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贯寄宿制中学,成立于1963年,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建国以后成立的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半寄宿制外国语学校。全校设7个年级(中预、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外附中目前开设英、法、德、日、俄、西六个语种。近来,又开设韩语,是全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学校。其中俄、西两语种2年一次,互相交替。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直接关心下于1963年创办的。是全国主要大城市第一批建立的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全国十五所具有保送外语类大学、院系资格的学校之一。目前是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会长单位和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校园占地三十三亩,建筑总面积22508平方米。现任校长由崔德明(高级讲师)担任。
上外附中目前开设英、法、德、日、俄、西六个语种,是全国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学校。
上外附中的办学宗旨是“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弘扬“自强、至诚、志远”学校校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人与成材并举”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立校、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把“外语特长、文理并举、复合性、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型预备英才”作为培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建校42年来,学校培养了近万名优秀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其中,杨洁篪(现任外交部部长)、王光亚(现任中国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李笑牛、陶华、林晓薇(三位烈士)、朱元晨(获得两届英特尔国际工程与科学大赛特等奖)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展示了上外附中学子的风采。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哈佛、耶鲁、麻省、剑桥、东京、早稻田等国际知名、一流大学深造;每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为92%以上。我校被钱其琛同志誉为“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
学校采用国外先进教材,外语以小班形式上课,强调培养学生口头、笔头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聘请外籍专家和配备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外语教学方法上,通过研究和吸取国外各种流派的长处,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摸索、总结,改变了传统的翻译法和纯语法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注意训练学生语音、语调、听说领先的“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效果显著。此外,语文学科的“多读、多讲、多写”,政治学科的“卡片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及最近推行的“角色参与教学法”,在理科教学中重视“双基”、注意运算、逻辑思维、阅读参考书等能力的培养,推广电化教学,增加实验操作以增强动手能力,逐步试用英语上课等等,均在同行中得到好评,并被许多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采用。
学校在教学中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外语教学中除了注重在教学中更强调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即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被派往日本樱美林高等学校和德国汉堡的克里斯蒂安高等学校进行校际交流;“请进来”即每年学校有上百人次的学生接待来访的外国政府代表团、外国学生、外国记者等。学校在外事活动的大课堂中的出色表现,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一致好评。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辟了第二课堂,开设第二外语和外语选修课(如:报刊阅读、外国文学、历史、各国概况等),以增强适应国际交往的知识、技能训练。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多门类的选修棵和兴趣小组,例:国际金融知识、公共关系学、科技英语、世界风土人情、电脑、外文打字;古代爱国诗词选读、唐诗、红楼梦讲座、文明礼仪课等。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
学校在活动课中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业余党校,青青草文学社,漫画社、电脑社、影评小组、书法组、素描组、管乐队、合唱团、钢琴组、食品雕刻组、手工艺组等。
学校通过团队组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高中各班团支部建立流动书屋,初中建立班级小图书馆,现在已有50%的班级,落实了此项活动。
学校建立了以我校为主的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通过年会方式进行科研成果交流。
学校进行多种形式办学,开办了“国际部”,为国际社会培养中级涉外人才;学校还根据上海在改革开放中急需大量外语后备人才的形势,对少年儿童进行业余外语教学,学员总人数达学校学生五倍以上。
学校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为国家、为社会的外语教育发挥了“示范”、“辐射”、“参与”等积极作用,为当前改革开放,日益走向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1年以来,我校学生在上海市、全国及国际各科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荣誉的近五十多项70多人次(其中,朱元晨同学获得了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的一个特等奖,五个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上海市明日科技明星市长奖”;学校数模组的同学,连续六年在世界大学生数模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同学的TOFFO考试获得满分。
