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历史,泰宁县[福建

泰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介于北纬26°33′-27°07′,东经116°53′-117°24′之间,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紧贴江西黎川。年降水量1725毫米,年均气温17℃。金溪上游杉溪为主要河流。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府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金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辖2镇7乡,111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畲、满、回、藏、苗等。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朱熹、李纲、杨时等古圣先贤曾在此授课讲学、著书立说,自古有读书尚学、崇文尚德之风;北宋时期更是科甲连第、人文鼎盛,创造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加之绕城而过的金溪与山东曲阜泗水同样西流的灵异,宋哲宗皇帝于公元1086年将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以示褒扬。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历史


红军街泰宁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朱熹、李纲、杨时等历史名人曾在此读书讲学。正因为这里一度文声鹊起,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宋哲宗将曲阜孔子阙里府号“泰宁”赐作县名。

泰宁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红军作战。境内现保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行政区划


泰宁县行政区划

县人民政府驻杉城镇,全县辖2个镇、7个乡:杉城镇、朱口镇、新桥乡、上青乡、大田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龙乡。

历史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绥安县,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城县。唐乾元二年(759)析建州绥城置归化镇,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改归化场,中兴元年(958)升为归化县,宋元佑元年(1086)改名泰宁县。历属邵武军、邵武路、邵武府、建安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央苏区县。1950年2月9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地区、三明市。

1995年,泰宁县辖杉城镇、朱口镇、新桥乡、上青乡、龙湖乡、大口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布乡、龙安乡,5个居委会、110个村委会。2000年,泰宁县辖3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1418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杉城镇 40406 朱口镇 13425 龙湖镇 8455 新桥乡 7334 上青乡 7806 大田乡 6567 梅口乡 5169 下渠乡 7997 开善乡 6766 大布乡 6950 龙安乡 3312xzqh.org。2003年,泰宁县辖3个镇、8个乡:杉城镇、朱口镇、龙湖镇、新桥乡、上青乡、大田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布乡、龙安乡。2005年1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泰宁县撤销大布乡、龙安乡设立大龙乡的批复》(闽政文[2005]9号):同意泰宁县撤销大布乡、龙安乡,现有大布乡、龙安乡合并设立大龙乡。合并后的大龙乡辖大布、显口、善溪、双坪、东坑、饶山、里坑、官江、江家岭、龙安、李地、张地、坪上、陈坑、焦溪、角溪16个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大布村。3月3日,三明市人民政府(明政文[2005]17号)批复撤销大布乡、龙安乡,设立大龙乡。大龙乡辖原大布乡的大布、显口、善溪、双坪、东坑、饶山、里坑、官江、江家岭9个村委会,以及原龙安乡的龙安、李地、张地、坪上、陈坑、焦溪、角溪7个村委会。大龙乡人民政府驻原大布乡政府驻地。2005年1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泰宁县龙湖镇建制并入朱口镇的批复》(闽政文[2005]584号):(1)同意撤销泰宁县龙湖镇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口镇。(2)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朱口镇辖朱口、音山、石辋、寨色、王坑、赤坑、擎布、梅林、源色、里家源、龙湖、游源、南坑、官田、洋发、渠高、神下、黄厝、土凹头19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2005年,泰宁县辖2个镇、7个乡:杉城镇、朱口镇、新桥乡、上青乡、大田乡、梅口乡、下渠乡、开善乡、大龙乡

乡镇简介:

杉城镇代码350429100


辖6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001_城东居委会、~002_水东居委会、~003_水西居委会、~004_北洲居委会、~005_炉峰居委会、~006_和平居委会、~201_民主村、~202_水南村、~203_胜一村、~204_胜二村、~205_红卫村、~206_红光村、~208_南会村、~209_吕家坊村、~210_八里桥村、~211_东石村、~212_王石村、~213_长兴村、~214_梅桥村、~215_邱洪村、~216_洋川村、~217_调村村、~218_丰岩村、~219_南溪村、~220_际溪村、~221_帐干村、~222_大坪村。

