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界》是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的小说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小说界_《小说界》 -简介
《小说界》杂志是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
《小说界》16开192页,创刊于1981年5月。敏锐、海派、包容、可读,是《小说界》杂志的鲜明风格。“阅读小说界,阅读当代的文学中国”。《小说界》杂志秉承以多样化的小说体裁展现当代的文学中国的办刊特色。全力推出名家新作,独家首创当代留学生文学和海外华人新移民文学,首辟“七十年代以后”文学新人专栏,积极倡导微型小说文学样式,在海内外文坛享有盛誉。长中短微,尽可展现;名家新人,佳作纷呈。《小说界》杂志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发行海内外。
小说界_《小说界》 -发展概况
办刊思路《小说界》杂志1981年创刊。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管,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文学刊物。古今中外、长中短微(篇)小说兼收并蓄,以发表我国新作为主,以中篇小说为主,尤其重视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方面具有新意的作品。《小说界》创刊至今已经有20年了。20年前,正是纯文学最为兴盛的时候,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除上海的《收获》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型文学期刊,都是在那个时候创刊的。实际创刊的刊物还不止现在这些,有一些刊物在这些年里逐步地被淘汰了,或者说办不下去了。现在留下来的,日子也未必个个好过,大型期刊的主办者,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作家协会系统,如上海作协的《收获》 ,江苏作协的《蜀山》;还有就是出版社系统,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花城出版社的《花城》以及我们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小说界》。两个系统办的杂志,但面对的却是同一个市场和读者群体。两相比较,似乎出版社系统的书略强于作协系统。20年前,中国文学正处于一个群情激荡的时期,那个时期里,文学作品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那是因为,人们需要文学。文学在那个年代晨,充当的是时代的号角和精神抚慰剂,而作家往往是新思想的发明者或者是敢于发出疼痛呼喊的第一人。但现在的情形却似乎完全反过来了。文学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退出去了,已经不再能激发人们的什么热情,或者给人们带来点什么。早在文学过热的时代,就有作家指出,文学处于那样一个地位,有那样的轰动效应是不正常的。现在好了,一切正常了,文学倒反而不太正常起来。
主要特色
《小说界》杂志
《小说界》在创刊的时候,他的地位构思是以多样化的小说来体现自己的特色。发展到今天,应该说这个思路基本保持了初衷。当然,以上所说的那个整个社会以及文学消费的变化不能不影响到这本刊物。这本刊物目前在全国的大型文学期刊中,无论就影响还是发行量来说,都处在中游偏上的位置。和所有的文学刊物一样,这本刊物始终是注重以发表中国当代作家最新创作的中长篇小说为主,几乎所有的当代中国著名作家都是我们刊物的朋友,他们的作品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那些作品,可以发现刊物的进步实际上依赖的体现的就是作家的进步,时代的进步。
除了这些小说以外,《小说界》还有两个比较显著的贡献:一个是“留学生文学”,这可以说是这本刊物在全国的文学期刊中首创的,伴随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出国热潮,大批中国青年人留学海外,他们在海外的奋斗以及辛酸的历程为人们所关注。在这个时期,该刊物连续不断地发表了大批很有质量的留学生创作的小说,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很多海外的报刊也对此作了介绍。另一个贡献就是在全国第一个开辟了“七十年代以后”这个以发现新一代作家为主的栏目。这个栏目从1996年开始出现,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大批“文革后”出生的一代文学新人,他们的创作甚至引起了海外文学界的关注。尽管,目前人们对这个新而年轻的写作群体看法不尽相同,但是,新的一代必将走上文学舞台这个趋势却是不可改变的。受其启发,全国很多刊物都开辟了类似的专栏,或者都开始对这些新一代作者刮目相看,也可以这么说,整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出现了作家的换季。和其他领域相比较,文坛人才的换季几乎是最晚的。这是由文学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小说界_《小说界》 -热点新闻
文学杂志披“时尚嫁衣” 《小说界》首推“别册”
《小说界》