2003年我校学生荣获“民生杯”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团体第一名。);“白猫杯”化学竞赛一等奖;
三年里,有30多位学生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哥伦比亚、东京、莫斯科、剑桥、巴黎三大、莱比锡等国际名牌大学学习;
目前学校的选修课、活动课有38种,最近新成立三个学生社团(漫画社、电脑社、外语剧社)。课目内容涉及面较广,其中发展型课目最有特色。我校自办学以来就一直坚持,在校学生从初三年级开始必须选修第二外语,学校开设了英、法、德、日、韩5个语种的选修课。许多学生在华交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及各种外事活动中都能使用第二外语进行交际活动,有的学生还用第二外语参加高考并获得高分,我校是全国外国语学校中开设第二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开设科技英语、英文报刊阅读等课目。学校投资10万,开设理科兴趣班,培养理科尖子,尝试培养通晓外语、理科较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有利地支持和保障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了办学,扩大招生,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三年来,用于救灾、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患重病学生、减免公派出国学生经费近30万;通过连锁合作办学,输出办学模式,增强了办学的示范辐射力。目前正在运作的国际部,则力争在国际上创出我校办学品牌,在世界教育市场占一席之地。
办学机制的改革,使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学校的各项事业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学校的自我发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素质教育所需的各种条件不断得到满足和保证.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国际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A-Level中心是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CIE注册号CN840)和爱德思考试中心(Edexcel注册号92901)双授权,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从事A-Level课程教学与考试的全日制国际教育学校,中心课程均由资深外籍教师执教,同时配备中文助教辅助教学。在本中心注册的学生可直接通过UCAS系统,与世界学生同步申请全球知名高校,而学习费用也仅是在国外学习同类课程的1/3.为帮助更多优秀中国学子圆英美名校梦,上外附中国际教育中心积极引进国际高端的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上外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并经过与美英名校招生部门的不断沟通及充分论证,引进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直通美英名校的课程体系,即中心主体课程为受认可度高、接受范围广的英国A-level课程,又针对有志申请美国名校的学生开设美国AP课程,同时配以SAT、TOFEL、IELTS等出国考试类培训课程,形成一套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的英美双轨道国际课程体系,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A-Level文凭、AP学分,并获得SAT、TOFEL成绩,从而真正根据学生的志愿与发展方向自由选择就读英美顶级名校。
世界上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在内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所大学将A-LEVEL成绩作为入学标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学校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是一所七年一贯寄宿制中学。学校主校区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区,占地三十三亩,建筑总面积22508平方米。校园绿荫环绕,环境优美,教学、活动及生活设施完备,充分满足师生的成长及发展需要。[1]分校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园区。
上外附中创办于1963年,直属国家教育部,是建国以后首批成立的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是上海市教委评定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2009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称号,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清华大学2013年“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学校名单公布,我校获得推荐名额,获得推荐的学生不用参加笔试,面试通过就可以享受降60分录取的优惠。
从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外语、外交预备人才的重任。上外附中秉承“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的宗旨,弘扬“自强、至诚、志远”的校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人与成材并举”的理念,实施素质教育,致力“外语见长、文理并举、复合型、高层次、高素质”的国际型预备英才培养。
近年来,我们每年均有为数不少的多语种毕业生被上外“国际公务员班”录取。同时,还有大量优秀毕业生离开母校,进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上外、外交等国家“211”重点大学,或哈佛、耶鲁、斯坦福、多伦多、牛津、巴黎政治、海德堡、莫斯科、东京、早稻田等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优良的教育品质,深厚的校园文化孕育和成就了以杨洁篪(现任外交部长)、王光亚(原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原中国驻日大使,现任外交部副部长)为代表的一批批心系中华,放眼世界的优秀学子。
实验和示范是我们永恒的课题,探索与创新是学校生命力的所在。
愿上外附中永远成为有志于外语外交事业,有志于“服务祖国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的学子们追求理想的舞台。
定义理解
1.“国际性”,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服务人类进步”的国际胸襟、放眼世界的全球视野、接轨国际的发展观念、平等互利的合作意愿、和平共处的责任意识。
1.“International”:itmainlyindicatesbroadeningstudents’minds,developingaglobalhorizon,promotingtheiraspirationofbeneficialcooperationandenhancingtheirsenseofresponsibilityforpeacefulcoexistence.
