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设备。简称电视机。电视机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还原为视频图像信号和低频伴音信号,分别加给显示器件和扬声器,重现图像和重放声音。
电视接收机_电视接收机 -电视接收机
电视接收机_电视接收机 -正文
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设备。简称电视机。电视机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还原为视频图像信号和低频伴音信号,分别加给显示器件和扬声器,重现图像和重放声音。发展简况1884年德国科学家P.G.尼普科用光电池和螺盘旋转扫描器,实现了把图像的序列光点转变为电脉冲的最原始的电视传输和显示,即机械式电视。1929年美国V.K.兹沃雷金在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展示了第一个实验的全电子电视系统。1930年P.J.范恩发明的电子扫描系统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电子束显像管的改进,使电视机进入现代电子阶段。1936年和1939年,英国和美国先后开始了黑白电视广播。从此,黑白电视机开始批量生产。1954年美国采用NTSC制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联邦德国、法国相继于1963年、1966年分别确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电视制式。现在全世界普遍采用以上3种制式进行彩色电视广播。中国1958年开始黑白电视广播,天津无线电厂于同年制造成功第一台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1971年试制成功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72年,中国决定采用PAL彩色电视制式广播并试制成功彩色电视发射机。1986年杭州电视机厂制成第一台微型电视机。1987年北京电视机厂和东风电视机厂同时制成立体、普通画面两用彩色电视机。1988年第一面组合屏电视墙面世。1986年中国黑白电视机产量为969.66万台,彩色电视机产量为401.31万台。
分类电视机的分类方法很多。依显示图像的颜色,分为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依信号处理方式,分为模拟电视机和数字电视机;依显示器件,分为显像管电视机和固体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视机;依电路器件,分为电子管电视机、晶体管电视机、集成电路电视机;依接收声道,分为单声道电视机、立体声电视机等。此外,还有立体电视机、多画面电视机、多功能电视机等。原理和结构家庭中用的电视机主要是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用来接收电视台播送的黑白电视节目,也可以用来接收兼容制彩色电视节目,但只能重现黑白图像和伴音。它主要由高频头、图像通道、伴音通道和扫描部分组成(图1)。
电视接收机黑白电视机收到电视台发送的图像信号后,将其放大和检波再加到显像管上,并对电子射束所引起光点的亮度进行调制。当电视机的扫描系统受电视同步信号的控制进行同步工作时,电子射束就能按照电视台发射信号的顺序和速度在荧光屏上进行扫描,这样便使黑白图像能重显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伴音信号则从图像通道中分离出来,经伴音中放、鉴频和音频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彩色电视机接收电视台播送的彩色电视节目时,能重现出彩色图像和伴音;而当它接收黑白电视台播送的节目时,重现出的是黑白图像和伴音。
彩色电视机可分通道、解码、显示三大部分(图2)。
电视接收机①通道部分:包括高频头、图像通道和伴音通道,这部分的工作原理与黑白电视机基本相同。②解码部分:彩色解码器将图像通道输出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分解为亮度信号(即黑白视频信号,它单独加到显像管上可重现黑白图像)和色度信号。色度信号经过色度通道解出R-Y和B-Y两个色差信号,再与亮度信号一起经解码矩阵电路还原为红(R)、绿(G)、蓝(B)三基色图像信号。
③显示部分:包括视频放大末级(简称视放末级)、扫描电路、枕形校正电路(简称枕校电路)和会聚电路。三基色图像信号经视频放大末级放大后,加到彩色显像管上,对三个电子射束所引起的三色光点的亮度进行调制。在扫描电路的作用下,它们按照与发射机相同的顺序和速度在荧光屏上进行扫描。当三个电子射束在会聚电路的作用下,在任一扫描点上均能重合在一起时,在彩色荧光屏上便重现出彩色图像。发展趋势电视机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集成化、数字化、多功能化。
彩色电视机的集成化已经历了3代。第一代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由7~10块集成块组成,每块约有100个元件。第二代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包括4~5块集成块,每块约有300个元件。第三代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仅用两块集成电路块,每块集成的元件数约600~1000个。
数字电视机经历了10年的研制过程,终于在1983年问世,它不仅图像质量好,清晰度高,无闪烁,而且便于进入社会信息网,日本已有小批量生产。
多功能化打破了电视机仅收看电视节目的传统观念,现时的多功能电视机还可接收文字广播,也可成为可视数据系统的终端。
1988年通过卫星广播的高清晰度电视,是电视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把清晰度提高到1125行,由此而出现的高清晰度电视机是一种全新制式的电视机,预计将在21世纪普及。
参考书目
黄仕机编著:《彩色电视接收原理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刘学达、王明臣编:《黑白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电路解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北京,1986。
张万斌、高雨春编著:《集成电路电视机的原理和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1986。
张兆扬、陈加卿、徐在方编著:《数字电视原理》,科学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