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发展沿革,喀秋莎火箭炮-性能数据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俄语:Катюша,俄文罗马化为Katyusha)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它们虽比其他火炮来的脆弱,但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二战中,喀秋莎成为了第一种苏联大量生产的自行火炮,并常将其装载于卡车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其火箭发射车为美援的雪佛兰G7100及福特-马蒙・夏灵顿HH6-COE4和苏联自己生产的吉斯6,吉斯151卡车等。喀秋莎火箭炮,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火箭炮的流行名称。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红军战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队里传播开来。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德语:Stalinorgel)。

喀秋莎火箭炮_喀秋莎火箭炮 -发展沿革


喀秋莎火箭炮

1941年7月14日,侵略苏联的德国中央集团军先头部队刚刚攻占了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奥尔沙火车站一片繁忙景象,德军利用缴获到的为数不多的苏联宽轨列车,抓

紧将后方的补给物资运往这个靠近前线的供应站。莫斯科时间下午2点30分,一阵突如其来的咆哮吓住了正在忙碌的德军,紧接着的一顿迅猛的密集炮火把车站附近的德军和他们的物资列车全部炸上了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到10秒的时间内,一切又陷于死寂。幸存的德军迷惑不解,是什么火炮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倾泻如此多的弹药?关于苏军使用新式火炮的报告被迅速上报,不过德军上层同样的迷惑不解。直到莫斯科会战期间,德军首次缴获了一种架在卡车上的火箭发射器后,德国人才了解到苏联的这种秘密武器。她就是我们的主角:喀秋莎火箭炮。

不言而喻,火箭炮的名堂全在弹上。苏联火箭武器的研制里程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一战爆发后,苦于飞机装备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国人便想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大口径机枪和机炮的重量和后坐力太大,难以在简陋的战斗机上安装。聪明的俄国工程师想到了航空火箭。但是由于不信任自己的技术,俄国高层未能允许工厂开发航空火箭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很早就在在航天火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1921年,专门研制火箭的第2中央特别设计局成立。不过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研制合格的固体火箭燃料和发动机。原来苏联工程师试图在炮弹发射药的基础上研制火箭发动机。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是一条死胡同,随即开始研制专门的固体燃料。经过不懈努力,苏联设计师先后研制出了可以稳定飞行400米的固体火箭,射程1300米的火箭弹,以及РС-8282毫米和РС-132132毫米航空火箭弹。苏联飞行员曾使用РС-82火箭弹在哈拉哈河狠狠地教训了骄横的日本人。而炮兵用的火箭弹时间上就是根据以上这两种火箭弹发展而来的。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以ЗИС(吉斯)-6 6X4载重卡车为平台。实验车的定向器非常有特色,为了尽可能的多搭载火箭弹,火箭炮共有24条工字型发射轨,上下两排交错排列,每排12条,看上去活像两排篱笆。更有意思的是,发射轨的指向竟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调整。也就是说,开火的时候,必须将车身与目标保持90度角,方向调整只能通过车辆转向来实现。不言而喻,这种调整方式所赋予的方向射角的精度是极差的,调整速度也是不可接受的。但是这次试验也证明了采用道轨式发射装置完全可靠,火箭弹的飞行也让人满意。关键性技术的解决使苏联在以后发展火箭炮的路途上一帆风顺

1939年3月,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8导轨的БМ-13-16试制成功,它的发射架也是工字型的,在上下可分别挂1枚火箭弹。这样БМ-13总共可以携带16枚М-13(РС-132的改进型)132毫米火箭弹,发射架拥有左90度-右90度的方向射界。苏联军方随即对其进行了各项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БМ-13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于БМ-13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不过由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

1940年,БМ-13已经试生产了6门,1941年军方又订购了40门,到了6月份,又增加了17门的定货。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元帅、总参谋长朱可夫大将以及军械人民委员乌斯季诺夫进行了成功地发射表演。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在БМ-13的定性测试尚未全部完成时,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全力生产Б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弹。6月28日,苏军决定组建一个Б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30日夜,头2门火箭炮开到了驻地。第2天,炮兵连正式成立。