朱口镇代码350429101


辖朱口、音山、石辋、寨色、王坑、赤坑、擎布、梅林、源色、里家源、龙湖、游源、南坑、官田、洋发、渠高、神下、黄厝、土凹头19个村。


原辖10个村委会:~201_音山村、~202_石辋村、~203_寨色村、~204_王坑村、~205_赤坑村、~206_擎布村、~207_梅林村、~208_朱口村、~209_里家源村、~210_源色村。2005年,撤销龙湖镇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口镇。

附:原龙湖镇代码350429102。辖9个村委会:~201_洋发村、~202_渠高村、~203_神下村、~204_凹头村、~205_黄厝村、~206_南坑村、~207_尤源村、~208_龙湖村、~209_官田村。2005年,撤销龙湖镇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朱口镇。

新桥乡代码350429200


辖9个村委会:~201_大源村、~202_大兴村、~203_水源村、~204_王明村、~205_新桥村、~206_坑坪村、~207_枫源村、~208_汾信村、~209_岭下村。

上青乡代码350429201


辖8个村委会:~201_川里村、~202_永兴村、~203_江边村、~204_东山村、~205_上青村、~206_三南村、~207_崇际村、~208_三地村。

大田乡代码350429202


辖7个村委会:~201_大田村、~202_料坊村、~203_金坑村、~204_谙下村、~205_鱼川村、~206_北斗村、~207_垒际村。

梅口乡代码350429203


辖9个村委会:~201_谢家坪村、~202_拥坑村、~203_麦坑村、~204_大洋村、~205_水际村、~206_梅口村、~207_茅店村、~208_茜元村、~209_廖元村。

下渠乡代码350429204


辖12个村委会:~201_下渠村、~202_陈坑村、~203_上渠村、~204_渠里村、~205_大渠村、~206_渠口村、~207_大湖村、~208_红地村、~209_宁路村、~210_新田村、~211_大坑村、~212_王坑村。

开善乡代码350429205


辖10个村委会:~201_儒坊村、~202_余上村、~203_肖坑村、~204_余元村、~205_墩上村、~206_洋坑村、~207_洋山村、~208_池潭村、~209_岩坑村、~210_余地村。

大布乡


2005年,原大布乡、龙安乡合并设立大龙乡。合并后的大龙乡辖大布、显口、善溪、双坪、东坑、饶山、里坑、官江、江家岭、龙安、李地、张地、坪上、陈坑、焦溪、角溪16个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大布村。

附:原大布乡代码350429206。辖9个村委会:~201_大布村、~202_显口村、~203_善溪村、~204_双坪村、~205_东坑村、~206_饶山村、~207_里坑村、~208_官江村、~209_江家岭村


附:原龙安乡代码350429207。辖7个村委会:~201_李地村、~202_张地村、~203_龙安村、~204_坪上村、~205_陈坑村、~206_角溪村、~207_焦溪村。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地理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3’―27°07’,东经116°53’―117°24’。面积1533.8平方千米。辖3镇、8乡。人口12.64万。通行闽赣方言邵武话。

气候:泰宁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型山地气候。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盛行东南风,冬季受西北冷空气侵袭,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季无酷热。冬季无严寒。四季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i7℃。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天数为130~175天,年平均降雨量1775毫米,年降雨总量为27.06亿立方米。一年中三至六月为雨季.五、六两个月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相对湿度为84%;平均日照时数为1738.7小时。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使风景区可游时间长达300天以上。

土地:泰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福建省重点林区。有耕地16.8万亩,人均1.36亩;林地185.78万亩,人均15.1亩;水域8.52万亩。是一个“八山一分半田半分水”的自然经济结构县。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烟草生产为辅,多种经济作物全面发展。全县森林蓄积量638.2万立方米,年总生产量40万立方米;毛竹产竹量为1816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5.9%。全县年产木材12.5万立方米,毛竹50 万根。各类水果12万吨。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人口

