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学校概况,云南财经大学-历史沿革

云南财经大学,原名云南财贸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自2013学校已由单科性财经院校发展成为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余名高级专业人才。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学校概况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创建于1951年。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9月,学校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云南省高等教育改革首家试点单位,在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和多形式拓展办学空间、改革内部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及扩大办学自主权五方面实现了初步突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等媒体也给予了广泛报道和积极评价。2006年2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

体育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云南财经大学已从单科性的财经院校发展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培养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实行二级管理,设有19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财政与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信息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传媒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国际工商学院、东盟学院、MBA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马列部、体育部、大学外语教学部。学校占地1021亩,固定资产总值7.8亿元;藏书140万册,电子图书52万种,中外文期刊2186种;校园网现已覆盖全校所有工作、学习及生活场所。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历史沿革

1950年3月,共产党接管国民党财政厅后,为适应当时急需大批财政会计管理人才的需要,建立了财政干部训练班,共培训了近400名干部。
1951年初,财政干部训练班改为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并正式启用印章。同年6月,财政厅决定财政干部学校校长由主持财政厅日常工作的副厅长翟昌宗同志兼任。 之后,相继成立了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粮食干部学校、供销干部学校、银行干部学校,加上财政干部学校共有五所干校(小干校)。
1958年底,中共云南省委同意财贸系统的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大干校)。1964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作出“关于撤销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恢复建立商业、合作、财政、银行四个专业干校”的决定,并确定四所干校分别由省商业厅、供销社、财政厅和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主管。
“文化大革命”中,几所干校遭到严重破坏,校舍被占用,教师全部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后经有关业务部门积极努力,1973年6月重新恢复粮食干校、商业干校和财政金融干校。
1978年6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决定将上述三所干校再度合并,成立云南省财贸干部学校,为局一级单位,由省委财贸政治部领导。
1979年3月30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财贸干部学校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79级学制为两年,80、81级学制为三年)。实际上是为创办本科学院作准备。
1981年8月26日,国务院教育部下发《关于增设云南财贸学院的通知》,批准成立云南财贸学院,为本科高等学院,由云南省领导。同年11月7日,省政府会议决定,财


云南财经大学贸学院的日常工作由省教委和省委财贸办公室(“财办”)管理,以“财办”管理为主。
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11月的云南省工业干部学校。1983年8月,云南省政府决定将其校名改为“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98年2月,云南省政府决定并报经教育部批准,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云南财贸学院合并办学,成立新的云南财贸学院。 1999年2月,新的云南财贸学院成立。
2006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云南财贸学院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院系设置

财政与经济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于2007年整合1979年开办的财政系和1994年开办的经济系而成立。目前,学院下设经济系和财政系,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四个教研室,以及“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院所合一的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8人(含学校经济学首席教授1人),副教授25人,讲师20人;博士13人,在读博士生7人。一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两位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已经基本覆盖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的所有二级学科,在西方经济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领域具有较强教学与科研实力。
目前,学院开设有经济学、财政学两个本科专业,拥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国民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本科在校生700余人,硕士生130余名。

金融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身为1979年开办的金融系,是云南省最早开办金融学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机构。1979年开设金融大专班,1982年开始招收金融学本科生,1999年招收金融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和保险硕士两个专业学位的研究生。30多年来,学院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金融专门人才,在省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金融学科是我校第一个获准立项建设并验收合格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获得硕士授权点,2009年列入我校博士点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于2004年被确立为我校首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三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点涵盖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货币理论与政策、证券市场与公司金融、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理财、保险学六个研究方向,拥有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学院现设银行管理系、证券投资系、保险系三个教学机构和金融发展研究所、金融计量研究中心、证券与企业发展研究所、风险管理研究中心、金融理财研究所等五个研究机构。现有教职工共48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另聘有校外兼职教授7人。

会计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云南财大下属的一个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为主,兼有科学研究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功能的教学院(系)。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0人,博士15人(含在读博士)、硕士28人、硕导13人。学院下设会计系和财务管理系,并设有农村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所、东盟会计财务研究所、法务会计研究所和会计人才培养创新研究所四个特色研究所,一个会计一体化实验室,一个会计教育培训中心。全院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研究生近100人。
经过我院几代会计学人的勤奋耕耘,会计学院已经成为集教育部的会计学特色专业、国际会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云南省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一身的重点院系。学院现在已经涌现出了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带头人2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学科带头人4人、会计学学术带头人5人。十年来,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等各种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在高等教育、经济科学等出版社出版专著20余部,成功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