2.“跨文化”,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备海纳百川的文明气魄、知己知彼的知识底蕴、“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度、“一主二辅”(主修并掌握一门外语,副修并旁通第二、第三外语)的语言能力。换言之,要培养“国际性跨文化预备英才”不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而且具有清醒的国家意识,他们既是胸怀全球的国际人,又是个性鲜明的中国人。他们在文化态度上“和而不同”,既了解外国文化,通晓国际规则,又热爱和珍惜中华文明,深切懂得并且忠诚维护中国最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华文化作为独特的文明的最高利益。
2.“Cross-cultural”meanstofosterstudentswithall-inclusiveculturaldeposits,positiveattitudestowardsdifferentculturesandlanguagecompetenceofmastering3foreignlanguages(specializinginoneandminoringinanothertwo).Inotherwords,“Internationalcross-culturalpreparatoryelites”arethosewhonotonlyunderstandforeigncultures,familiarizethemselveswithinternationalpractice,butalsothosewholoveandvalueChineseculture,protectandmaintaintheirculturalheritageandformthepositiveattitudestowardstheforeigncultureswithclearnationalaswellasinternationalconsciousness.
3.“预备英才”:英才,指特别优秀的人才、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英才既指先天早慧的禀赋和发展潜力,更指后天的良好教育机会和智力、能力、情感、志向、理想开发。上外实行七年一贯制教学,学生从中学预备班(简称中预)至高三连续在校七年,他们都是从上海这座中国最国际化、最发达之一的城市中最优秀的小学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普遍具有生性聪慧、接受能力强、启蒙教育早、家庭教育严、学习习惯好、起始成绩佳、外语有基础、全面有特长的优秀少年,具备“英才”雏形。之所以称“预备”英才,主要是指他们还只是中学生,身体和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成长和培养。
3.“Preparatoryelites”:elitesrefertothosetip-toptalents,keypersonnelinkeypostswithnotonlynaturalendowmentandgreatpotentialitiesbutbettereducationopportunitiesandfurtherdevelopmentofintelligence,capability,emotion,ambitionandidealsaswell.Thestudents,selectedfromtoppupilsofprimaryschoolsinShanghai,willreceivetheirseven-yeareducationinSFLS,wheretheywillextendtheirscopeofknowledge,improveforeignlanguageproficiency,fosterinterculturalawarenessanddeveloptheirpersonality,confidenceandtalents.Wecanseekthecommongroundamongthem.Thatis,theyareallexcellentwithnaturalintelligence,strongreceptivity,superioreducationwithsolidlanguagefoundation,stricthomeeducation,goodlearninghabitsandcomprehensiveskills.Theyarealreadyintheembryonicformof“elites”,andtheso-called“preparatoryelites”mainlymeansthattheyarejustmiddleschoolstudents,stillimmaturebothphysicallyandpsychologically,andawaitingfurthercultivationandimprovement.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办学特色
学校以专业化的外语教学著称。开设英、德、法、日、俄、西六个语种的外语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训练系统上,我们一贯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语言和文化的交融,并不断探索外语单语能力与多语能力的复合,进行“一主二辅”和“双外语主修”的实验,承担为国家培养多语紧缺人才的重任。学校创设多语种口译测试、模拟联合国同声传译大会等项目,为学生的多语学习提供多元的测评和实践平台。
在突显外语教育特色的同时,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每学期开设近80门拓展课程,涉及“外国语言文化”、“科技信息经济”、“健身艺术赏析”、“综合文化知识”及“学科拓展竞赛”等领域。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实现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办学规模
目前,上外附中是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会长学校、理事长学校,现任校长崔德明。学校共设七个年级,31个班级,1600多名在校学生,教师及员工300多人。学校设有国际部,被授于“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国家“汉办”)授于“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称号。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组织分工
