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第六册对万历后三十年的政治斗争,尤其是由“争国本”引起的晚明三大案,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写。作者当年明月反复分析《明史》等正史史料,以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 “打闷棍”、“妖书”及“红丸”的历史真相,并在书中推断出可靠的答案。明月坚持读史,要读史料说真相,而不是一味重复原有观点,不管是清流东林党的掌权之术,还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发家史,甚至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性格缺陷,明月都坚持以史料说话,将历史真相原原本本展现给读者。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编辑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1―5购买链接:
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
明朝那些事儿(贰)
明朝那些事儿(三)
明朝那些事儿(四)
明朝那些事儿(五)
真实再现晚明历史,颠覆传统历史观念(空行) 写史红人当年明月再出佳作,《明朝那些事儿》(陆)火热上市,(空行) 魏忠贤粉墨登场,东林党高调出镜,党争不休,是非难辨。 (空行) 绵延半个世纪的文官争斗,见证辉煌帝国的由盛至衰,边疆民族乘势壮大,戍边军队节节告退,说不尽的权谋之术、战争之策,道不尽的人性善与劣……
读者对象:史学爱好者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册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以《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明月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目录
第一章 绝顶的官僚
第二章 和稀泥的艺术
第三章 游戏的开始
第四章 混战
第五章 东林崛起
第六章 谋杀
第七章 不起眼的敌人
第八章 萨尔浒
第九章 东林党的实力
第十章 小人物的奋斗
第十一章 强大,无比强大
第十二章 天才的敌手
第十三章 一个监狱看守
第十四章 毁灭之路
第十五章 道统
第十六章 杨涟
第十七章 殉道
第十八章 袁崇焕
第十九章 决心
第二十章 胜利 结局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媒体评论
当年明月,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史。
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期待他把这三百年写完。
――毛佩琦(央视百家讲坛主讲)
作为朱元璋的后人(家谱为证),能够看到这样好的文章真是三生有幸。
――竹筏渡海(网友,有家谱证明是朱元璋×重孙)
作者鲜活的语言,让诸如PK这样诙谐有趣的现代场面,放到六百多年前的历史天空下,也不算突兀,皇帝大仙,乱臣贼子都是人,谁都有各自的精彩和蹩脚,形同又一出“加油!好男儿”。
――西峰志(网友,书评人)
《明朝这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原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那个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些电视剧胡编乱造的片断。
――公孙扬眉(资深明矾,历史爱好者)
当年明月颠覆了我对东林党的看法,让我感觉到以前我是不是太天真了,以为高居庙堂的东林党就都是好人,反对东林党的就都是坏人。当年明月让我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想这个问题。
――红二团(网友,学生)
我有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大伙儿能坚持不懈地一起将《明朝那些事儿》直接顶入中学课堂,成为每个中学生必备的书!
――潜水潜到2008年(网友,热心中学教育者)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精彩书评
当年明月没有辜负我们对他的等待,蛰伏而出的《明朝那些事儿》6以他一贯的诙谐与严谨结合的作风延续了前五集的精彩。正如当年明月所坚持的主张:“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在第六集中,这个风格还是他写作的基调。在扎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寻找可以串联在一起的种种蛛丝马迹,并不是信口开河。而在传统的历史叙事模式中,用现代人的戏谑和调侃来推动历史的讲述,却是让我们觉得,我们用现在的语言讲述古老的故事,那些曾经尸臭弥漫的历史故籍,其实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面目可憎,或者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明朝那些事儿六_明朝那些事儿6 -书摘插图