五代时闽王派尚书左仆射邹勇夫镇守归化镇时,人口仅百户。邹勇夫率部广纳流众,开荒垦织,保境息民,人口随经济发展迅速增长.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泰宁始建归化县。到北宋元佑元年改归化为“泰宁”县名,延用至今。其间人口达3万户149700人,为泰宁人口最多的时期。元代人口锐减为40329人,明永乐十年人口仅27149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后,随着社会稳定,至1829年全县人口回升至88041人;民国21年(1923年)又降至67048人;至民国38年(1940年)人口仅为47260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迅速发展。1953年达50261人・58年达56471人.70年代后期实施计划生育。87年人口达114315人。2003年达12.6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8万。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资源


白云母矿产资源:泰宁有多种矿产资源,本县地质富畲伟晶岩矿.有白云母、钾长石、石英、高岭土、玛瑙、沸石、铌、

钽等20多种矿物。煤、黄铁、硫铁等矿可供小型开采。金溪两岸砂金分布较为广泛,早在唐宋时期,本县垒际已设金场开采砂金。民国以来,不少江西人在金溪支流的城关北溪一带淘金。上世纪九十年代.何宝山金矿点已正式开采。我县高蛉土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国。

水力资源:泰宁县境大山环绕,山峦起伏,雨量充沛,溪流纵横,落差较大,溪谷盆地成串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国家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县有大河流73条,水利资源蕴藏量17.5万千瓦。除了国家已建成的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池塘水电站磊墓机容量3万千瓦的良浅水电厂外。还有县、乡、村集资建成的68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至上世纪末。全县还有16条小支流,装机容量达5万千瓦时的水力资源有待开发。2000年开始出现了个人集资建小水电站的热潮.小水电站象雨后春笋出现在各小支流上。2004年初.全县小水电站已达100余座.县境内的大小河流像镶嵌上一串串明珠。

渔业资源:寨宁是全省重点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县。水域面积85200亩,其中可用于养鱼面积42617.26亩,人均0.41亩。全县鱼塘1491口。池塘面积1842・9亩・其中可养鱼面积1806亩;有大中小水库32座,总库容量57028亩,可养鱼40859亩; 特别是金湖水面宽阔,阳光充足,水库四月植被良好,上游有泰宁、建宁二县居民生活用水注入,土质较肥沃,为养鱼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此外,全县稻田可供养鱼面积达102117亩,是发展淡水养鱼的又一支生力军,形成了水库、池塘、稻田三个淡水养鱼的层面,全县人均淡水养殖面积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年产水产品1995年为5038吨,草鱼、鲢鱼、鲤鱼是当地传统养殖的鱼种。解放后,,水产部门曾先后引进了不少优良鱼种。其中.广东鱼、荷包鲤、丰鲤、夏花鱼等邑_在泰宁定居繁衍后代,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在金湖移殖的太湖银鱼获得成功,成为我国山谷型水库首创,填补了福建空白,也结束了福建淡水水域无银鱼的历史。

动植物资源:泰宁山多林密,适宜各种野兽栖息和繁衍。常见的兽类有刺猬、麝、梅花鹿、黑麂、山羊、短尾猴等37种,目前因森林砍伐过量和乱猎乱捕,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的珍贵动物越来越少,如:虎、豹、鹿等。泰宁常见的鸟类有4科36种,主要有野鸭、雁、鹅、鹰、斑鸠、麻雀、燕雀等; 爬行类动物有龟、鳖、鼋、壁虎、水蛇、眼镜蛇、五步蛇等17种;鱼类常见的有15 科51种,主要有青鱼、草鱼、金鱼、胡子鲶、黄鳝、泥鳅等。泰宁生态条件复杂,各种益虫、害虫众多。主要的害虫天敌有姬蜂、茧蜂、盲蜻、狼蛛、单蛛等十二科七十多种,害虫主要有跳蚤\松毛虫、苍蝇、蚊子、飞虱、茶毛虫等二十科一百余种。泰宁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植被类型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泰宁境内植被划分为两区:梅口、下渠、大布、龙安、杉城和大田的大部分属于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阔叶林区,有成片马尾松,以甜槠、闽粤栲为主,其余乡镇属闽赣山地丘陵常绿槠类、半常绿娄阔叶林区,以苦槠、青冈栎为主,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林为主。

