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

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即和田地区。和田地区,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西南以喀喇昆仑山为界,同克什米尔接壤,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570公里,有边界线210公里。和田地区辖1个县级市、7个县,2012年末,总人口212.34万人。2012年,和田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新疆和田市_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和田简介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相接,西连喀什地区的叶城、麦盖提、巴楚县,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沙雅、阿瓦提县接壤,南邻西藏自治区;西南与印度,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区毗邻,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边界线264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年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2480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6条,其中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是最大的两条河流,年径流量73亿多立方米。

全地区辖7县1市,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71个行政村,6232个村民小组,辖区内驻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总人口195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6.3%、汉族占3.5%、其他民族占0.2%,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柯尔克孜等22个民族成份。

和田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全地区已经发现了60多个矿种、168处矿点,尤其是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石膏、硫磺、花岗岩、大理石、玉石等储量较大,锂辉石、锑、砂金岩、铅锌矿、亚锰磁铁等金属矿藏也有一定的储量。已经探明的616亿方天然气正在投入民用,石油勘探在加紧进行。同时还有独特的光热资源,全年日照时数2470―3000小时,大于10℃的有效积温4200℃,为利用光热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和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田古称于阗,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为古代中西陆路必经之地。有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古代文明,许许多多的人文遗事和古代景观、佛文化遗址引人注目。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气势宏大的人造景观,丰富的旅游特色产品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旅客。尤其是丝绸、地毯、和田玉闻名中外。还有维吾尔医医药、阿胶、大芸、核桃、石榴、安迪尔甜瓜、山药、杏、红枣、玫瑰系列产品等在全疆乃至全国都独具特色。

和田地区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将进一步加大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四地州的支持力度;二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持续加大对我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和对口支援的“三大机遇”仍将发挥重大作用。

近年来,全地区各族人民保持和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和田精神,忘我工作,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84.77亿元,同比增长10.4%(不变价);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5亿元(含兵团、铁路和国道)、同比增长33.4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1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2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3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截止10月底,全地区私营企业达到1599户、从业人员22505人、注册资金2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0%、54%。农村经济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富民增收措施快速推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8.5万亩,总产105.0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确保了粮食安全。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7.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38亿元,人均劳务创收550.22元,同比增长39.31%。林果精品园达到91.88万亩,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625.55元,同比增长59.38%。以山药为主的特色种植达到34.22万亩,同比增长19%。“设施农业效益年”成效显著,亩均增效1066.84元。人工红柳累计达到27.49万亩,其中接种大芸18.29万亩。畜牧业年末牲畜存栏473.66万头(只),同比增加18.63万头(只),牲畜出栏同比增加21.64万头(只),农牧民来自畜牧业的收入407元,同比增长36.05%。农牧民来自地毯业的收入65.01元,同比增长22.8%。

2010年工作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不动摇,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抓住“三大机遇”、建设“五大基地”,全面实现地区“十一五”“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现价)、增长10%(不变价),力争达到10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含兵团),增长3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13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亿元,增长15.8%;农牧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00元,增长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10亿元,力争达到11亿元;实现就业再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稳定解决2.4万户10.39万农村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的主要的措施:一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落实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增收措施,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突破性增长。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加速特色林果业发展,建设优质特色林果基地。突破特色种植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继续开展“设施农业效益年”活动,巩固提高亩均效益。大力发展红柳大芸产业,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采取革命性措施,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大力发展手工羊毛地毯,做大做强地毯业。继续高度重视解决好山区乡农牧民增收难问题。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积极搭建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落实“三优”(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势资源)要求,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继续落实“三项措施”,提升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抓住大项目不放松,积小胜为大胜,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矿产开发业、特色旅游业、民族传统加工业、现代服务业),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是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民航建设,增强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2010年着力为民办15件实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升全民综合文化素质。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是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努力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刻认识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严厉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打牢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网络管控力度,严防“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反动宣传和渗透破坏活动。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六是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做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各项工作。七是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和田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坚定不移地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和田各族人民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大的胆略和气魄,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忘我的工作热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疆和田市_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行政区划

1913年和阗直隶州为和阗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皮山县;分和阗县东境23庄与于阗县西境15庄设洛浦县。1915年自和阗县析置墨玉县。1929年设策勒县。光绪九年(1883年)设于阗县,驻喀拉喀什(今墨玉县城),后迁今址,1959年改称于田县。1945年建民丰设治局,1947年改设民丰县。1983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和田市。自治区批准将和田县的和田镇、肖尔巴格公社、拉斯奎公社、良种场划归和田市。1950年成立中共和阗地委、和阗专区专员公署。1959年9月,和阗改为和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领导机关被夺权,机构瘫痪。1969年成立和田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2月改称和田地区革命委员会,同年6月恢复成立中共和田地委,1978年,和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