学校组织机构一览
校长:崔德明领导全校工作直管财务兼总支书记
总支副书记:方正明工会主席分管人事、保卫
副校长:赵均宁分管教务、外事、科研、国际部
副校长:杜越华分管德育、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工作
副校长:韩怡分管后勤总务、基建、国资
校办主任:韩怡副主任:林炯
教务处主任:谷亚辉副主任:陆朝晖吴唯唯
德育处主任:陆敏副主任:姚福娟陈烨君
团委书记:阎莹大队辅导员:陈娟
总务主任:汪栋
财务处主任:陈蓓娜
科研办主任:章正言副主任:潘利群
人保室主任:方正明
国际部主任:朱玮雪副主任:陈润林慕芬
外事秘书:缪小丽陆洲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历届英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建校50年来,学校培养了近万名优秀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成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其中,杨洁篪(现任国务委员)、王光亚(现任中国驻联合国特命全权大使)、李笑牛、陶华、林晓薇(三位烈士)、朱元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顶级奖项获得者,诺贝尔奖百年颁奖史上第一个被正式邀请参加的中国学生)作为优秀毕业生的代表,展示了上外附中学子的风采。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进入哈佛、耶鲁、麻省、剑桥、东京、早稻田等国际知名、一流大学深造;每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为92%以上。该校被钱其琛同志誉为“培养外语外交人才的摇篮”(书于学校1号教学楼上方)。
杨洁篪
现任国务委员(前任外交部长,中国驻美国大使),我校知名校友杨洁篪先生,近日给我校学生题词“春华秋实”,勉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王光亚
上外附中校友――王光亚王光亚,男,1950年3月生,江苏省人,大学毕业。
1963年――1966年上外附中学习,班主任孙盘兴;
1972─1975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文化委员会学生中心、威尔士大西洋联合学院、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习;
1975─197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科员;
1977─1981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职员、随员;
1981─1982美利坚合众国霍普金斯大学进修;
1982─1983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随员;
1983─1988外交部国际司三秘、副处长、处长;
1988─1992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1992─1993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
1993─1998外交部国际司司长;
1998─1999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9─外交部副部长。
已婚,有一子。
朱元晨
上外附中校友――朱元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顶级奖项获得者,诺贝尔奖百年颁奖史上第一个被正式邀请参加的中国学生。2008年度获全美大学计算科学领域杰出本科生奖。现为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生。
朱元晨撰写的“朱元晨英语学习点滴谈”一文发表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高手是这样练成的”一书中,在中国青年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帮助很大一部分英语学习者利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资源大幅度优化了自己的英语学习程式。
英特尔公司教育项目负责人讲:"朱元晨是网络时代中国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科技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范例。英特尔公司将通过多项和中国教育界的合作项目,期待着在中国出现更多的像朱元晨这样的成功学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教学模式
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校采用全国外国语学校联合编辑的教材以及其他语音语调教材,外语以小班形式上课,强调培养学生口头、笔头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聘请外籍专家和配备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外语教学方法上,通过研究和吸取国外各种流派的长处,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摸索、总结,改变了传统的翻译法和纯语法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注意训练学生语音、语调、听说领先的“启发式情景教学法”,把课堂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效果显著。此外,语文学科的“多读、多讲、多写”,政治学科的“卡片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及最近推行的“角色参与教学法”,在理科教学中重视“双基”、注意运算、逻辑思维、阅读参考书等能力的培养,推广电化教学,增加实验操作以增强动手能力,逐步试用英语上课等等,均在同行中得到好评,并被许多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采用。
