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创新举措 有毒资产 有毒资产-举措,有毒资产-有关细节

有毒资产计划就是在市场情况良好的时候,资产面临的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都被暂时掩盖了起来,而当危机降临的时候,潜在的所有因素就会积聚在一起爆发出来,这样的暂时稳定资产就叫做“有毒资产”。美国目前万亿买入的“毒资产”即是“遗留贷款和证券。行业分析师们表示,美国的银行系统大约有近2万亿美元有毒资产,其中主要是住房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


有毒资产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举措

根据美国官方说法,银行的有毒资产应该被称之为“遗留资产”(legacy assets),正是它们的存在制约了整个借贷市场,拖住了美国经济的后腿。

为了处理“有毒资产”,美国财政部的两项举措是:首先,计划扩大美联储的“定期资产抵押证券贷款机制”(TALF),支持投资者买入银行的“有毒资产”。TALF可向投资者提供贷款,并同意接受非流动性资产作为担保,使投资者能够获得购买汽车、房屋以及助学等方面的贷款。

另外,政府还将通过援助基金设立一个公共-私有基金,用于支持私人投资者购买“有毒资产”。财政部将动用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资金,与私人投资者组成共同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将由私营投资公司管理,财政部担当合作投资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私人投资者出1美元,财政部就出1美元。

整个计划的核心投资将由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提供750到1000万亿美元的资产,与之配套的是投资者的投资――美国政府希望这样的配套可以站到整个资本的5%或者以上。通过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提供的杠杆作用,巨大的有毒资产将得到认购。美政府表示,它希望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及其他的长期投资者购买这些资产。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有关细节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09年3月23日上午公布了政府第二阶段金融救援计划的细节,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将合作收购金融机构“有毒资产”,总额为5000亿至1万亿美元。市场反应积极,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应声而涨,花旗、美洲银行等金融类股票领涨。

财政部宣布设立“公共―私人投资项目”,政府最多可为此出资1000亿美元,与私人投资一起购买“有毒资产”。根据财政部提供的说明,政府和私人投资者将成立投资基金,通过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获得低价融资,以相互竞争的形式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组织的拍卖会上购买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使这些资产的价格既高于其目前的市场水平,又避免了政府过度支付的问题。比如银行要处置一笔1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投资基金最终以8400万美元竞标购买,私人投资者和财政部各出600万美元,其余7200万美元则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私人投资者的最初投入只相当于总成本的7%左右。如果投资基金投资成功,则政府和私人投资者按比例分成;若投资失败,私人投资者损失的只是其最初投入的本金。政府希望该计划的推出将帮助银行剥离资产负债表上的“有毒资产”,不再囤积现金,从而恢复信贷流动。私人投资者将负责这些投资基金的运作,并根据经济表现决定长期持有或卖出盈利。

计划中的私人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养老基金、总部设在美国的外国投资者等。与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它们在金融市场上被称为“影子银行系统”,但却拥有强大的能量,在金融危机之前,控制着美国金融市场上70%的信贷流动。

市场反应积极,显示出华尔街对该计划的乐观情绪。但分析人士认为,该计划的成功取决于它吸引私人投资者的能力。尽管私人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很小,但在美国国际集团奖金事件之后,一些私人投资者可能还会犹豫观望,担心政府可能会事后修改计划的条款。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应对计划

在等待近一个月之久以后,美国金融救援计划中的“剥离毒资产”方案细则最终出炉。昨日晚间,美国财政部宣布,将建立公私合作投资基金,出资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资金购买市场上的5000亿美元甚至1万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从计划框架公布之初被指“空洞、无细节”,加之政府行动迟缓,美国财长盖特纳饱受批评。因此,这次具体计划的公布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惊喜备受关注。能否解决这次次贷危机中最核心的问题,也关乎美国经济能否走出危机恢复增长。

美国财政部将利用政府与私人的资金,购买金融危机“有毒资产”,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联合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美国财政部将从去年10月通过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资金中再次拿出750亿-1000亿美元资金。

