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 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简介,自我保护机制-理论

自我保护机制是当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受到威胁时,人们有时会采取自我保护手段来加以应对。自我保护机制一般是无意识地发生作用的,但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使用一下,就可以使人在一种新的角色下相对轻松地生活。尽管它有自欺的一面,但它确实是一种心理自我维护的武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_自我保护机制 -简介


自我保护机制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防御机制(ego-defense mechanisms)占有重要的地位。当面对可能威胁自我概念的信息时,个体常会体验到一种心理冲突和焦虑。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种状态,个体可能会陷入心理困惑,甚至导致精神疾病。而自我防御机制则是自我用以解除冲突、降低焦虑的手段。弗洛伊德指出,虽然防御机制有多种方式(较为积极的如替代、幽默、升华等,比较消极的如压抑、逃避、退行、反向等),但它们具有下述两个共同特点:①它们都是潜意识的,即个人通常是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②它们都是伪造或曲解现实的,以防止本我的冲动(黄希庭,2002)。但弗洛伊德只把自我看成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结构、表现为一味被动地对冲突进行缓冲,而忽略了自我本身具有积极一面的特征。后来的研究者则认为,自我所采取的手段不仅只是防御性的,还涵盖着个体积极应对主客体关系、正常适应和促进健康成长等诸多积极特征。“防御”体现了更多的消极性,而“应对”(coping)却表现得较为积极,两者是自我的两个基本过程或功能(陈勃,1999)。鉴于此,目前对自我的研究均更多地采用“自我保护机制”(self-protective mechanisms)来探讨自我的这种防御和应对功能。

自我常被理解为是一个认知体系,它具有积极稳定性。然而,不管个体动机是为了保持自我概念一致性、或是增强个体自尊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多数事件中的自我防御、现实妥协和解释性强辩等都可归结为一种自我欺骗,即表现出对自身真实状况的部分忽视:要么不切实际地将积极特征归到自己身上(夸大性自我欺骗),要么不切实际地否认自己的消极特征(否认性自我欺骗)(Brown,2004)。同时,自我又是一个重的行动指导体系,除了保证自我稳定性,它还要确保对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结果能够让个体保持具有进一步做出行为的能力。可见,如果自我保护机制只是一味地进行自我欺骗、而不是真实地面对自身实际表现,那么很可能这些自我保护最终将导致个体不能有效地适应现实。因此,讨论与探究自我概念稳定性的保护机制是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该领域已有研究较多涉及的是诸如否认、投射、认同作用(Porcerelli,Thomas,Hibbard,1998;Marlene,Sandstrom,Phebe,2003;Cramer,2007)以及替换、压抑、反向、幽默、升华、理智化等(Levit,1993;Domino,Short,Evans,2002)较为“经典”的几种自我保护方式及其与其他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这些研究虽然在细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均认为自我保护方式使用的整体发展特点为:在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消极方式使用得越来越少,而积极方式会越来越多。那么,随着个体心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面对威胁自我的(消极)信息时,第17 卷第2 期 两种自我保护机制: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 -385-个体所使用的自我保护方式会表现得更为积极有效吗?

自我保护_自我保护机制 -理论


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是在自我处于对具威胁性的信息加工时无意识启动的。近年来,自我心理学家开始强调自我保护机制中体现出的一种对消极信息进行选择性和策略性的认知加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加工方式包括“记忆忽视”(Mnemicneglect)和“自我免疫”(self-immunization,也称为“自我概念免疫”)。

1 记忆忽视模型
记忆忽视理论认为,处理新的自我关联的反馈信息有着两个序列加工阶段。在阶段一中,新信息会与已储于记忆中的自我知识进行比较,并评估执行该信息的有关行为的可能性。由于通常自我概念是一个积极的、复杂精致的、具有动机性的结构(Gaertner,Sedikides,Vevea,2002;Sedikides,Gaertner,Toguchi,2003),因此,如果新信息是威胁到自我概念的,那么该行为执行的可能性就会评估为低,并且在阶段一中此类信息就会受限制性地进行加工,即较难进入阶段二的加工(表现出一种记忆忽视)。但是,如果新信息相对而言不会威胁到自我概念,那么阶段二就允许此类信息进入并进行更为精细的加工(如与相关的或特定的已有自我知识体系建立关联)(Sedikides,Green,2000,2004;Green,Sedikides,2004)。