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四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三个。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其中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4人)。学院有“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师”1名,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昆明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与如哈佛大学等国外各类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此类举动必定有利于学生对外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扩展。对于有出
云南财经大学国意愿的同学也为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使得出国想法更加切实可行。
值得一提的是,公共管理学院在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新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步伐越来越快,能够掌握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有能力应对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和政策的人才,必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优势。能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公检法部门、司法机构、军队系统、文化传媒单位、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等从事党务政务、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组织人事、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由于此专业刚刚兴起,因此不存在人才饱和的问题。
学院自成立以来有关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和政策,连续开展了多期公务员培训和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培训,并在此基础上申报了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培养单位。2005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院具有了行政管理、劳动经济学等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商管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云南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师资力量最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跨国公司方向)和劳动与社会保障4个本科专业,有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4个硕士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有校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重点课程2门,形成了企业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组织与战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优势学科方向。学院师资力量和科研队伍强大,涌现出了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2人、云南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

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

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于2012年6月由原旅游学院和原现代服务贸易学院合并而成。目前,学院设有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应用)、财务管理(金融财务与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英语(服务贸易英语)、旅游管理(餐饮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并设有卓越人才基地班。
原云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的前身是组建于1999年2月的旅游管理系。学院下设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和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旅游管理本科下设“旅游策划与运营”、“旅游财务运筹”“景区景点管理”、“旅行社管理”四个方向。十年来,旅游学院在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不断创新。改革,依托学校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学科背景,立足为旅游业、会展业等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策划、运营、投融资和项目实务管理的经世致用的商务管理人才。
学院被云南省旅游局确定为旅游企业财务经营,全国导游资格培训点,成为云南省旅游协会常务理事成员单位,以及旅游业发展咨询的专家组成员单位。2007年,在“首届中国旅游论坛”上,旅游学院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原云南财经大学现代服务贸易学院(旧称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学校相对独立的二级办学单位。2000年顺利通过云南省办学资质评估。学院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专职人员47名。其中副教授14名,讲师3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占50%。学院以多年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经验为基础,积极探索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依托本科办学资源,逐步确立以高职本科为基础的办学格局。学院现开设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税务代理、旅游管理、计算机运用技术、物流管理等八个高职本、专科专业,面向全省及全国部分省市招生。学院设有经云南省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130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了市场营销、职业经理人、旅游服务、计算机操作员、中式面点师、中式烹饪等23个工种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的鉴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双证制”应用型财经管理人才。
学院部分历史过程:1999年2月,学校组建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教学、办公地点在云南财经大学西校区。2001年12月,原高职学院、自修大学合并成立新高职学
云南财经大学院,并组建新一届领导班子。2003年12月,由于云南省财贸学校并入云南财贸学院。原财贸学校24名教职工加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队伍。学院形成多校区办学模式。2004年3月,高职学院成立经济信息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会计教研室、烹饪教研室和形象设计教研室。2004年10月,学院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
2008年3月,学院将学院南校区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搬迁至西校区,南校区交归学校统一管理。2008年8月,学院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专业为财务管理,学生入住龙泉路校区。2009年5月,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学院新增学生管理科,并完成了办公室、教务科、团委和学生管理科的科主任聘任。2009年8月,学院与文山学院、文山财贸学校共同启动了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文山培养点项目。招收财务管理本科学生,学生在文山学院就读。2010年7月至9月初,学院根据学校搬迁到学府路校区的部署,完成了校区搬迁工作。2010年8月,学院与文山学院、文山财贸学校合作结束,学生回到学府路校区就读。2010年8月,学院面向云南省新增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两个专业的三校生本科招生计划。至此,学院共有财务管理专业两个方向,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共计三个专业四个方向的本科招生专业。