财政部和私人资本将成立一个“公共-私人投资项目”,用来收购“有毒贷款”和“有毒证券”。同时,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担保,最高提供担保金为投资者所提供的资金或者股权的6倍。

根据计划,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对不良贷款资产进行组合拍卖,这些资产将由私人投资者控制和管理,但需接受其监管。

受此消息影响,2009年3月23日日纽约股市开盘后,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3%。当天,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上涨。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269.57点,收于8215.53点,涨幅为3.39%。

“目前解决金融危机的惟一途径就是同私营机构合作,消除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问题资产。”盖特纳上周日在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表示,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但这一计划是否真的可行?金融救援计划又会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借复苏苗头大印钞票

“近来,美国不惜动摇美元地位的系列举措,是看到了美国经济有了复苏的苗头,因此美国希望依托这个背景向市场大量注资,希望能成为刺激美国经济恢复的一剂强心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指出,美国市场近来频传捷报,一系列的利好数据刺激美国股市出现了一年来的首次连续两周上涨,如果在这种关键时刻继续出台更有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恢复则是非常有利的。上周,摩根大通、美国银行与花旗纷纷宣布前两个月盈利,美国股市出现戏剧性转机。此外,美国2月新屋开工数量剧增22%,也是8个月以来的首次回升。

这次收购“毒资产”方案也是美国回购国债之后又一重大举措。黄卫平表示,这种向市场放量投入货币的举措也再次符合了美国目前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势必将加剧美元贬值幅度。

资产定价仍存问题

这一计划最大的看点是吸引私人投资者购买不良资产,但最终能否如盖特纳的心愿已经引来很大争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表示,“其中如何对这些‘不良资产’定价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目前这些资产早已不在市场上流通。价格定得太高,私人投资者未必愿意承担那么大的风险;而价格定得太低了,也就失去了政府救助的意义,造成纳税人资金的浪费。”张斌说,“对此,我并不是很乐观。价格的磨合将经历很长的过程,而市场并没有太多等待的耐心”。

市场机制仍处休眠状态

而张斌还有更不看好这一计划的原因。他表示:“这一计划根本不管用,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这次即使能清理部分不良资产,但不能保障不再出现新的不良资产问题。因为,现在市场机制没有从根本上恢复,仍处在休眠状态”。美国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主要是指住房和商业用房抵押贷款、贷款关联证券、金融衍生品。有数据显示,仅抵押贷款价值估计就超过2万亿美元。“目前金融市场上的不良资产远不止这些,因为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非常冗繁,造成的债务关系也非常混乱,金融机构自身也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不良资产。”他认为,美国要想真正走出金融危机,就要让这些金融危机公开自己的账面亏损,使银行交易更加透明化;其次,要允许金融机构该合并的尽快合并,该破产的也应该让其破产。只有这样,美国金融市场才能建立正常的秩序,美国经济也才能最终走出危机。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化解之道

不久前,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强调,其领导下的联储当前第一要务是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求增长并不在今年议题范围之内。另外,尽管奥巴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这些救市措施,或说稳定人心的措施,并不会在短期内立竿见影。

早复苏预期中“毒”

对比前后官方及市场对复苏时机的预测,有很大不同。2009年1月,大部分分析师都期待市场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复苏。然而,随着银行问题日渐突出,预期下半年经济好转的声音,几乎已经消弭了。

伯南克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金融环境较差,使得普通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不明显。似乎还进入了一种死循环:日渐糟糕的金融环境,使得市场信心加速下挫,企业资金缺口也不断加大,这又恶化着信用市场,反过来又给金融环境改善增加了难度。

而问题真正化解之道,在于强有力的财政政策,这是纳税人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不过,即使政府使用了更有力的财政手段,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完全修复也需要数年时间,也就是金融市场恢复至少需要两到三年。