植被可以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经济林、荒山草坡、人口培育植被等类型。主要植物为天然林木,有杉木、柳杉、水杉、马尾松、黄山松等75种;人工栽培林木有马尾松、杉木、黄杉松、雪松等29种;。竹类有毛竹、黄竹、苦竹、淡竹斑竹等13种;花卉有牡丹、月季、山茶花、大丽花、荣莉等81种。野生牧草有小康草、五节芒、白茅等22属50余种;食用菌有野生红菇、梨菇、茶心菇等15种以及人工培育白木耳、黑木耳、平菇、凤尾菇等十种。泰宁也是中草药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县有野生药用植物167科,700余种。主要是黄连,吴茱萸、雷公藤、枸杞、茯苓、长叶榧、园叶泽泻、南沙参、半边莲、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威灵仙、夜交藤、夏枯草、益母草、金樱子、山药、山木香等。近年来,人工栽培中草药的基地基本形成,西洋参、黄连、生地、雷公藤、枸杞、茯苓等17种药材已成片种植,面积达数百亩,梅口的雷公藤生产基地闻名全省。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经济

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历史,泰宁县[福建

锥粟年泰宁经济发展呈现新格局。旅游兴县战略深入人心,大金湖继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近年来先后获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家级品牌。2005年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获得中国十佳魅力名镇。尚书第、世德堂被列入国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6.4%提高到33.6%。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成果。形成了烟叶、笋竹、锥粟、雷公藤、乌凤鸡等特色产业。荣获“中国锥粟之乡”、“中国竹笋之乡”的称号,培植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农民走出了单一的耕田务农的境界。


工业经济支撑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水电、林产等经济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998年的21家发展到现在的36家。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历年居全市前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非公有企业、税收贡献、就业安置分别增长了21%、22%、36%。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泰宁县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饮用水改造,修建了县城沿河防洪堤。更新了邮电通讯设备,现有1.4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和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移动通讯、磁卡电话、用户传真门类齐全,邮政服务种类齐全,可办理国际邮政业务。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近五年共投入县城建设资金4.76亿元,拆迁旧城18.1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4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7万平方米。兴建了状元街、松光花园、农贸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特别是状元街的建成。创全省小城镇优秀试点建设工程,被誉为“八闽第一街”。2004以来年建成“渥丹公园”、状元文化公园、明霞园等,成为县城人民休闲的最好去处,提升了城市的品位。由于旅游城建设初具规模,泰宁的形象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迈出新步伐。 全县人民广泛深入宣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各项事业发展迅猛。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计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先进县”。我县坚持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相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斗争不断深入,社会安全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工业:工业有电力、机械、化工、造纸、森工、建材、食品、轻工、工艺美术等门类。公路以省道309、204线为主干,通车724.7千米,金湖客货航线62千米。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文化

泰宁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建县也有一千多年;泰宁地处闽赣交界,闽江之源,是历次客家人南迁入闽的前缘驿站和中原主流文化流入的通道;泰宁人民资质聪慧,勤劳淳朴;泰宁山川奇秀,众多鸿儒巨臣在这里游览山水,著述讲学。悠久历史、独特地缘、秀丽风光、人文积淀,造就了泰宁独具一格的文化遗存与文化现象。随着旅游的发展,这些地域文化日益焕发出迷人的魅力,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品牌及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亿万年前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泰宁丹霞地貌形成了繁星般众多的岩穴。小的属虫窝鹰巢,大的则遍布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千百年来,这些丹霞岩穴在泰宁人文、历史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就了绝无仅有的丹霞岩穴文化群落。
岩寺文化:丹霞地貌最直观的形态要素是雄伟的赤壁丹崖,紫红色调,给人庄重与神圣之感,是中国宗教崇尚的主色调。崖壁中常发育有众多大型的丹霞洞穴,居高临下,幽雅险奇,是宗教丛林的天然道场,由此,丹霞岩穴成为泰宁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栖真岩位于上清溪下游,为西汉青香真人梅福修道炼丹之地,至今尚存炼丹炉等遗址,在泰宁民间,还有许多梅福役鬼、捉鬼及其研磨五金八石炼丹的故事,栖真岩、上清溪、上青乡因梅福和道教而得名。

