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藩,青年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民革中央委员、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及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厦大、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总裁班兼职教授。2011年4月4日因“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微博言论引起热议,董藩回应说此话纯属鼓励学生的励志之言。
董潘_董藩 -成长经历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董藩
董藩,出生在东北小山村,小学成绩全镇第一。因为中学离家40里山路,村长决定自己办个中学。师资匮乏的让董藩接受了残缺不全的初中教育。在英语0分的情况下,由于总分超过了高中录取分数30分,在争议中算是破格录取。高三时,他一场大病,休学一年,后勉强考入东北财经大学。
在学校公告栏上,董看到有师兄通过在媒体发表了文章而获得表彰,他觉得自己也行。一次政治经济学课上,老师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一种“鞭打快牛”现象,指效益好的企业身上担子更重,而效益不好的企业反倒能得到很多政策优惠。董觉得不公平,就写了一篇《鞭打快牛辩》,寄到《大连日报》,后发表,得到领导表扬。从此,董每天扎在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刊物,经常能够发表些文章。渐渐的,有些文章和观点不但被媒体发表,还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甚至得到了省部级领导的重视。董藩逐渐成为各媒体报道的焦点,“辽宁省十大优秀青年”之类的荣誉也随之而来,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大连日报头版头条都刊登过《向董藩学习》的文章。后来,董藩成为大连市委市政府顾问团成员。在“试图用研究影响决策”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直到保送研究生毕业、留校、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董藩一路走来可以说都是坦途。其间,被大连市政府视为重要培养对象,多次想调其进入政府工作,但董觉得还是做学者的身份更能自由、科学、理性的提供参政议政建议。
2004年春天,37岁的董藩举家来到北京,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任博士生导师,继续研究房地产(土地)经济与管理。一年后,他任新成立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在来北京一年时间里,没人注意到董藩这个名字。网上能搜索到的相关信息只有他在“焦点房地产网”上的一个极其简单的主页等少数几个链接,上面文章也只有几篇。
2005年6月,在房价的热度和敏感度极具高涨的时候,董藩撰写了著名的《两万言书》,其观点与预言泡沫严重、房价将大幅下跌的谢国忠和易宪容的观点形成反差。董说,中国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区存在房产泡沫,高房价有其道理。此观点一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赞成者怀有极大真诚,反对者抱着极大愤慨,“拷问董藩”、“房产商的走狗”、“屁股代替大脑思考”之类的言词随处可见。之后的一年里,董藩连续发表多篇关于房地产的观点,每篇都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时隔15年之后,董藩再次成名,但这一次却成为了褒贬不一的焦点人物。有点“不识时务”的董藩,突然抛出大部分没有买房的民众所不希望看到的观点,突然的爆发便在情理之中了。
作为学者,董藩认为自己站在“科学的角度”,而不是向开发商靠,也没有标榜自己是老百姓的代言人。“学者不是在玩跷跷板,不是站在一边为谁说话,而应该站在一个球的上面,不偏不倚,因为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利益。”
董潘_董藩 -学术成就
董藩
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晋升教授。提出了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施“双向经济环流战略”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和“工业化进程规律”等多种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范畴,有一些成果被转载、引用或评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4套丛书,出版著作近10部,在国际会议和《经济研究》等海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70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提出了创建投资法学、租赁经济学的设想。
成果60余次在内参刊出,17次直报江泽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