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简介,周围神经系统-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结构,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就是联络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cranial nerves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spinal nerves;周围神经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一将来自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向中枢内传递的纤维称为传入神经纤维,由这类纤维所构成的神经叫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sensory nerve;二向周围的靶组织传递中枢冲动的神经纤维称为传出神经纤维,由这类神经纤维所构成的神经称为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motor nerve

周围神经系统_周围神经系统 -简介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简称PNS)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的神经,也称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根据连于中枢的部位不同分为连于脑的脑神经和连于脊髓的脊神经;还可根据分布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

与脑相连的神经叫脑神经,共有12对,绝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等处,只有一对很长的迷走神经沿颈部下行,分布在胸腔的大部分腹腔的内脏器官上;

与脊髓相连的神经叫脊神经,共有31对。脊神经可以调节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上部的脊神经分布在颈部、上肢和躯干上部;下部的脊神经分布在下肢和躯干下部;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

周围神经系统_周围神经系统 -解剖

周围神经分。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有12对,自颅骨孔、导出颅;脊神经31对,经锥间孔出椎管。

脑神经是指与脑直接联系的周围神经,共12对,分类三类:一是感觉性的,包括第Ⅰ、Ⅱ、Ⅶ对;二是运动性的,包括第Ⅲ、Ⅳ、Ⅵ、Ⅺ、Ⅻ对;三是混合性的,包括Ⅴ、Ⅶ、Ⅸ、Ⅹ对。

脊髓发出脊神经共31对: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尾1对。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前后两支,其中含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后支分布于背部皮肤肌肉。第2-12对胸神经前支按肋骨与胸椎的节段分布,称为肋间神经(其中第12胸神经前支称肋下神经)。下6对胸神经前支最后分布于刺激可出现腹痛症状。其余脊神经的前支相互联系构成四个神经丛:颈丛、臂丛(主要分支有正中、桡、尺神经,分布到上肢)、腰丛、骶丛。坐骨神经是腰骶丛分布到下肢去的最大分支。

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接受刺激,产生刺激。

周围神经系统_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分类

掌握周围神经的分类;掌握神经节、神经的结构;了解周围神经再生的理论。

⒈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了解其分支分布情况。

⑴颈丛

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熟悉颈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分布概况及皮支的浅出部位与分布情况。了解颈丛肌支的分布。

⑵臂丛

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始、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的发出部位和分布情况。掌握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走行和支配。熟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了解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⑶胸神经前支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及其皮支分布的节段性。

⑷腰丛

掌握腰丛的位置和组成。掌握股神经的组成、行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情况。熟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的走行及疝手术时的保护方法。了解闭孔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的走行及分布概况。

⑸骶丛

掌握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坐骨神经的起始、行径、分支、分布;了解其常见变异。掌握胫神经的行径、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掌握腓总神经的行径、位置;腓浅、腓深神经的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熟悉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运动及感觉障碍的主要表现。熟悉阴部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区。了解臀上、下神经、股后皮神经的位置和分布。了解脊神经损伤定位及全身主要关节的神经分布。

⒉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结脑部、进出颅的部位、走行和支配情况。

⑴嗅神经

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掌握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等结构。

⑵视神经

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和行径。

⑶动眼神经

掌握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支配及其副交感纤维的分布与功能。掌握瞳孔对光反射。掌握睫状神经节与视神经的毗邻关系、性质、位置。

⑷滑车神经

掌握滑车神经的来源、走行经过的结构及分布。

⑸三叉神经

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半月节的位置和性质、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

掌握眼神经的主要分支即额神经、鼻睫神经、泪腺神经的分布概况。掌握上颌神经(延续为眶下神经)的主干行径及其分布概况。掌握下颌神经主干及主要分支即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的行径及其运动、感觉纤维的分布。熟悉角膜反射。

⑹展神经

掌握展神经的起始、行径和分布。

⑺面神经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份、管内分支即鼓索、镫骨肌支和管外表情肌支的分布;掌握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熟悉面瘫的分类及原理。

⑻前庭蜗神经

掌握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的走行和功能性质。

⑼舌咽神经

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舌支、咽支、颈动脉窦支的分布概况;掌握耳神经节的位置和性质,了解舌咽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⑽迷走神经

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份、主干走行及其分支分布。掌握喉上神经位置和分布;掌握左、右喉返神经的走行与分布。熟悉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与分布概况。了解迷走神经及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⑾副神经

掌握副神经主干起始、行径及分布概况。熟悉副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⑿舌下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掌握舌下神经的起始、行径及分布概况,掌握舌下神经核上瘫、核下瘫的主要表现及发生机理。