学校在教学中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外语教学中除了注重在教学中更强调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即学校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被派往日本樱美林高等学校和德国汉堡的克里斯蒂安高等学校进行校际交流;“请进来”即每年学校有上百人次的学生接待来访的外国政府代表团、外国学生、外国记者等。学校在外事活动的大课堂中的出色表现,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一致好评。
第二课堂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辟了第二课堂,开设第二外语和外语选修课(如:报刊阅读、外国文学、历史、各国概况等),以增强适应国际交往的知识、技能训练。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多门类的选修棵和兴趣小组,例:国际金融知识、公共关系学、科技英语、世界风土人情、电脑、外文打字;古代爱国诗词选读、唐诗、红楼梦讲座、文明礼仪课等。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培养。
学校在活动课中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业余党校,学生记者团,青青草文学社,模拟联合国社团、音乐剧社、漫画社、电脑社、话剧社、影评小组、书法组、素描组、管乐队、合唱团、钢琴组、食品雕刻组、手工艺组等。
每学年第一学期举行国际文化周活动,第二学期举行民族魂活动周活动。前者为外语展示的盛事,后者为传统文化的舞台,二者相辅相成。其中,国际文化周的“外语短剧汇演”和民族魂活动的“我们的经典”、“创意变变变”等活动已经成为经典。目前,两项活动已成功举办20余年。
自学校成校以来,每年有两次重要活动,民族魂和国际文化周,给予学生发挥才华的舞台。
学校通过团队组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高中各班团支部建立流动书屋,现在已有50%的班级,落实了此项活动。
学校建立了以该校为主的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通过年会方式进行科研成果交流。
学校进行多种形式办学,开办了“国际部”,为国际社会培养中级涉外人才;学校还根据上海在改革开放中急需大量外语后备人才的形势,对少年儿童进行业余外语教学,学员总人数达学校学生五倍以上。
学校利用自己的外语优势,为国家、为社会的外语教育发挥了“示范”、“辐射”、“参与”等积极作用,为当前改革开放,日益走向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生选修课、社团
目前学校的选修课、活动课有四、五十种,最近新成立三个学生社团(漫画社、电脑社、话剧社)。课目内容涉及面较广,其中发展型课目最有特色。该校自办学以来就一直坚持,在校学生从初三年级开始必须选修第二外语。除了第二外语必修课之外,学校还开设了6个语种的选修课。初一英语成绩出色者可修“二外”(每星期一到两节课),高一英语、“二外”成绩出色者可修“三外”。许多学生在华交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及各种外事活动中都能使用第二外语进行交际活动,有的学生还用第二外语参加高考并获得高分,该校是全国外国语学校中开设第二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2007年起,为在入学分班考中排列前50名的同学开设双语班,双语班内部平分为四个小班(德、法、西俄交替、日)。与“二外”不同,双语班同学从中预起就主修小语种(每星期八节课),同时英语课每星期比其他班级少三节。
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学校开设科技英语、英文报刊阅读等课目。学校投资10万,开设理科兴趣班,培养理科尖子,尝试培养通晓外语、理科较强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有利地支持和保障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高了办学,扩大招生,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三年来,用于救灾、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患重病学生、减免公派出国学生经费近30万;通过连锁合作办学,输出办学模式,增强了办学的示范辐射力。目前正在运作的国际部,则力争在国际上创出该校办学品牌,在世界教育市场占一席之地。
办学机制的改革,使学校的办学充满活力,学校的各项事业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学校的自我发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素质教育所需的各种条件不断得到满足和保证。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_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教学成果
2001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国际、全国及上海市各科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荣誉的近五十多项70多人次。其中,朱元晨同学获得了两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特等奖、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首届“中国科协主席奖”、首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二十多项大奖;学校数模组的同学,连续六年在世界大学生数模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一些同学的TOEFL考试获得满分。
2003年该校学生荣获“民生杯”上海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团体第一名;“白猫杯”化学竞赛一等奖。
三年里,有30多位学生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哥伦比亚、东京、莫斯科、剑桥、巴黎三大、莱比锡等国际名牌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