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历史沿革,龙游石窟-地理位置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龙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是至今被发现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 龙游石窟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这些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历史沿革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龙游地区的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从金华市区出发,行车一个多小时大约70余公里的路程到达目的地。此地处浙江中部,属衢州境内,一个叫石岩背的小山村,这个坐北向南、背山面水的小村落,自古就有“风水宝地’之说。站在村前眺望远处,一条衢江环绕而过,视野开阔,颇有神往缥逸的感觉。村边临江处有一座竹林禅寺,寺中香火袅袅,佛音阵阵。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动用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的抽水,终于为人类展现出又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迷。在吴阿奶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奇迹。令人惊叹叫绝,也让人百思不解。半天时间的寻秘却让人终身难忘。


龙游石窟

一个在地底沉睡了上千年、举世罕见的浩大地下工程,自从20年前被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后,至今仍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竖立在史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和游客的眼前。这就是被观者惊呼为“旷世奇窟”的龙游石窟拥有良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中国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其境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交汇处 ,有个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县名“龙游”。县虽小,但其历史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叫“姑蔑”,迄今为2500余年,堪称浙江省第二大古都。龙游石窟便位于该县城北3公里处的一个临江小山中,当地人称此山为“童坛山”,方圆不过数里,但山腹内竟容藏着24个大小不一、布局精妙的人工洞窟。在被发现前,它们均被水淹土埋,加上洞口岩块崩塌,所以难见真容。当地政府如今已开发出其中的5个洞窟供游人参观。这些洞窟的形制、规模大体相当――洞厅面积小则数百平方米,大则逾千平方米;洞高在20至40米不等;洞口均呈矩形;洞壁陡峭,洞顶则呈圆弧形斜伸;洞中有2至5个粗大石柱撑顶,其横截面均为熨斗状,大者需5人合抱;洞顶、洞壁和石柱的表面无一例外地凿刻着细密的斜纹,状若虎斑;从洞口至洞底均有一条宽大石阶,石阶呈波流形;每个洞窟的底部均有一至两个凿挖而成的石池和人工斜坡。


龙游石窟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龙游石窟在了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而甫一发现并未造成轰动,默默无闻达长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谜人”。


龙游石窟内部图册

在众多的研究者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在考察并搜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褚博士还发现了

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笼罩龙游石窟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去,一个具有巨大文物与考古价值的中国古代地下工作正展露在世人面前。令人欣慰的是,龙游石窟现已被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加以保护,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日程。毕竟,龙游石窟应该、而且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见证。


龙游石窟外景图册

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龙游石窟的断代成因和用途更是众说纷坛,成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

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大奇观。它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体现,集人文、艺术、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因此,这一偶然发现,也被当地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漏斗型,洞窟内科学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

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走进石窟,宛若时光倒流到远古。而它的“开采年代”、“开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谜。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地理位置


龙游石窟景色

龙游石窟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距大慈岩、诸葛八卦村、灵栖洞半小时车程。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石窟规模


龙游石窟

有人断言:龙游石窟是我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第九大奇迹。从初步考察而言,笔者认为,较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无论是从成因还是规模、从工艺还是价值,龙游石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从已经开发的七个石窟来看,石窟的工程浩大恢宏、模式基本统一。造型、格局、风格如出一手。全局着眼,分布合理。最小的一号窟,约300平方米、二号窟约900平方米、三号窟约1200平方米、四号窟约2000平方米、五号窟仅700平方米。五个石窟的地面面积达5100平方米。据了解,就在石岩背村方圆1平方公里的地下,类似的石窟共有23个,而在龙游地区2.88平方公里的地下估计有50到70个以上基本相似的石窟。如果按平均每个石窟以1000平方米的面积来计算,一个石窟就要排出土方2万立方米,以50个石窟计算则至少可排土方100万立方米,若以一人一天可排土方0.3立方米,则需要200万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有人作过统计,若每天投入1000人不分刮风下雨、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耗费六年的时间,况且模式统一、工艺讲究、精雕细凿,实际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人们的理论推算。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的气势壮观,设计精巧科学、施工规范先进,确实具有鬼斧神工之魅力。每个石窟就是一座宏伟的大厅,呈倒斗矩形状,出口小下面大,一面陡峭,一面按约45度角倾斜,四壁笔直,棱角分明。石窟项部及洞壁的凿痕排列规则有序,凿线整齐划一,该平行则平行,该弧状则弧状,宽度均在一尺左右,犹如出自一人之手,又似机械加工一般,石窟沿壁有台阶上下,成锯齿形,锯齿间相隔达三米,其中台阶到洞口要有四米。每个石窟都有粗大的擎柱支撑着项部,多则四根,少则一根,最大的周长为10米,最小的周长为5米。且三角形,尖朝里,面朝前,每个石窟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石窟内部都有一个半凿半砌的矩形方池,约20平方米,深的5米。在一号石窟站立抬头10米左右处,清晰可见一幅岩画,内容是马、鸟、鱼三种动物。这是已发现的7个石窟中唯一的窟内岩画。线条浑厚古朴,粗犷流畅,很有意境。