从自我保护机制的角度来看,记忆忽视加工实质就是一种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予以忽视(而主要关注于积自我关联信息)的选择性记忆,这就好比是一道安检过程,阻止此类具有潜在威胁性的信息通过,从而达到让自我免受伤害的目的,以确保自我概念的(积极)稳定性,并通过对积极信息的关注以达到自我增强。

记忆忽视方式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首先,这种效应只产生于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对积极信息或他人关联信息均不会予以记忆忽视,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自我概念是由对自身诸多特质的状况描述综合而成的,其中包含有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较典型的如“聪明-愚笨”、“真诚-虚伪”)和边缘特质(peripheral trait)(多指一些个人偏好,如“爱发牢骚-不爱发牢骚”、“懂得打扮-不懂打扮”)。记忆忽视效应在针对关于中心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加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有关边缘特质的则与其他情况(积极信息的、他人关联信息的)无显著差异。再次,记忆忽视的选择性加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需要根据自我知识来评估该信息是否具有威胁性),因此在接受消极信息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如,每条信息的阅读时间仅为2 秒)来加工信息的话,这种效应就不会产生(Sedikides & Green,2000)。

同时,另有研究(Sedikides & Green,2004)专门调查了是信息的效价(就自我概念而言是积极正向还是消极负向)还是信息的一致性(与自我概念一致还是不一致)最终导致了记忆忽视效应,即对“忽视不一致―负向模型”(inconsistency-negativityneglect model)的检验。结果发现,效价起着关键作用:具有积极或消极自我概念的被试均较少地回忆起有关中心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此外,新近研究(Green,Pinter,& Sedikides,2005)还发现,特质的可塑性也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较之可塑特质,有关不可塑特质的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明显更易导致个体启动记忆忽视加工。

2 自我免疫加工

当个体所接受的消极信息到了无法被否认或忽视的地步时,即个体必须真实地接受具有威胁性的自我关联信息时,自我还有可能采用某种保护措施来确保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吗?自我免疫加工就是一种不否认、不忽视真实信息的自我保护机制,它更多地体现出对消极信息的策略性加工。对自我关联信息的加工必须同时服务于两个基本功能:①自我概念的稳定性;②确保个体有能力顺利地进行行动(Sedikides , 1993 ;Dunning ,Leuenberger,& Sherman,1995)。因此,为了顺利完成适宜行动,我们有必要在一些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中真实地认可自身的弱点,即有时不得不接受一些与目前自我概念的核心或重要方面不一致的或具有威胁性的事实描述,但同时又要保护自我概念的积极稳定性。

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同样可以从自我保护机制入手。首先有必要区分个体人格的“特质层面”(traitlevel)描述和“具体技能层面”(skill level)描述。对某一特质(如,记忆力)好坏的评价是通过表现在诸多具体技能(如,记电话号码或生日等)上的好坏来得以体现的,而多数情况下个体所接受的信息是涉及描述技能层面的表现,这就给了个体在接受消极技能的信息反馈时有机会对该特质的界定进-386-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年行重新操作。例如,事实事件的信息反馈表现为个体的某一具体技能水平渐趋下降(如,记不住某个电话号码),并且难以否认或忽视,那么为了保持与该技能关联的特质(如,记忆力)层面上的自我概念积极稳定性,自我极有可能通过降低该弱项技能对其关联特质的特征代表程度(diagnostic value)来得以实现。即,一个人屡次忘记他同事的电话号码,但如果他不认为忘记电话号码就表示记忆力差,那么他就能通过这种评价继续维持“我的记忆力并不差”这一自我概念;作为补充,他会辩解道自己仍能牢记高尔基的全名,也从不忘记他人的生日,这些事实可以证明其记忆力依然不错。同样,在相互交谈过程中,如果一个人发现控制个人姿势有困难,但为了保持其具有高水平交际能力的自我概念,他会将交际中的个人姿态视为其特征代表性低,而把倾听技术或言语清晰的自我表达视为其特征代表性高(假定这些技能是他所擅长的)(Greve & Wentura,2003)。

