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始建于1952年,于1972年改名为甘肃财贸学校。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兰州商学院。1998年7月,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两个校区。截止2012年4月,设有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省商务发展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法商研究所等16个研究所(中心)。2015年4月28日,兰州商学院已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百科详情请看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学院概况
兰州商学院教学楼兰州商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财经学院,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的高等财经类本科院校。学校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原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7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6月、2002年9月、2004年7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先后将甘肃省职工财经学院、甘肃冶金工业学校、甘肃省计划学校并入兰州商学院。
学校现有校本部、和平新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33亩,总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4.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3.2万平方米,建有实验室、语音室共37个和“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25万元。图书馆藏书165.3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9.6万册,电子图书75.7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师资力量
兰州商学院图书馆学校现有教职工1163人,专任教师69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2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8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优秀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3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37人,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甘肃省劳动模范2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崭露头角。
兰州商学院教学楼学校设有经贸、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统计、信息工程、外语、艺术、商务传媒、法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成人教育等13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另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所、高教研究所、学报编辑部、图书馆、小麦研究所等6个科研、教辅单位以及金融投资研究所、敦煌商业文化研究所、理财规划发展研究中心、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统计调查中心、投资分析中心、咨询策划中心、商务发展设计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所(中心)。
学校现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有统计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等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和MBA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现有本科专业35个,其中统计学专业是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经、管、文、法、工、理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组建了以商科为主体,“商文”、“商法”、“商工”结合的专业群,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2004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3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1门。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教学成果
兰州商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2004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0项,国际合作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954篇,其中收录于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引文检索系统的论文233篇,出版专著68部、教材112部,为甘肃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兰州商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伍斯特大学、法国欧亚管理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北亚里桑那大学、鲍尔州立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承担了中美“ESEC培训”项目、新西兰政府资助的“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护培训”项目、欧盟便捷基金项目“借鉴欧盟经验,促进甘肃省资源依赖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和日本学术振兴会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饮食文化”等国际合作研究课题。2004年以来,先后派出43名教师和管理干部赴12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习,邀请外国专家学者37人来校讲学交流。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办学理念
兰州商学院校门在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博修商道”的校训,坚持“质量特色立校、科技创新兴校、人才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3.6万名各类经济管理人才,现已成为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教育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及财经类在职干部和人员培训基地。在总结长期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即通过5~10年的建设和发展,使兰州商学院发展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型财经大学。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学校领导
兰州商学院校园一角党 委 书 记:王肃元
院 长:傅德印
副 院 长: 王新兰巴建坤蔡文浩
纪 委 书 记:邓宁平
党 委 委 员: 盛世高 傅德印 王新兰 邓宁平 巴建坤
历任领导
兰州商学院 实验楼
党委书记:
王庭辅(1981.7-1983.8)
刘万真(1983.8-1983.11注:此期间无正职, 刘万真同志主持工作)
刘万真(1983.11-1991.11)
刘淑华(1991.11-1996.3)
马梅荃(1996.3-2000.7)
陈炳璋(2000.7-2002.6)
孙 杰(2002.6-2005.11)
盛世高(2005.11-2008.9 )
王肃元(2008.9- )
院长:
王庭辅(1981.7-1983.11注:此期间无正职,王庭辅同志主持工作)
刘万真(1983.11-1986.12)
王晋卿(1986.12-1992.8)
陆兆兴(1992.8-1993.4注:此期间无正职,陆兆兴同志主持工作)
陆兆兴(1993.4-1999.5)
马保平(2000.8-2008.7)
傅德印(2008.8- )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党政机构
共有20个,分别为: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机关党总支、工会、团委、招生就业处、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学生工作部(处)、财务处、基建处、保卫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离退休工作处
兰州商学院学报_兰州商学院 -教学机构
共有17个,分别为:统计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经贸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长青学院、成教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经贸学院
经贸学院是兰州商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1981年最早成立的商业经济系,2000年底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调整机构设置,在原国际贸易系的基础上,由原商业经济系和马列部的部分教师共同组建成立了经贸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71人,其中专职教师63人,正教授7人,副教授18人,讲师26人,助教8人,见习助教4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35人;有专兼职硕士生导师15人,师资结构合理。学院融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教学、科研为一体,学科间相互支撑、专业间联系密切、课程间体系合理。学院不仅有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商业流程设计、商业制度设计、连锁店铺规划等有关商务活动的专家队伍,而且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的教师队伍。其中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人,担任国家及省部一级学术团体常务理事或理事8人(15项)。学院是兰州商学院二级学院中师资力量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两系六室两中心一所,两系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经济学系;六室是国际经济、国际商务、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四个教研室和商品学实验室、国际商务实验室;两个中心是西部经济开发研究中心和商务发展设计研究中心;一所是兰州商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并设有多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该院现有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世界经济学、区域经济学4个重点学科,其中国际贸易学科2002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被再次确立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于2001年、世界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于2003年分别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院是兰州商学院二级学院中拥有硕士点最多的学院之一。