龙游石窟

工程浩大、设计精巧的龙游石窟,竣工的确切时间无从考证。龙游的人文记载约始于汉代,此前无古籍可查。在周、秦史料及唐朝文献中,韩愈曾撰写《徐偃王庙碑》,其中有“凿石为室,以祠偃王”的记载,所谓偃王及西周第五个皇帝(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年)且不谈凿石为室的“室”该有多大,又与龙游石窟有何联系尚存在许多疑问,若果真是,石窟的凿成距今至少已有2500至3000年的历史,星转斗移的岁月,旱涝战火的洗礼,背天的山坡已变迁,裸露的岩石也风化,而石窟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形态、纹路、痕迹却依然如新,犹如昨日所为。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神秘猜测

陵墓说


龙游石窟

1、陵墓说(包括皇宫说、储藏说等),据韩愈撰写的《徐偃王庙碑》记载为据,有考古专家提出龙游石窟是古代帝王的陵墓或皇宫、储藏室,难免有许多牵强之处。第一,作为皇陵或宫殿是皇室成员起居安息之地,为什么石窟中没有留下半点皇族的随葬品或宫中遗物;第二,既然是皇陵或皇官,理应对如此宽畅的宫殿作适当的分隔,如百官朝拜的龙庭、帝王起居后宫,将士卫兵住处等,而石窟中空空如也,毫无遮档之痕;第三、如果是皇宫就有一班前护后拥的人马,必然会有人间烟火的遗迹,而石窟的项和壁却依然如新;第四,石窟上下阶间距很大,运输进出都很有一些难度,难道不考虑水火、地震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灭顶之灾吗。

采石说

2、采石说(包括采集其他矿产资源),有专家认为:龙游石窟是古代人采集石料而留下来的废弃洞窟,也难圆其说。第一,采集石料最安全、最经济的方法应该是露天作业,既能保证安全又便于开采,何必要精心设计如此的方式进行地下挖掘;第二,石窟内石料属红土积沉岩。据目测,裸露在外的岩石很容易风化,如此容易风化的石料,又何必花如此浩大的工程去开采;第三,地下作业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如挖掘设备、采光设备、搬运设备等,当时又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第四,既然是采石废弃的洞窟,又何必要如此规则的修饰。

屯兵说


龙游石窟内部

3、屯兵说。有专家提出龙游石窟曾经是越王复仇的练兵屯兵之地,理由是怕被奸细发现而告密,故挖地下石窟进行备战;其疑点仍很多。第一,挖掘石窟并非一朝一夕所为,要把数年的大好时间用于挖洞,又用数年的时间进行练兵,岂不荒废消耗本来已弱小的实力;第二,因担心奸细告密屯兵而挖,难道就不担心奸细破坏造成窟毁人亡的悲剧;第三,在石窟屯兵自然采光无法解决,人工采光又没有留下烟火痕迹又如何解释;第四,屯兵地必须道路通畅,进出便捷,这是兵家常识,而石窟上下一条道,间距有三米,如何体现兵贵神速的策略;第五,既然是屯兵练兵,总会有一些冲冲杀杀的场面,应该留下一点碰碰撞撞和刀刀枪枪的痕迹。

外星文明说


龙游石窟

4、外星文明说。 UFO研究者根据实际考察,分析众多疑点,提出了外星文明留下遗迹的观点。很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也有不少疑点。

