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耕农业指在林地里砍倒树木等清理出一块空地,然后把晒干的树木杂草焚烧做肥料,在雨季开始时种下各种庄稼但并不怎么从事中耕的耕作方式或农业生产活动。[3]游耕农业又称迁移农业,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相似,是耕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农业形态,也是最古老的农业形态,估计历史已近1万年,现仍广泛分布于地广人稀的热带雨林及其边缘地区,如亚马孙河流域、中非和西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对生态环境有负面作用。
耕_游耕农业 -概述
游耕农业
游耕农业指在林地里砍倒树木等清理出一块空地,然后把晒干的树木杂草焚烧做肥料,在雨季开始时种下各种庄稼但并不怎么从事中耕的耕作方式或农业生产活动。游耕农业又称迁移农业,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相似,是耕地和住所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农业形态,也是最古老的农业形态,估计历史已近1万年,现仍广泛分布于地广人稀的热带雨林及其边缘地区,如亚马孙河流域、中非和西非以及东南亚地区。居民在森林中选取地块,毁林、烧荒、掘穴播种,因工具简陋(无犁)又不养畜,不翻地,不施肥,即等待收获。植被破坏后的土地在湿热气候下受侵蚀淋溶十分强烈,1~3年内土壤肥力即急剧耗竭,收获量锐减,只好弃耕,另选新地块,重复毁林―烧荒―掘穴播种过程。大约经5~12年,烧垦地段越来越远,只好放弃原来住所迁往新的烧垦地段。丢荒的土地一般不能恢复森林,只能逐渐生长灌丛。故游耕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如中国基诺山区四季葱绿,草木生长得很快,基诺人在没有平整的土地,没有水利排灌设施的原始农业生产条件下,也可以通过不断地轮换耕作地来创造新的生产生活条件。
金平拉祜族的生产活动具有周期性游动的显着特点,农业生产实行大面积轮歇耕地。通常每隔1年就短途移徙耕作居留地一次,每隔3年又重返故地利用那些已经休闲期满的耕地,每隔12年左右就不辞长途跋涉到另一片原始森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维持了他们“游耕”的生产方式。
耕_游耕农业 -越南瑶族
越南瑶族
主要分布在越南河江、高平、宣光、老街、安沛、广宁、北件、莱州、谅山等省。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的迁到越南中部的西原,甚至搬到越南南部。
他们从事粗放的刀耕火种生活,到了一个新地方后,找有水源、茅草、竹子和老树林的山上建寨居住。先除草,把竹树砍倒,晒干后,以火烧之。灰烬当肥料。由于地力每年减退,他们种的旱谷连年减产,一般五六年后,就得另迁新居。因此,他们建房屋的材料,如树皮或茅草的屋顶,竹编的墙,只能用3至5年,刚好这时又要搬家了。瑶族很少种菜,但他们有采摘不尽的大菜园,那就是山林。他们有识别野生植物的高超本领,甚至儿童都能辨认什么野菜可吃不可吃。除野菜外,还有笋类、菌类、薯类。他们对草药的识别和应用有高超的本领,有人还到市镇卖草药。
耕_游耕农业 -中国南方山地游耕
游耕农业
刀耕火种农业随时易土,今年耕此,明年种彼,谓之“游耕”。这主要是在耕作技术条件低下的情况下,肥力的补充远不如地力的消耗,耕种一两年之后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出产率日渐降低,以致无法耕作,迫使人们另择好土,“易土而耕”,广阔的生活地域也为这种游耕提供了可能。再加上这些地区往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林木成长,这些山地民族可以在砍倒一片树林后一段时间,又得到一片新的树林,不断地得到刀耕火种的用地。在这样的生产活动中,长期私有土地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
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南部,包括西南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苗族等,南部有壮族、瑶族、土家族等等。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
耕_游耕农业 -影响
游耕农业
对生态系统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应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它包括土地表层侵蚀以及水的损失。它主要与地形(坡度、坡长)、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土壤质地以及地面覆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降水强度与土壤质地等因素决定了一定地域的水土流失的敏感性,而地面覆被状况与生态系统类型直接相关。在降水和地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地面覆被状况是决定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严重是游耕农业最突出的生态恶果。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游耕地的水土流失要比林地大25倍,固体流失量高达590倍,径流含沙率大约为33倍,表土被蚀厚度平均为2厘米,冲刷的特点主要是片蚀和局部沟蚀。
地表径流的多少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而不同的植被类型反映也不同。森林的地表截持作用延长径流产生的时间和径流过程,使雨水能充分渗透,从而减少径流量,消弱径流势,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
