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交警岗亭,矮寨盘山公路-矮寨盘山公

史料记载,修筑这段仅六公里的公路,当年2000多人次民工栉风沐雨整整奋战了七个月。其中死亡200多人,小伤小残的不计数。为了追怀死难者的功绩,当时曾在路中天桥附近竖立一尊“开路先锋”的铜像以志纪念。后来铜像毁于战乱。1987年湖南省政府拨款,按原型重塑铜像,移置在矮寨天桥上方山崖上。同时还在山顶“公路奇观”的终点,建起一座“湘川公路死难员工纪念塔”。塔与“开路先锋”铜像遥遥相对。彪炳日月,光照千秋。 “开路先锋”铜像,为湖南原省长熊清泉题字,1987年立,高5.7米,重0.9吨,矗立于云雾山巅。再现了当年开筑湘川公路的广大员工奋勇不屈的风貌和精神。

矮寨盘山公路_矮寨盘山公路 -交警岗亭


矮寨盘山公路

由于这是湖南西部连接重庆的国道,尽管道路是盘旋在悬崖绝壁而上,但车流量很大,路面损坏,并经常发生堵车。当地的交警同志很辛苦,每天在悬崖绝壁上的公路上疏导交通,由于公路路面太窄,他们的交警执勤台不能布置在路面上,否则会影响车辆通行,没办法,只好就着公路悬崖旁的一棵树搭起一个简易的台子,摆上两个小马扎,累了也有个地方小坐一会,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周围没任何护栏,上面也没遮雨棚,这可算是国内最牛,最拉风的交警执勤台吧。

这段公路长约六公里,却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面上。这样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左右移动,转折十三道锐角急弯,形成二十六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形象地说,这段公路的外观,就像一长条折折的带子,一根压缩的弹簧,一道陡峭的多级阶梯。


矮寨盘山公路

公路简介

矮寨盘山公路,为国道319干线(旧称湘川公路)公路奇观。自下而上经13处弯道始达坡顶。山势陡峭险峻,近坡顶处有一公路天桥,全国罕见。山顶建有“湘川公路死事员工纪念碑”及“开路先锋”铜像。


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公路,属横贯湘西全境的湘川公路其中的一段,始建于1935年初,1936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是衔接粤汉、湘桂黔路通向西南的咽喉要道。这一段公路长约6公里,却修筑于水平距离不足100米,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70-90度的大小斜坡上。这样特定的空间迫使公路多次转折,形成13道锐角急弯,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公路最宽处不超过7米,最窄的地段不足4米,两辆小车在最窄段

不能同时通过。据说当年施工时,先在大山的斜面上,垂直切割出一道道长条“台阶”,然后再将“台阶”两端连接,实在无法连接的便架设“天桥”或悬空叠出一个圆形的转盘,让汽车成“∞”形转弯。矮寨公路也是国道209、319途经矮寨的复合线段。 负责矮寨坡交通执勤的是吉首市交警大队三中队,三中队成立于1992年8月15日。队长吴浩告诉记者,中队成立之初,只有4名交警。当时车辆并不多,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2000年后,随着车辆的增多,中队增加了30名协管员,工作重心转到保安全和保畅通。常吉高速开通后,这里的车流量骤然剧增,如今,平常每天过往车辆达到5000台次以上,高峰期达到10000台次以上。

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交警岗亭,矮寨盘山公路-矮寨盘山公

“路烂,坡陡,弯急,车流量大”,三中队指导员刘胜春一语中的。为保畅通,三中队执勤交警与协管员必须在每个弯道处值守,指引车辆通行,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大车拐急弯时需要引导,当班交警要提醒上万次,交警们每天来回在路上指挥交通,日步行距离达90余公里,相当于要走上两个马拉松。

在矮寨坡上堵车是正常的,不堵车才是难得一见。路况差,大车多,一辆辆载重货车就像是一个个安全隐患,只要一发生事故或者车出故障,必定造成长时间的拥堵。一般只要堵上10分钟,两边的车辆就排起了“长龙”。刘胜春说,值勤时高度紧张,说不定一泡尿的功夫,就堵上了。堵车最多的时候,刘胜春向记者描述,“车辆疏通后,第一辆车到达26公里外的吉首市区,最后一辆车还在矮寨坡顶缓慢跟进”。他说,堵车时,最好的办法是“严防死守,单边放行。”记者与吉茶高速6标段一位司机聊起矮寨交警的话题时,他说:“我们经常全国各地跑,遇到堵车时,会骂交警死哪去了,但是在矮寨坡,看到交警在这样差的条件下,来回指挥,堵车不是他们的错,我们都理解。”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三中队的艰辛付出,收获的远不止因道路通畅了过往旅客发出的赞誉声,在如此险峻的盘山公路上,保持17年无特大交通事故!这是中队成立以来,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交出的优秀答卷。