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贸易经济3个本科专业。学院全日制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招生始于1984年,至今已有21届毕业生。贸易经济本科专业从1981年开始招生,是兰州商学院建院时最初的两个专业之一,已有19届毕业生,1999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暂时停止招生,从2006年又恢复招生。从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来看,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基本理论比较扎实,综合素质比较高,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很多都已经成为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尤其1997年11月原国家教委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西北地区最早开办的涉外专业以及贸易经济专业,都受到了有关专家的称赞。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40余人,分23个本科教学班和三个年级的研究生教学班。
在学校大力支持和重点学科支撑下,学院3个本科专业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院先后完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和贸易经济3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修订与完善工作,使得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为校级品牌特色专业。
学院共承担全校性专业基础课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等。学院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大纲,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经过多年建设,《国际贸易》课程于2006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课程于2008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在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止2007年底,学院教师近5年内共发表论文约480余篇,其中在《经济学动态》、《光明日报》、《求是》、《中国流通经济》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1部,编著10余部,译著2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科研成果和本科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相互促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经济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
本部教学楼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咨询和战略研究工作或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商务管理部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工商企业、金融保险及其他涉外机构从事对外贸易、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或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国际经营战略、会计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贸易经济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在商务管
教学楼理部门、工商企业、商贸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工作或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是兰州商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其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财政金融系,2000年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立了财政金融学院,2007年根据学校专业学科布局调整需要,单独设立金融学院。学院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开放性办学思路,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是兰州商学院具有一定实力、有一定规模、知名度较高的二级学院。
金融学院设有金融工程与保险系、银行与信用管理系,下设金融工程教研室、保险教研室、货币银行学教研室。同时设有金融研究所、金融证券实验室和学院办公室。
教学楼金融学院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专职教师26人,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助教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14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职称、年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几年,学院鼓励在职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同时不断加大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师资队伍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2004年学院从加拿大引进了一名拥有CFA资格证书的专家,对学院学科发展、尤其是金融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院金融学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立并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为不断适应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金融改革日趋深化的形势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加大专业改造与升级力度。同时,根据社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院积极开展新专业申报,经过努力,2005年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并于2006年正式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106人。2006年保险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批准招生,2007年招收了首届学生48人。2011年,信用管理本科专业获批并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专业承载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不断加大,这种大趋势对金融人才的影响是:随着金融开放的加快,中外金融机构间对金融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金融专业知识结构必须适当调整,金融人才应该具有复合性,既熟悉国内金融制度,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等金融人才的培养面临急迫的改革和创新的压力。在此背景下,2002年省教育厅根据甘肃金融业发展需要,决定在学院设立金融学(WTO专门人才班),当年即开始招生,已有四届学生毕业。实践证明,金融学(WTO专门人才班)的创建,效果明显,预期的目标已达到,为甘肃省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需要的专门人才。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总体建设思路。经过努力,2002年金融学被确定为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学院从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师资结构、提升科研实力、科学设置学科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入手,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了提升。2006年,在甘肃省第二轮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中,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院始终将课程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从教材选择、教学大纲、习题集、试题库、多媒体课件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建设工作。2006年《货币银行学》成为甘肃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国际金融》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教学楼群为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标,学院制定了相关制度,以鼓励教师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7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1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4项,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14项,获甘肃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2007年学院陈芳平副教授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金融学专业自1982年9月起开始招生,已有22届、共3542人金融学本科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学院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计1032人。为适应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对人才标准不断提高的需要,学院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积极参与社会办学,通过举办应用型自学考试辅导班、培训班等方式,为甘肃省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提升学院的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0年以来学院积极探索开办研究生教育并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金融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授权点资格,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在读研究生54名。学科点已形成了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保险经营与管理、金融投资、金融理论与政策四个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
金融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在国内外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组织、信托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银行会计、国际结算、国际贸易、会计学、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公司理财、发展经济学、金融英语、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房地产金融、信托与租赁、金融改革专题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金融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经济、管理、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金融工程方法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处理银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