时尚的元素终于刮进了传统的纯文学阵营,使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变脸”。3月8日,老牌文学期刊《小说界》首次推出一个面向女性读者的“别册”。这是国内纯文学刊物在发行手段上,向时尚刊物“学习”的首次尝试。
据悉,此次《小说界》推出的“别册”,在诸多方面均有别于文学刊物常见的“增刊”。整个“别册”是一部独立精致的长篇小说《和伊人跳舞》,作者是上海女作家张黎。小说叙述了五个上海女子,在一个连空气中都充满奢华浪漫的都市里,狂舞出一段美艳人生,探讨了“亚女性”的生活状态,充分体现了海派小说的温软细密,精巧雅致。“别册”在推出的档期上主要瞄准女性读者群,而在版式、封面的设计方面,也一改以往纯文学刊物朴素平淡的面貌特征,注入了时尚的气息。
除此之外,中国文坛重量级作家莫言推出最新作品―――《北海道实录》,作为特稿刊发,从而使本期杂志显得厚重可读。
将时尚元素引入纯文学领域的杂志,是为了追求文学的新鲜感,还是仅仅为了迎合市场?对此,业界也有不同看法。《小说界》主编魏心宏表示,中国的主流文学,需要经受文学及历史的考验,同时又要面对现实,面对市场,面对读者。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在发生变化。《小说界》这样做,只是想进一步接近读者,不是迎合什么,而是希望促进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小说界》首发长篇小说《省委书记》
素以煤都钢城著称的K省,在经济机制的转换变革中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这不仅仅使大量的工厂关停并转,以及随之增多下岗职工;还有尚处在市场经济培育期、竞争无序的企业商贾;贪心贪官习以为常,暗杀、骗局时有发生……就是掌管全省大权的省委书记贡开宸在年届退位前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顿。老工业基地大山子的改革滞后、保守,激发了年富力强的地方干部马扬的挑战与上谏;中央就K省问题紧急召见贡开宸进京;自己大家庭中年轻一辈与社会上各色人等有着种种正常不正常的关系,包括他器重的儿媳修小眉……《小说界》第三期、第四期上发表的陆天明新著《省委书记》,是以如此开场来展开这部长达4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描述的。作品首次向人们展示了我国的高层政治生活,塑造了执政的高层共产党人的正面形象,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不同年龄、不同政治阅历的省级党委书记贡开宸、副书记宋海峰和后备干部马扬。
贡开宸,有很高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有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任期仅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在微妙错综复杂的人际、官际关系中,他有过困惑,有过私心,甚至失误,没有管好身边的秘书和子女,但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统揽全局,捐弃前嫌,十分漂亮地干完了他的最后一班工作。贡开宸这位省委书记形象是新时期以来首次出现在我国的文学长廊中。
《小说界》杂志
马扬,有魄力,有能力,实事求是,忧国忧民,不畏艰险,置个人被歹徒暗害受伤于不顾,一头扑在大山子的开发、引进外资、整顿机制上。他对纷繁复杂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当前最难的还不在于安置下岗工人,也不在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不在于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上,最大的难处恰恰是在内部的掣肘……指鹿为马者有之,颠倒黑白者有之,不敢正大光明地较量,把川剧舞台上变脸的绝招用在了当官、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设下种种“绊马索”和“暗道机关”……宋海峰,在物欲横流的负面诱惑下,贪得无厌,受贿行贿,不露声色地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与矿区的黑社会进行不可告人的肮脏交易,瓜葛越缠越深,最终被“双规”。
可以说,这是作者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之后,又一次超越自我,将他的文学笔触伸入到中国的诸多政治层面,伸入到各级政治权力人物是如何为国家的今天和明天而活着的。为了写作这部小说,作者作了大量的多年创作准备,动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与一些在位的和已离休、退居二线的省委领导干部彻夜长谈、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欲所求。他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我看到了一群真正共产党员和高级干部的良知……这部小说虽有40多万字,但在情节结构上注意到当代阅读节奏,有张有弛,扣人心弦;在众多人物的形象刻画上,有血有肉,有情有灵,颇有气势,具有强烈的冲击读者心灵和阅读神经的艺术魅力。
小说界_《小说界》 -封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