试验表明,游耕地径流量约为林地的6.5倍,平均径流量系数比林地大4.2倍,最大径流量系数为5.5倍。雨季开始时的6、7月份,林外降雨25毫米,即产生0.1毫米径流,林内几乎无径流。进人雨季高峰的8、9月份时,一次降雨150毫米,裸地径流增至3.8毫米,林内尚不足0.5毫米。到雨季后期,一次降雨35毫米,裸地尚有少量径流,林地已全无径流。
地表径流有其物理量,也有相应的化学量,在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存在着化学流失,游耕地地表径流化学流失量在不同时段和各种农事活动的干扰下,情况差异较大。游耕时元素含量变化为Ca>N>K>Mg>P>Si;撂荒时元素含量变化为N>Si>Ca>K>Mg>P。烧垦活动促进了Ca、N、Mg和P的活化,加大其流失;撂荒有利于N、Si的富集和流失。
游耕地径流的化学流失量十分可观,以N、P、K、Ca、Mg的总流失量计高达13.87公斤/(公顷・年),比撂荒期的5.25公斤/(公顷・年)多约2.6倍,撂荒的化学恢复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其流失量仍比林地大约3倍。
游耕地径流的化学流失量的年际变化是不稳定的,波动最大的是K,变异系数105%;N最稳定,也有41%,一般在70%--80%,除降水和径流的因素外,主要是由游耕活动及地面覆被变化引起的。
游耕地地力减退
游耕农业最直接的恶果之一是地力减退,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物质循环量减少
森林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功能层次之一。每年凋落的枝叶常积累成厚的林褥层,不断分解、矿化,补充土壤养分和腐殖质,截持径流,对土壤起到保护和培育作用。
随着游耕,凋落物层首先全部烬失。
据数据分析,游耕地各时期的物质归还系数,干物质的归还量为林地的16%--30%,灰分和N元素只有25%--34%,游耕后期的归还率最高,可达90%以上,这主要是火烧旱作秸秆的结果。撂荒期急剧降至10%以下,Ca和N的归还率最低。这种归还水平和格局被打破是游耕的负效应,是地力退化的开始,它中断了土壤的天然肥源,尤其是有机源,这对于酸性土壤的改良利用是不利的。
2.土壤水文性能劣化
游耕农业对地力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土壤水文性能劣化,即对降水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功能的负效应,有以下表现。
其一是A0层退化。A0层是森林土壤特有的发生层次,它不仅是土壤养分重要的补给源,也是土壤水分的重要功能层次。由于它对地面的保护作用,避免了雨滴对土粒的直接冲击,其所形成的粗糙表面,有利于截持地表径流,增加水分渗漏,减少水土流失,对地面小气候也有调节作用。但随刀耕火种的一把火,A0层消失了,上述地面调节控制作用也不复存在,从而加大了冲刷强度和地表径流,减少了入渗水量,生态弹性减弱。
其二是上部土层蓄水减少。由于地表覆被状况的巨大差异和水土流失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游耕地土壤水分状况较之林地有很大不同,总的趋势是垦期深范围的蓄水量增加,而蓄水净增量减少,以100厘米土层计,约比林地地蓄水净增量少25.4毫米,上部土层蓄水量减少2%--4%,旱季尤为明显,反映了土壤蓄水的能力随游耕而退化的特点。
其三是深层输水涵。通过土层渗透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森林土壤对水分的输导涵因游耕而受到较大阻滞。100厘米土层的渗透量只有林地的42%,30厘米土增至85%,表层的渗透量则大于林地,而其他各层的渗透率都小于林地,地下径流补给量减少。这个变化规律,反映了游耕地表层耕锄松土的增渗效应和心底土地透性退化,使下渗滞性增加地实质,也与垦地地表径流大、减少了下渗水源有关。从渗透水中的颗粒含量变化,亦可解释上述事实,在巧厘米、30厘米、100厘米土层渗透水中的腐残质和烘干残渣含量(毫克/升),林地依次为20、172;11、83;17、190,垦地则依次为34、269;14、172;33、80。
3.土壤肥力减退
随着游耕活动而来的是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劣变。直观的表现是表土变薄且沙化,质地变粗,地表粗沙成层。50厘米土层内,土壤紧实增加,空隙度比垦前降低3%--3%,容易增大0.03--0.06,通透性能降低,养分储量减少,退化速度加快。
据测定,游耕地垦期始末3年,表土20厘米中主要养分的减少量大约为(公斤/公顷):有机质7910,全氮1808,速效磷19,速效钾318。除了有限的旱作物吸收和土中的纵向迁移外,此类养分损失主要是随地表径流而损耗的。
调查结果还说明,第一轮游耕期的某些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因熟化而有某些改善和提高,但开垦时间愈长,轮耕次数愈多,土壤肥力下降愈明显,有机质的减少尤为突出。
物种减少
众所周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繁多是物种进化的基因库,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物质。然而,热带雨林遭受的破坏,使得许多生物失去了栖息和活动的场所而导致死亡甚至灭绝。
气候趋向干热
游耕导致气候相对干热,昼夜温差加大,雨量减少,蒸发增大。
水源减少
森林的重大作用之一是涵养水源。热带雨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比其他林地高3--4倍。
灾害频繁
热带雨林被砍伐日趋严重,所带来的恶性生态学效益最终波及生态环境,导致灾害频繁,祸及国计民生。首先是旱灾,夏旱交替周期也大为缩短,旱期延长。旱期大量河溪断流,水库干涸,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其次是涝灾,雨林被伐之后,局部地区小气候变化异常,旱季下游小河断流,雨季山洪成灾,危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