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大萧条简介 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简介,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作者(美)罗斯巴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1出版, ISBN 9787208083158; 定价:39.00元.本书解读20世纪初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探究经济世界繁荣与衰退交相罔替的来龙去脉。作者根据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20世纪20至30年代的经济状况,对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巴斯罗德认为那场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然;对于金融领域,巴斯罗德采取了反中央银行的立场,批评了中央银行违背金本位原则,而对金融货币领域加以干预的做法.作者默里・罗斯巴德((1926-1995),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简介

大萧条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经济衰退都要来得深远。这次经济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首先发生在木材的价格上(1928年),这主要是由于苏联的木材竞争的缘故;但更大的灾难是在1929年到来,加拿大小麦的过量生产,美国强迫压低所有农产品产地基本谷物的价格。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澳大利亚,农业衰退由于金融的大崩溃而进一步恶化,尤其在美国,一股投机热导致大量资金从欧洲抽回,随后在1929年10月发生了令人恐慌的华尔街股市暴跌。1931年法国银行家收回了给奥地利银行的贷款,但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这场灾难使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的制度破产了:它导致了德国银行家为了自保,而延期偿还外债,进而也危及到了在德国有很大投资的英国银行家。资本的短缺,在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中,都带来了出口和国内消费的锐减:没有市场必然使工厂关闭,货物越少,货物运输也就越少,这必然会危害船运业和造船业。在所有国家中,经济衰退的后果是大规模失业:美国1370万,德国560万,英国280万(1932年的最大数据)。大萧条对拉丁美洲也有重大影响,使得在一个几乎被欧美银行家和商人企业家完全支配的地区失去了外资和商品出口。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

作者: (美)罗斯巴德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

字数: 282000

页数: 337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208083158

包装: 平装

定价:39.00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编辑推荐

解读20世纪初美国经济灾难的前因后果,探究经济世界繁荣与衰退交相罔替的来龙去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场美国大萧条震动了世界。是“自由放任”之罪?抑或是“过度干预”之弊?怎样的人为动机使得经济数据发生了变化?

历史轮回之际,商业周期理论是否依然有效?8000亿救市美元何时生效?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应当扮演何种角色?而我们,又当如何面对当下的危机?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撰序推荐:当我们正在经历着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建议所有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媒体人士,甚至普通大众,都读一读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因为它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次危机的真正原因,思考政府采取的政策是否恰当,也有助于未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作者简介

默里?罗斯巴德((1926-1995), 美国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承约瑟夫?朵夫曼(Joseph Dorfman)。生前主要担任内华达大学经济学S. J. Hall讲座杰出教授。他曾任米塞斯研究院(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学术事务副会长,《奥地利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的编辑,也曾长期参与纽约大学举办的米塞斯研讨会。主要着作有:《1819年大恐慌》(The Panic of 1819)、《人、经济与国家》(Man, Economy, and State)、《美国大萧条》(America’s Great Depression)、 《权力与市场》(Power and Market)、《金融体系的秘密》(The Mystery of Banking)、《自由的道德》(The Ethics of Liberty)、《在自由中孕育》(Conceived in Liberty)等。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目录

致谢

第五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1929年美国大萧条简介 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简介,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

第三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部分 商业周期理论

第一章 关于周期的实证理论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问题:一连串的错误

解释:经济繁荣与萧条

萧条的次要特征:通货紧缩引起的信贷收缩

政府应对萧条的政策:自由放任主义

阻止萧条

奥地利理论中有关商业周期的诸问题

第二章 凯恩斯主义对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批判

流动性“陷阱”