和田地区辖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7县1市,8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71个行政村,6232个村民小组,还有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及所属奴尔牧场、47团场、皮山农场及224团场。历任中共和田地委书记17位,专员13位,现任地委书记程振山、行署专员巨艾提・伊明。

新疆和田市_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自然资源


光热资源

和田是我国光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大,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38.1~151.5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优于同纬度的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为:南部山区显著高于北部平原区,平原区因浮尘引起的大气透明度不同,东部大于西部。光能利用的最佳的时间是6~9月,光总辐射量达6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42.7%。

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大,全年日照时数达2470~3000小时,平原区自西向东递增,6~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2月份最少,全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8%~60%之间,最高84%。

光质优越。同品种的果树、蔬菜,果实在本地区着色浓、色艳,品质一般超过原产地。

和田是全疆最温暖的地区之一。平原区年平均温度11.6℃,在农作物成长的旺季6~9月,拥有非常丰富的热量,其中10℃的积温为4200℃,对本地区农业生产极为有利。无霜冻期(地面温度≥-1℃,最低气温≥14℃,170~201天;且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产物的累积,可增加瓜果的含糖量和棉铃重量;少雨干燥,平原区年降水量为13.1~48.2毫米,年蒸发量达2450~3137毫米,干燥度大于20。有利于晒制各种干果和棉花吐絮,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冬季降雪少,少阴天,从10月至来年2月阳光充足,适合发展设施农业。

地表水

和田地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区,河流大都是内陆河。一般可划分为皮山、和田一墨玉一洛浦、策勒一于田一民丰及羌塘高原湖区等5个内流区。此外尚有流入印度的奇普恰普河外流区(年外流水量2.93亿立方米)。


和田

平原区流区有大小河流36条,引用灌溉和人畜饮水的有30条。全地区年均地表水径流量为73.352亿立方米。其中皮山内流区径流量为7.065亿立方米,和―墨―洛内流区径流量为45.094亿立方米,策勒―于田―民丰内流区径流量为21.193亿立方米。另外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共有水资源9.43亿立方米。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两条河水占全区各河总水量的61.2%。两条河在阔什拉什附近汇合而形成和田河。和田河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注入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重要源头之一。和田河每年汛期向塔里木河输水12亿立方米左右,对维护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地表径流补给主要依靠冰川积雪融化及部分高山降水,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较大河流补给的高山冰川,雪线高,来洪晚、量大、持续时间长,如玉龙喀什、喀喇喀什河;较小河流补给的中低山积雪及降水,来洪早、量小、持续时间短,如尼雅河、杜瓦河等,3~5月地表径流仅占全年的9.3%,为枯水期,6~8月的地表径流量则占到全年的75%,为洪水期。不同年份的地表径流量相差也很大,年平均径流量上下浮动在20~40%。

地下水

由于历次造山运动,昆仑山脉受到强烈挤压,地层褶皱、断裂,山岩破碎,河谷下切,山体风化,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多属第四纪松散砾层与砂砾石层,河床覆盖层厚,粒粗、坡陡,水的下渗流速快,渗漏量大。山地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高山降水、融冰、融雪,前山与低山丘陡带以融雪降水为主,并以地下潜流汇入河川径流。平原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河道渗漏补给,灌溉渠道渗漏补给,田间人渗补给,水库蓄水补给,其他还有河道潜流、泉水、井水、灌溉水回归的重复、降雨等补给。和田地下水流向均是由南向北。315国道以南埋深在50~60米,以北5~30米。全地区地下水年溢出径流量为11.92亿立方米(为可重复利用的泉水),不可重复利用的河床潜流为1.661亿立方米。

冰川

和田地区南部山区处于昆仑山脉中段,整个山体由北往南急剧升高,慕士峰海拔6638米,是和田地区最高峰。从喀喇昆仑山口至喀山口全长170千米的山区,大部分为冰雪覆盖,是现代冰川发育与分布区。昆仑山脉的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喀拉喀什河到克里雅河之间约400千米的山区,它属大陆性山岳冰川,雪线高、规模大、融化速度缓慢,是我国最大的冰川区之一。中昆仑山脉北坡的最大的玉龙冰川长25千米,面积251.7平方千米。全地区冰川面积11447平方千米,占全疆冰川面积的43.9%。冰川水资源储量11400亿立方米,年补给地表水约14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20%。南部高山区冰川是塔里木盆地南部内陆河流的源头,也是和田主要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水能资源

