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解释,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竟变成“问到底”了。 其原意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砂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砂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问题追根究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_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解释

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解释,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砂锅问到底_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打破砂锅问到底_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例句

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巴金《团圆》

打破砂锅问到底_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典故

“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璺”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璺,“问到底”是“璺到底”之谓也。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已经少用砂锅了,有砂锅也缺少煮菜实践,更无打破砂锅的经验,当然不解“璺到底”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_打破沙锅问到底 -详细释义

好处:可以让学生们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一步步的找到正确的结果,也就是在快乐的探究中得到知识,而不是盲目的听从他人的讲解。
坏处:容易产生片面的见解,对知识了解的不全面,以至于影响对文章或者问题的理解。
解释:打破沙锅也要找到它的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粤语方言:打破沙锅问到底,粤语方言表达为“打烂沙煲问到笃”,这句话,民国至今在广州番禺等地盛行,属于地方方言文化特色。后来随着后现代电子科技文化的冲击影响,电视、网络咨询发达。广州方言大部分受到外界分化,尤其是香港方言通过电视台传播,成为粤语通用的学习工具,香港语言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崛起的时代,通过电视传播整个广东各地,严重影响了粤语结构,打烂沙煲问到笃一词,因为电视语言文化不常提及,而没落,被近义词点解甘多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0973.html

更多阅读

造句:打破沙锅问到底

1、只有好学的人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地去找正确的答案。2、学习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3、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问问题,所以妈妈称我是“问题小子”。体验新版博客分享到搜狐微博

打破沙锅璺到底:帝国名词考一 XX系列

(原载:北大未名站(2006年08月21日21:18:40 星期一)除声明“转载”外,本博客文章均为博主原创,博主保留全部版权,转载请注明。)帝国里面专门克骑兵的步兵被戏称为XX,因为其捅马的动作而得名叉叉,又简化为XX了。本文准备从文字的角度讨论各种

用打破沙锅问到底造句大全 打破沙锅问到底 造句

用打破沙锅问到底造句 你老爱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事跟你没多大关系,你就别管了。 他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势,实在把我们吓了一跳。学习知识一定要彻底弄明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本文由造句大全首创发布,原文链接:http://w

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的成语

学与问的成语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不愧下学、笃实好学 真才实学笃信好学、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宏儒硕学、鸿儒硕学、记问之学、口耳之学、困而不学通才硕学、通儒硕学用非所学晚生后学、一家之学俗语三个臭皮匠,

声明:《打破沙锅问到底 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解释,打破沙锅问到底-成语》为网友帅死你个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