这种采用“看扁”当前弱项的信息加工方式具有两个优点。第一,表现为技能不足的缺陷既不被否认也不强辩,而是真实地认可和接受。这是使个体采取预防措施观念(如,随身携带电话号码本)的前提。第二,有了一个与个体真实能力相符合的解释之后,自我概念(如,记忆力还好)仍保持稳定。借用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可称为“自我免疫”加工(Brandtst?dter & Greve,1994),其功能表现为个体只要顺利通过对某一具威胁性信息的免疫加工(即降低该信息对应的特征代表性),那么该信息只能对自我概念构成较小的威胁,而自我概念仍可保持相对的积极稳定性。

自我保护_自我保护机制 -研究方法


自我保护机制

1 记忆忽视的实验范式
目前,研究者用于记忆忽视效应的实验范式是以对不同信息的回忆量作为反应指标的实验设计,从而直接比较自我关联-他人关联等维度上信息加工及回忆的差异,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为描述各种特质行为表现的命题语句。这些行为反馈可以区分为多个不同维度:描述自我-描述他人、消极-积极、有关中心特质-有关边缘特质等等。研究假设,如果记忆忽视效应在某类信息的加工上明显起作用,那么被试对该类信息的回忆量将显著少于其他信息的回忆量。

早期研究(Sedikides & Green,2000)主要考察信息的消极-积极、自我关联-他人关联这两个关键维度。研究首先确定要测定哪些特质(如,诚实、友善、谦逊、爱抱怨),接着根据这些特质编写与之有关的一系列具代表性的行为样例(每种特质对应于8 句行为描述,每句约10-20 词)作为实验材料(均可通过预先对特定人群的开放式问卷来收集),其中自我关联和他人关联的信息各半;同时这两类信息中又对半区分为消极负向的与积极正向的(如,“我经常对父母撒谎”就是一个自我关联的负向信息、“Chris 经常帮助隔壁的残障者搬运东西”就是一个他人关联的正向信息,自我关联和他人关联的语句只存在主语名词的不一致)。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对随机呈现的这一系列行为描述语句通过假想来进行理解(但不告知之后要进行回忆),呈现完之后马上进行2~3 分钟的分心任务,最后在规定时间内用自由回忆法测定被试对之前识记过的行为描述语句的信息保持量。

机制设计理论 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简介,自我保护机制-理论

后续研究(Sedikides & Green,2004)发现,其中的自我关联信息完全有可能不是被试真实的特质状况(如,要求被试假想“我经常对父母撒谎”)。这一因素可能会导致信息潜在的威胁性降低,从而降低了记忆忽视的效果;此外,各行为语句只有方向上的区分,没有区分程度的不同。因此,修正后的研究范式则在正式实验之前加入一个预试验――人格评定(即对所要测定的每个行为样例均进行多重等级评定),从中先得出当前被试自身特质的真实表现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写正式实验中所用的行为描述语句,从而消除有关自我的行为语句与真实自我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在证实该实验范式能够可靠、有效研究记忆忽视效应的基础上,它还可以进一步用于研究中心-边缘特质、可塑-不可塑特质等不同信息对记忆忽视效应的影响,以及记忆忽视的加工用时(操纵信息呈现的时间)、记忆忽视在个体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如,自尊、心境)等诸多课题。

但是该实验范式尚有一点不能明确:较少回忆的那部分“丢失”信息是发生于“记”的环节还是忆”的环节。根据上述的记忆忽视模型,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是受阻于“记”的阶段二,即选择性地不进行精加工,因此在“忆”时难以提取到此类信息。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可能消极自我关联信息有损自我概念或形象,那么个体会不自觉地对这些信息采取一种抑制性遗忘,导致较难回忆。针对第17 卷第2 期 两种自我保护机制: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 -387-于此,在延用该实验范式的基础上,最新研究(Sedikides & Green,2006 ;Green,Sedikides,&Gregg,2008)在自由回忆之后接着用再认法(预先制作实验材料的一个复本作为新刺激使用)再次测定其信息保持量。结果发现,在自由回忆时发生的对消极自我关联信息的记忆忽视效应却没有在再认中发生。该结论不支持“抑制性遗忘”(两种记忆测定中均应出现记忆忽视效应),进而初步证实了“信息在识记时未进行阶段二的加工”这一设想:未能精加工的信息难以主动回忆(却能再认识别)。