信息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是学校具有优秀传统、悠久历史和国际合作办学的涉外教学、研究及管理单位。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硕士点,学生760余人(包括留学生),研究生11人,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23人,各类函授生1000人。学院下设三个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系。一个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三个实验中心: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58人,占职工人数的94%以上,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信息学院教师近年来公开发表了300余篇自然科学论文,出版了20多部专著和教材,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厅级计算机应用与开发项目。在社会服务方面,为省内外各政府、学校、公司开发了十多项稳定实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学院以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和金融领域的应用为核心,以经济管理和金融领域对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作为学科建设的动力,注重学科内涵发展,走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和金融应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我院每年平均招本科生200人和部分硕士研究生,我院将继续与国外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并欢迎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

统计与数学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计划统计系。目前,学院设有三个系(统计系、数量经济系、数学系)、五个研究机构(应用统计与数量经济研究所、统计调查与数据挖掘研究所、现代统计应用研究中心、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中心、SPSS教学与研究示范中心)和一个实验室(定量分析及动态模拟专业实验室)。学院下设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统计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专业,现已列为学校博士单位建设规划中的主要授权学科之一。
学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省级教学团队1个(统计学教学创新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统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云南财经大学社会经济计量分析与政府信息决策评估科技创新团队)。统计与数学学院拥有高水平的师资,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统计学科带头人石磊教授是我校引进的第一位首席教授。近年来,学院教师在著名国际统计学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8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基金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0余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是学校在2007年五月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从原统计信息学院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学院。配备行政院长一名、副院长两名,学院党委书记一名。下设有办公室、团委、教学管理科、学生管理科等四个科级单位。设有资源环境、城市管理两个教学系。学院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专职行政人员9人。专职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3人,占62%;博士以上学历11人,占52%;45岁以下教师19人,占90.5%。在校本科学生人数281人,硕士研究生87人。
学院现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工程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同时,该院还设有区域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五个国家二级学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区域对经济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校级重点学科。2007年开始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的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外语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成立于2007年云南财大获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之际,其前身外语系。外语学院下设经贸英语专业,分设国际贸易方向、翻译方向和国际经济新闻方向,并设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与四个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教材教法研究中心。
外语学院的总体目标是立足西南,建设优秀经贸英语学科,培养学贯中西的外语经世之才,为中国的英语教育树立典范,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通用型、复合型的精英人才,为中国对外传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对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外语学院的指导思想是严谨治学,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创造辉煌。

法学院

校园溪流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学院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工32人,本科学生14个班639人,在校硕士研究生86人,设有5个专业教研室,1个研究生教研室;专任教师2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讲师11人,助教3人;博士5人,硕士或研究生学历16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
数年来,学院坚定不移地贯彻学校“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思想,狠抓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仅2007年我院教师就有23篇学术论文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其中核心期刊8篇。主持或参与完成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专著或教材4部。2005年经省司法厅批准,正式成立云南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云南财贸学院的法律援助站,指导该院学生对广大师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得到广泛的支持和好评。

传媒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依托学校的经济和管理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经世致用的特色专业人才。学院下设新闻系、广告系、大学语文教研部,以及新闻传播与广告实验中心。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23人。广告系开设的广告学专业为整合营销传播方向,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属全国较早开设这一方向的广告学本科专业;新闻系开设的“财经新闻”专业是学校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大学语文教研部不仅为两个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文基础,同时也承担着全校的通识文化教育,主持编写的《大学语文》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列入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学院拥有一支年轻、敬业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3人,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拥有硕士学位。学院还聘请了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知名院校和业界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主讲教师或客座教授。学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目前,主持着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在研纵向课题16项以及若干项横向课题和咨询课题,近3年来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5篇。

商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是云南财经大学师生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14人,其中有硕士研究生9人,博士研究生5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1500人。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五个本科专业,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三个硕士点。并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两个系和市场发展研究所、市场调研事务所、商品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2002年经批准,产业经济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市场营销学和物流管理学硕士点已被列入我院“十五”发展规划。承担了工商管理授权学科博士点(营销与物流方向)建设任务。

现代设计艺术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画室、陶艺工作室、雕塑工作室、视觉传达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布艺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综合实验室、数据中心、计算机机房、苹果电脑工作室等各类专业工作室,设有艺术设计图书资料室,教学设备仪器总值700余万元。
学院成立了由知名专家为带头人的“国学研究所”、“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所”、“陶瓷研究中心”,并与国外部分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了“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各研究所均由海内外知名专家、设计师担任负责人。教育部全国ITAT教育工程云南省管理中心及全国ITAT教育工程数字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公室、全国艺术类权威期刊《艺术评论》云南工作站、云南省数字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都设在我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千余名。

