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煦(1913年11月6日-2015年9月12日),著名通信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无锡人,大学文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迁往重庆。20世纪60年代初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调回上海交大任教。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上海交大成立了光纤技术研究所,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区域通结网”学术主任,上海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
张煦_张煦 -简介
张煦,江苏无锡人,大学文化,1913年11月6日出生。著名通信工程学家,“中国通信界元勋”。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的工作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的对面。这位谦虚、和善、朴实而真诚的老人,就如同这幢上了年岁的“东方MIT”老楼,是完全值得人们视作“高山仰止”的学界泰斗而去敬仰、去膜拜的。1940年,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已进入第三个年头,面对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已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张煦毅然归国,受聘在母校交通大学讲授“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开中国电信科教事业之先河。时值日寇长驱直入、战火染遍江南,妻子杨同昭自无锡赶至上海与张煦会合。之后,张煦经香港乘飞机赴渝。隔两年,杨同昭也带着女儿圆玲,乘长途汽车一路风尘颠沛,来到重庆。
1944年,杨同昭再度怀孕时,不慎罹难,胎儿也死于腹中。杨同昭故后,张煦益发埋首工作,以此寄情。又半年,已是1945年。友人热心为他张罗介绍女友。其中一友人为他介绍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谦若先生的千金李梅。第一次见面是在茅以升家中。张时兼任茅的秘书,深得茅之器重。
抗战胜利,张煦随校迁回上海,李梅也比肩而至。山河重光,为这对恋人带来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1946年9月15日,张煦和李梅在上海国际饭店喜结连理。婚后,张煦夫妇便一直住在山阴路兴业坊,1981年迁至多伦路。1951年,李梅生下第一个女儿,不幸为先天残疾,取名安玲,意喻平安。张煦常说,李梅不易。安玲多病,隔三差五地住医院,父母之忧心可知。张煦自1956年起只身调往四川,参与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家庭重担全部落在李梅一人身上。
五十年代上半期,张煦结合教学工作编著出版了《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工程》(上下册)、《多路载波电话》等12部高等学校教材和科技参考书,对中国自建国以后发展载波技术所起的重大作用,应是不言自明。此外,张煦在这一时期译著出版的《通信论简述》,也被公认是国内首次推出的、在信息论领域的优秀科技译著。
世途多磨。1957年,与人与事无争的张煦也身不由己地被卷进那场政治风暴。张煦从此步入坎坷人生,但他仍忠诚于祖国的通信科教事业,兢兢业业地在学校坚持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进入60年代,半导体技术日趋成熟,独具慧眼的张煦敏锐地看到这一技术将对未来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便及时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开出《晶体管电路》课程,在国内高校中属于首例。而由张煦编著出版的《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中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等教材之影响弥远,也早有定论。至70年代初,数字通信技术初见端倪,一个替代原来模拟通信载波电话的趋势正在形成。张煦当机立断,转而讲授数据传输。在此期间,他翻译出版了《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和《通信传输系统》三本美国名著,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批关于数据通信的系统教材。70年代末,久处逆境的张煦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秋,他调回阔别22年的上海交通大学。这一年他65岁,已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了。
80年代初,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外方兴未艾,张煦审时度势,再度捷足先登。他率先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继之,又编撰出版了《光纤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两本专著,主编出版了《光纤通信技术》、《光纤传输系统设计》和《光纤通信技术词典》三本书;在此期间,他还参与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后来被扩展为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今人评价,半个世纪以来,张煦先后亲授近千名高级科研与教学人才,著述(含译著)近900万字,贡献卓著。1997年7月7日,香港文汇报整版刊登张煦的事迹和照片,光纤通信发明家、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高锟博士认为,张煦对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被称为“中国通信界元勋”当之无愧。
1993年7月,对于张煦来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因为,就在这段时日里,他的爱妻李梅撒手人寰,离他而去。对爱情的追念,竟使张煦奇迹般地衍化成一种力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给自己规定了每周七天工作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所信奉的两句做人治学的格言―――“勤奋思考、俭朴生活。”“多作贡献,少想享受。”就这样,他每年坚持在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十多篇,每篇3000至8000字。每隔一至两年出版一本专著―――他已是一位望九高龄的老人了呀!