泰宁历史上佛教十分盛行,山寺庙宇数量之多为国内少有。丹霞岩穴以其“不涂垦茨而风雨之患除,不凿户牖而日月之光人”的特色,成为佛寺的理想福地,现在登记在册的寺庙有130多处,其中70%是建在丹霞洞穴中的岩寺。甘露岩寺、宝盖岩寺、醴泉岩寺、天台岩寺均建于唐宋时期。久负盛名的泰宁丰岩,出现了一个岩穴中建三座寺庙的奇观。泰宁岩寺不以庙宇恢宏壮观著名,但巧尽地利,岩穴什么样子,庙就盖成什么样子,既显建筑奇巧,又得山川之气。甘露寺一柱插地,不假片瓦,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显示了独特的宗教、建筑、风水、文化理念对泰宁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朝李纲在为泰宁丰岩写的《瑞光岩丹霞禅院记》中,惊叹泰宁独特的岩寺文化:“推原其端,必有开士法眼清净,道行高洁,为一方之所仰;一岩一壑,乃能披荆棘创道场,肇基开迹以贻后人,非偶然也”。

读隐文化:历代学人借助丹霞岩穴的山川灵气,或丹岩苦读,或避世修学,或寄情山水,由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丹霞读隐文化。
黉门学子在这里伴随清风明月苦读经书,砥砺意志。叶祖洽入仕前在道峰山龙泉岩饱读经纶,邹应龙负笈状元岩伏卷五年,深山岩穴中走出的中国状元,让世界都为之惊叹。以叶祖洽和邹应龙为榜样,泰宁一大批仕人才子不辞艰劳,甘受寂寞,寻找深山岩穴读书、修身、立志,明代太仆寺少卿江日彩在黄石寨筑光台,明兵部尚书李春烨之子构危梯登李家岩,明末温恭在猫儿寨筑室,岩穴赋予他们灵性,让他们学业精进,作为不凡。

受前人的激励,丹霞岩穴自然就担负了书堂教馆的重任。文人墨客把梅岩(虎头寨)这座充满兵气的山寨改造成文山,建起了双溪书屋、明镜山房;读书山岩如书,岩内就飘了数百年的琅琅书声,还有际溪的丰岩、南会的云岩、丰岩的赤溪都有建在洞穴中的学堂,解放后,丰岩的赤溪小学有一段时间仍在岩穴中上课。象征原始的洞穴与象征文明的学校就这样无间地融合在一起。一些人生、官场失意的人,逃离世上纷扰,隐居丹霞岩穴,梅妻鹤友,笔墨生涯。李纲在宋建炎四年(1130年) “自海上来居泰宁”,落脚丹霞岩,与名僧宗本禅师结莲社,完成了《易经内外篇》一书的写作,写了《瑞光岩丹霞禅院记》等文与诗,丹霞岩还存有他对奕的棋台及摩崖石刻“李忠定公读书处”的遗址。杨时、朱熹等也曾在泰宁的丹霞岩穴隐居,纵情山水,传道解惑,墨迹斑斑,至今可觅可鉴。清兵入关以后,一批不愿臣服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遁居岩穴,以“大明遗民”自居,保全清白之身。其中最有名的是:邱嘉彩,避世肖岩,李向奎结茅莲岩,雷民望,栖身云岩,他们平时唱和诗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可能没有一个地方的洞穴,能象泰宁一样,有那么多的读书人青睐它;也没有一个地方的山水,能象泰宁一样,沾染了这么浓郁的书香。

家居文化:洞穴是人类的摇篮。散落在泰宁溪谷盆地的巨大丹霞洞穴,冬暖夏凉,通风干爽,没有风雨、蚊虫之虞。泰宁先人巧尽地形择岩穴而居,并一直沿续至今。从东北至西南,蜿蜒逶迤的丹霞地貌带上,散布着数十处穴居的场所。杉城镇胜丰岩的岩穴中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家族式村落。它以险峻的峡谷为寨隘,在百余米长的丹霞岩槽中倚穴建楼,鼎盛时曾入住了数十户,把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和组织结构,一个洞穴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泰宁“东南小歌王”杨君就是这个村人,人们称她为“丹霞洞穴中飞出的百灵鸟”。但洞穴离现代文明太遥远了,目前,除了胜丰岩内还住着两位老人家外,其它大部分穴居场所现在都已人去楼空了。

