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宣城市境西部。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黄山区、旌德县毗连;西与池州青阳县交界;北与芜湖南陵县为邻,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枕徽襟池,缘江带河”。面积2054.5平方公里,东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辖9镇、2乡、272个行政村。截至2000年,人口34.7万。县人民政府设泾川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泾县置县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古志称“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据《后汉书・明帝纪》“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四大名笔之一宣笔与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源产地。李白于泾县题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
安徽泾县_泾县 -历史沿革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置县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皖南事变的发生地。是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源产地。
泾县
泾县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诗人许棠,宋代文人吴份,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儒。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现代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泾川三吴”,音乐家朱践耳、散文家张拓芜等名流,皆蜚声海内外。
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遍布全境,水西唐寺宋塔,桃花潭中华第一祠、扶风会馆,查济明清古民居群,黄田洋船屋,章渡吊栋阁……历代骚人墨客游踵不绝,留下无数千古绝句。
安徽泾县_泾县 -革命老区
泾县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8年,泾县就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骋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泾县厚岸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同志的诞生地。多年来,泾县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2001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七十年代以来,邓小平、杨尚昆、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泾县人民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泾县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乡,王稼祥最先就是在这里受到爱国主义运动的影响,从而走上了革命救国的共产主义道路。
安徽泾县_泾县 -交通
泾县位于黄山脚下,交通通讯条件发达。205国道横穿全县,322省道直通黄山风景区,境内修建公路1108公里,21个乡镇都通了柏油路,近年来通讯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固定、移动电话容量达八万门。
安徽泾县_泾县 -资源
泾县泾县面积2054.5平方公里,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纸质致密、洁白、柔韧、吸附力强、润墨性能好。同时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搓折等特点。宜于长期保存,又有“千年寿纸”之称,被书画家视为“瑰宝”。郭沫若说:“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行销日本和东南亚,在国际市场上久享盛誉。泾县传统名茶如涌溪火青、爱民阳尖、都有数百年历史。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有咏泾县茶诗:“不知痉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两茎细叶雀舌卷,烘焙工夫应不浅。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共对幽宵吸白云,令人闪腑皆清芬。”近年来精工制作的兰香、翠尖和龙芽,获得国家金奖,深受消费者欢迎。四十年代从美国引种的湿地松和火炬松,既是生长迅速的绿化树种,又是建筑和造纸的优质材料。县内已营造数十万亩,为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泾县的水力资源也很丰富,青弋江、徽水等河流经治理变水患为水利。国家在青弋江上游建成水库(现称太平湖),电站装机容量184兆瓦,年输电量千亿瓦时。青弋江综合利用工程工挖人工河82.1公里,设计灌溉泾县和宣州市136.69万亩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工农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泾县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安徽省主要林区之一,煤、铁、金、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方解石储存量3亿多立方米,为华东之最。作为著名的“中国宣纸之乡”,泾县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和正宗产地,所产宣纸宜书宜画、不蛀不腐,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美誉。泾县还是著名的绿茶之乡,山区茶园遍布,所产绿茶素负盛名,“涌溪火青”为历代贡茶,“汀溪兰香”多次荣获全国名优茶评比金奖。“桃花潭”牌绿茶、山货等一批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泾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产丝质地精良,唐时城乡已呈“寻街听茧缫”的兴盛景象。近年来,泾县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县上下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行各业均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安徽泾县_泾县 -地震记录
泾县也是全国地震七度设防区。境内多山,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三条较大断裂(江南深大断裂,木镇――孙家埠断裂,周王――汤口断裂)贯穿县境。历史上曾发生地震多次。自元、明起续有记载,震级一般5.5级。并存在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波及本县。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二月甲子地震。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三日地震。
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地震。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初一日未时地震。
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地震。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月地震。
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月地震。
乾隆三年(1738)六月初一日地震,有声。
乾隆八年(1743)五月初八日地震,有声如雷,自西而东。城内鼓楼崩,街上行人有惊扑者,南城墙塌数丈。
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月十四日泾县地震。
民国6年(1917)1月24日寅时32分5秒至35分5秒,泾县地震,烈度5度。
2月22日己时12分6秒至13分4秒泾县地震,烈度3度。
民国26年9月16日芜湖地震波及泾县。
1972年10月25日,青阳――泾县间发生1.5级地震。
1982年8月10日,泾县发生1.4级地震。同月21日,泾县东部发生1.7级地震。
1982年9月19日,泾县发生2.4级地震。同月27日,发生1.4级地震。
1983年12月2日,泾县潘村东南发生1.6级地震。
1984年1月4日,发生1.8级地震;22日发生1.1级地震;24日发生1.9级地震。
(建国后,均为地震仪器记录)。
安徽泾县_泾县 -乡镇简介
【泾川镇】泾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14.22平方千米,辖14个村和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8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茂林镇】位于泾县西南部,距县城35千米。总面积为233平方千米,镇区面积2.6平方千米,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1999年,茂林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95家中心镇之一,2000年又跻身为全省63家重点镇行例。邮政编码:242544。
【榔桥镇】位于泾县东南部,北距县城28千米,南与旌德县三溪镇相邻过。全镇总面积274平方千米,辖27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1万人。集镇区域面积1.56平方千米。2001年被确立为省定中心镇。地图
【丁家桥镇】位于泾县西南,距县城约10千米处,东邻泾川镇,南靠黄村镇,西接章渡、云岭镇,北界南陵县,总面积为63.03平方千米,其中山场 30.5平方千米。全镇辖14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经济开发区面积2平方千米。全镇总人口17010人,其中农业人口15819人。
【蔡村镇】距县城15千米,宣城市40千米。全镇总面积136.36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0个村民组,总人口24000多人。【琴溪镇】位于泾县城东北10千米处,总面积93.12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92个村民组、3个居民小组,5936户, 19955人。
【桃花潭镇】南邻旅游胜地黄山,西接著名佛地九华山。总面积86.03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3122人。
【黄村镇】位于泾县西南,总面积为153.96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6733户,总人口为24359人,其中非农人口1736人。
【云岭镇】
【汀溪乡】
【昌桥乡】位于泾县城北与南陵县交界,距泾县县城8千米。总面积56.3平方千米,全乡3940户,13693人。原辖9个村(昌桥村、新桥村、湖冲村、袁店村、汪店村、南湾村、柏山村、芦塘村、黄道冲村);2003年12月,昌桥、黄道冲两村合并为昌桥村,新桥、湖冲两村合并为新桥村;现辖7个村,134个村民组。
安徽泾县_泾县 -宣纸之乡
宣纸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宣纸是由纸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而来的。蔡伦字敬仲(?~公元121年),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人,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造出“蔡候纸”而成为造纸术的发明人,开辟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纪元。传统的造纸方法有选料、挫捣、洗漂、烘干等工序,宣纸就是继承这些过程的精华而产生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祥于我国北方(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地带)地区,但由于交通、建都及原材料的原因逐渐南移。古法造纸中手工抄造必须以纸帘(相当于现代化抄造中上浆用的造纸铜网)来完成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