和田地区各河流主要靠冰雪补给,径流量充沛,山区段落差集中、峡谷深窄,地形优越,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据测算,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360万千瓦,占新疆的10.7%,其中大于5万千瓦的河流有5条,合计为340.6万千瓦,占全地区总量的94.6%,全地区近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大于1万千瓦的河流有5条,仅玉龙喀什、喀拉喀什河就有36.8万千瓦。

全地区水能点分布多位于山口以上河段,到2006年国家已建电站35座,总装机10.92万千瓦。

土地资源

和田地区幅员辽阔,土地总面积2492.7万公顷,其中山地1110.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4.5%,平原1382.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5.5%。山地面积中,除草场219.4万公顷、冰川70.5万公顷和少量耕地、林地外,42%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平原面积中,沙漠1031.8万公顷,占74.6%;戈壁206.7万公顷,占15%;绿洲面积973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96%。

矿产资源

和田地区目前已发现矿产61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有煤、天燃气、石油、油页岩、热泉、铀;金属矿产15种,有铁、锰、铜、金、银、锑、汞、铅、锌、镍、镁、锂、铍、铷、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9种,有硫、盐、硼、硭硝、含钾岩石、蛇纹岩、重晶石、黄铁矿、磷块岩;建材矿产18种,有石膏、石棉、石墨、萤石、水泥灰岩、粘土、制玻璃石英岩、陶瓷长石、制砖粘土、黄土、大理岩、玄武岩、水晶、冰洲石、白云母、石榴石、砂石和高岭土;冶金辅助原料矿产5种,有菱镁矿、白云岩、石英岩、粘土和石灰岩;宝玉石矿产6种,有和田玉、昆仑玉、金刚石、玛瑙、石榴石和绿柱石。优势矿产及特色矿产主要为和田玉、稀有金属、锑矿、金矿及汞矿。主要矿床有布雅煤矿、杜瓦煤矿、阿其克水泥石灰岩矿、石膏矿、阿拉玛斯和田玉矿、黑山和田玉矿、玉龙喀什河库麻特一带和田玉仔玉矿、黄羊岭锑矿、长山沟汞矿、帕西姆金矿、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康西瓦铅矿、康赛音砂金矿等,各类矿产矿床27个,矿点168个。至2006年,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和田河气田,地质储量616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445亿立方米,煤炭可开采储量2亿吨、水泥灰岩储量1亿吨、玉石矿产储量35万吨,石膏1.6亿吨,石英328万吨,亚锰磁铁矿28万吨。

野生动物

和田地区野生动物主要有21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藏野驴、雪豹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马鹿、盘羊3种;属国家三类保护动物有石貂、鹅喉羚、北山羊、岩羊、青羊、雪鸡6种;还有狼、豺、喜马拉雅旱獭、灰尾兔、石鸡、野猪、赤狐、塔里木兔等。

野生植物

和田地区野生植物有53个科,193个属,348种。其中大部分为牧草饲用植物,也有部分特殊经济植物,包括药用植物、固沙植物、食用植物、工艺植物、农药植物等。

药用植物主要有大芸、甘草等。全地区适宜大芸生长条件的灌丛面积有10.5万公顷。和田大芸药材量多质好,在国内药材市场上享有盛誉。2007年,全地区人工种植红柳面积累计达到21.5万亩,人工接种大芸15.26万亩,其中9万亩已产生经济效益,年创产值6500多万元;甘草是药材公司收购的大宗中草药之一,全地区甘草分布面积有22.4万亩。党参面积在10公顷左右。在皮山县桑株河以西的阴湿的山谷岩缝中还有天山大黄。

固沙植物主要有昆仑沙拐枣、驼绒黎、沙蓬、倒披针叶虫实、皮山蔗茅、大颖三芒草等。

食用植物主要有疏叶骆驼刺,分布面积很广。驼绒黎,分布面积也很大。尖果沙刺,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赖草,分布面积较广。香蒲,平原区沼泽带广有分布。

工艺植物主要有昆仑方枝柏和昆仑圆柏,分布在桑株河以西海拔2800~3600的阴坡或沟谷部,面积不大,数量也不多,是昆仑山地极为宝贵的常绿乔木、灌木的种质资源。罗布麻,分布较广,面积1334公顷,有综合利用的价值。胡杨在全地区均有分布,面积12万公顷。柽柳,俗称红柳,可作纤维板原料,还可提炼橡胶,根部还可寄生大芸,又能防风固沙。现存原始柽柳面积19.9万公顷。芦苇,分布很广,面积17.3万公顷。芨芨草,在全地区均有分布。盐穗木,可制碱,主要分布在民丰县,面积达2.5万公顷。

