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即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心脏搭桥手术可分为: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和心脏停跳下搭桥手术两种。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多呈节段性分布。且主要位于冠状动脉的近中段,远段大多正常。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中位而到达远端。心脏日夜不停地泵出血液,将营养成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中去。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概念
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全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心脏搭桥术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发展历史
第一例冠脉搭桥术于1960年5月2日,在美国AlbertEinstein医学院-Bronx市立中心医院施行的。由RobertGoetz医生和胸外科医生MichealRohman领队,以及JordanHaller和RonaldDee医生为助手的小组完成。这个技术是将血管通过环形嵌入的金属环相连。以乳内动脉用作血管桥,吻合于右冠状动脉。真正使用Rosenbach环的吻合术进行了15秒,没有依靠体外循环。使用乳内动脉的不足在于,9个月后的尸检发现吻合口仍通畅,但是粥样硬化斑块阻塞了乳内动脉的起始端。
心脏搭桥
1964年,俄国心外科医生VasiliiKolesov通过标准的缝合技术,成功实施乳内动脉-冠状动脉吻合术。Kolesov在之后的五年中,他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完成了33例相关的缝合及机械吻合。
1967年,阿根廷外科医生RenéFavaloro,首先在美国Cleveland医学中心应用大隐静脉进行了升主动脉冠脉搭桥术,奠定了现代冠脉搭桥术(CABG)的基础。
1974年北京阜外医院的郭加强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冠脉搭桥术。到20世纪80年代后,冠脉搭桥手术日趋成熟,显示出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显著的疗效。
1987年以后冠脉内介入治疗的开展对冠脉搭桥手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微创冠脉搭桥术的产生使冠脉搭桥术显现新的优势,微创冠脉搭桥术包括不停跳冠脉搭桥、小切口冠脉搭桥、胸腔镜下冠脉搭桥及局麻下冠脉搭桥等。
20世纪90年代后,冠脉搭桥合并冠脉内支架的“杂交”手术也为不少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好方法。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手术指征
心脏搭桥手术
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有一些替代疗法。它们包括:药物治疗(抗心绞痛药物附加他汀类药物,降压药,戒烟以及糖尿病者的血糖严格控制)和支架介入治疗(PCI),在症状(如心绞痛,呼吸困难,疲乏)缓解方面,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都要比药物治疗更为有效。对于一些多支冠脉病变的患者而言,冠脉搭桥的疗效要优于介入治疗。
2004年及2005年ACC(美国心脏病学院)/AHA(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南中说明了冠脉搭桥在以下情况中作为首选治疗:
1、左主冠状动脉病变
2、所有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
3、不适合通过介入治疗的弥漫性疾病
4、在合并其他高风险疾病比如严重心功能不全(如低射血分数)或糖尿病的患者中,冠脉搭桥是首选治疗。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手术方式
冠脉搭桥术按是否需要体外循环辅助分为心脏停跳下搭桥和不停跳下搭桥两种方式:
体外循环术式
停跳(或室颤)下搭桥是过去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同时需要心内操作的病变,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室壁瘤合并血栓等情况。这种术式的特点是靶血管显露清楚,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但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也较高。
非体外循环术式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对于无需心内操作的患者,尤其是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尤为适用,其优点是心肌保护较好,无体外循环并发症,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少数医学中心开展此项技术,尚有待普及。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病人损伤大的高难度手术。手术前必须做冠状动脉、左心室和乳内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据此决定搭桥的数目和准确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生化;肺、肝、肾功能及大小便常规等检查,了解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况。手术前要严格控制感染,病人要练习腹式呼吸,停止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这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产生心肌梗死而增加手术危险性。
手术过程
心脏搭桥手术
1、患者进入手术室,移上手术台。
2、麻醉师给患者置入各种静脉导管,注射诱导麻醉剂(通常是丙泊酚)使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数分钟后注射镇痛剂(通常是芬太尼)。
3、气管插管,由麻醉师或者助手(如呼吸治疗师或护士麻醉师)监护,以及呼吸机启动。丙泊酚的缓慢持续注射以维持全身麻醉。
4、外科医生经胸骨中线切开打开胸腔,检查心脏。
5、截取搭桥用的血管──一般选取的是乳内动脉,桡动脉和大隐静脉。当选取完成后,病人给予肝素以防止血液凝固。
6、如果是“非体外循环”手术,外科医生放置装备以稳定心脏。
7、如果是“体外循环”手术,外科医生先在心脏处缝合套管,指示灌注师开始体外循环。一旦体外循环建立,外科医生于主动脉处放置主动脉钳,并指示灌注师向心脏注入停搏液(通常是特殊的钾混合液,冷的)以停止心跳,减缓新陈代谢。通常患者体外机械循环的血液被冷却至大约84°F(29°C)。
8、血管桥的一端缝合至冠脉阻塞处的远端,另一端连接于主动脉。
9、心脏恢复搏动;或在“非体外循环”手术中,稳定心脏的装备移除。在某些情况下,在主动脉的一部分由C形钳钳住后,使心脏恢复搏动,钳住部位在心脏搏动的情况下用于缝合血管桥。
10、鱼精蛋白用来逆转肝素的作用。
11、连接胸骨,缝合关闭胸腔。
12、患者被移至重症监护病房恢复。在重症监护病房苏醒和稳定后(大约1天),患者转入心外科病房直至出院(大约4天)。
心脏搭桥_心脏搭桥 -疗效及预后
冠脉搭桥手术在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状况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大多数患者术后有比较满意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几天便能上下楼梯。若恢复良好,一周后便能上街。术后1-2个月一般能胜任轻便工作。3-4个月后基本能复原。一些研究证明,术后2至3年有50%的患者能从事中等量或剧烈的活动。
冠脉搭桥手术后血管桥中,静脉桥10年通畅率约为50%至60%,乳内动脉10年通畅率约为90%。美国心脏病学会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1年、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95%、88%、75%、60%。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移植的血管闭塞及本身冠状动脉病变进展所致,还与患者术前心绞痛的程度、类型、冠脉病变的程度、范围,心功能状况、是否存在糖尿病、肺功能不全等相关。
冠脉搭桥的预后取决于各种因素,但成功的搭桥通常能维持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