有乾陵、茂陵、昭陵、汉阳陵等其他景区、都非常遥远,坐大巴只能去一个景点,所以我们决定报旅行团去。在淘宝上看的法门寺+乾陵+懿德太子墓+茂陵的是220元。上车以后还增加

声明:《汉阳陵 汉阳陵-概述,汉阳陵-简介》为网友在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