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区 金城江区-地理条件,金城江区-自然资源

金城江区位于广西西北部,是河池市唯一的市辖区,是河池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的中心,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门户和商品流通集散地。金城江区土地总面积234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有壮、汉、苗、瑶等27个民族共31.16万人,作为河池市唯一的市辖区,是河池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南出海大通道必经之路和商品流通集散地,在西部大开发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

金城江_金城江区 -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 金城江区位于东经107°33′-108°13′,北纬24°22′-24°55′之间,区境东界宜州市,西邻东兰县,南接都安瑶族自治县,北连南丹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地形系云贵高原余脉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为400-600米,最高海拔为1114米。属桂西北边陲要地,全境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2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万亩。

气候 全区跨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年平均气温20.4°C,年降水量为1470毫米,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金城江_金城江区 -自然资源

电气 全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2条,水能蕴藏量为19.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15.32万千瓦,现已开发装机3.71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24.22%。

矿产矿产资源主要有有色金属矿、煤矿、化工原料和稀有金属矿四大类,其中有色金属矿已探明的有铅、锌、锑、锡等17钟,不同级别储量的矿床54个,矿点32个,总储量1.3亿吨,均具有较高的品位和开采价值,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金城江_金城江区 -经济建设

工业 近几年来,金城江区坚持“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初步建成了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制丝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据初步统计,自撤市设区4年来,总产值翻一番多,到2006年达18亿元,年均增长15%;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1亿元,比2002年增长171%,年均增长28%。通过几年的发展,该区工业经济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整体规模由小交大。总量得到扩展,工业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态势,产值、利税实现翻两番以上。到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从2002年的10家上升到16家,增长了60%;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2家,填补了2002年的空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4.55亿元,是2002年的2.75倍,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1%,比2002年提升2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8亿元,比2002年的4882万元翻两番多。

2.经济结构日益优化。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引进东江健民食品厂、金城江新兴茧丝公司、河池永固混凝土公司和广西富源药业公司等涉农加工企业和新型建材企业,使原有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补充和优化。金城江成源冶炼厂、河池五吉公司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开发出一批技术含量高的锌、铟新产品。金城江成源冶炼厂、河池东方锑化工公司等一批矿冶、化工企业还获得产品自营出口权。

3.非公比重大大增加。近年来,金城江区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如制定了《关于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经营环境的若干规定》、《金城江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促进了非公企业的长足发展。2006年,在全区16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非公企业占10家,占63%,实现产值11亿元,占76%。

4.特色产业逐渐形成。金城江实行区四家班子领导和区直单位负责人联系挂点企业制度,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促进矿产、建材、水电、制丝等特色工业朝集群化方向发展,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2006年,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4.36亿元,比2002年翻两番多,年均增长35.8%,实现利税1.18亿元,比2002年的4762万元增长2.5倍。

农业 近年来,金城江区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打造现代“精准农业”,提升肥料利用效率及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2008年,该区被列入测土配方施肥国家补贴项目县,


农业生产获得专项经费100万元,全年共推广实施面积32万亩。金城江区土地富饶,气候适宜,全区森林覆盖率为44.42%,植物种类繁多,为绿色产业开发创造了条件。特色农业主要有桑蚕、果蔬、糖蔗、生姜、水果、中草药等,此外,甜茶、茶油、八角、沙田柚等名优产品也闻名在外。

第三产业21世纪头20年,是金城江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依托处于河池市的区位优势,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房地产等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行业,拉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扩大第三产业整体规模。主要措施有:一加快新兴行业赶超步伐,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改善城镇规模结构。三、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通道旅游业和城郊旅游经济。四、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五、加大第三产业企业改革力度,提升第三产业科技含量。六、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的主体。

金城江_金城江区 -科教文卫

卫生2007年,金城江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到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82418人次,参保人员到医疗机构平均就诊4.96次;金城江区医疗机构入院人数1211人次,占参保职工7.3%;门急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37.81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2707.74元。

经过7年的努力,金城江区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约有1.66万人,并代管离休干部和二等乙级残军以上的人员71人。