2 自我免疫的研究设计

自我免疫加工则关注于自我概念可在同一时刻做到(具体技能层面上的)可调节性和(特质层面上的)相对稳定性,它是对自我关联信息的策略性操作。因此,该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将用于描述个体特点的行为语句区分成特质层面的命题和技能层面的命题,两者的关系是除了特质本身的描述之外,每个特质还有一系列相对应的技能描述(Greve 和Wentura 的研究中选定了7 种特质,每种特质对应有10 个技能描述)。早期研究(Dunning &McElwee,1995;Greve & Wentura,2003)的基本思路为:步骤一,给被试呈现涉及自我概念不同方面的特质层面命题,先获取被试对每个特质重要性的评定,再获取当下被试在各特质层面上能力水平的评定(如,“你认为记忆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吗”与“你自身的记忆能力怎样”,5 点记分)。考虑到自我免疫加工的基本产生条件为消极(技能层面的)信息作用于积极(特质层面的)自我概念之时,此调查所得数据侧重于检验该被试在步骤一中“重要性”和“自身能力水平”均自评为正向积极的特质内容[Greve 和Wentura 将此类特质命名为“图式性”(schematics)特质,其他的为“非图式性(aschematics)特质]。步骤二,再给被试呈现用以描述这些特质的相应日常生活技能的命题(如,“记住电话号码”代表着“记忆力”这一特质的一种相应技能),要求被试先对所有行为技能语句进行符合程度的等级评定(如,“具有良好记忆力的人能够记住电话号码”,回答“完全不正确-完全正确”,9 点记分),再让被试就当自身实际情况对各技能进行自评(如,指导语为“下列所描述的技能你现在表现得好不好?”、题项有“记住电话号码”等,回答“非常不好-非常好”,9 点记分)。其基本的评定顺序为:①特质重要性,②当下自身的特质能力,③技能的特征代表程度,④当下自身的技能水平。根据自我免疫的理论假设,我们可以预期,较之非图式性特质,在图式性特质上,如果当下技能能力得分低的被试则更应该在评定该技能对于相应特质的特征代表程度上得分也低,即两者应呈明显更高的正相关(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点)。研究进而将图式性特质方面所对应的(技能的特征代表程度与当下自身的技能水平的评分转换为Z 分数后的)相关系数确定为“自我免疫指数”(SI),指数越高表明其自我免疫性越强(Greve & Wentura,2003)。但是,该方法仅为调查研究,其结果只能作为支持存在自我免疫加工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基于此,后续研究(Wentura & Greve,2005)采用了实验法。研究者编写了有关(中心)特质及其相应具体技能的命题描述语句作为实验材料。其中,启动句为描述具体技能的语句,目标句为相应特质的语句,要求被试对各语句进行是否符合的判断。结果显示,被试在回答启动句为自身弱项技能时对其相应目标句的作答反应时明显长于启动句回答自身强项的情况,也即:在肯定自身弱项技能的前提下,被试(潜在地)趋于认为该技能对其相应特质不具有较强的特征代表性(即两者关联程度较弱),以致在对特质语句作判断时反应更慢。这正体现了自我免疫加工的特点。

自我保护_自我保护机制 -讨论


自我保护机制

1 涉及与自我有关的动机过程
从加工机制可以看出,上述两种自我保护方式有着其较为广泛的适用面,并能有效达成与自我有关的某些机过程――“自我一致性”(也叫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和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Dunning,1995;Pervin,2001)。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两种加工方式均表现出个体通过对自我关联信息的适宜操作来重视自己的优势、轻视自己的劣势,从而起到自我概念的保护作用。其中,记忆忽视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的精加工,在确保自我一致性的基础上,其主导动机更应该是自我增强:试图寻找维持和提高自尊的信息;自我免疫则是在接受事实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策略性地重新评估,以保证自我概念的动态稳定性,其动机本质应该是自我一致性:试图在自我认知与所获得的信息之间寻求一致,而可能伴随产生的自我增强只是副产品。可见,两者均为合理化的平衡策略,是行之有效的“现实乐观主义”方式。

2 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存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其中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的功能局限性及产生此类效应的先决条件等内容还需进一步的检验。

第一,与其他可选的自我保护方式相比(如否认、借口、辩解等),是不是仅当这些(优先)手段均失去功效之后,记忆忽视或自我免疫才会发挥作用并变得必要呢?目前的研究对此尚需实证。另外,针对同一个信息情景,又会有哪些影响因素决定着个体是使用记忆忽视还是自我免疫加工?例如,当代表一个具体技能的某一缺点被知觉为永久而非短暂时,免疫功能是否更易发挥其基本作用(如,随年龄增长短时记忆力下降等事例)?