国际工商学院

老图书馆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是2000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是云南财经大学承办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和各类国内外培训教育的教学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美国库克大学和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国务院学位办文批准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硕士研究生项目。学院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现在册学生总数超过1400人,其中本科生1200多人,硕士研究生160余人,留学生近100人。拥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和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17人;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80余人。
学院2008年与美国库克大学合作招收国际会计、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英语和项目管理五个专业;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招收国际会计、国际营销二个专业。通过勤奋学习,学生完成合作方规定的学习任务且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云南财经大学和国外合作方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

东盟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东盟学院成立于2007年4月,是学校主要面对东盟及周边国家开展合作办学的涉外教学和管理单位。学院具备较强的专业师资和管理干部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员工30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管理人员9人;教职员工中有教授、副教授4人,博士1人,硕士1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教职员工总数的80%;中共党员17人。目前有留学生近400名,分别来自泰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十余个国家。东盟学院现有财务管理(越语、泰语、缅语方向)和汉语言(国际商务汉语)两个专业。云南财经大学东盟学院将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学科发展特色及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要求,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做出积极的、应有的贡献。
学院主要承担非学历留学生教育和学历留学生教学任务,并开设全校性小语种选修课。非学历留学生包括汉语语言生、专业进修生和访问学者三类,主要学习汉语,开设商务汉语、中国文化和中国商业知识等系列课程,学制分为1个月、3个月、6个月和一年,学习结束时,颁发结业证;学历留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全校32个本科专业面向留学生开放,同时,汉语学习贯穿教学始终,学制为本科生4年、研究生3年,自2009年9月起,本科生教学采用“2+2”模式,即一、二年级集中在东盟学院学习,三、四年级再到专业所属学院进行学习,学生毕业时,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MBA教育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MBA教育学院(旧称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是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MBA教育为主、兼有普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应用研究型学院。秉承“汇聚精英,创造价值”的MBA教育理念,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标准,撷取中华文化精髓,立足西部,面向东盟,以公司理财、金融证券、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不动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优势专业为培养方向,倾力打造精管理、通市场、善理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具有“举校体制”优势。在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资深MBA教育专家、云南财经大学汪戎党委书记的领导下,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学院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现已形成一支职业化的MBA教育团队,学院已成为西部地区专业特色鲜明的MBA教育中坚力量。2008年云南财经大学MBA招生首战告捷,在全国第七批新增31所MBA培养院校中招生规模名列全国第二;2009年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其中春季班招生规模扩大20%。云南财经大学MBA学院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咨询、顾问服务和EDP(ExecutiveDevelopmentPrograms)高级培训项目,并联合上海财经大学开设EMBA教育项目。学院已经为政府机构、大企业大集团及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云南省省政府、省国资委等政府机构;红塔集团、南方电网云南电网等上市公司和知名民营企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旧称云南财经大学马列主义课教学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3月,由云南人民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公共课教研室;1983年12月,公共课教研室调整为基础部;1989年11月,马列主义教研室调整为马列主义教研部;1993年6月,马列主义教研部与经济系合署办公;1999年5月,成立马列主义课教学部;2011年6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部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4个教研室,以及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中心、经济伦理研究所。目前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工作,本专科学生“哲学智慧与科学精神”通识教育模块的教学任务,以及“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学院拥有一支积极进取,专业背景多样化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7人,其中首席教授1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10人。我部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政治坚定、师德高尚、水平过硬的师资团队。