生而居之,死而葬之。许多人把自己最后的归宿安在了岩穴之内。《福建通志》和宋洪迈的《夷坚志》都有记载泰宁的泰宁悬棺葬,一说在音山村附近的枪山,一说在仙棺岩。但可以知道名字的只有开泰公邹勇夫一人,他奉闽王之命率军驻守泰宁开疆拓荒,死后岩葬在朱口宝盖岩,至今已有1100多年了。受“入土为安”思想观念影响,泰宁岩墓葬并不普遍。在金湖、上清溪、锦溪的崖壁上有发现零星悬棺或岩棺,其主人应该是攀崖采药等意外死亡的。在石辋西有一处形似海龟的丹霞低丘,古人沿龟嘴凿一排六个洞,分别藏有棺木、骨灰,并树有墓碑,这是最具规模的岩葬了。在龙安的张地村,村民有一种奇特的民俗:男丁一出生,家里人就为他做好一具棺材放在紫云岩巨大的洞穴中藏匿,村里人认为这样可以使人长寿。但岩寺僧人的岩葬却相当普遍。丰岩佛寺旁有一个风水岩,安葬宋元明清四个朝代30多位名僧,并有4座赤岩砌封的冢台;宝盖岩西侧有舍利岩,有清康熙年间所建和尚骨灰塔共十余座;在天堂庵还有和尚墓塔群,以卵石结冢,赤石琢碑立塔。
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研究泰宁古代丧葬习俗的活标本,显示了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本土文化与客家文化相互碰撞配合的结果。

寇变文化:丹霞岩穴还见证了泰宁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的历史。最早的是宋绍定(1129年)的福建晏彪起义,在梅口梅岩(虎头寨)、猫儿寨一带,择岩穴、筑山寨,聚众达千人以上。以后,地方军多次在这里屯兵扫寇,福建平章政事陈友定也曾前来聚兵结寨,抗击朱元璋;宋末元初,高日新结寨钟石寨(今城北十公里的狮子山)抗击元兵。官逼民反,洞穴也为流匪难民藏匿提供了场所,扁担岩、天胜岩、大赤石、余明岩等都曾聚集了数百甚至上千的逃避战乱的难民。一边呼啸山林,对抗官府,一边刀耕火种,聊以果腹,过着亦民亦匪的生活。泰宁的历史上一直很少有真正意义上杀人越货、占山为王的匪寇。明末清初,清兵入关,明太仆寺少卿江日彩的两个儿子江豫和江复不愿降清,全家迁隐到石辋南石寨。顺治三年,清兵南征,城乡数万民众避难在这里,江豫和江复操练民众坚守自卫。清李成栋率军进攻石辋,连攻数月直到寨破山空,上万名群众被杀,泰宁县志的《烈女传》还记载了数十名妇女抵抗兵暴壮烈至死,这是泰宁历史上最血腥、最惨烈的一页,不仅杀去了全县约1/4至1/32人口,而且扼杀了泰宁的文化与文明。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旅游

泰宁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划分标准,泰宁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水域风光、生物、古迹与建筑、消闲健身、购物六大类、44种,占总类型的63.8%,其中尤以“碧水青山映红崖”的自然水域风光闻名于世。


泰宁旅游资源品位较高。目前已开发开放金湖、上清溪、猫儿、状元岩、泰宁古城和九龙潭等游览区,初步建立了以“水上丹霞”景观为基础,融古建岩寺民俗、戏曲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形成了以观光产品为主体的三日游格局。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和科考价值。

泰宁金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0平方千米,以浩瀚幽深的湖泊、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闻名于世。上青溪漂流景区,全程15千米,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城区尚书第(五福堂)为完整的明代建筑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街陈宅(梨树下)系朱德、周恩来旧居。水南罗汉寺为红三军总部旧址,邱洪村大洋嶂是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阻击战旧址。朱口始建于宋代的宝盖岩古道已恢复旧观。新桥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松涛碧波万顷,云海汹涌澎湃,日出瑰丽壮观。

