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鸣,从浙江温州考入总政歌舞团,穿上绿军装,成了一名部队专业文工团演员。业务上有严师的正确指导,他也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久,他脱颖而出,成为团里的主要演员。七十年代末,风靡全国的双人舞《刑场上的婚礼》中的男主角,就是由郑一鸣担任的。由于这个舞蹈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服装和舞台布景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提高,一时间,全国近150家专业歌舞团到总政观摩学习。在郑一鸣的悉心指导下,各地竞相上演了《刑场上的婚礼》。由他担任领舞的《海燕》,至今仍是总政歌舞团的保留节目。
郑一鸣_郑一鸣 -人物简介
郑一鸣,1957年出生于丽水。他从小喜爱舞蹈,遇有文艺演出,不像别的男孩那样腼腆,反而高高举起小手,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除此之外,他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文艺宣传队。1970年,13岁的郑一鸣被送到温州市艺术学校,特地进修革命样板戏。1972年,正巧总政歌舞蹈团到温州市艺术学校招生,郑一鸣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从此,他穿上了绿军装,成为了一名部队专业文工团演员。
从丽水到温州,从温州到总政歌舞蹈团,再从总政歌舞蹈团到日本一流的职业芭蕾舞蹈团,郑一鸣伴着文雅的舞蹈姿一路舞蹈来。2008年,他毅然放弃在日本的11年芭蕾舞蹈艺术生涯,回到了阔别15年的祖国,在北京拓展新的事业。
郑一鸣_郑一鸣 -苦练舞蹈
对于舞蹈,郑一鸣非常舍得下苦功夫。他引见说,一开始,他就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锻炼计划。在总政歌舞蹈团的舞蹈学员队里,学员们早上6时30分就得起床练早功,上午进修民族舞蹈、芭蕾舞蹈等专业课程,下午进修文化学问,课程排得很紧。每到周末,他也坚持练功,如果不出一身汗,不把肌肉拉开,感觉不对劲,总觉得那天好像少了点什么。
舞蹈蹈学员队合作激烈。队里最初有三四十名学员,每年的年终考试过后,都会淘汰掉一批学员。3年之后,只剩下包括郑一鸣在内的10多人,他们这些优胜者进入总政歌舞蹈团舞蹈队,成为正式演员。其实,郑一鸣在所有的学员中先天条件一般,进学员队之前也没有受过专业锻炼,他为何能过三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之一?答案是勤奋――郑一鸣3年如一日刻苦锻炼,功在不舍,所以进步非常快,经常得到老师的赞扬。
机会经常会留给勤奋的人。20世纪70年代末,总政歌舞蹈团排了一出双人舞蹈――《刑场上的婚礼》。这个双人舞蹈根据烈士周文雍、陈铁军就义之前,在敌人的刑场上宣布他们的婚礼这一动人的故事创作而成。郑一鸣和另外三名演员作为备选主角,紧张地进入了排练。即将演出时,一名男演员在锻炼中扭伤,一名女演员突然怀孕,郑一鸣和另外一名女演员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双人舞蹈的男女主角。在表演时,他们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寓情于舞蹈、以舞蹈传神的精深表演,塑造出一对完美的革命者的舞蹈蹈抽象,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表扬。当时全国100多个文艺团体纷纷前来取经,一时间《刑场上的婚礼》风靡全国。之后,郑一鸣担任了《海燕》舞蹈剧的领舞蹈――该舞蹈剧至今仍是总政歌舞蹈团的保留节目。
在歌舞蹈团,郑一鸣曾带领演出小分队上高山、下哨所慰问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多次获得嘉奖。除此之外,他被评为正团职干部、国家二级演员,担任舞蹈蹈队的副队长,并多次随团出访过美国、日本、朝鲜等国。1989年,郑一鸣在第13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获得了金奖和最高艺术成就奖。对于荣誉,郑一鸣淡淡一笑说:“当时我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只是踏踏实实地埋头苦练。等练到一定程度,终于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已。”
