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疾病危害

一、病因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确切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血管瘤。部分病人有家族遗传史。

二、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随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患者全身情况及肝组织损害程度而不同。肿瘤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因其他疾病行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或行剖腹术时被发现。
在有症状的血管瘤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表现为慢性隐痛或急性剧烈绞痛,多因瘤体生长迅速,牵拉肝包膜或合并血栓形成所致,肝包膜炎症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当肿瘤逐渐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时,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上腹隐痛、嗳气等症状。

三、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和生长速度等。对于血管瘤直径小于5cm且无任何临床症状又生长于肝实质内者,可以门诊随访,B超观察瘤体的变化,无需特殊处理;而直径大于5cm或有临床症状者,因瘤体增大出现对周围脏器的压迫症状和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或可能出现瘤破裂危及生命,应该进行有效的治疗。

目前,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肝叶切除术和血管瘤捆扎术。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_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疾病危害

肝血管瘤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0-50岁多见,文献报道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3-6。但53859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分析显示,肝血管瘤的发生率为3.11%,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当(3.36%VS.2.88%,P>0.05),这一现象与文献报告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析的均是门诊或住院暴露病例而非大样本的人群普查,多数小血管瘤未被统计纳入有关。深入分析该普查病例的男性和女性血管瘤的大小构成比,可以看到在>5cm的肝血管瘤病例占所有病例的比例中,女性是男性的2.56倍(2.90%VS.1.26%,P>0.05),这一结果支持了先前的设想。
进一步分析年龄与发病率关系时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有所增加,到40-60岁时达高峰,随后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初始较难查出的隐匿血管瘤因逐渐生长而被检查到,使发病率增加;在40-60岁后,部分血管瘤停止生长甚至部分血管瘤有所消退致发病率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在随访超过5年的131例病例的分析中得到验证,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瘤增大的病例比例明显下降,血管瘤最大径增大的程度也明显缩小。在性别、年龄与血管瘤大小的关系分析中发现女性血管瘤在各年龄段均较男性血管瘤为大,且血管瘤的大小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到40-60岁达高峰,此后略有缩小。从以上资料不难得出血管瘤发展可能受到激素水平的变化的影响,雌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这可能也能解释为何在直径>5cm的肝血管瘤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的原因。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疾病危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1932.html

更多阅读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新生儿胎记

各类新生儿红色胎记图片大全 【内容导读】红色胎记在医学的角度来就是血管瘤。较为常见的血管瘤类型主要有:新生儿斑痣、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等。为了让大家能够全面的了解,并做到及时发现病情,我们以各种常见类型

颈部血管瘤的类型都有哪些? 婴儿颈部血管瘤图片

颈部血管瘤的类型都有哪些?1、草莓状血管瘤是由许多管壁扩张细小而密集毛细血管交织在一起构成。多在出生后即被发现,也有出生时即是大片红色斑点者。皮损起初为表现为斑点状,呈红色或紫红色,一般扁平或稍高出皮肤,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血管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典型的病理形态为肉眼呈紫红色或深红色血管性团块,内部血供较低,血流缓慢,管腔内常有血栓形成。而显微镜下见病灶由密集而扩大的血管构成,管壁由菲薄的内

肝脏肿瘤 肝脏肿瘤-基本内容,肝脏肿瘤-症状

病理资料 ganzang zhongliu 肝脏肿瘤 tumors of liver 发生在肝脏的肿瘤,有良性及恶性之分。肝脏良性肿瘤不多见。来源于上皮的有:肝细胞腺瘤、腺瘤样增生、胆管腺瘤、胆管囊腺瘤、微错构瘤,来自中胚层的有:海绵状血管瘤、幼儿血管内皮

声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疾病危害》为网友与清风把酒相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