第一,如此浩大的工程项目该有多少外星人或设备参与作业,能有如此多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吗?第二,从整体看,石窟挖掘非常规则,凿痕整齐划一,外星人必然利用先进的挖掘设备作业。但是,仔细观察,凿痕也有细微的变化。与其说肯定是大型挖掘机械之功,还不如说出于能工巧匠的一人之手;第五,外星人挖掘石窟的目的何在?如果为了居住而挖掘如此工程,倒不如自己携带材料建造地球考察站更经济安全。如果是为采集地球元素而作,又何必搞得如此规则精细呢?如果是为给地球人一点馈赠。挖掘如此数量的地球石窟,真不如挖一两个石窟再放一二件外星文明产品更经济、更能表达外星人的意思。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形成分析

对石窟的仔细辨认和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有些人认为就目前掌握的素材,要断然得到结论,还为时过早,准确的答案还有待于石窟彻底的发掘和全面的考察。不过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龙游石窟不是自然形成的溶洞。浙中地区是丘陵地带,据考证,在距今约三亿至二亿五千万年以前,即地质年代的晚古生代石炭纪与二叠纪时期,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随沧海桑田的变化,浙中地区地壳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地壳抬升隆起,产生褶皱和断裂。造成该地区多溶洞的地形。例如金华的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兰溪的地下溶洞等。但是很明显,龙游石窟根本区别于以上的溶洞。


龙游石窟地图 衢州龙游石窟交通地图

2、龙游石窟不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活动提供越来越

先进的地下开采机械。使人类地下施工更安全更有效。例如地下煤矿的开采,地下交通的挖掘等。但是,现代人们从安全、经济、美观的角度出发,一般的地下工程都是直线挖掘,成形后经过绝对的加固再作美化。而不是在挖掘的原型上交接进行修饰。再说,如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应该是在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工程。而如此浩大的项目。又是18世纪以后形成,在历史记载中必然会留下详尽的记录。显然,龙游石窟的形成与现代人的作业思想方式及时间不相适应。

3、龙游石窟也非古代人所为。浩大的工程,低下的生产力,成为鲜明的对照。不可能是个别人和一般人所创造。除非是君主成首领才能组织如此规模的挖掘力量。如万里长城的修筑,而万里长城的修筑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但是劳民伤财地动用如此时间和力量来挖掘毫无目的的地下名窟,实在没有必要。所以,龙游石窟也不会是落后并不富足的古代人闲情逸致的产物。

龙游石窟留给人们古朴辉煌的同时更多的深不可测的神秘,它可以与埃及金字塔遥相呼应,可以与 UFO之谜相提并论,值得广大有识之士去考证探索,去解开这个就在我们身边的世界之谜。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五大迷窟

一号谜窟

它是七个谜窟中最小的一个,地面面积约300平方米左右,呈近正方形,地面平整,矩形方池在进口处下方。因支撑面小,只有一根擎柱。窟顶分高低两层,相差约50CM,就像擎柱顶着大梁而把一间大厅一分为二一样。该洞窟进口处与竹林禅寺仅一墙之隔。离窟口不远处有一鱼、马、鸟三种动物雕刻图,这是在已抽干的7个谜窟中唯一的图象雕刻。

二号谜窟


龙游石窟

二号谜窟比一号谜窟大3倍,地面面积约900平方米,也近正方形,靠北边尚有小部分未完工(或有意留下),因窟顶支撑面大,有四根立柱,其中三根鱼尾形柱尖头朝北,靠东一根尖头朝东,矩形方池南壁中部。四根柱子中最粗的柱横截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97CM、274CM、155CM,高约10CM。该谜窟光线较充足。进口处(天井)下方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极不规则的凿痕,有人辨认为象形文字中的“正”、“伏”两字。2号石窟里的方池清淤工作正在进行,无法确定方池的用途。

三号谜窟

三号谜窟较之二号谜窟要大,约1200平方米,但高低相差悬殊,窟顶呈45度斜面从南延伸到北壁,地面几乎也呈45度斜坡伸到北端,给人以深邃阴森的感觉。该谜窟呈长方形但东北角尚有很大一部分未挖掘,因而呈缺角矩形,是掘凿者有意不挖除,还是因故停止挖掘留下,乃不解之谜。其转角处从顶到底有螺旋状刀痕,笔者认为是一条巨型机械的进刀痕。该谜窟有三根擎柱,呈一字形南北向排列。矩形水池在西北角,阶梯在西壁沿伸而下,西壁有极少量的渗水,据介绍一壁之隔尚有个巨型石窟未开发,渗水系隔壁窟中之积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渗透过来。