当时只有7辆试生产型的БМ-13,3000发火箭弹,连长是36岁的伊万・安德烈耶维奇・费列洛夫大尉。经过1个多星期的应急训练后,全连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于极端保密,连炮兵连的人员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但是炮架上有一个К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便爱称其为喀秋莎(Катюша)。这个名字后来不胫而走,几乎成为红军战士对火箭炮的标准称呼。7月上旬,独立炮兵连被编入西方方面军,来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棱斯克前线。7月14日,7门喀秋莎隔着奥尔沙河,发射了112枚火箭弹,打击了对岸德军占领的火车站。为了避免遭到德军炮火袭击,费列洛夫连没有再次装填,匆匆撤出了阵地,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在此之后,费列洛夫连躲过了德军的空中侦察和炮兵观测队,在斯摩棱斯克,在叶尔尼亚,用自己愤怒的齐射,毫不留情地教训了法西斯侵略者。德军上层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苏联火箭炮的发射阵地,最好俘虏他们,不行就全歼他们。但是德国佬的每次行动都是白费工夫。

1941年10月初,德军发起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10月7日夜,正在行军的费列洛夫连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不幸与德军渗透的先头部队遭遇。炮兵连沉着应战,炮手们迅速架起火箭炮,其他人员则拼死挡住德军的冲锋,为火箭炮的发射争取时间。在打光了全部火箭弹后,为了不让秘密落到敌人手里,苏联炮手彻底销毁了7门火箭炮。由于发射火箭弹和销毁火箭炮耽误了时间,炮兵连被包围。在突围过程中,包括连长费列洛夫大尉在内的绝大部分苏军官兵牺牲。苏军的第一个火箭炮单位就这样结束了战斗历程。后来费列洛夫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家乡里配斯特和奥尔沙的几条大街被命名为费列洛夫街。1995年6月21日,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的第619号总统令,费列洛夫被追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

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БМ-13火箭炮。7月23日,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从此,喀秋莎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喀秋莎”底盘的后部,有2个手动的千斤顶。发射时,炮手要把它放下,以保证发射平台的稳定性。发射装置位于驾驶室中,由炮长操作,也可以通过电线连接,由连统一发射。初期的БМ-13一般编为独立迫击炮营或连(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称),主要用于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击;堵不住则可以利用良好的机动性能撤退。后来,苏联人在实战中发现,БМ-13在泥泞路况下的越野机动性不够,便想开发一种履带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够搭载132毫米火箭发射架的履带底盘只有Т-34和КВ。显而易见,在当时急需坦克的战况下,炮兵是不可能获得这些底盘的。无奈,他们只好选择了过时的Т-40水陆坦克底盘,安装了БМ-8-2424联火箭炮发射器。БМ-8火箭弹则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弹改进得来。不过Т-40在1941年秋已经停产,车况和数量都远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定型生产的БМ-8-24是以新的Т-60轻型坦克为底盘的。БМ-8-16的威力比БМ-13小,射程也近些,不过它的机动性更好,火力密集度更高,适合打击近距离的敌有生力量和轻型野战工事。此外还有一些安装在斯大林СТЗ-5拖拉机上的БМ-13和БМ-8-24火箭炮。不过,拖拉机的行驶速度实在太慢,这些笨家伙在机动作战中根本无法跟上部队,因此它们同样没有定型批量生产。这些乱糟糟的火箭炮反映出了苏联当时面临的近乎山穷水尽的境地,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可以用的底盘。

因此,1943年以后生产的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GMC 卡车为底盘,这种型号的火箭炮改称БМ-13Н。不过由于绝大部分的БМ-13都是以通用GMC为底盘,所以后来БМ-13Н就统称为БМ-13。苏军还在美国卡车底盘上生产了БМ-8-36 36联装БМ-8-48 48联装和БМ-8-72 72联装火箭炮。