东林党清流形象被颠覆
自明开国以来,无论多大能耐,无论有何背景,包括那位天下第一神 算刘伯温,如果下野之后没能重新上台,慢慢地就边缘化了,然后走向同 一结局――完蛋,从无例外。 例外,从顾宪成开始。 和赵南星一样,自从下野后,顾宪成名气暴涨,大家纷纷推举他再次 出山,虽然没啥效果,也算捧了个场。不久之后,他的弟弟顾允成和同乡 高攀龙也辞官回了家,三个人一合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讲学吧。 这一讲就是三年,讲着讲着,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一天,顾宪成对高攀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应该找个固定的讲习场所。” 其实地方是有的,在无锡县城的东头,有一个宋代学者杨时讲过学的 场地,但年久失修,又太破,实在没法用,所以这事也就搁置了下来。七年后,出钱的主终于找到了,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和顾宪成关系不错, 听说此事,大笔一挥就给办了,拨出专款修缮此地。此后,这里就成了顾宪成等人的活动地点。它的名字叫做东林书院,实事求是地讲,确实也就是个书院,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它却焕发了不可思议的魔力,成为了一种威力强大的信仰, 那些相信或接受的信徒,历史上统称为东林党。无数人的命运,大明天下的时局,都将由这个看似与朝廷毫无关系的 地方,最终确定。
虽然王锡爵的层次很高,公开表明自己不愿去,但东林党的同志明显不太相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那封信,看个究竟。在那封信中,李三才虽然没有看到重新出山的许诺,却看到了毫无保留地支持,为免除后患,他决定篡改。然而由于写字太差,没法改,但也不能就此拉倒。为了彻底消除王锡 爵的威胁,他抄录并泄露了这封密信,而且特意泄露给言官。 因为在信中,王锡爵说言官发言是鸟叫,那么言官就是鸟人了。鸟人 折腾事,是从来不遗 余力的。接下来的事情可谓顺其自然,舆论大哗,言官们奋笔疾书,把吃奶的 力气拿出来痛骂王锡爵,言辞极其愤怒。怎么个愤怒法,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我曾翻阅过一位言官的奏疏,内容就不说了,单看名字,就很能提神 醒脑――巨奸涂面丧心比私害国疏。如此重压之下,王锡爵没有办法,只好在家静养,从此不问朝政,后 来万历几次派人找他复出,他见都不见,连回信都不写,估计是真的怕了。事情的发展,就此进入了顾宪成的轨道。 王锡爵走了,朝廷再也没有能担当首辅的人选,于是李廷机当上了首 辅,这位兄弟不负众望,上任后不久就没顶住骂,回家休养,谁叫也没用,基本算是罢工了。而异类于慎行也不 争气,刚上任一年就死了。就这样,叶向高成为了内阁的首辅,也是唯一的内阁大臣。对手被铲除了,这是最好的结局。 必须说明的是,所谓李三才和顾宪成的勾结,并不是猜测,因为在史 料翻阅中,我找到了顾宪成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木偶兰溪、四明、婴儿山阴、新建而已,乃在遏娄江之出耳。”“人亦知福清之得以晏然安于其位者,全赖娄江之不果出……密揭传自 漕抚也,岂非社稷第一功哉?” 我看过之后,顿感毛骨悚然。这是两句惊天动地的话,却不太容易看懂,要看懂这句话,必须解开几个密码。 第一句话中,木偶和婴儿不用翻译,关键在于新建、兰溪、四明、山 阴、以及娄江五个词 语。这五个词,是五个地名,而在这里,则是暗指五个人。新建,是指张位(新建人)、兰溪,是指赵志皋(兰溪人)、四明,是 指沈一贯(四明人),山阴,是指朱赓(山阴人)。所以前半句的意思是,赵志皋和沈一贯不过是木偶,张位和朱赓不过是婴儿!而后半句中的娄江,是指王锡爵(娄江人)。连接起来,我们就得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赵志皋、沈一贯、张位、朱赓都不要紧,最为紧要的,是阻止王锡爵东山再起!顾宪成,时任南直隶无锡县普通平民,而赵、张、沈、朱四人中,除张位外,其余三人都当过首辅,首辅者,宰相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这个无锡的平民,却在自己的文章中,把这些不可一世的人物, 称为木偶、婴儿。而从文字语气中可以看出,他绝非单纯发泄,而是确有把握,似乎在 他看来,除了王锡爵外,此类大人物都不值一提。一个普通老百姓能牛到这个份上,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句话的玄机在于两个关键词语:福清和漕抚。福清所指的,就是叶向高,而漕抚,则是李三才。叶向高是福建福清人,李三才曾任漕运总督,把这两个词弄清楚后, 我们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叶向高能安心当首辅,是因为王锡爵不出山……密揭这事 是李三才捅出来的,可谓是为社稷立下第一功!”没有王法了。一个平民,没有任何职务,远离京城上千里,但他说,内阁大臣都是木偶、婴儿。而现在的朝廷第一号人物能够坐稳位置,全都靠他的死党出力。纵观二十四史,这种事情我没有听过,没有看过。但现在我知道了,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万历年间,在无休止地争斗和吵 闹里,一股暗流正在涌动、在沉默中集结,慢慢地伸出手,操纵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