四号谜窟

这是工程最大的一个谜窟,进口先为一平台,右侧为陡峭石壁,左侧是盘壁而下的石阶,石阶与前几个谜窟一样的锯齿状。原阶距长达三米,从窟口到窟底深达20余米,阶道达50米以上,窟底较平整,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根擎柱呈三角形分部,矩形方池在窟底中部。矩形方池可能因窟规模大,也相应比前几窟大多倍。

五号谜窟

该谜窟规模较小,仅700平方米左右,该谜窟进口处有大量的土石未排出,梯道也埋在土石堆下。旅游者可从窟底一人工开凿的横门由四号窟进入。 该窟呈矩形,三根擎柱呈南北向排列,矩形水池在东北角。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未解之谜

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的浙江龙游石岩背村地下大型石窟群,自从公元一九九二年六月发现以来,虽经各大媒体炒作,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后,仍然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尽管诸家蜂起,却仍无法解开一系列难解之谜。其中最关键的是谁建造的?建造于什么年代?建造的动机是什么?

一、龙游大型石窟:辉煌的东方地下金字塔群


龙游石窟

我们知道:真知灼见来源于社会实践。为了考察地下石窟群,笔者多次来到龙游,仔细观察了石柱、石壁、穹顶和台阶:审视了每一条凿纹、每一处缝隙、每一幅岩画,终于发现这 里的每一个石窟,都是一个地下金字塔,都是外星文明创造的巨石文化给地球人类的馈赠。

龙游地下石窟的形状,基本上是“倒斗型”。尽管这种“倒斗型”不太标准,洞口靠在一角,穹顶只有四分之一个圆锥体,下部是个长方体,与地上金字塔有些差异,但基本形状 相似。至于差异,恐怕是为了建造时进出洞口的斜坡需而故意这样设计的;只有把出口靠在 石窟一角,即现在的形状,使斜坡通道沿石壁而下,在结构设计上就显得比较合理。至于石 窟内的高大石柱,由于内部结构与地上金字塔不一样,为了牢固而建造的加固设施。

其实世界各地的金字塔,形状也各有千秋。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尖顶四面型,但墨西哥丛 林中的月亮金宇塔和犹如天文台的壁龛式金字塔,却又不一样。由于环境不一样,功能不一样,外星人的文化和审美观念不一样,金字塔的形状也必然不是从一个模子里浇出来的。 由于埃及金字塔是外星文明的杰作或是在外星文明的指导参与下建造的巨石文化(这是 金字塔成因的一家之说),墨西哥丛林中的金字塔虽然是玛雅文明的建筑物,但是越来越多 的史学家认为玛雅人是从外星球上来的星际移民。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龙游大型地下金字塔群也是外星文明赠于地球人的礼物。

同时,迄今为止我们已发现了地上金字塔,海底金字塔,龙游石窟的发现,弥补了世界上地下金字塔的空白。

二、石窟的建造,采用了高智能机械采掘设备

当我们分析了石窟的整体形状与外星文明的关系后,再来审视穹顶或石壁上的加工痕迹,就会更加感觉到石窟的不可思议了。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历史沿革,龙游石窟-地理位置

置身于地下石窟中,仰望着这些排列整齐的巨大鱼尾状石柱、望着凿痕整齐、朝向一 致、纹理匀称的洞壁、洞顶,望着这个土红色的巨大空间。…….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悠远、永恒,岁月仿佛在这里凝固了。无论谁来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这一切,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经过反复研究以及和同行们的相互探讨、切磋,我们认为:当时的建造使用了一种高智能、可以万向调节、具有巨大功率、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的采掘设备。 理由如下:2号洞和3号洞的通道是农民为了发展旅游而人工开凿出来的。我们可以与原 先的凿痕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人工凿出来的凿痕如此粗糙。如此凹凸不平,与机械开凿的石 壁有天壤之别;尽管4号洞与5号洞的通道凿得平整一些,但仍无法与原来的石壁媲美,此其 一;在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由于空间小,很难转变,人工开凿就不可能将凿痕加工得如此 流畅和完美,此其二:在穹顶和石壁的连接处,几乎每个洞中都可看到没有凿痕的扒裂断 面,这是用机械以45・的斜面挖掘到与石壁连接处时留下的“扒痕”,功率巨大,乃非人工 所为的有力证据,此其三,在2号洞的东部石壁下,也留有机械扒裂的断面,此其四:在3号 洞的右侧石壁转弯处,从上到下,留有S型螺旋刀痕,亦非人工痕迹,此其五:在穹顶及许多 连接、转弯处,凿痕呈扇状展开。这是采用高智能机械设备所为,此其六……还可以举出很 多例子,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事实说明了:高度发展的外星文明利用他们掌握的高科技开凿了龙游地下石窟群。