中华职业学院

中华职业学院建筑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是财大目前最年轻的学院。学院坐落于昆明新城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基地公园北路中段云南财经大学呈贡校区,2011年11
云南财经大学个专业(方向)面向云南省招收高职本科学生1500人。根据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有关问题的复函》精神,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的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改革实验点。
学院是隶属云南财经大学的正式教学单位,具有实力雄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并拥有共享云南财经大学1000多名专职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400多人)的优质师资队伍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学院依托政府支持和广泛的社会资源优势,学院实行“校企联合、双向互动”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建设“配置先进、功能齐全、校企共享”。学院以云南财经大学各级重点学科专业为龙头,在创新人才培养摸式、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进一步体现职业性与开放性,突出专业特色,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始于1983年成立在教务处的干训科,1985年成立干训处,1988年成立成教处,1996年正式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7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云南财经大学实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学院涵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设有夜大学、函授、证书培训、中高端培训、国际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含有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研究生课程班四个教学层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本科教育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在云南、广西、共有11个函授站,80个函授教学点,在昆明市设有夜大学教学点。现各类在读学生20000余人。学院依托学校学科及专业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2010年,学院被列为“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培养基地”和“中国税务咨询师云南财经大学培训基地”。近年来,在政府执政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金融、财政税收、专项能力、行业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培养特色,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培训各类人员10000余人次。学院被中国工商联合会评为“商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体育课教学部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课教学部成立于1994年6月,其前身为基础部体育教研室,1982年随着学校发展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体育教研室从基础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直属教学部门。体育课教学部全面负责实施我校学生体育课教学、群众性体育活动、训练竞赛、体质测评以及体育场馆管理等项工作。
体育课教学部下设部办公室、部教学研究室、部群体竞赛教研室和部运动场馆管理中心。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25人,干部、职工8人。现有教师中1人为大学毕业,20人为大学本科毕业,4人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职称结构为: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助教1人,全部25名教师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在体育裁判等级队伍建设上,25名教师中获国家级裁判员有4人,获国家一级裁判员有10人,获国家二级裁判员有7人,占教师人数84%。近三年来我部教师累计完成发表论文120篇,完成在研课题8项,有9人参加了学校多媒体教学比赛并荣获奖励。

大学外语教学部

云南财经大学大学外语部于2007年4月从学校原外语系剥离,成为学校新建的独立教学单位,并于当年5月正式开始工作。
大学外语部现拥有一支人数精干、各项结构较为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5人),在职博士生1人,硕士31人,并长期聘5―10名副高以上的外校教师。大学外语部现设有3个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I、大学英语教研室II和研究生英语教研室,承担着全校所有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任务。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领导介绍

历任领导

第一任:(1982年6月27日)
党委委员、副书记、干校校长任希文
党委委员、副书记、学院副院长许健吾
党委委员、副院长、(干校副校长)陈杰山、吉一
党委委员、副院长苏仲兴
党委委员、政治部副主任邓万镒
第二任:(1983年9月30日)
党委常委、书记许健吾
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杰山
党委常委、副院长董大德
党委常委、组织部长石绍周
副院长马光璧(主持行政工作)、吴探学
1984年4月30日,苏仲兴任副院级调研员。
第三任:(1986年12月6日)
党委常委、书记陈杰山
党委常委、院长吴健安
党委常委、副书记、副院长杨立志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绍周
党委委员、组织部长赵殿军
党委委员、教务处长姚大金
党委委员、计统系党总支书记罗吉义
副院长马光璧(1991年7月吴健安院长年龄到限卸去行政职务后,主持行政工作)
副院长吴探学
1988年6月4日至8日,召开了学院首届党代会。党委不设常委,原党委常委、委员均当选为党委委员。并选举陈杰山同志为党委书记,杨立志同志为副书记。选举了纪委委员。仍选举石细周同志为纪委书记。
1990年3月,增补李有庆同志为党委委员、副书记。
第四任:(1993年2月19日)
党委委员、书记杨立志
党委委员、院长唐家祥
党委委员、副书记李有庆
党委委员、组织部长赵殿军
党委委员、财税系主任姚大金
党委委员、工商行政管理系总支书书记罗吉义