如今,美国人的神经都系在了一些摇摇欲坠的大银行身上,需要获得足够融资。如果不行,美国政府则会被迫增加持股比例,即开始所谓的国有化进程。

有毒资产处理方法

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帮助银行处理“有毒资产”极具争议。目前看来,政府帮助银行有三种方式:政府保险或担保甚至以贷款等方式注资,设立专门银行购买“有毒资产”,以及将银行国有化。

第一种方式现在已被证明不可行。我们看到,即使政府能够并愿意拿出那么多资金为银行注资,但被注资银行并不会因此就放宽贷款条件。这对致力于扩大市场流动性和改善市场信贷环境的政府来说,无异于拿一大笔钱打水漂。

因此,那么就只有设立专门银行购买“有毒资产”或干脆把银行国有化。前者在英国比较受欢迎。但这还只是银行清理“有毒资产”的开始,关键问题是银行资本是否充足,并能应付可能面临的损失。

第二种方案还有一大难点:对有毒资产定价。一方面,政府不能以高价买入“有毒资产”,这相当于所有成本都转嫁到了纳税人头上;另一方面,政府如果出价过低,就不能达到有效解救银行的初衷,而面临更大的偿付困境。

政府到底该如何救银行呢?一方面政府出于道德考量,另一方面政府担心多出一个天文数字的负债来,因此,最可能的情况就是第三种方案,将银行国有化,政府增加对银行的持股比例。

最近美国政府披露的救市计划中,就包含一个规模为5000亿美元的政府和私人共同出资的合作基金,专门用来吸收银行部门的“有毒资产”,该计划还可能最大扩至1万亿美元。这样做的好处是,直接可将“有毒资产”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抹去,增加银行间的互信,帮助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恢复,从而带动整个市场流动性的恢复。

然而,这可能只是眼下情形,未来银行被政府接管可能无法避免。英国政府将苏格兰皇家银行50亿英镑的优先股转为普通股后,持股比例达到了70%的绝对控股地位。相信,美国政府离这一天也不会太远。

伯南克的反面信号

“尽管前景晦暗,但大银行还没有到 ‘zombies’的地步。”伯南克在2月24日谈到当前银行困境时说。“zombies”是指一些古老部落信奉的蛇神或巫毒,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中,人们开始用“zombies”来形容日本银行,这一用法流行于当今。

伯南克主动提到“zombies” 表明“有毒资产”的“黑洞”实在太大,还难以衡量,因此政府无法对症下药,对其定价就更天方夜谭了。因此,摆在监管层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国有化。

伯南克宣称,“我们不再单纯给予这些银行资金支持让它们做想做的事,它们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接受任何激烈的改变方式,最快找回盈利的感觉。”

拒绝国有化,却行国有化之实。伯南克一口咬定国有化得不偿失,认为国有化有损公民权并会滋长不公正现象,但却承认银行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管。

部分分析师认为,联储以及政府对接管银行如此避讳,从侧面恰恰反映了上述压力。如果他们能像法国当年在对银行国有化那样,危机之后,银行再重新私有化,也未尝不是一个解决困境的办法。

许多专家认为,国有化能够真正扭转当前市场的颓势。美国政府已经为主要银行注资数百亿美元,光是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两家,就通过购买非普通股形式注资900亿美元。

固定资产管理创新举措 有毒资产 有毒资产-举措,有毒资产-有关细节

康涅狄格大学法律学院银行与证券系的教授帕特丽夏・麦考伊指出:“其实当政府在买入股票时,国有化已经开始了。一旦情况超出控制范围,他们会实施更强硬的措施。在国有化模式中,联邦政府在确定银行无法自主生存时开始接管银行,银行被接管和破产是两种唯一的结果,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不过,银行在被接管之后,政府可以选择出售其不良贷款,也可以选择拆分银行并分别出售其业务。麦考伊强调,“当政府决定接管一个银行时,他们也不可能管理太久,应该会很快又交还到私人手中。政府还可以通过购入定向发行的股票,取得多数控股地位,类似英国政府持有苏格兰皇家银行70%的股份一样。”政府不会直接去管理公司,只不过是帮公司换一个管理团队而已。