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伟大胜利。1531门喀秋莎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对付德军的坚固火力点,苏军投入了刚刚研制成功的М-31-4火箭炮。这是固定简易的火箭炮。发射М-31 310毫米火箭弹。她所发射的М-31是一种超口径火箭弹,战斗部的口径是306毫米,后部发动机的为152毫米。战斗部装药重达达28.9千克,可以摧毁战争后期德军的坚固火力点。1944年,近卫火箭炮兵通过修改“喀秋莎”以适应这种巨大的火箭弹,产物就是БМ-31-12 “安德柳莎”12联装自行火箭炮。БМ-31火箭炮在布达佩斯、布拉格、柯尼斯堡和柏林等城市攻坚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1944年7月17日,在Налючи附近的战斗中,苏军投入了12门“安德柳莎”火箭炮对德军进行了144发齐射,对负隅顽抗的德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柏林战役中,威力巨大的“安德柳莎”火箭炮用作直瞄火力,给于德军巨大的杀伤,在最终攻克国会大楼的过程中,苏军调集了89门B-4榴弹炮、BR-5重炮、ISU-152突击炮以及安德柳莎火箭炮几乎将街区夷为平地。

苏联总共生产了2400门БМ-8系列,6800门БМ-13系列和1800门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门是装在卡车上的。到战争结束时,苏军已拥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火箭炮旅以及38个独立火箭炮营,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苏联红军的火箭炮部队已经成为整个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部分。

1941年底,苏联曾经研制了线导的M-13CH火箭弹,具体技术数据不详。估计由于难度太大放弃了研制。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发展沿革,喀秋莎火箭炮-性能数据

由于前线对装备火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苏联还在3轮摩托车和摩托雪橇上搞了一种奇特的БМ-8-12 12联火箭炮。不过在摩托车上的火箭炮发射稳定性实在太差,所以它并没有定型批量生产。开始组装的少量БМ-8-12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还有一种装在重机枪枪架上的M-8-66联火箭炮也曾经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


喀秋莎火箭炮

1942年秋,苏军和德军在高加索地区展开激战。由于高加索地域是山地,苏军的火箭炮开不上去。而前线部队又需要火力支援。苏联人又紧急开发了一种山地型喀秋莎――БМ-8 8联火箭炮。БМ-8-8由3个模块组成,总重68千克(不含弹),每个模块重22-23千克。因此,只要3个人就可以携带1门,非常适合山地作战。不过等到火箭炮正式装备部队时,已是1943年初。此时的德军为了避免被包围,正积极从高加索撤退。苏联的山地喀秋莎只装备了2个独立营,没有能够发挥大的作用。由于后来的战斗主要实在平原上进行的,山地型喀秋莎火箭炮很快停产了。

喀秋莎火箭炮_喀秋莎火箭炮 -性能数据


卡车型和履带型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由汽车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发射部分由滑轨床、炮架、回转盘、底架、瞄准装置、发射装置等组成。在发射前,火箭弹是用定向钮钳在滑轨槽的定向沟内。火箭弹的战斗部分的弹体内是TNT炸药。药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状发射药筒组成,汽车驾驶室内装有发射装置的发火转轮。

主要诸元:弹径132毫米,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弹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51226.html

更多阅读

踏莎行山居赏析 踏莎行曹冠赏析

踏莎行 山居“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望形共说清闲话。”“百般景物堪图画”,更进一步说,这首词分明就是一幅鲜活的山居秋景图。它清丽,它绚烂,

梁秋实“雅舍”照片 梁秋实语录

梁秋实“雅舍”梁实秋是北平人,青年时代就学于清华大学文学系,后又赴美深造,研习英美文学。1926年他学成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过教,帐下多出高徒。他课余不忘根本,从事写作活动,还翻译过莎士比亚戏剧八种。抗战爆发,平津沦陷,梁实秋避往华中,于

转载 喀秋莎——伴奏乐谱 喀秋莎 刘美麟 伴奏

原文地址:喀秋莎——伴奏乐谱作者:意如飘云《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这当然是一首爱情歌曲。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

喀秋莎: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歌曲

2011-07-14 10:56:03|分类: 【原创散文】…… 字号有一首歌曲创作于幸福的和平年代,却唱响在战火硝烟的苏联卫国战争的战壕里。在纳粹德国蹂躏欧洲的苦难日子里,在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战斗中,这首歌曲给战斗的人们增添了巨大的力量。这首歌

声明:《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发展沿革,喀秋莎火箭炮-性能数据》为网友筝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