郑一鸣_郑一鸣 -东渡日本
年轻的心总是向往着外面崭新的世界。如果郑一鸣愿意,他完全能够在总政歌舞蹈团工作至退休。但因为他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夫人在日本工作,1991年5月,为了爱情,他放弃了国内曾经拥有的一切,包括荣誉、鲜花和掌声,东渡日本,到国立东京学艺大学进修。
和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郑一鸣也经历过最初的艰难困苦。出国之前,他在国内曾学过几个月的日语,一到日本,他傻眼了:自己成了“哑巴”――他说的“日语”,日本人听不懂,别人说的他如听天书。为了过语言关,他进行了3个月的日语强化锻炼。外语,对于所有的外国人来说,都是一道深深鸿沟。对于已不再年轻的郑一鸣来说,是件难事。但是他拿出了练习舞蹈时的那种拼劲,以惊人的毅力在3个月内逾越了基本的语言关。
1991年,郑一鸣成功考入国立东京学艺大学硕士班,跟随白须教授进修和研究现代舞蹈。在全世界生活费最昂贵的东京,任何人都必须靠自己的辛勤生活。大学4年,在繁忙的锻炼和进修之余,他也像其他留学生一样,边上学边打工,以此来维持家庭生活和支付高昂的学费。郑一鸣出生干部家庭,不断以来没有真正地吃过苦,在这个时候,体会到了史无前例的艰苦。面对现实,他不得不每天为生活而劳累、奔波。繁重的生活压力,使他根本无暇顾及钻研艺术。舞蹈台,似乎离他越来越遥远了。
好在国立东京学艺大学学生会的同学没有忘记这位舞蹈家。1993年,他们请郑一鸣组织排练一组舞蹈,参加高岗艺术节。这使他回到了久违的舞蹈台。当郑一鸣在音乐声中健步跃上舞蹈台、在灯光下亮相时,望着熟悉耀眼的镁光灯,他猛然有了一种找回自我的感觉:“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夫人理解郑一鸣,主动挑起了全家的经济重担,全力支持他投入日语的进修、舞蹈的创作和硕士论文的写作。经过4年不懈的努力,郑一鸣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期间,他与好友共同创作、演出的舞蹈作品,获得了多次大奖。他还在白须教授的指导下,用心完成了5万多字的硕士论文――《关于现代舞蹈蹈空间形成的研究》,并获得了舞蹈蹈教育硕士学位。
郑一鸣4年的留学生生活,经历了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东西。这其中的悲欢离合丰富了郑一鸣的人生,增加了郑一鸣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因而,郑一鸣不以为苦,反而把它看作是人生的一大考验和最大的财富。
1995年,郑一鸣硕士毕业后,觉得自己应该继续搞艺术。于是,他到日本的松山芭蕾舞蹈团应聘,并成功地成为该团专一的中国籍团员。松山芭蕾舞蹈团是日本一流的正规职业芭蕾舞蹈团,由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共同创建于1948年。团长清水正夫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遭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该团长期致力于推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换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早在1955年就与中国开始了交换。51年来,他们不断致力于芭蕾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换史留下了出色的记录。
郑一鸣到松山芭蕾舞蹈团工作,说起来还有一段渊源。早在1975年郑一鸣随艺术团出访日本,就是清水正夫接待的。当郑一鸣前去面试时,团长清水正夫也在场。当说起那段往事,他恍然大悟,说:“怪不得看你有些面熟。这样吧,我看你这个人像个认真担任的人,从现在开始我担任你在日本的一切。请好好干,你明天来团里上班吧……” 第二天,郑一鸣就去松山芭蕾舞蹈团上班了,开始了他全新的芭蕾舞蹈艺术生涯。
郑一鸣_郑一鸣 -尽情舞蹈
松山芭蕾舞蹈团有位世界著名的芭蕾舞蹈大师,她名叫森下洋子,1974年曾获瓦尔纳国际芭蕾舞蹈大赛金奖,现为世界芭蕾舞蹈比赛评委,曾多次与玛戈芳汀、费尔南德・布弗内斯、鲁道夫・努里耶夫等舞蹈蹈大师合作。郑一鸣深有感触地说:“森下洋子拥有如此高的声誉,她每天还是会出现在舞蹈蹈室,一丝不苟地练功、排练,一直保持着昂扬的敬业精神,今年已60多岁的她还依然活跃在舞蹈台上。她的勤奋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郑一鸣知道搞艺术是要吃苦的,这一点他早已有体会。作为职业芭蕾舞蹈演员,团员几乎常年以团为家,休息日也照旧出勤排练。面对挑剔的观众,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在整场演出中不能有任何差错。由于他在国内学的芭蕾舞蹈不是很正规,读硕士时学的又是现代舞蹈,而芭蕾舞蹈团以严格著称,因而,一进入松山芭蕾舞蹈团,他如拼命三郎,一天10多个小时泡在舞蹈蹈室里,从头练基本功、排练节目、培养青年演员等,一般到晚上11时多才能回到家里。