泰宁七十二岩洞:


甘露岩
甘露岩:在金湖湖滨,因岩顶有钟乳甘泉滴下而得名。岩洞中有庙宇。
醴泉岩:在甘露岩东侧,岩左有飞瀑从70米高的山巅奔泻而下,有庙宇。
叶家岩:在醴泉岩后,传说宋状元叶祖洽曾在此洞中读书。
肖岩:在金湖野趣源内,为明末举人邱嘉彩避世隐居洞穴。岩洞在崖壁上。
船岩:在水际瀑布左侧,高30米,长50余米,深3米,形同覆船。旧时有庙宇,文革被拆除,今存残垣、山门。
风洞:在湖滨,洞口崖刻“风洞”二字。
蚌壳岩:在金湖大赤壁下方,岩壁崩裂凹陷,形状像一只巨蚌在湖边觅食。
梅泷岩:在金湖镜屏峰对面,洞穴宽敞,可住100多人,洞中有“本山土地”神主碑。
蜂窝岩:在镜屏峰左侧,洞壁孔穴密布如同蜂窝。
宝云岩:在梅泷岩侧,舟过而发回音。相传有唐代高僧在此坐化,唐同光间名士陈谦易名为“禅寂岩”。
南岩:又名桃花岩,在湖滨的南赛山山麓,岩壁有摩崖石刻“南岩福地”四大字。
齐云岩:位于南赛山顶,登岩如凭虚御空,故名齐云岩。
风栖岩:在齐云岩上方。
狮子岩:在齐云岩下侧,深广各十余米,洞口有石形同狮子。
百丈岩:在狮子岩侧,陡峭悬空,难以攀登。
云岩:又名暗岩、大茶树岩。在凤栖山崖,明末雷民望在此匿迹隐居。清初叶启晋又曾在此岩设帐讲学,并留有题记。
贯斗岩:在湖西黄家坊,旧有庙宇。
桂花岩:在贯斗岩左前侧,旧有隘门。
猫儿寨:在金湖猫儿山腰,为明末温恭筑室读书处,旧有隘门。
人干岩:在黄石寨西侧岩壁间,岩洞狭窄,仅容十余人,为明太仆寺少卿江日彩少年时代读书处。
扁担岩:在旧梅口吕家坊村,洞穴宽敞,能容纳500余人,清末太平军入境时,梅口村民在此避难。今已淹没水中。
李家岩:原名天台岩。在际溪村横坑尾。明末兵部尚书李春烨曾构危梯以登读书。
女娲岩:在李家岩栈道上侧。
天胜岩:在李家岩山麓,长170余米,为旧时村民避兵乱严冬。
丹霞岩:在际溪村江家坊南面,为宋丞相李纲读书处。旧有庙宇。
罗汉岩:在丹霞岩左,岩寺原供奉五百罗汉。
瑞光岩:又名络珠岩,在罗汉岩左。有清泉滴落如珠而得名。以上三岩合称丰岩。
仙枰岩:在丰岩外侧崖壁上,因赤红色岩洞中有一白石棋盘而得名。明吏部尚书裴应章曾游历兹岩,并留有题诗。
莲岩:在丹霞岩后,为明末李向奎避世隐居岩洞。
老妈子岩:在莲岩左边一华里处。
武夷岩:在丹霞岩右上侧,旧有寺庙,今剩残垣、围篱。
风水岩:距丹霞岩一里许,岩洞内有宋、元、明、清四朝30多位主持僧的藏蜕冢台。
芝:岩:在江家坊侧,原名大岩,因其形似芝改名芝岩,明末江荀龙、江烛龙、江白龙兄弟结山房于岩左。
约:岩:芝岩之后,为清初袁国政耕读处。
天竺岩:际溪村牛树岭附近,旧有庵庙。
读书岩:在大田乡金坑村,又名书馆岩。胜丰岩:在城西丰岩村南,有杨姓村民的农舍村落。
狮石岩:在丰岩村西,有庙宇。
栖真岩:在上清溪下码头东侧,相传为汉南昌尉梅福弃官修道处,原建有“梅真人祠”,遗有炼丹石炉底座,岩下为采药涧。
余明岩:在上清溪侧,岩洞宽大,可容千人,有颓败土墙、屋基。
状元岩:为宋代状元邹应龙少年时代读书处,清代有人题刻“状元岩”三大字,岩前千级石蹬“斗米阶”,相传为邹应龙亲手开凿,今已辟为森林公园。
琵琶岩:在状元岩下山麓,为明道士邢德兴修真处,洞中有摩崖石刻“琵琶岩”三字。
三仙岩:在新桥峨嵋峰左,岩洞小巧,仅容数人,夏月凉气袭人,洞中有碑刻“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岚坑岩:在上青崇际村岚坑,可容纳四五百人。
石舟喀:在岚坑十里亭,可住200余人。
普陀岩:在上青三地村,有庙宇。
天成岩:在龙湖官田村许坊,有寺庙,已辟为风景旅游区。
龙井窟:在天成岩下,有寺庙。
佛成岩:在天成岩西,有寺庙。
南京堂:在天成岩下,为岗埠上人江东化的避暑山庄,崖刻“江氏山庄”。
宝盖岩:在朱口镇寨色村,因岩如屋而得名,有寺庙。
舍利岩:在宝盖岩右,有舍利塔群。
谷仓岩:在舍利岩右,有大型卧佛和观音塑像。修仙岩:在宝盖岩左上侧崖壁间。
狮子岩:在朱口石辋村,有庙宇,清咸丰年间题刻“狮子岩”。
麒麟岩:在狮子岩对面,有庙宇,山顶有“肖邦塔”。
猪母岩:在朱口梅林村上塘。
大石寨岩:猪母岩去里许。龙头岩:在朱口音山村,有庙宇。
瑞庆岩:在朱口王坑村。
神:岩:在大田金龙山。
蝙蝠岩:在开善池潭村。
出米岩:在开善池潭村王布,有庙宇。
余庆岩:在大布官江村。
龙王岩:在大布里坑村,有庙宇。
燕子岩:在龙安陈坑村,有庙宇。
紫云岩:又名滴水岩,在龙安张地村西。
皇石岩:在龙安坪上君子峰。
神仙岩:在龙安焦溪村,有庙宇。
狮子岩:在龙安焦溪村,有庙宇。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特产