教育金城江区设有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18所,完全小学52所,校点76个(含村初小),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9所(其中民办26所)。在校普通高中生4224人,职业高中生763人,初中生12908人,小学生20334人;特教生77人;在园、在班学生8317人。小学专任教师1728人,初中专任教师956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12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49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1所,专任教师11人,兼任教师89人。

1998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后,金城江区及时将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上来,始终从统筹城乡和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提升全面素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做好扫盲工作,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和学前教育。同时,大力开展普及实验教学(简称“普实”)工作(2002年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范围,使办学条件由合格化向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金城江区教育事业持续和谐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保持在河池市前列。

金城江_金城江区 -行政区划

县建制始于宋初,1983年10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2002年10月撤市设区。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215号):撤销河池县,设立河池市,以原河池县的行政区域为河池市的行政区域。

?年,河池市辖3个镇、11个乡:金城江镇、六甲镇、河池镇、白土乡、东江乡、六圩乡、五圩乡、下考乡、拔贡乡、侧岭乡、九圩乡、保平乡、长老乡、三旺乡。

2000年,河池市辖7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3183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金城江镇 121911 东江镇 32350六圩镇24560 六甲镇 14051 河池镇 18213拔贡镇14161九圩镇19196 白土乡 14471 五圩乡 12595 下考乡 6414 侧岭乡 9512 保平乡 10429 长老乡 13309 三旺乡 7176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2号):(1)撤销河池地区和县级河池市,设立地级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金城江区。(2)河池市设立金城江区,


金城江区以原县级河池市的行政区域为金城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江北东路。

2004年底,全区辖6乡8镇、111个行政村、3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31.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42万人,占总人口的36.7%。行政区域总面积2340平方千米。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下考乡,将其整体并入河池镇;撤销三旺乡,将其整体并入九圩镇;撤销金城江镇设置金城江街道办事处。调整前,乡镇辖区平均面积16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2.2万人,其中面积最小的是金城江镇,辖区面积约26平方千米,其次是三旺乡,面积110平方千米。下考乡人口最少,三旺乡次之。金城江区辖1个街道、7个镇、4个乡:金城江街道、东江镇、六圩镇、六甲镇、河池镇、拔贡镇、九圩镇、五圩镇、白土乡、侧岭乡、保平乡、长老乡。

金城江_金城江区 -旅游服务

金城江区 金城江区-地理条件,金城江区-自然资源

金城江区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以喀特地貌为主要特征,山青水秀,洞奇石怪,是鬼斧神工杰作之大展厅。既有自治区级风景区珍珠岩和闻名遐迩、令人流连忘返的六甲小三峡;又有风情万种的流水岩和幽静秀美的壮王湖。坐落在河池镇的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90103/47138.html

更多阅读

上栗区 上栗区-地理简介,上栗区-历史沿革

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北部。东临江西省宜春市、芦溪县;南与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山水相连;西与湖南省醴陵市浦口、富里二镇接界;北与浏阳市大瑶、文家市二镇相依。全县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25千米,总面积721.11平方千米。总

大渡口区 大渡口区-区情概述,大渡口区-地理环境

大渡口区作为重庆市都市区(重庆市主城区),处在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于1965年建区。大渡口区东临巴南区,南界江津区,西、北靠九龙坡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大渡口区管理5个街道、3个镇,幅

连江县 连江县-地理环境,连江县-资源

连江县是福州市下辖县,早在5000年前古闽越先民即在此拓土生息,西晋太康三年(282)建县,为福建最早设置的5个县份之一,始称“温麻县”,唐武德六年(623)改称连江县。因县域形似展翅凤凰得名“凤城”,雅称“闽都金凤”,寓意吉祥。地处福建省东南沿

望江县 望江县-县情概况,望江县-地理

望江县是安徽省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长江水道黄金地段,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成语“不越雷池一步”即源于此。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河湖网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优质棉、出口棉和商品粮基地县以

历代地理沿革表 铜山区 铜山区-建制沿革,铜山区-地理环境

铜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环抱徐州市区,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区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徐州东北八十里曾产铜,岩石

声明:《金城江区 金城江区-地理条件,金城江区-自然资源》为网友几分壮志豪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