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剧是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自1963年起每年制作一档的连续剧的系列名称。大河剧于每周日晚间七点播出四十五分钟,一年制作约五十集;不过在1993年到1994年这两年,则一共拍了三出戏。主要是以历史人物或是一个时代为主题,并且有所考证,属于较严谨的戏剧,直到现在已经有五十部作品问世。主要题材多是大家爱看的战国时代故事,其次则是幕末故事,改编自历史小说的也不在少数。在选角方面多以实力派演员为主。大河剧的黄金时代是1987-1989年,《独眼龙政宗》、《武田信玄》和《春日局》三部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三部大河剧。
大河剧_大河剧 -简介
大河剧
大河剧是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自1963年起每年制作一档的连续剧的系列名称。大河剧于每周日晚间七点播出四十五分钟,一年制作约五十集;不过在1993年到1994年这两年,则一共拍了三出戏。
主要是以历史人物或是一个时代为主题,并且有所考证,属于较严谨的戏剧,直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四部作品问世。主要题材多是大家爱看的战国时代故事,其次则是幕末故事,改编自历史小说的也不在少数。在选角方面多以实力派演员为主。
大河剧,是日本NHK电视台每年一部的历史剧,每周一集。自1963年至今,是每年日本最重要的电视节目。节目之前的电视宣传,文库本小说的出版,剧中人物所属地县的观光计划,模仿剧中人物制造的玩偶甚至手机链等装饰品,什么叫做文化产业,大河剧是合格的模范。
大河剧_大河剧 -历史沿革
大河剧信长
大河剧的概念,据说源于大河小说。最早出现的是大河小说,被认为是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时这些小说被称为roman-fleuve,翻译过来就是大河小说。这种小说通过写一个人物或者一个家族的经历,来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变迁,所谓时代的滚滚洪流,因此命名为大河小说。大河剧多改编自一些历史小说,但历史小说不一定是大河小说。大河剧的概念现在已经只是单纯地指长时间播放、演员阵容强大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虽然改编自小说,但不同于我们的古装剧,多有严密的历史考证,可以当做教科书来看。演员也会因为出演大河剧而感到光荣,那是对演技的一种无上的肯定。
因近年来收视率不振的关系,大量采用了偶像演员,且在故事上架空(虚构)部份颇多,遭到非议的地方也不少,所以一度有人提出“大河废止论”,认为应该停拍大河剧。
特别的是在1984年到1986年之间,大河剧连续三部都是近代戏。为此NHK开辟了一个“水曜时代剧”时段,也做了三档古装剧,演员绝大多数都曾经参与过大河剧的演出,使得水曜时代剧在实质上地位与大河剧可以相提并论。
大河剧的黄金时代是1987-1989年,《独眼龙政宗》、《武田信玄》和《春日局》三部是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三部大河剧。
此外,NHK目前已经计划推出“21世纪特别大河剧”,原定在2006年播出司马辽太郎原著的“坂上之云”,但因编剧野泽尚自杀身亡的关系,使本剧延后并定在2009年11月29日放送。
到目前为止,收视率最高的是《独眼龙政宗》(1987),最低的是《花の乱》(1994)。
目前大河剧正在播出的是以坂本龙马为主角的《龙马传》,2011年将播出以浅井三姐妹为主角的《江・公主们的战国》
大河剧跟我们概念中的古装剧不同,它一般有相对严格的历史考证。在日本,能够出演大河剧对于演员来说,是对演技的证明。日本的大河剧多有名作,或者说,也可以当作半部日本史来读。
大河剧_大河剧 -特点
“莉香”复出演大河剧《江》
一、字幕。
这里的字幕不是翻译的字幕,而是提示人物、地点、时间的字幕。尤其是历史题材,对于时代背景、地点人物的介绍是必须的,不能奢求每一个观众都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走向共和讲的慈禧到孙中山的一段历史,经常在新出现一个人物时给一个近镜头,然后停顿片刻,导演的意图一定是在提示,这个人是谁谁谁,但大眼瞪小眼,我们还是不知道这是谁。然后有人叫他的名字,以为这下终于可以知道了,可对方称呼的是那个人的字,比如汤生-辜鸿铭,卓如-梁启超。这两个人物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又有几个知道他们的字呢。比如李鸿章,字少荃。有的人叫他少荃,有的叫李中堂。我们只能通过李中堂来判断这是李鸿章,这个不便让我们在看电视剧时,总是后知后觉,雾里云里。
而三国演义是很好的例子,交代剧情发生的年代、人物姓名,还有古人的字,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甚至决定了历史知识的普及程度,当然前提是该剧经过一定历史考证,可以相信。即使有些观众只是抱着看看玩玩的心态,必要的提示一定会更加吸引大家去关注,进而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了解剧情,了解那段历史,反过来更加投入到该剧当中。比如笃姬里,几本人物的提示,江户京都大阪地点的字幕,历史年代年号的标示,清清楚楚。同时增加了可信度,当你怀着一种在看真的历史的态度在观看时,其中心境不必赘言。
二、旁白。