三、石窟岩画:留给人类开启这座迷宫的金钥匙

龙游石窟迄今己发现七、八十座,但岩画极小,只有四幅。其中一幅(其实是一组)位于 一个未开发石窟的门口横梁上,图案是道家 八仙法器,明显是后人划在上面的。另一幅 “虾”,位于另一个未开发石窟的石柱上,虾形与现代虾不一样,很难鉴定它的创作年代。 第三幅岩画位于l号石窟北面石壁上方,内容为马、鸟、鱼,成不规则排列。中间有一条石缝 穿过,被发现石窟的农民用水泥补平时破坏了部分岩画。经分析,岩画上的鸟为长颈类动 物,从它的嘴巴及眼睛来分析,象是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始祖鸟,正在引颈高歌或觅食;马 很清晰,似乎是野马,正在奔跑,马头高昂,马尾扬起,四蹄腾空;鱼只有一个头部,宽阔 的嘴巴比一般的鱼类大得多,眼睛长在头顶上,象是古代传说中的鳖鱼,正在张嘴觅食,水 中浪获依稀可见。

这幅野马、始祖鸟、鳖鱼的岩画,说明当时的狞猎、捕鱼和养殖业已经形成。有人从图 案中鸟的形状分析,认为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作品。但中国是个岩画十分丰富的国家,岩画的 创作可追溯到六千年至三万年,这为我们推测这幅岩画的创作年代及石窟建造年代,提供了更大的时空背景。

如果说上述岩画为我们提供了考古年代的话,那么2号石窟的岩画恐怕是外星文明留给 人类开启这座迷宫的金钥匙了。2号石窟岩画位于南部石壁,面积很大,几乎占了整个石壁的 二分之一;图案由横坚不一的V型线条组成,也似闪电状,有点象甲骨文字。不仔细看,还 以为是石壁上的天然裂缝。这幅岩画在风格上是抽象的,岩画类别上属于符号型,在国内外 的岩画中,尚无先例,也就没有类比性。

由于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内容一时还无法破译。当然,它因此为我国乃至世界岩画的内 容和形式增添了新的种类:同时,这也正是它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笔者认为:破译2号石窟岩画的关键.是那些横坚、大小、粗细不一的V形基本单元图案。 关于v形图案,据说埃及法老胡夫在岩石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V形天然裂缝,才决定在现在的 位置上建造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的。所以,2号石窟岩画上的V形图案与胡夫法老所理解的V形含 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联想到外星文明参与了金字塔的建造, v形就有可能是外星文明某种特 定意义的符号。因此,龙游2号石窟岩画。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留给人类开启这座迷宫的金钥 匙,只是我们还不能破译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证明龙游石窟是外星文明的馈赠这个论点。

四、外星文明的假设,使我们拔开迷雾见太阳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由于本身无一字记载、无一物佐证,所以谜团丛生,谜面众多。《江南游报》 以“谜,无解”作了整版;兰溪民办研究所李紫贤先生对此列出了一百个无解之谜。总之,要解开这些谜团、谜面,仅仅依造常规知识确有困难。于是,就有了诸家之说, 归纳起来,不外乎采石说、陵寝说、仓库说、藏兵说,并以此四说最普遍、最典型。其实,熟悉或了解龙游石窟的人士都知道,这四说,无论哪家之见,都无法各圆其说。以采石说为 例,第一,若要采石,为何不露天采石,而要往地下采石?通风、采光、运输应该说露天方 便多了:第二,若是采石,洞内穹顶、四壁、石柱何必要刻凿得如此匀称、流畅、均衡,极 其壮观和完美?第三,若是外运造房屋、筑城墙,以每个石窟平均2万立方米石料和现己发现 的80个石窟计算,就有160万立方米石料,如此浩大的工程,确“非万者莫为”,又为何无 一字记载?再以仓库说为例,古姑蔑经济再繁荣发达,需要这么多仓库来存放货物吗?何况洞 中湿度大,棉帛之类极易霉烂;那么高大的洞窟,储藏的利用率极低极不合算,于常理常情 不相符合。至于藏兵说,更不值得一驳,这些石窟只有一个通道,敌兵只需一夫挡关,就万 窟莫开了;凡要藏兵,须有退路:若无退路,只有死路。陵寝说是和巨石文化及地下金字塔说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参考埃及金字塔的用途作出的推测。再说,由于所有的石窟均 没有挖掘到底层,所以还不能排除陵寝说。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大家没有注意到:那就是所有石窟几乎都没有投入过使用,有的还没有完成,仿佛一夜之间就放弃了。就象玛雅人建造在墨西哥丛林中的金字塔群一样,造好后,突然放弃而消失了,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龙游地下石窟群也是这样的命运,这样的谜。由此可以知道:这说那说,恐怕大多为无稽之说。