国有化的反应

银行国有化,成了全球的焦点。股票市场、银行管理团队都产生强烈反应。因为国有化结果首先就是股票大幅贬值,然后引领金融股及其他相关板块集体跳水。所以,股市投资者并不希望银行实行国有化。而存款人并不受影响,因为有联邦存款保险作保障,银行分支机构也会照常运营。比较而言,企业借款人则会被严格限制。

银行家协会认为,国有化会损害金融部门,使信贷环境更加恶化,还会降低公众信心。如果政府一味纠缠在是否国有化问题上,那么投资者只能冷眼旁观,对市场恢复同样没有好处。而美国银行则宣称,自己完全可以处理 “有毒资产”问题,并声明,对国有化的猜测并不了解该行。

而高盛公司前银行家、新当选康州国会议员吉姆・海姆斯认为,现在政府插手银行事务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我们喜欢与否,联邦政府都已经成了金融体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在干预的同时,注意不要把政治因素带入这些机构的管理当中就好了。”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剥离有毒资产新方法

或许的确有美国人认为,作为财政部长并不需要太多的政治技巧。但随着银行危机不断攫住经济,而一场衰退又可能演变成萧条,盖特纳不得不站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已经连亘数日的美国银行有毒资产剥离计划最终出台。按照美国财政部的说法,这些资产应该被更恰当的称之为“遗留资产”。假如以恰当的方式对之进行处理,财政部对它们的剥离将会给纳税人带来收益。

这牵扯到了盖特纳剥离这些资产的新方式。根据细则,美国财政部将采取措施(承担风险)“确保私人投资者参与进这个计划当中来”。而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竞拍的方式给这些资产给出一个合适的价格。“这将借助市场的力量来避免政府给出过高的价格,”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官员表示。而一旦这些资产价格回升,纳税人、私人投资者都将获得收益。“现在的这种方法是一种折中,它既避免了渐进主义式的危险,也避免了让纳税人承担所有的风险。”美国财政部的声明说。的确有分析指出,这项新计划,将是一种阻止衰退继续侵蚀经济的有效方式。

抛开这是不是一种新的方式不谈,抛开这些资产“是不是真的有价值”也不谈,短短四十天多天,盖特纳财长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现在的确看不到太好效果的财政政策。虽然奥巴马依然在呼吁应该给予他更多的信心,“但是无效的政策和更加糟糕的实施使他表演了一场蹩脚的戏剧。在这次拯救银行的行动中,他的做法将会削弱奥巴马经济政策的合法性,使后者更加难以从国会获得足够的资金。”左翼杂志《新共和》已经在说。

美国经济和盖特纳的时间都已经不多。“试错的成本并不仅仅是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机会,它还会使美国人丧失更多的宝贵时间。”“一切还没终局,但已是为时不远。”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萧条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这样悲观的评价说。因为他认为,这是一项“现金换垃圾的新计划”。

有毒资产_有毒资产 -参考资料

[1]http://news.hexun.com/2009/mlcgzq/

[2]钱袋网http://www.kdmoney.com/club/topic-508-999.html

[3] 娱乐http://77yule.com/article/5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2299.html

更多阅读

鞍钢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李英麟,康成明等摘要:主要剖析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实物和财务两套系统单独运行,造成数值差异、不能整合统计等诸多弊端。介绍了将实物和财务两套系统整合为一,实现1+1>2的设想,分析了整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目的为切实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借款报销行为,合理购置、正确使用各类固定资产并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与完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2条 定义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

葛洪义:社会管理创新与法律方法

社会管理创新是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政治话题;这既是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又是国家治理方式转变过程中长期面临且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显然,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使我们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

推进PDCA循环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 pdca循环

推进PDCA循环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可以说,管理创新是新时期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本保障。那么,怎样有效实施管理创新呢?PDCA循环就是一种创新管理的科学的思想理念和基本方

声明:《固定资产管理创新举措 有毒资产 有毒资产-举措,有毒资产-有关细节》为网友望川秋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