云南财经大学纪委书记段茂森(后改任副院长,省委任命赵恒为纪委副书记)
副院长马光璧、吴探学
1995年8月2日省委任命刘绍怀为党委委员、副书记。
1995年9月10日省政府任命李有庆、周好文为副院长。
1996年4月11日,省委决定唐家祥同志为党委副书记。
1996年6月10日,省政府批准马光璧副院长年龄到限离任。
1996年11月20日,省政府任命姚大金、甄朝党、张海翔为副院长。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罗明义
党委书记:罗明义,云南昭通人,1951年12月出生,汉族、经济学博士,教授,旅游管理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旅游经济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共云南省第八届省委委员,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
1979-1983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系企业管理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4-199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86年至2005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高校进修过经济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英语等专业。
自1987年以来,历任中共云南大学经济系总支副书记,云南大学管理系副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旅游系主任、旅游学院院长、旅游研究所所长;1997年任中共云南省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2年任中共云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同时兼任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旅游业协会会长、中国生态旅游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旅游业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并受聘为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大理州、保山市、昭通市等州市政府顾问。
自1995年以来,主持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科研课题、云南省应用基金课题、云南省社科研究课题、云南省政府重点课题、云南省教委、省科委等科研课题30多项。先后出版《现代企业管理原理》、《企业管理心理学》、《中国股份制理论和实践》、《城市圈域经济论》、《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现代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国际旅游发展导论》、《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案例》、《旅游饭店经营管理》、《旅游经济研究》、《旅游管理研究》、《旅游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实务》,《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发展规划》、《现代管理学原理》、《旅游业管理实务》等专著、教材和译著30多部;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科研、教学和行政工作等方面奖励,并被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亚太地区专家学者辞典》、《中国当代专家学者大辞典》、《中国100所高等学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览》、《云南当代专家学者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等所收录。
校长:汪戎
校长:汪戎,安徽泾县人,1954年10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汉族,博士,教授,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77年至1980年在云南大学政治系政治理论专业读书,1983年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10月至1994年2月公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进修学习,1996年11月至1997年1月公派赴澳大利亚拉托比大学做学术访问讲学。1997年考入云南大学历史系中国经济史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1月赴泰国法政大学从事中泰两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与访问讲学,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历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管理系主任、学校改革办主任、研究生部主任、校长助理,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挂职),云南大学副校长(并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主持云南大学行政工作)等职。受聘为云南省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职称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铜业集团投资顾问、省国资委云天化集团独立董事。现兼任云南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专家咨询库成员、昆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专家。
1997年以来,先后出版了《晚清工业产权制度的变迁》、《企业经济力的形成与区域性扩展》、《现代管理学原理》、《云南烟草发展思路与策略》、《21世纪昆河经济带发展构想》等10部专著、编著和合著。同时,在各类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参与了包括OPAC、国家“973”子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政府、云南省省校省院合作项目等资助的10多项科研课题。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教育教学


图书馆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始终保持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专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学校设置30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文、理、工六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00余人。
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依托硕士点加强学科建设和本科专业建设,已建成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4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哲、法、经、管、工5个学科门类;有企业管理学、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统计学和国际贸易学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会计学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重点教学实验室。学校努力开展科学研究,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省部级课题249项;出版专著、教材301部,发表科研论文574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8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77项;主办有《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和《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种公开刊物。

校园风景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泰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地区的16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库克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的国际会计、国际商务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已有两届毕业生;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的项目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已连续三年招生。2005年,学校被全国高等教育联合会评为“全国一流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同时,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省内各级地方政府等100多个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实质性的校际、校企合作项目及实践基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
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1987年以来,学校14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6年,学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优秀奖,“蓝色力量协会”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2004年,学校女子篮球队闯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决赛,获第14名;女子网球队分获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第九届双打冠军,第十届团体季军,第十一届团体冠军、双打冠军和单打亚军。
建校以来,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7万余名专门人才。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左右,高居云南高校前列。他们扎根云岭大地,许多已成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业务骨干,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马锦林、李昆峰先后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师资队伍


篮球场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十五”期间,我校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按照学校党委确定“提高、引进、留住、用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本着“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则,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和具体措施,构建了新的有利于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初步建设了一支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科学,专兼职有序组合,充满创造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8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占56.74%,其中博士140余人 ;专业技术人员中有正副高职400余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及省政府特殊津 贴专家2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0人。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录取原则

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学校概况,云南财经大学-历史沿革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考生和家长放心,具体的录取原则是:

1.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我校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2.录取及专业安排按分数和志愿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即同一批次投档考生如果投档数超过计划数,分考生科类按投档成绩高低排序,确定分数最低控制线,再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如果投档数小于计划数,则按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对于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到未录满计划数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予以退档;

3.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高考总分(不含加分)、数学、外语、语文、综合的成绩排序录取;