工资率和失业

第三章 对萧条的其他解释:一个评论

普遍的生产过剩

消费不足

加速原则

“投资机会”的缺乏

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

信贷性质说

过分乐观和过分悲观

第二部分 通货膨胀下的繁荣:1921-1929年

第四章 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

货币供给的定义

贷币供给的膨胀,1921-1929年

通货膨胀的产生,1:准备金标准

通货彭胀的产生,2:准备金总量

国加通货

贴现票据

买入票据―承兑汇票

美国政府证券

第五章 通货膨胀的进程

对国外信贷

帮助英国

危机到来

第六章 经济理论和通货膨胀:经济学家和平抑物价的诱惑

第三部分 大萧条:1929―1933年

第七章 萧条的序幕:胡佛和自由放任主义

胡佛干预主义的发展:失业问题

胡佛干预主义的发展:劳工关系

第八章 萧条开始:胡佛临危授命

白宫会议

扩张信贷

公共建设

新政的农业计划

第九章 1930年

进一步通货膨胀

斯穆特-霍利关税

胡佛在1930年后半期

公共建设的激烈争论

政府的财政负担

.......................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文摘

第一部分 商业周期理论

第一章 关于周期的实证理论

对商业周期的研究,必须基于一个令人满意的周期理论。不加“预判”而只关注成堆的统计数据,这是没有意义的。周期发生在经济世界中,所以一个有效的周期理论必须与普通经济学的理论相结合。然而,这两种理论的结合,即使是尝试性的结合,也显然只是一种例外,它并不是经济学中的常规。近20年来,经济学已经被很糟糕地分割成一系列互不关涉的部分――各个领域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有在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和米塞斯(Ludwig yon Mises)的理论中,周期理论才与普通经济学相结合。

大多数研究周期问题的专家都认为将周期问题与普通经济学相结合是不可能演绎出来的,而且这种方式也过分简单,所以他们不采纳这种方法,也因此(有意无意地)摒弃经济学本身。如果一个人炮制出一套周期理论,这理论与普通经济学几乎无所关涉,那么普通经济学则必然是错的,它在解释重要的经济现象时也就显得全然无用了。不说别人,单是那些制度主义者――这些纯粹的数据收集者――便很欢迎这样的结果。然而,即便是制度主义者,他们有时也必须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实际上,他们总是将直觉和洞见等混杂在一起进行研究,而这种混杂物是将各种理论领域中的成分毫无系统地拼凑在一起。极少有经济学家认识到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正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实际上与经济学体系中极具普遍性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事实上,米塞斯的理论通过对银行信贷扩张的研究,对干预自由市场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米塞斯理论的追随者在捍卫自己主张的过程中显得过分谦逊;他们通常宣称:在对商业周期进行合理解释的众多理论中,这种理论只是其中的一种,同时每种周期都适合用一种特定的理论解释其成因。这里,与在其他领域一样,米塞斯的追随者错误地采取了折中主义的态度。由于米塞斯的理论根源于普通经济学,所以它是惟一能够正确解释周期现象的理论。如果我们不想抛弃普通经济学理论,那么对于那些不能与普通经济学相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将之抛弃。

商业周期与商业波动

首先,区分商业周期和普通的商业波动显得很重要。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充满了持续无尽的变动,这种变动事先不能被准确描述。人们试图尽量准确地预报变动,但是这种变动不能被简化成一门精确科学。企业家忙于预测市场的变化,包括供给和需求的情况。越是能够成功获取利润的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测也就越准,而不成功的预测者只能半途而废。所以,自由市场上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也就是那些最善于对未来商业环境进行预测的人。但是,这种预测从来不是完美的,对未来的判断是否精确,也将一直成为判断一个企业家好坏的标准。如果事情不是这样,那么在商业活动中也就不会有什么利润和损失了。

就这样,变动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时间偏好的变化以及因时间偏好所产生的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变化;劳动力在数量、质量和地点上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发现或耗尽;技术变化对生产能力的改变;各种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变动都是任何经济体系中的典型特征。事实是,我们很难想像出一个没有变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完全同样的工作,没有任何经济数据发生变动。而且即使我们能够想像出这样的一种社会,我们也要想一想,是否人们就愿意在这种状况下生活。

所以,期待每种商业活动都趋于“稳定”,就好像变动从没有发生过,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实际上,使波动变得“稳定”或者说“消除”波动,这都是根除理性的生产活动。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一个地区每七年遭遇一次蝗灾。那么,每七年人们就要开始为灭蝗做准备:生产灭蝗设备,雇用接受过训练的灭蝗专家等等。显然,灭蝗业每7年要经历一次“繁荣”,而其他六年将面临“萧条”。那么,如果人们为了使灭蝗业得到“稳定”,坚持每年生产同样多的机器,也不管这些机器会不会生锈,会不会被人废弃,这样就能管用了?在为了“稳定”这样的口号下,难道人们就必须在需要机器之前就生产机器;在需要人手之前就雇用他们;或者,相反,在需要机器的时候却要延期生产它们?如果人们需要更多的汽车,而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房子的时候,为了稳定的目的,难道他们就必须仍然购买房子而不能购买汽车?正如F.A.哈珀(F.A.Harper)博士所说:

