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蔬菜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担忧的是,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
催熟剂_蔬菜催熟剂 -市场调查
多地蔬菜催熟剂大行其道
西红柿“一抹”就变红
市场卖的西红柿,别看外皮是红色的,切开后籽却是绿色的,捏起来还硬邦邦的,搞不清是熟的还是生的,包括西红柿、黄瓜在内的多种蔬菜,虽然看起来成熟了,但吃起来味道却变了,不像是自然熟的。
安徽省最大的“菜篮子”――合肥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多位菜贩坦承,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农在蔬菜未成熟时,使用一种叫“乙烯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加速蔬菜成熟。
黄瓜“一抹”就变粗
山东寿光一林姓菜农表示,“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当地使用比较普遍,在黄瓜等开花之前涂抹到花茎处,或是在形成果实之初涂抹到果实上。
寿光王姓菜农说,他家黄瓜地里用的是“绿直灵”(另一种催熟剂),从幼苗时开始打,一茬黄瓜要打五六遍。
安徽菜农马大爷说,使用了植物“激素”,一般瓜身会变直变粗,顶花色泽鲜艳不易脱落,刺细长扎手。而正常成熟的黄瓜,顶花会枯萎、自然脱落,外形比较弯、个头也不大。
现在菜农用“催熟剂”很普遍,很少人能等到九成熟再摘下来销售。“批发市场里外地来的很多经过催熟的西红柿,比我们本地正常长的卖相好看、更受欢迎,且价格卖得也要高一些。”山东、安徽等地一些农资市场了解到,几乎每家门店都出售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店主们普遍反映销路很好。一位店主说:“谁家大棚不用这个?几乎是100%用!”
催熟剂_蔬菜催熟剂 -泛滥原因
蔬菜催熟剂
使用催熟技术是蔬菜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客观需要,但不规范使用则是许多利益的驱动。
一些菜农说,“催熟蔬菜”可以早上市,多赚钱。来自上海的孙姓菜农介绍说,西红柿一般是越冬作物,使用催熟剂的目的就是提前上市,赢得价格优势。2011年的市场行情比较好,西红柿的批发价卖到了1.8-2元/斤,相对于自然成熟的来说,催熟西红柿价格平均要高约0.8-1元/斤,按亩产3000斤西红柿计算,1亩地催熟西红柿能多赚3000元左右。
用了“催熟剂”后可以增加产量。江苏一位黄姓菜农对记者说,用不用“催熟剂”差别很大,正常长的黄瓜亩产5000斤左右,用了可以到8000斤,人家技术好的,亩产更高。
外观好看,卖得快也是原因之一。这位菜农说,用了“催熟剂”的黄瓜瓜色鲜嫩,比较好卖,大家都喜欢买。“另外,保存期长,在菜场不用药的两三天就发软、很难卖掉,而用药的至少能保存五六天,瓜贩和超市都比较欢迎。”
安徽一姚姓菜农说,由于常年养成的种植习惯,一个地方只要一家用了催熟剂,管它有没有副作用,其他人家也会跟风使用,“大家都用这个东西,你如果不用,价格没有竞争力,消费者不认可,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这个药剂很便宜,2011年1亩地西红柿产量约3000斤,能卖5000多元钱,而药剂的成本也就在5块钱左右。”一位菜农说。
催熟剂_蔬菜催熟剂 -专家说法
蔬菜催熟剂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朱世东说,催熟是中国果蔬生产流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它可以起到保障产品供应、抵御低温冻害等作用,应用范围比较广,在多种蔬果中使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教授蔡建伟认为,在国家标准内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标使用,导致蔬菜“催熟剂”含量超标,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专家也表示,由于“催熟剂”的使用标准不健全,相关监管部门很难也很少去监控菜农是否规范使用“催熟剂”,因此,“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仍是一个“谜团”。
朱世东介绍,目前使用较多的“催熟剂”是乙烯利。按照国家规定,为了使部分果蔬果实早转色,允许在绿熟后期用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催熟。 当前使用乙烯利的蔬果很多,如西瓜。而根据目前的国家标准,西瓜使用乙烯利,从检测上看就“无标可循”,其安全性也就不确定。
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告诉记者,催熟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允许使用。
周普国:实际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天然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催熟剂它就是加快果实的成熟,在我国目前批准登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38种。
而对于催熟剂的使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蔬菜瓜果都能用催熟剂,而农产品口感不好也不是使用催熟剂造成的。
张真和:并不是所有的蔬菜、水果都使用什么催熟剂、庞大剂这些调节剂一类的东西,比如说像催熟剂,它主要是用在像香蕉、芒果这样一些需要长途运输,不能够成熟以后才采熟的这样一些水果上。
催熟剂_蔬菜催熟剂 -检测不健全
在“无公害蔬菜”的检测体系当中,没有“催熟剂”的相关检测指标,尚缺乏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因此无法判断植物激素的使用是否过量。这方面确实是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