和字幕一样,必要的旁白会让观众对剧情有一个大概认识,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简要的叙说都不会显得累赘,反而会有一种带入作用。而对于那段历史不熟悉的人而言,没有旁白,就仿佛将自己置于原始森林中,一时找不到方向,进而有丧失兴趣的可能。
比如汉武大帝里陈宝国扮演的汉武帝后半段才出现,儿时的小演员跑来跑去跑了很久,总觉得是但又不能确定,后来出来的次数多了推测也变成了八九不离十,原因就在于汉武帝刘彻在小时候名字叫做刘彘。而大河剧的风格肯定是一个超级沧桑的声音用坚定而期盼的语气说到,这个小宝宝,就是后来的汉武大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想观众之所想,重视细节,这一点反映在日本的各个行业各种事件上。前一段看到一条新闻,一个人偷了一家院子里的柿子,主人出来追了20多分钟。最后追上,主人和小偷扭打在一起。小偷偷了几个柿子,答案是一个,而且追了20分钟。听后爆笑的人一定占多数,至于吗,为了一个柿子,追20分钟,主人似乎还是70岁的高龄。但这就是日本人的细节,天天电视上放的新闻肯定没有可能上我们的新闻联播,新闻三十分,如果这些节目还存在的话。(似乎这个例子不大合适)但有人问了,你偷东西对吗,一个就不算偷了吗。就像日本总是指责中国对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夸大而企图掩饰杀人的事实。杀一个人,和杀几万人,都是犯罪。
三、历史的重叠。
日本的历史不像我们那么悠久,能拿出来拍成电视剧的历史阶段不像我们的选择那么多。虽然我们的历史剧没有他们那么火,也没有他们那样的坚持,资源浪费似乎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大河剧的主要题材集中在两个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时代,也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时代(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一个是幕府末期到明治时代,也就是西乡隆盛坂本龙马明治维新,新选组笃姬都是这个时期。
取材集中于这两个历史时期,自然会出现重复的情节,重复的人物。也许有人会觉得千篇一律,其实不然。比如我们的三国演义,很显然刘备是主角,曹操是他的对立方,刘关张是家喻户晓必不可少的故事。那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怎么样,以曹操的眼光来看三国,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刘备成为配角,曹操的奸佞和才华更多地被剧情渲染,变得更立体更丰富。然后再拍一部诸葛亮,关于诸葛亮从小到大的历史我们并不熟悉,然后慢慢出现刘备,曹操,然后作为军师尽忠蜀国。诸葛亮的视角肯定又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体会,这样几部片子下来,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加上历史考证的托盘,很显然我们会得到历史教科书永远无法企及的历史认识和基础常识。
而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跟学习的专业和个人的兴趣无关,是必要的也是有义务了解的。通过剧情了解历史事件,进而激发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兴趣,找书目阅读,非常美妙的良性循环。
四、笃姬。
为了提高大河剧的收视率,2008年度的大河剧聘请了年轻演员来担纲。你能想象让电影赤壁的组合在每周日都出现在电视里,为你讲述一段历史,是一种什么概念吗。而大河剧可以满足这些需求,更多地是让人佩服剧组编创人员的苦心和努力。
江户幕府是日本最后一个幕府时期,经过明治维新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带来了欧洲各国对海洋霸权争夺的热潮,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让每一个西方人对神秘的东方,黄金的国度无比向往。而在这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下,江户幕府的萨摩藩的大名岛津意识到时代变革的来临,有意识地了解造船技术,了解几百年锁国造成的闭塞和落后带来的弊端,有经济实力的基础,有对时代变革的敏锐嗅觉,自然也会采取不同于常人的举措来试图影响这个时代。
笃姬是萨摩藩(今鹿儿岛县)岛津家族一个分支的女儿,岛津家的藩主甚是喜欢她于是收为养女,然后将养女推荐给幕府将军作为将军的正夫人。通过联姻达到对政治话语权的控制,这是中外历史的惯用手段。而笃姬,一个女孩子,将成为一个牺牲品,成为政治的工具,来见证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从自己家到藩主家,从藩主家到将军家,告别自己的父母长兄成为别人家的养女,然后告别自己的养父成为将军的夫人,告别自己的家,告别鹿儿岛到遥远的江户,也就是现在的东京,从一个女孩到将军夫人。然后见证江户幕府的结束通过自己的努力无血开江户城,解救江户的民众于战争的蹂躏。从高台之上成为一个普通女子,进入新的明治时代。
大河剧_大河剧 -年表
大河剧收视对比
序号 年代 剧名 主要人物
1 1963 花の生涯 井伊直弼
2 1964 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