这类商业波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比如,一年中的不同时节,草莓的丰收都可能产生剧烈的市场波动。难道我们就应该在暖房中生产足够多的草莓使得整年的草莓业都能获得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特定的商业波动随时在发生。没有必要求助于任何特定的“周期理论”去解释这些现象。它们只是经济学数据变动的结果,它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学理论得到解释。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将普遍的商业萧条归咎于由“建筑业萧条”或者“农业萧条”导致的疲软。但是特定行业的衰退不能导致普遍的萧条。数据的变化可能同时导致一个领域内生产活动的增加,另一个领域内生产活动的减少。这里,我们还不能解释普遍的商业萧条――这才是真正的“商业周期”现象。假设因为消费者口味的变化和技术的改变,使得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转向了对其他商品的需求。许多人认为:因为农场主将购买更少的商品,而那些在向农场主提供商品的行业中工作的人,也将随之减少购买,以此类推,农业的萧条将导致普遍的萧条。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恰当的。这里忽视了这样的事实:人们生产消费者所青睐的商品,那么他们也将生意兴隆,而他们的需求也将增多。

商业周期的问题是关于普遍性的繁荣与萧条的问题;它并不探究特定行业中发生的这类问题,它也不是要搞清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一特定的行业发生相对的繁荣或者相对的低迷。一些经济学家――比如沃伦(Warren)和皮尔逊(Pearson)或者杜威(Dewey)和戴金(Dakin)――曾经相信并不存在普遍的商业波动,他们认为普遍的变动只是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互不相同的行业发生周期性波动造成的,这些周期有着不同的时间长度。从某些方面来说,不同的周期(比如20年的“建筑业周期”,或者7年的灭蝗周期)确实存在,但是它们对于普遍的商业周期研究,特别是商业萧条研究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试图要解释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繁荣和商业中的不景气现象。

要考虑具有普遍性的商业变动,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些变动都是通过普遍的交易媒介――货币进行传播的。货币把所有的经济活动串联在一起。如果一种价格升高,而另一种价格走低,我们可以认为需求从一种行业转向了另一种行业;但是,如果所有的价格都同时升高或者同时降低,那么货币领域准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只有货币的需求,和/或者货币的供给,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才会引起物价变化。货币供给量上升,而对货币的需求保持不变,那么每一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将会下降,也就是说,价格会普遍上升;相反,货币数量的减少将会引起价格的普遍下跌。另一方面,如果对货币的需求普遍上升,而货币供给量不变,那么每一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也会上升(价格会普遍下跌);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将引起价格的普遍上涨。所以,价格的总体变化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货币供给包括社会中所存有的货币数量。总之,对货币的需求也就体现在人们对持有现金余额的意愿上,而通过人们对在交易中获得货币的渴望,以及人们是否热衷于以现金余额的方式保有货币,我们可以对这种需求有所了解。在一个经济体内,商品的供给是促成社会对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商品供应量增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那么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使物价下跌。随着单位货币所体现的购买力上升,对货币的需求也会逐步降低,因为这时每一美元都比以前变得更有效用。相反,较低的购买力(这时价格也较高)意味着每一美元的效用更小,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买到与以前一样的东西。

当货币的数量和需求相互之间保持平衡,也就是当人们愿意以现金的形式持有现有的货币量时,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将保持恒定。如果对馈币的需求超过了货币的数量,货币体现的购买力将会上升,直到这种需求不再显得过多并且市场得以出清;相反,对货币的需求低于货币供给,这会降低美元所体现的购买力,也就会使物价上涨。

然而,以“货币内在关系”的视角来看,商业中的普遍波动仍不能告诉我们任何线索,让我们解释神秘的商业周期。确实,普遍商业中的任何周期现象都是通过货币的内在关系进行传播的,这种内在关系就是货币数量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但是普遍商业中的这些变动却很难用来说明问题。比方,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或者货币需求下降,物价就会上升;但是为什么这会造成“商业周期”呢?特别是,为什么它会造成萧条?早期研究商业周期的理论家将眼光聚集在危机和萧条上,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正是这些词汇困扰着经济学家,使他们极度难堪,简直就像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这些词汇正是亟待我们去解释的。