4.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和应用本科专业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广东省和海南省兼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和应用本科专业志愿,同时又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所在省份招生专业内进行调剂;只填报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或应用本科专业志愿,同时又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在所填报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或应用本科招生专业内进行调剂;

5.外语语种要求:英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泰语、越南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以上专业的考生,需参加当地招考办组织的英语口语测试,且成绩合格;在不组织口语测试的地区,同等条件下,英语笔试成绩较高者优先录取;其余专业不限语种,但要求入学后主修英语;

6.艺术类录取按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艺术类招生章程和招生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7.我校招收网球和篮球高水平运动员,录取原则参见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8.对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全国单科竞赛获奖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9.男女生比例: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

10.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云南财经大学_云南财经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作者: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校工会主席葛长敏。
云南财经大学校徽为圆形。圆心是地球,地球上凸现出中国古代钱币(方足布),下方为年号1951字样。外圆上部是中文“云南财经大学”,下方为英文校名。年号1951年是云南财经大学的建校年份。中英文“云南财经大学”和年号“1951”均为大红色,外圆底色为银白色。中文云南财经大学字体为“毛体”。
校标寓意:中国钱币表示云南财经大学是一所财经类高校。钱币图案形似汉字“人”。人,即人才,寓意云南财经大学以培养高素质经世致用人才为己任。人在地球,寓意天地万物,以人为本,同时寓意财大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地球图案颜色为蓝色,钱币颜色为黄色,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寓意云南财经大学积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钱币图案形似一口大钟,警示财大人时刻激励自己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求实创新,追求卓越。

校风

“求实,创新”的校风是云南财经大学历久弥新的办学传统与永恒追求。“求实”即讲求实际,追求真理。倡导师生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待工作,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术,以诚心向学的精神对待学业,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追求真理。“创新”意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追求卓越,培育创造性人才,产生创新性成果。

校训

“好学笃行,厚德致远”为云南财经大学校训。《礼记》云:“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训取诸义而用之,倡导学生诚心向学,勤于实践,知行统一,学行共长,激励学生涵养大德,容载万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校歌

作者:刘绍怀。
歌词全文:我们的校园在盘龙江畔,莘莘学子聚首科学殿堂,求实创新,铸就腾飞的翅膀,自强不息,赢来了桃李芬芳,求实创新,铸就腾飞的翅膀,自强不息,赢来了桃李芬芳,啊……知识给我力量;啊……知识给我力量。
爱国爱校有理想,经世济民作栋梁,敢为人先图发展,长风万里送云帆,敢为人先图发展,长风万里送云帆,敢为人先图发展,长风万里送云帆,长风万里送云帆。
简释:校歌(歌词)把校风、校训、云财精神融为一体。“求实创新,铸就腾飞的翅膀,自强不息,赢来了桃李芬芳。爱国爱校有理想,经世济民作栋梁,敢为人先图
云南财经大学发展,长风万里送云帆。”历史、现实、理想浑然一气。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咏唱,体现出高昂、豪迈的精神气质和永不停滞的理想追求。
校赋作者:传媒学院院长郑丹平。
地连五华,坐拥拓东,平畴锦绣,玉宇彻澄。东临盘江,腾潜蛟而跃金鲤;西倚蛇山,跨霓虹而凌碧霄;南引学府,得钟英毓秀之神韵;北接龙潭,有宋柏唐梅之雅馨。美哉地灵才俊,荟萃人文,我财经大学岿然雄踞其间。忆昔创建之始,筚路蓝缕,奠聚薪成焰之基;众志成城,效雷霆万钧之力。汇一勺以成江海,积微尘以峙峻岑。而今校名三易,宏图大展,后来居上,唯恐虑不及远;革故鼎新,诚贵独辟蹊径。造龙翔凤翥之势,开海阔天高之境。且看时和气清,万物滋荣。朱楼红宸,书声如珠玉玲琅;碧荫绿树,嘉木多桃李芬芳。仰观俯察,清澄性理;悉往知来,启道聪明。无临渊而羡鱼,岂穷达而异心。夙兴夜勖,挥翰墨以奋藻;志高行洁,恒求实以创新。为师之道,妙度金针;导性因势,琢玉范英。剖海蚌以显明珠,断昆竹以彰清音。智如泉源,行为表率;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5918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哈尼族概况及历史沿革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学校概况,云南财经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矫情什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