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复盖率达96.8%,是我国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小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十分丰富,有8个植被类型39个群系,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天宝岩_天宝岩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地处戴云山馀脉,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地带性土壤为花岗岩和砂岩风化发育成的红壤,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东经117°28'3"-117°35'28",北纬25°50'51"-26°1'20"之间,海拔最高1604.8m,最低580m,距永安市区36km。现总面积11015.38公顷,其中:核心区3401.56公顷、缓冲区2678.92公顷、实验区4934.9公顷。
天宝岩保护区资源
位于永安市西洋、上坪、青水3个乡(镇)交界处的石罗山,距市区25公里。保护区内面积 1.1万公顷。该区为戴云山馀脉,属于中、低山地貌,最高处为主峰天宝岩,海拔1604.8米;最低处海拔58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区内露出地层的有泥盆纪和侏罗纪的沉积岩,以及深层侵入的花岗岩。森林复盖率达96.8%,为闽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闽江干流――沙溪的支流苏坑溪、桂溪、薯沙溪3条溪流的源头均在保护区内,呈树枝状水系。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国内少有的物种基因库之一。该区属森林生态型保护区,地理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保护区内有各种动植物640馀科3200馀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金钱豹和黄腹角雉等12种。保护区内植被垂直带谱较明显,随着海拔的递增,依次分布有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中山苔藓矮曲林。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等15种;属省内数量稀少的树种有百日青、穗花杉等20种;最具特色的当属大面积天然分布的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树和我国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泥炭藓沼泽。这些原始森林的地貌特征、植被特征均为国内罕见,它对研究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天宝岩植被的保护可追溯到200多年前。早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地群众就自发在本畲立下了一块禁伐碑,保护森林。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当地群众又分别在本畲、沟墩坪、香木岭、林后四处立下了四块禁伐碑,严加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措施相当严密,并经过当时的县衙批准,这些历史文物在我国自然保护史上极为罕见。1988年,天宝岩被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天宝岩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复盖率达96.8%,是我国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小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闽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区内生态系统多样性十分丰富,有8个植被类型39个群系,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最具典型保护对象有:原始的长苞铁杉林为中国特有的渐危种,也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区内长苞铁杉林分布面积达186.7公顷,纯林20公顷,为全国第一。原始的猴头杜鹃林分布于冷湿、多风的孤立山顶与山脊,是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山地苔藓矮曲林和地形顶极群落。区内陡峭的山体上分布面积达106.7公顷,纯林40公顷,为全国所罕见。泥炭藓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云贵高原有小面积分布。区内2处山间盆地泥炭藓沼泽在我国东南地区属首次发现,总面积达30.7公顷。现已查明区内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5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黑桫椤、金钱松、香榧等16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38种省重点保护植物,兰科植物18种,“永安素”兰花名品最早来源地;有金钱豹、黑麂、黄腹角雉、金斑喙凤蝶等8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穿山甲、黑熊、苏门羚、阳彩臂金龟等4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3种省重点保护动物;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11种。
天宝岩_天宝岩 -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交通指南
天宝岩
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地址:福建省三明永安市境内
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自驾车路线:
从永安到上坪镇,再往龙头村到达景区,行程约1个半小时
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乘车路线:
在三明市乘坐到永安市的客车,再转乘坐当地摩的或出租车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