问题:一连串的错误

现在,在本质上指明特定行业或者普遍的商业中存在的波动,这种方法还不能为我们解释萧条这一现象。有关萧条的理论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突然之间发现了一连串普遍性的商业失误?这是任何周期理论都要回答的。商业活动就那么进行着,大多数商业机构获取着丰厚的利润。突然之间,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商业机构蒙受了损失;人们突然间发现这些机构在商业预测上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后记

《美国大萧条》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着作,其作者默里・N.罗斯巴德(1926-1995)也是当代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本书中罗斯巴德根据米塞斯关于商业周期的理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20-30年代的经济状况,对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初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中的许多论点极为新颖。首先令我们惊讶的是,罗斯巴德认为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那场大萧条不是因为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使然。其次,对于金融领域,罗斯巴德采取了反中央银行的立场,批评了中央银行违背金本位原则,而对金融货币领域加以干预的做法,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对长期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以外,罗斯巴德的许多思想都非常独特而又睿智,这留待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慢慢品味。这里,还需一提的是本书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这也是罗斯巴德及奥地利经济学派喜欢强调的一点。与新经济史学派不同,罗斯巴德和奥地利经济学派不赞成将经济史研究的重点放在经济数据的变化和制度的变迁上,他们认为经济史研究除了分析经济数据变化以外,还要找出是怎样的人为动机使得经济数据发生了变化,而这种人为动机又与历史中每个人或每类人的利益、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情感紧密联系的。这里,并不是说奥地利经济学派把经济史研究归于琐碎的事件分析而抛弃了纯粹的经济理论,恰恰相反,奥地利经济学派以货币理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套商业周期理论是相当成熟的。只是,这一学派的学者,比如罗斯巴德,认为历史并不能验证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因为经济史本身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媒体推荐

第五版序言

1929年9至10月的华尔街崩溃以及随之而起的大萧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促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这并非不可避免,而且由于这些事件使人们对市场和资本主义体系功效的信心被摧毁,这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能够长期存在。确实,我们可以认为,直到80年代末,大萧条在情感和理性上产生的影响始终没有从人们的脑海中抹去,但是此后,由于苏联的制度走到尽头,整个世界都开始认识到市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尽管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了这些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说明为什么这场萧条是如此剧烈,而且持续了那么长的时间,这些问题对于现代的历史编纂来说就像是一个谜。首先,无论如何,华尔街股市下跌本身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只是在1920年经历低迷之后,银行家和政府促使通货膨胀,这使美国经济开始迅速扩张。所以,矫正过程必然出现,而且确实还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实际上,在6月,经济已经停止扩张,股票市场不可避免地体现了现实经济领域中这一变化。

1929年9月3日,大牛市事实上走到了尽头,当精明的股票投机商从休假中归来,他们很快看到了那些基本经济数据,并陷入困境。后来的反弹只是大熊市的一个小小的插曲。10月21日的那个星期一,股票下跌的消息迅速传来,这是股市的第一次下跌。在之前的那个周六,电报里传来征收保证金的要求,投机商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储蓄甚至房产将要失去了。10月24日的那个周四,股票直线下跌,没有一个人买,由于不能满足保证金要求,他们的账户被强行平仓。这样,到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到来时,第一次有人抛出那些正在上涨的好股票,以尽量增强自身的清偿能力。

至此,这些都可以被解释,也应该可以被预计到。这次股市的纠正过程必然是严厉的,因为华尔街当时的投机行为是史无前例的。1929年,1,548,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此外,在这些人中,接近2/3,也就是60万人口用客户保证金炒股;也就是说,他们在利用那些他们并不拥有、也不能轻易用于生息的资金。

在保证金交易增多并带来危险的同时,投资信托公司猛增成为牛市后期的特征。传统上,股票价格一般大约是股票收益的10倍。在收益较高的保证金交易中,股票收益率也只有1%或2%,而贷款购买这些股票所付利率则达到8%―10%,远远高出保证金交易中的股票收益率。这说明任何利润只能出自资本收益。这样,尽管美国无线电公司从来没有分红过,但他的股票指数却在1928年从85上升至410。到1929年,一些股票的价格是其收益的50倍。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于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它却成了一种金字塔式交易的形式。到1928年年末,每天都会有一家新的信托投资公司进入股市,而且几乎所有这些公司都进行的是倒金宇塔式操作。它们自己设想出一套精明的投资方式,以此产生一种“高杠杆作用”,这是1929年的新名词,这样就确保了股票市场表面的增长,但作为股市增长的基础,真实的经济增长却相当小。比如,用一笔500美元的投资而成立的联合创办人公司,到1929年,其名义资产达到686,165,000美元,而正是名义资产决定了股票价格。另一个信托投资公司,其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10亿美元,但是它的主要资产是一家电力公司,而这家公司在1921年的资产只有600万美元。这些信托公司的资产几乎全都令人怀疑,它们的投机行为造就了股市的繁荣,但一旦股市暴跌,“高杠杆作用”的影响将会发生反作用。 --此文字指本书的不再付印或绝版版本。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序言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并席卷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未能幸免。

