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节是指以10月10日为纪念日的节日,是由网友们自己创造的节日。萌节是一些动漫迷所庆祝的节日,其来源是由于汉字“萌”拆开后即为“十月十日”而得。萌本来是指草木初生之芽,但是后来日本御宅族和其他的动漫喜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但是通常都是对(尤其是动漫的)女性而言,因此,萌え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可爱的女生。
萌日_萌节 -节日简介
10月10日:萌节!萌节是一些动漫迷所庆祝的节日,其来源是由于汉字“萌”拆开后即为“十月十日”而得。
萌节是动漫迷的节日。
萌本来是指草木初生之芽,但是后来日本御宅族和其他的动漫喜好者用这个词来形容极端喜好的事物,但是通常都是对(尤其是动漫的)女性而言,因此,萌え现在也可以用来形容可爱的女生。现今,样貌可爱、讨人喜欢的男性甚至非生物也可用这个词来形容。原本所用的词语应该是“燃え”,但是因为“萌え”和“燃え”的日语发音相同,且动漫喜好者认为“萌え”更能形容他们对事物喜好的状态,因此后来都用“萌え”了。据信这个词语原本来自较为常用的“燃えている”(燃烧),但由于日文电脑输入平假名时会智慧判断汉字,而萌え排序在前面,变成现在的写法。目前,这个用法在中文地区的动漫迷世界中已经逐渐地风行起来。动漫喜好者经常把这个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等各种的词性,例:“萝莉(或正太、御姐……等)很萌”(形容词)、“被XXX(XXX代入你喜欢的动漫人物)萌到”(动词)……等。萌可以被理解为“个人因著人物的某些特征而萌生起像燃烧般的共鸣感觉”,故此观察者能否因被观察者而“萌倒”,完全视乎个人因素,也即是说因人而异的。“萌”并非与“可爱”等价,虽然“可爱”是起发萌感的特性之一,但是“萌”的概念抽象,适用范围也太广(与形容为可爱的对象范围相比),令两者缺少词义兼容性。
能够令人“唤起萌感”的特征,称为“萌属性”。作为尊重被视为萌的人物,胡乱将人物量化成单纯的属性组合是不应该的,因为理论上每一位原创人物都是独一无二,而属性的出现是为了识别和理解其“吸引之处”,而且人物的外在和心理设定不一定在作品中固定维持不变,始终一位人物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能够令被萌者坚持追随的也不是单单一个属性名字。萌文化约在2003年,以日本东京秋叶原为中心地开始流行开来。秋叶原早先以电器街闻名,自1990年代末开始变成御宅族电玩动漫商品(ACG)的大本营,也成为萌文化的集中地。
萌日_萌节 -网友诠释
萌(英语:Moe)是宇宙中的一种能量,是美少女属的生物能够幻化为人类雄性所喜好的对象的原因,没有了萌,美少女属的生物,不论雄雌,就只能以其本面目来补捉人类当食物了,而其真面目可是会把所有人都吓跑的!
至今萌依旧是个谜,但已知遭受萌力作用的物体产生的效应称之为萌化。
目前唯一已知的萌力产生源为萌能量方块,若能控制其中产生出来的能量,则一切都能萌化,也能使人类脱离被幻化成萌娘的妖兽(也就是「美少女」属的生物)吞噬的命运,但宇宙中尚有许多飘忽不定的萌力存在,这些萌力除了少数生物以外没有人能控制之,包括人类在内都无法控制。
起源
起源不明,但疑似为宇宙大爆炸,产生四大作用力时的第五种力,又称「第五元素」,然而至今人类犹然没有能力控制之,甚至于可以合理解释此现象的理论至今都还不存在,因此有怀疑论者认为萌只是个人心生的幻象,要不就是某种高明的催眠术罢了!
作用机制
目前不明,但现今科学家认为,一如其他四大作用力,萌力是要由一种名叫「萌子」的粒子才能产生,至今萌子的一切性质依旧是个谜,因为量子力学、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超对称学说乃至于弦论都没法预知它的存在,但它确实存在,因此关于其性质连个理论都没有,而这种力已知会导致物质的形变,因而使得物体失去原有的外观,变成另一种外观。
萌日_萌节 -自娱自乐
10月10日和10月11日,一些网友在网上庆祝两个网络节日:“萌节”和“萝莉节”。
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网络节日?“在等待遗忘”等网友解释道,“萝莉”是指那些衣着华丽洋装、嗓音稚嫩、相貌甜美的可爱少女。在英语中,萝莉的拼写为“loli”,该单词与阿拉伯数字10和11合起来神似。10月11日,网上论坛、微博等热传“快祝你身边的‘萝莉’节日快乐”。
而此前一天,一些网友则相互问候:“萌节快乐。”网友称,“萌”是动漫网友常用词,其有可爱的意思。十月十日可以拼凑成一个“萌”字,所以在网络上这天也被称为“萌节”。
在此前,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9月12日因谐音“就要爱”,而被网友称为是:网络情人节、示爱节。
对于网络节日的频繁出现,不少网友认为有创意,但也有人对此表示反感。网友“缘来如此”就在贴吧留言说,这些节日莫名其妙。对此,重庆尚悦心理咨询所首席心理咨询师罗练认为,现代人生活节奏感强,职场压力大,他们希望通过节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