倘若我们能解放思想,丰富想象,活跃思维,大胆引用外星文明在地球上曾留下大量超文明遗迹的观念,包括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大马士革北部的巴勒贝克平台, 蒂瓦纳科神庙的太阳门、英国巨石阵等等。那么,无解之谜就成了易解之迹,有解之谜,就能使我们拔开迷雾见太阳。由此可见:龙游石窟之谜是和世界巨石文化之谜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总之,龙游大型地下石窟群,使每一位前去考察的人们不得不敬畏于外星文明的伟大创造。它的辉煌和美丽,令人陶醉和入迷:它的神秘和深邃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热门话题; 它的古朴和悠远,让人赞美巨石文化的永恒。因此,我们希望、我们呼吁: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更多的朋友加入到龙游石窟研究的队伍中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来探讨、来解 开这个千古之谜,为繁荣旅游事业,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努力!―游事业,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努力!

衢州龙游石窟_龙游石窟 -旅游贴士

美食推荐

龙游发糕:传明代民间有发糕,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吉利,遂成节日佳品。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用作点心,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花色品种多样,旧时多红糖糕、青糕,现时蒸制白糖糕、桂花糕、核桃糕、红枣糕、大栗糕。西乡詹家、团石一带喜做敷有冬笋肉丝咸味焙糕。发糕加工精细,选用上白糯米搭配粳釉米,浸数十天后,用水漂清米泔味,磨成细粉或米浆沥干。按比例加猪油、白糖、酒酵调成糊状,置垫。

订票须知

门票类型门市价苏州各大旅行社网店报名成人票6550

景区地址:衢州市龙游县小南海镇

1.开放时间:8:00―16:30。

2.特殊人群:

A.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之间半价,70岁以上持老年证6折,军官证半价

其他优惠以景区公布为准。

交通介绍

游客可以乘快客到达龙游汽车站,再转中巴车直达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中巴每10分钟一趟,票价2元。自驾车可以经过杭金衢高速公路、320国道、46省道到景区。龙游火车站可乘9路车直达龙游石窟,每隔20分钟一班,需时30分钟,票价2元。。

A11沪杭高速至杭州绕城东,沿绕城东至杭金衢高速公路,至杭金衢高速公路龙游出口(21号)下转320国道,收费口出来向左转,2.6公里后即可到达景区。全程384公里,行车约5.5小时杭新景高速路龙游出口下,6公里到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距杭州180公里,距金华60公里,距衢州30公里,距千岛湖1小时车程,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发达。每天早上7:00到下午4:00龙游火车站乘1路或9路公交车可直达龙游石窟,每隔20分钟一班,需时30分钟,票价1或2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414.html

更多阅读

龙华塔 龙华塔-简介,龙华塔-历史沿革

龙华塔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被誉为沪城“宝塔之冠”的龙华塔,与龙华寺相对成立。塔身高40.6米,为七层八角,砖木结构。塔内壁呈方型,底层高大,逐层收缩成密檐。每层四面皆有塔门,逐层转换,塔内楼梯旋转而上,供游人登塔远眺。塔顶饰有七相轮,新铸

遂昌县 遂昌县-历史沿革,遂昌县-位置境域

遂昌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瓯江上游,东倚武义、松阳,南邻龙泉,西接江山和福建浦城,北与衢江、龙游、婺城相连。全县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2.74万,辖9镇11乡

文山 文山-历史沿革,文山-地理环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辖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文山州早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公元前111年,汉武帝

钟馗故里 周至县 周至县-历史沿革,周至县-钟馗故里

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距西安市区68公里,是关中平原著名的大县;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境内有道教文化发祥地、世称“天下第一福地”的楼观台,《长恨歌》诞生地仙游寺,世界第一大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周至县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

声明:《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历史沿革,龙游石窟-地理位置》为网友布衣袄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