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征 体征-释义,体征-症状与体征

体征,生理学、医学用语,指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与“症状”有别,“症状”是病人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别人代述)的痛苦表现,而“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如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阳性体征_体征 -释义

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

阳性体征_体征 -症状与体征

“症状”是病人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别人代述)的痛苦表现,如头疼、腹痛、鼻塞、恶心、呕吐等;“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例如: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是诊断阑尾炎的阳性体征;角弓反张、颈项强直是诊断破伤风的阳性体征;

阳性体征_体征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

短绌脉


血压(指肱动脉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正常值下限(80/60毫米汞柱)时,应考虑可能为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心机梗塞、心脏衰竭、急性心包填塞等。当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时,血压常在200/120毫米汞柱以上。
正常人在安静时,呼吸均匀,为16―20次/分。若超过24次/分,即为呼吸过速,如在严重的肺部病变、心力衰竭、高烧、贫血时。低于10次/分,称为呼吸过缓,常见于安眠药中毒和颅内压增高等。人们练气功时,呼吸显著地深长,有时竟在10次/分以下,
此时,不仅是正常现象,还是气功练得好的严种表现。正常人的呼吸幅度应是深浅适度。
正常瞳孔在一般光线下直径为2―4毫米,两侧等大同圆。吗啡、有机磷和水合氯醛等中毒时,瞳孔缩小;麻黄素、阿托品等中毒时,瞳孔散大;脑肿瘤或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疾病,两个瞳孔大小不等。而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病危濒死的征象。瞳孔反射有光反射、调节反射和瞳孔―皮肤反射。在病理情况下,大脑功能障碍可使调节反射迟钝或消失。中脑病损时,光反射障碍而调节反射正常。
角膜反射是指角膜受刺激,引起眨眼的一种反射,主要反映桥脑的功能状态。病人垂危时,角膜反射减弱,病变已侵犯桥脑,即将侵犯延髓,为生命临终的预兆。
医护人员不但要全面了解生命体征的意义,还要及时地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以便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因此,如何判断它们的正常和异常,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知识和技术。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逐渐正常也代表3着疾病的好转,表示由危转安。如心跳骤停时,出现意识丧失、无血压等症状,表示由安转危,经抢救后,逐渐恢复正常,总之,院外急救人员对生命四大体征认真观察,做出正确判断,有利于发现疾病的安危和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证实,心跳由各种伤病因素骤停后,呼吸也即终止,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跳停止3秒钟即发生头晕;10~20秒钟即发生错厥,血压下降;40秒钟出现抽搐,摸不到脉搏;呼吸骤停60秒钟后,大小便失禁,体温下降,甚者生命终止等。可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这四大生命体征,在正常情况下,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互为作用,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维持生命;而在人体异常情况下,它们也会互相影响,互相抵毁,继之发生危险症候群,甚者危及生命。所以说,呼吸、体温、脉搏、血压是生命的支柱,是生命的基础。现将四大生命体征简述如下:

体温



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体温的异常



1.体温升高:37.4~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2.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脉搏



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常见的异常脉搏


⒈脉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⒉脉搏减慢(≤60次/分0: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⒊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脉搏的计数法



⒈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
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股动脉―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⒉间接测法:用脉搏描记仪和血压脉搏监护仪等测量。具体使用方法看仪器说明书。

呼吸

体征 体征-释义,体征-症状与体征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二)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三)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⒈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⒉呼吸减慢(<1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六)呼吸节律的改变
⒈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⒉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⒊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⒋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阳性体征_体征 -血压


血压概念



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9132.html

更多阅读

精品 虚火、实火的症状与本质区别 如何区分实火和虚火

文渊二阁文渊二阁欢迎您的光临虚火、实火的症状与本质区别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吃了辣椒,感觉到“上火”了,赶紧喝凉茶去火,也听到有人心烦燥热,感觉“上火”了,赶紧喝凉茶下火,这样“对症下凉茶”是正确的吗?到底什么是虚火?什么是实火?我们且来

脂溢性皮炎症状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方法是什么――简介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与治疗,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有用?导读:脂溢性皮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不明原因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疾。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发生于面部

声明:《体征 体征-释义,体征-症状与体征》为网友稳重熟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