农药植物有苦豆子、龙葵、柳树、骆驼蓬及牛耳酸膜。

新疆和田市_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地貌气候

地貌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越昆仑山抵藏北高原,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连,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相邻,西部连喀什地区,西南枕喀喇昆仑山与印度、巴基斯坦接壤,有边界线210公里。东西长约67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着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由于气候干燥,山财荒漠高度一般达3300米,个别地段可达5000米,南北坡雪线分别在6000米和5500米以上。在昆仑与喀喇昆仑的地理分界处断列形成林齐塘洼地,发育着现代盐湖与盐碱沼泽,形成高山湖泊。

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平原绿洲继续分布,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
地貌单元可分为:

1、最高山带:海拔5200~5500米,是现代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多由坚硬的变质岩、花岗岩等古老岩石组成,山势雄伟。

2、高山带:海拔4200~5200米,一般为裸地。有大量古代冰川遗迹。如策勒亚门的古冰碛、马库卡尔塔西河源头的冰斗区及克奇克库勒冰碛湖。倒石堆、坡面雪蚀泥流在各主体山脉的北坡比比皆是。

3、亚高山带:海拔3400~4200米,有较深厚土层,山峰母岩裸露,岩壁陡峭,山坡有明显的侵蚀切割,山势起伏大,一般坡度20~38度。

4、中山带:海拔3000~3400米,山势起伏较大,山峰明显,但山顶轮廓浑园具有准平原地貌,复有很厚的黄土发育形成的草旬草原土类型。分布着辽阔的优良草场,是和田地区重要牧业基地。

5、低山带:海拔2200~3000米,山势平缓,覆盖土层很厚,大量堆积着昆仑黄土,在河流沿岸阶地上分布着农田,是农牧结合区。

6、山麓倾斜平原:海拔1250~2200米。海拔1700~2200米为粗沙及砾石覆盖的戈壁,着生稀疏超旱植被,海拔1450~1700米为裸的粗砾戈壁,海拔1250~1450米,古老绿洲分布区,长期灌溉淤积,土壤不断熟化。

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

7、沙漠区:海拔1250米以下的北部地区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着生耐旱植被。

气候

和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屏障于西、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易进入;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气候特点是:春季多沙暴、浮尘天气,夏季炎热干燥,年均降水量35毫米,年蒸发量2480毫米。四季多风沙,每年沙尘天气220天以上,其中浮尘(沙尘暴)天气在60天左右,和田浮尘天气日数平均每年增加2.5天,全年无一、二类天气,三、四类天气28天,五类天气300天左右,月平均降尘量124吨/平方千米。

由于全区范围大,面积广,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物、气候差异极大,大致可分为南部地区,绿洲平原区,北部沙漠区三种气候类型。

南部山区:包括海拔高度1800~3000米的前山河谷地带,属于温带或寒温带气候带,根据策勒县境的奴尔拦干(海拔1970米)和西部黑山(海拔1800米),气象资料分析,全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4.0℃~30.4℃,极端最低气温-25℃,全年降水量127.5~201.2毫米,大于10℃的活动积温在3400℃以下,夏季短促,冬季漫长,部分地区逆温层比较明显,冬季气温比平原区高1-2℃.

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属寒带气候,气候寒冷,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冷季长于暖季,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一般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0℃以上的生长期有120~150天,海拔5500米以上为终年低于摄氏零度的永久积雪带。

绿洲平原区,四季气候的基本特点:春长大风多我,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11.0℃~12.1℃,年降水量28.9~47.1毫米,年蒸发量2198~2790毫米。

北部沙漠区:气候非常干燥,少雨,日照强烈,冷热剧变,风大多沙,是极为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区。

平原地区≥0℃的积温4507.1~4783.0℃、≥10℃的积温406.1~4311.6℃,沙漠区积温更高如和田塔瓦库勒≥0℃的积温5000℃、≥10℃的积温4500℃、山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积温减少,如和田黑山≥0℃的积温为2453.4℃,≥10℃的积温1865.2℃,康西瓦≥0℃的积温为1090.3℃,≥10℃的积温293.3℃,甜水海子≥0℃的积温只有341.2℃.

平原地区无霜期为182~226天,多数在200天以上,沙漠和山区初霜期比平原绿洲区,终霜期晚,例如和田塔瓦库勒,无霜期在200~210天,黑山约100天。

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日数为6.3天,平均降雪量3.6毫米,最多21天,雪量23.2毫米,冬不严寒。气温年较差为23~35℃,日较差为12.8~16.3℃。

新疆和田市_和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历史沿革

和田地区古代有皮山、于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2337.html

更多阅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 王震王胡子血洗新疆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市(区)、县人口:莎车县总人口62.03万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总人口59.97万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总人口52.80万人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总人口50.62万人阿克苏市总人口47.65万人喀什市总人口40.96万人墨玉县总人口40

声明:《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地区 和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下辖》为网友丶花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