1991年、1993年,张煦编写出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大学教育》两集;1995年、1997年和1998年,又编写出版《信息高速公路》三集;1999年、2000年,编写出版《信息高速公路纵横》两集;1998年出版《科学谱写人生》一书。在从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这位决心跑完万米全程的高龄院士共出版书籍8本,约250万字。浩瀚历史长河,巍巍星汉灿烂。在中国光纤通信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分明可以见得,有那么一颗熠熠发光、光照人间的爱心!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9月12日7时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
张煦_张煦 -成就
张煦是早年参加通信建设的著名教授之一,在中国通信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1952年,在国内率先开设完整的“长途通信”课程,连续出版了《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工程》、《多路载波电话》等十余部高校教材和科技参考书。1962年又率先在大学开设“晶体管电路”课程,指导研制成中国首批晶体管载波机,并于1965年出版《载波机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晶体管电路分析》两书。1974年后为工厂和高校讲授“数据传输”,出版《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两书。1978年起指导研究生,筹建光纤通信研究机构,出版《光纤通信原理》和《光纤通信系统》两书。90年代编写出版《现代通信技术和大学教育》、《信息高速公路》等书8本,在中国国内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198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50年奖状,国家科委通信技术政策突出贡献奖。
张煦_张煦 -回忆旧事
张煦人到老年,常常喜欢回忆旧事,这是人之常情。特别是青年时代的美好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在各种各样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和给我鼓舞最大的是来自五方面:一是家庭、父母和妻子;二是求学的优越环境;三是青年时期的好友;四是50年代的教书育人工作;五是60?0年代到全国各地讲学。
一、我有温暖的家庭,自幼深得父母双亲的爱心。我一生能够健康和快乐成长,多半来源于双亲抚育之恩,使我永世难忘。如果在双亲在世时,我能够多孝顺两老,替老人多做点事,多关心老人的生活,那该多好啊。现在我常常感到内疚,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因如此,我激励自己:应该对工作和为人格外地认真努力,聊以告慰九泉的双亲。
我的妻女心地善良。每天从学校或外面开会回来,总是感到家里十分亲切。我能专心致力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温暖的家庭。我在家里仅做少量的家务,近年来一篇接一篇地写作,主要是在家里起草和抄写的。我的女儿聪敏美丽,真是可爱。当初(40年前)我在上海家里写一本又一本的书,小女儿围绕我身边自己玩耍,增加了室内的生气,相应地促进我写书的效率。等到女儿长大了,替我做许多事,待我又那么亲热。后来,女儿各自成家和工作,不在我身边,但她们在业务和道德上都干得出色,博得人家好评,使我感到欣慰。
二、在我一生中,以青年求学时期特别幸运。在交大读书七年,在研究院工作二年,考取清华公费留美,到MIT和哈佛深造三年,贝尔系统实习一年。在这些第一流学府中学习,可以说得天独厚。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使我得到优越的熏陶,加上和许多杰出的老师和同学在一起,大家和睦相处,业务上得益匪浅,精神上十分振奋。这一段求学时期有数不清的美好回忆,使我一生中经常留恋和感到自豪。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庆幸的是:优越的过去没有使我稍存骄傲自大之心,或者引起不良的名利企图,而是藉以策励和督促自己,必须有所作为和进步,在学术上和道德上都应力求上乘,这才对得起当初青年时期优越的求学经历。
三、想起青年时期印象最深的一位好友,其学问和品德以及待我的纯洁友谊,使我得到异乎寻常的鼓舞。这位同学和我是1934年在不同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同一研究院工作的同事,其后同于1936年去美国不同的大学深造,1940年同年获得博士学位。这位同学留美研究,我回国工作,两人分别了,远隔重洋,失去联系。若干年后从报纸得悉,这位同学研究成果辉煌,居然一跃而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得到许多崇高荣誉。40年过去了,这位同学应中国邀请回来访问,我们两人有机会互通电话,言语热情诚挚,不减往昔。可见,青年时期的纯洁友谊已深深扎根,是永恒不渝的。虽然几十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老同学登上了世界科学宝座,仍一如既往,与平凡普通的旧友保持友谊,真是难能可贵和感人至深。