矮寨盘山公路_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

湘川公路(319国道)全程1256公里,始建于1935年初,1936年9月全线竣工通车。八年抗战中,湘川公路是衔接粤汉、湘桂钱路通向西南大后方的惟一通道。湘川公路是曾担负过伟大的历史使命的。湘川公路中段横贯湘西全境,路面在崇山峻岭中盘旋俯仰,其惊险程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其中一段离吉首不远,被称为“矮寨公路奇观”,成为湘西特殊的一个景点。其地势之险、工程设计之巧妙居全国公路之冠。

矮寨位于吉首西40多公里,是一个古朴的苗家集镇。矮寨不像湘西其他地方多建木屋,矮寨的房屋几乎全用青石板建造,墙是石板,顶是石板,甚至晒谷场也用石板拼成。石板平整,厚薄均匀,看得出是天然的,绝非人力加工而成。据说是当年开辟湘川公路时遗留下来的。石屋成了修筑公路的附产品,纪念品。峒河从寨中间流过,两岸多桃树和杨柳。二、三月峒河水涨时,河中孳生一种小蜈蚣般的生物,美名叫“桃花虫”。“桃花虫”捞捕起来,晒干,炒香或油炸,是佐酒的极品。

然而,众多旅游者涌来矮寨,并不因购买“桃花虫”,而是慕名来观看“公路奇观”的。“公路奇观”就在紧靠矮寨一座大山的北坡上。

公路修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日本侵华期间,蒋介石为了撤退运送军用物质和军队方便。并亲自抓湘川公路的选线和修建,1936年9月9日全线竣工。

很难想象,当时在完全没有机械(即便有也用不上)参与的条件下,民工们仅用一双手完成这样的工程,将付怎样艰苦卓绝的劳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湖南工作的时候,曾在矮寨附近的一间石屋里拜访过一个姓赵的老汉。赵老汉就是当年参加修筑矮寨公路的一个民工。他告诉我,当年修路他是开石工,专门抡锤掌钎打炮眼。山壁太陡,抡锤掌钎站不住脚,就在高头打个栓牢带个大竹筐的粗绳子,人站在竹筐里吊下去悬空打钎。一天再不上去,带着干粮和水,饿了就吃喝,屎尿也屙在筐里。下班吊上来,两条腿都肿了,一身尿臊屎臭……

赵老汉还告诉我一个故事:说的是路胚粗粗修好之后,路中间有块悬空的大石就是弄不下来,炮眼没法打,一撬它就发脾气,磨盘大的碎石就砸下来,活活砸死了两个人,只好停工埋人。这时候来了一个女人,是死者的婆娘,披头散发,隔远对着那块大石号啕大哭,破口咒骂。说也奇怪,这一哭一骂,那块大石就松动了,惊天动地掉下来了……后来大家都说,又是一个孟姜女哭倒长城。“这是真事,我不扯慌!”赵老汉认真地说。

如果你是第一次乘车攀矮寨这一段公路,肯定会产生非常奇特的感觉。你仿佛离开了地球,遨游在天上,不知目的地何在。每一次转你都会以为投向地狱,作好“永劫不复”的准备。弯转过来了,你会长长暗舒一口气,感谢上帝保佑逃脱死亡。白云常在车窗边浮荡,岩鹰扑打车窗玻璃啪啪乱响。如果是车队络绎而行,感觉更加奇妙。低头看,后续的车辆就在你的脚下;抬头看,前行的车辆,轮子就在你头上碾过。时时会觉得有许多车对开过来,其实走的是同一个方向。

半个多小时走完六公里,你便真正懂得了“惊心动魄”和“毛骨悚然”这两则成语的含义。然而,你大可不必自己吓自己。据说这段公路虽险峻,但倒是安全系数高,极少发生车祸。我问过行车的司机这是什么原因。司机淡淡地回答:“放慢车速,集中精神”。是的,人们在面临危险时,往往会增强警惕性和责任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3579.html

更多阅读

矮寨大桥:德夯大峡谷上空的奇观

3月31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建成通车。自此以后,德夯大峡谷天堑变通途,连通湖南西部重要景区张家界、德夯大峡谷、凤凰古城、茶峒古镇(边城)的吉茶高速公路南北全线贯通。矮寨特大悬索桥在吉首市矮寨镇上空355米处飞越德夯大峡谷,大桥主

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 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

矮寨大桥横跨矮寨大峡谷,桥面距离峡谷底部高度为355米,相当于100多层高楼,大桥塔间主跨为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其他三项世界纪录分别为: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

吉首矮寨——考察最悲壮的公路奇观 矮寨公路奇观

矮寨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15公里,湘川公路319国道,209国道从寨中穿过,是一个风景美丽、古朴的苗乡集镇。矮寨四周皆为巍峨险峻的大山,那“双龙抢宝山”、“金龟望月山”、“品字山”、“八仙峰”等群山相互媲美。秀

声明:《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 矮寨盘山公路-交警岗亭,矮寨盘山公路-矮寨盘山公》为网友感受吧我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