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下,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庆片“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牵头单位;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重庆市大学联盟的创始学校之一。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_西南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大学大门
西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文、理、工、艺、体相结合的普通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国家在西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占地面积80多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教书育人、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西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类大学(根据国务院国发23号文件关于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文件,师范类只确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南大学中西南师范大学并非全国重点大学,西南大学中西南农业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以第二批本科录取为主,部分师范类专业在部分地区实行重点批次本科录取。位于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学校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500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藏书140余万册,拥有80余万册中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声像资料等。学校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仪器设备较为齐全。拥有面积为16000平方米的图书馆,经过不断剔旧,保持藏书130余万册。学校编辑出版有10余种公开发行刊物,建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设有计算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开通了与Internet连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装配有外语教学调频台及无线耳机接收听音系统等设施。学校附设有7个校办工厂,还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及幼儿园,是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基地。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_西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
西南师范大学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1906年4月18日),清政府在重庆正式创办了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官立川东师范学堂。
民国二年(1914年),川东36县联合设立的川东师范学堂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
民国四年(1916年),学校租住观音梁船帮公所及附近民房,同年秋迁回原址;民国五年(1917年)秋,迁住巴县文庙;民国八年(1920年),再次迁回原址。
民国十五年(1928年),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濒临倒闭之绝境。刘湘决定将西南大学停办,遭到学校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校长甘绩镛召开维持会,讨论学校存废问题,会议决议,学校继续办理,并改组维持会为校董会,道尹为会长。同年,提出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民国十八年(1930年),甘绩镛将旧校址出卖,在通远门外石马岗购买7000余方丈土地营建新校舍,并于1930年末迁入。
民国十九年(1931年),川东师范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高等师范学校”、增办二年制高等师范的专案。民国十九年(1931年)1月,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奉令改名为“川东共立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年(1932年)秋,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在校内开办乡村师范专修科和中心农事实验场。
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2月,川东共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专修科迁至磁器口。7月,四川省政府拨款4万元,将乡村师范专修科改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与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分开,成为一所独立的高等院校。
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5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狂轰滥炸期间,学校迁至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末-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初,川东共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川东联立师范学校”。
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8月,四川省教育厅将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改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8月,川东联立师范学校改名为“四川省立川东师范学校”。
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5月,学校由江津白沙镇东海沱古坟湾迁回石马岗。
建国后,1950年,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为主体,分别组建了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
1985年,西南师范学院和西南农学院分别改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
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_西南师范大学 -大学校训
团结、树人、唯实、求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_西南师范大学 -开设学科
现设有经济政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系、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系、电化教育系、计算机科学系、信息管理系、心理学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预科部、成人教育学院等19个院、系、部,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公共事业管理、特殊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英语、俄语、日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技术学、化学、环境科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制药工程、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体育教育、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等33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中,师范类20个,非师范类13个。有基础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分析化学等41个学科、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生态学、基础心理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
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与权,有7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工2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有各类在学学生60000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400余人。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_西南师范大学 -研究成果
建成易烧结α-氧化铝超微粉200吨/年生产线,且被列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自主选育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34”、“渝薯20”、“渝苏1号”、“渝苏297”、“渝苏76”已在川、渝、黔、苏4省市累计推广70余万公顷、新增产值7亿余元。鱼类学研究也有力地推动了川渝地区长吻鲔和大口鲶养殖业的发展。十分活跃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累累,为四川、重庆的国土整治、生态恢复、灾害治理、旅游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我校在重庆、成都、广元、自贡、三亚、海口等地参与策划、设计的“西南日月城”、“重庆水天城”、“科技名人雕塑群”、“神女”、“三峡”、“巫山”……豪华旅游船等项目,对美化城市建设、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内外获得好评。
改革开放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出版专著近1000部,发表论文10000多篇,近40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97年在国际《SCI》检索系统收录论文的全国1000多所高校排名中,我校处于第73位,《EI》排名处于第6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