第二,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在符合引发自我保护的情境下(如,接触到消极自我关联信息),个体并不执行记忆忽视或自我免疫加工,而是真实、准确地处理这些对自我概念具威胁性的信息。例如,当老师面对有关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些具有建设性批评时,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记住这些批评、并对此进行高度重视。这些情景还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关注。目前对此现象的一个较好解释是:当此类信息所产生的后续功用大于其潜在威胁所带来的伤害时,人们则更愿意去重视它,如:教学能力应该是一个可塑特征,那么重视这种具建设性的批评反馈则可以更好地促进自我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第三,目前,记忆忽视现象已有一个可解释的认知加工机制模型,但如前所述,还有待完善;而自我免疫现象多数暂停留于通过自评报告来进行测量研究,并未从加工机制的角度进行更详尽的实验研究,解决此类问题需要进一步参考自我表征的认知理论,特别是关于自我评估、动机、特质与技能之间的认知联系等。

第四,在明确了信息本身的特点对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加工的影响之后,已有研究也进而考察信息接收者自身的不同个性特征及当时的情绪状态在其自我保护机制执行上的差异性。有研究初步显示,在记忆忽视方面,高自尊者易于低自尊者(石伟,黄希庭,2007;田录梅,张向葵,2008),自我贬损者(ego-deflation)易于自我夸大者(ego-inflation)(Green,Sedikides,& Gregg,2008),压抑者(repressors)易于敏感者(sensitizers)(Ashley &Holtgraves,2003),郁闷情绪者易于愉悦情绪者(Trope & Neter,1994;Trope & Pomerantz,1998);但有关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也有研究(石伟,黄希庭,2008)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自尊的记忆忽视效应是特质自尊而非暂时心境的结果。另外,在自我免疫方面,有研究(Greve,Enzmann,& Hosser,2001)得出,如果服刑青少年具有较强的自我免疫和适应性,那么其自尊稳定性也较强。

第五,两种自我保护方式的上述诸多功用均未提及其行动后果的可能不良影响。而事实上,不论记忆忽视还是自我免疫的功能并非毫无限制,这种自我保护只容许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自我稳定性和现实反馈之间的有效联系,而一旦超出这一限度,那么一种“极端”的忽视或免疫均会导致个体功能性障碍(表现为明明知道自身的重大弱点却死活不重视或不承认其重要性),而打破这一顽固性可能就是取得对此类个体的成功心理干预和治疗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讨论,记忆忽视和自我免疫又会在哪些情况下达到其功用的极限?一旦超过限度,其功用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个体自身或心理咨询师又该如何进行有效应对?

自我保护_自我保护机制 -参考资料

[1] 龙源期刊网 http://cn.qikan.com/Article/xlkx/xlkx200902/xlkx20090220.html

[2] 宏志网 http://www.hongzhinet.com/homeworkhelp/question_content10457.asp

[3] 东北网 http://health.dbw.cn/system/2007/05/08/050802329_01.s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50957.html

更多阅读

6下口语交际·习作四 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口语交际·习作四 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学会生存”。编排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二是借助这样一次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用列举事实的方法表达自己观点的本领。教学本组课文,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

极寒低温的自我保护 苹果低温保护

刚才惊闻有摄影师参加某冰雪摄影节被-37度极寒冻伤的消息。我想有必要赶紧K点字讲一讲在低温下的自我保护问题。最近几年我去了几次北极,多少有点心得:1.普通城市里穿的羽绒服、冲锋衣在低于-30度的地方统统没什么用,大概连-20都够呛。

环山小学女学生举办自我保护知识讲座 举办讲座

威海网讯 11月20日,环山小学针对3-5年级的全体女学生举办“守护童年防范侵害”自我保护知识讲座,旨在增强女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女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当日,环山小学法制副校长进行了主讲,她采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学会自我保护 小学生法制教案

课题名称: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保护未成年人

声明:《机制设计理论 自我保护机制 自我保护机制-简介,自我保护机制-理论》为网友惆怅人间几场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