又隔几年,老同学夫妇回沪到其父亲创办的中学举行百岁纪念,我偕妻前往祝贺,有机会互相交谈和合影。老同学返美后写信来道谢,并对我的学识和品德备加赞扬,对我的教学工作热情支持。回忆当初(50年前)同事和同学相互交往时代一幕一幕的情景,两人从来没有说过一句不愉快的话,也没有出现一个不愉快的表情,总是真诚友善,勉励促进。这种老年亿旧大有好处,对我现在学术工作的进取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无疑地起着强烈的鼓舞作用。可以作一个比喻:在科学道路上的万米赛跑,和这位老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但老同学跑得飞快,率众首先到达终点,取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而我呢,远远落在后面得不到什么奖牌,但受到跑在前面的老同学影响,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决心跑完万米全程。这叫做运动员风格。我想,这比喻也适用于科技工作者,不论才能高低,都应全心全意作出有益的贡献,负起责任。一个人在一生中有好朋友,从纯洁的友谊得到鼓励,是非常幸福的。上述忆旧,对我工作和生活起了两个作用:一是我一生成绩和贡献渺小,必须随时告诫自己,永远保持谦虚谨慎、节约朴素,不能稍有自满情绪,但应乐观和自信。二是我天资不聪敏,能力菲薄,必须经常告诫自己,继续不断地加倍努力,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尽到最起码的责任。
四、最近纪念执教50年,接连出版了两本书《现代通信技术和大学教育》,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五十年教书育人实践回顾》。在忆旧中,觉得50年代在交大教书盲人的经过最为欣慰。那几年亲自教过的同学毕业后,在国内长途通信、市内电话、数据通信、程控交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电视广播等方面担任设计、研究、制造、教育的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等重要职务,为祖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同学毕业将近40年了,几乎每位都记得我当年上课和辅导的印象,大学教育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其实,我承担教书育人工作,仅是尽了应该负的责任,几十年后竞博得同学的一致好评,内心感到高兴。可以说,微薄的耕耘,终于得到了丰实的收获。当时登上教室讲坛向同学讲课,同学认真听课,课后与同学个别谈话,带领生产实习,每晚看望同学复习等等,一幕一幕的情景,现在回忆起来,确实很有意义。那一时期,我编写出版了十几本教材和参考书,对没有进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传播新技术知识。书的内容虽粗浅,但对初学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毕竟介绍了有用知识,起了帮助和参考作用,因而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肯定。这些忆旧,证明从事教育工作是高尚的,培养青年是光荣的,从而增强了我现在继续在教育战线上努力工作和培养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的信心和决心。五、1956到1978年我在成都任职期间,曾陆续接到校外许多研究所和工厂的约请,分别前往作短期学术讲演,直接为通信专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服务。这是教授面向社会、传播最新技术知识、加强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工作。50年代我在上海教书时与生产单位合作,已经积累了经验,特别是上海长途电话局和上海通信设备工厂,我一面带领四年级同学前往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一面向局、厂的工程技术人员讲课,非常顺利。60?0年代,我到过四川、河南、河北、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许多单位,包括眉山、杭州、上海的通信设备厂,绵阳、南京的有线电厂,新乡、南京的无线电厂,石家庄的通信和遥控两家研究所,眉山的数字通信研究所,上海邮电管理局、上海铁道通信工厂、上海仪表局通信工厂、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以及上海铁道学院、上海科技大学,可以说走遍全中国半壁江山。学术讲演的题目,先是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设计,后是数据传输和光纤通信,都是当时国际上刚兴起的新技术,广大通信工作者渴望掌握这些新知识。每一单位讲学时间平均2个月,印发我编著的讲义;各单位教育部门为我提供普通的食宿,没有其他报酬。每到一处,听众踊跃,听课认真,热情相待,友好相处。老年忆旧,回顾这一段讲学经历,不免津津有味,十分愉快和满意。我的教育生涯,不仅在学校里授课和辅导、培养学生,和通过出版大量技术书籍向广大读者提供专业知识,又亲自前往全中国很多城市的生产单位无偿讲学,促进中国现代通信建设的发展。每思及此,觉得我履行了应尽的职责,心里十分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