泰宁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种子工程示范县,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农副产品有稻米、甘薯,大豆、玉米、油菜籽、茶叶(峨嵋毛峰茶、梅口乌龙茶著名),莲子、花生、药材(吴茱萸、厚朴、杜仲),油茶籽、烤烟、席草、香菇、红菇、蘑菇、灵芝、姬松茸、茶薪菇、毛木耳、杏鲍菇、魔芋、山苍子、松脂、米锥、榛子、板栗、猕猴桃、柑橘、梨、桃、李、枇杷、葡萄、杨梅,淡水鱼,朱口辣椒干、新桥笋干为名产。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交通

穿境而过的福银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形成泰宁到南昌2.5小时、到福州3小时、到武汉5小时、到上海7小时的交通经济圈;已列入铁道部和省“十一五”规划的向莆高速铁路在泰宁设点建站。

福建泰宁_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获得荣誉

泰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计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先进县”、全国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园林城”等称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20103/57374.html

更多阅读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第一部分总 则一、为了让每个孩子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为指导家长、抚养者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0-3岁儿童教育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为0-3

福建省基督教联合圣歌团 上海基督教圣歌大全

福建省基督教联合圣歌团福建省基督教联合圣歌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8年的“咏恩圣乐团”、“爱歌合唱团”,后更名为“福建省基督教联合圣歌团”沿用至今。成员均为基督徒,来自福建省二十个教会。他们的身份有:教牧人员、音乐专业工作者、

声明:《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 泰宁县[福建省泰宁县]-历史,泰宁县[福建》为网友晚风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