无论是在总政歌舞蹈团,还是在松山芭蕾舞蹈团,郑一鸣心里一直有一个标准:绝对不能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处于中下水平。如果把追求的目标定在跑龙套上,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具有的价值了。郑一鸣不断以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森下洋子为榜样,针对不足,狠下苦功,终于在跳芭蕾舞蹈的艺术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入团11年来,他参加了芭蕾舞蹈团所有的演出,担任了不少重要角色,如《胡桃夹子》中的法官、王和花王,《睡美人》中的蓝鸟、猫、四王子,《天鹅湖》里的魔王等。有评论家评价他的表演时说:郑一鸣的表演有深度,动作有韵味,对人物的刻画非常到位,在舞蹈台上有“具有感”(即表现突出)。
除了日常工作外,他还热心地担任起了中日文化交换使者的工作。他通晓中文和日语,每年有不少中国来的艺术代表团或友人到芭蕾舞蹈团拜访,团里也常常派人去中国参加一些中日交换活动,这其中都是他当的翻译。2003年10月,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松山芭蕾舞蹈团应邀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了第12回访华留念公演。为了此次公演,郑一鸣从最初的中日双方沟通、筹备、签约到最后的成行演出,做了很多的沟通工作。 他说:“这是有利于推进中日友好的大好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愿意去做,并乐此不疲。”
郑一鸣_郑一鸣 -回国圆梦
在松山芭蕾舞蹈团的生活繁忙而充实,但他从内心一直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总想着能为中国的舞蹈蹈事业做些什么。在日本的日子里,他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在丽水的亲人和朋友,终究是这方水土养育了他。他和夫人考虑良久,终于决定回到祖国,为祖国的舞蹈蹈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2008年年初,他向芭蕾舞蹈团提出了准备回国的想法。
2008年5月27日,随着芭蕾舞蹈剧《吉赛尔》的帷幕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慢慢落下,郑一鸣也结束了在日本的芭蕾舞蹈艺术生涯。演出结束后,芭蕾舞蹈团上至80高龄的清水正夫、松山树子,下至100多名年轻的团员一起为郑一鸣举行了该团史无前例的盛大欢送会,大家频频举杯感激他为芭蕾舞蹈团所作的贡献,同时也为他即将开始的新的艺术人生而祝福。年轻的团员们还特地表演了为欢送郑一鸣而秘密排练的节目。
清水正夫舍不得郑一鸣走,他对郑一鸣说:“你不要提辞职,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是松山芭蕾舞蹈团永远的团员。”
森下洋子更舍不得郑一鸣。临离别时,她恋恋不舍地拉着郑一鸣的手说:“你不要走啊。”对此,郑一鸣注释说:“我和她已经合作了五六年,相互合作很默契。可能她暂时找不到像我那样和她配合默契的人了。”2008年10月和12月,郑一鸣还将回松山芭蕾舞蹈团,和他的老同事一起表演《灰姑娘》和《胡桃夹子》。在《灰姑娘》里,他将再次开辟自己的表演领域,初次男扮女装,饰演灰姑娘的继母。
怀着对祖国的眷恋,2006年5月29日,郑一鸣回到北京,在北京国际舞蹈蹈艺术学校任常务校长,主管管理和教学,为祖国培养芭蕾舞蹈人才。离开了松山芭蕾舞蹈团,并不等于离开了芭蕾舞蹈台。每天,他依旧坚持练功、排练,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也给年轻的学生们树立了一个优良的榜样。新的环境,新的开始,郑一鸣的面前,将是另一个全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