现在人们热衷于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衰退是否已见底?世界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有人说是V型,有人说是U型,也有人说是w型。最悲观的说法是L型。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最根本的问题是:这次危机是根源于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得见的手”出了问题?对造成目前局面的不同理解和回答,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政策选择,还关系到未来走向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一种流行的观点把这次经济危机归结于自由市场的失灵,特别是经济自由化导致的结果。危机出现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各国政府都在慌乱中出台各种各样的救市政策: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大规模扩大银行信贷,向处于破产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注入巨额资金,无节制地增加公共工程投资,刺激消费,强化监管,接管私营企业,如此等等,数不胜数。但读一读当代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这本关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典着作,你就会真正明白,如同上次大萧条一样,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不如说是政府货币政策的失败;与其说是企业界人士太贪婪,不如说是主管货币的政府官员决策失误;政府目前应对危机的政策与其说是在解决危机,不如说是在延缓和恶化危机。

美国大萧条_美国大萧条 -名人推荐

悦读

“此书应立即焚毁,永不再版”。

什么图书让网友有了这么“狠”的评价呢?答案是罗斯巴德那本著名的《美国大萧条》。

原来,这本图书的再版时间居然与历史上经济危机的时间数次巧合。该书第二版时,正值美国1969年~1971年的经济衰退;第三版又恰逢1973年一直延续到1975年由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致的经济萧条;第四版时美国正在经历1981年~1983年的萧条期;1999年第五版时虽然美国经济处于低通胀低失业率的良好状态,但随之而来的2000年~2003年经济又开始出现下滑,到2004年才恢复部分元气。这似乎成了一种魔咒,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罗斯巴德和他的大作就会被人们重新提及。

网友的评论可能是一种既爱又恨的情感表达。但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细细回忆自己看过的经济管理类图书(以下简称“经管图书”)就能发现,原来每一本热销的经管图书背后,串起来看,就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周期线。

近些年,人们对于经济的关心直接成就了经管类图书的火爆。“次贷”、“大小非”等概念咱老百姓也要学着说上两句。这个世界变化得实在让人措手不及。人们观念转变的速度居然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上下。

如今,曾经随着股市“全线飘红”的股票类图书已变得无人问津,而其他期货、债券和基金类图书也如同投资市场一样遭遇了寒冬。前些年蹿红的经管图书类别也难逃被“套牢”的厄运。

现在,当你走进大小书店,《美国怎么了》、《粮食危机》、《逃不开的经济周期》摆在了黄金位置。而像本文开头所提及的诸如《美国大萧条》、《资本论》等经典图书却走到了热卖行列,人们正试图用从过往的经历中找到“抗寒”秘方。

奥地利学派视野中的金融危机

2008-12-8 14:24:06 李华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1726.html

更多阅读

1935年美国黑风暴 1935年美国货币

引 子七十多年前,一场始无前例的黑风暴席卷了美国大平原。所经之处,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疾病流行,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这场黑风暴是如何形成的,它又给人们留下了怎样的伤痕?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重回风暴现场。[推出片名1935年美国黑风

2014年十大金股 2014年十大牛股

2014年10大金股核心提示:这是2014年的整体思路,大家可在每一个群体中,精选出一两只进行操作!按2013年中国A股市场主板的表现来看,中国梦与股民无关!在美国股市今年连创50次历史新高,欧洲和日本等股市连创六年来新高

中国股市20年美国股市100年走势图 中国股市20年走势图

把这两幅图放一块想到点啥呢?美国的100多年的趋势会不会跟我们的未来呢?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29年的大萧条等事件,但长期看走势确实还是是震荡向上的,这也证明长期股票的投资会比债券,房产等投资收益更高的。最为重要的说明了,只要我们

声明:《1929年美国大萧条简介 美国大萧条 美国大萧条-简介,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为网友黑白颠倒的年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