⒊内脏神经系统

掌握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分布。

一内脏运动神经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掌握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特点,了解其功能概况。

①交感神经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掌握交感干的位置和构成。掌握椎前神经节即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及主动脉肾节等;掌握灰交通支与白交通支的概念。熟悉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一般去向:

颈交感干掌握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了解颈中节、颈下节的位置、星状神经节的组成,及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胸交感干掌握内脏大、小神经及其联系、分布概况。

腰交感干掌握腰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概况。

盆交感干掌握节后纤维分布概况。

掌握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节段性分布概况。

②副交感神经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颅部副交感神经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睫状节和节后纤维的分布与功能。掌握面神经、舌咽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分布。

骶部副交感神经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

③掌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④内脏神经丛了解各主要内脏神经丛(植物神经丛)的部位和分布。

二内脏感觉神经

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神经系统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简介,周围神经系统-解剖

三牵涉性痛

掌握牵涉性痛的定义,了解Head zones产生的形态学基础。

了解眼球、心、肺及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子宫和上、下肢血管的神经支配。

周围神经系统_周围神经系统 -疾病

周围 神经系统包括 颅神经与脊神经从它们离开 中枢神经系统的出发点起,一直到它们在周围结构内的终点.嗅神经与视神经并非真正的周围神经而是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束结构,但按照传统习惯仍归入颅神经项目下.

颅神经(除 嗅神经,视神经与脊副神经的一部分外)在 脑干部位离开 中枢神经系统.它们的运动核都位于脑干内的深部;它们的感觉核则位于就在脑干外的神经节内.

脊神经共31对,各自从相应的 脊髓节段分出,前根为运动根,后根为感觉根.传出的运动神经纤维起源于脊髓灰质的前角细胞;而传入的感觉纤维的细胞体则位于后根神经节内.前根与后根合成脊神经,通过椎间孔离开椎管.由于脊髓较脊柱为短,自上而下,椎间孔与相应的脊髓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以致在腰骶段椎管内,从脊髓下段出发的各脊神经以几乎是垂直的方式向下进行至各该相应的椎间孔水平,这些聚集成束的神经形如马尾,称为马尾神经.颈,臂与腰骶段脊神经在离开椎管后在周围部位形成吻合,组成神经丛,再分出神经干,后者终止于所支配的周围结构,有的周围结构距离有1m远.肋间神经则仍保持它们节段性.

通俗所称的 周围神经往往是指神经根与神经丛以下的远端部分的脊神经.周围神经是由直径自0.3~22μm不等的神经纤维组成神经纤维束.较粗大的神经纤维传导运动,触觉与本体觉冲动;较细的神经纤维传导痛觉,温度觉与自主神经的冲动.

施万细胞在每支 神经纤维外围形成一层薄薄的细胞质套管,对一些较粗大的 神经纤维则包裹上多层次的绝缘膜,即髓鞘.粗大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快,细小纤维的传导速度慢.施万细胞被基膜与胶原纤维所复盖.

周围 神经功能障碍可由神经纤维,细胞体或髓鞘的损害所引起.当缺血或外伤阻止了轴浆沿神经纤维向远端的流动时,远端的轴索就会发生死亡(华勒型变性).当细胞体遭到代谢性损害时,轴浆营养成分发生改变,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最远端的神经纤维,然后轴索变性自远端向近端发展,所产生的自远端向近端发展的症状是代谢性 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特征.当髓鞘受到损伤,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继发于 施万细胞或神经细胞的损害,则会产生脱髓鞘变化,造成 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每一个 施万细胞只维持神经纤维一个节段上的髓鞘,因此若发生选择性施万细胞损害则会产生节段性脱髓鞘变化.

在压榨性损伤后, 神经纤维在施万细胞管内可重新再生,其再生速度为每天约1mm.神经纤维再生的方向可能发生错误,导致异常的神经支配(例如,去支配错误的肌肉,或支配错误部位的触觉感受器,或原应支配触觉感受器的却去支配温度觉感受器).髓鞘能迅速再生,特别在发生节段性脱髓鞘变化之后,使功能有可能完全恢复,除非同时还有轴索的破坏.

一个 运动单位是由一个脊髓前角细胞,它的传出轴索,与该轴索所支配的所有的肌肉纤维所组成.运动单位的疾病可按主要受损的节段来进行分类.在 运动神经元疾病中,丧失的是前角细胞的传出性神经支配.在某些疾病中,自皮层 运动区至脑干(皮层延髓束)或至脊髓(皮层脊髓束)的 上运动神经元也被累及;在另一些疾病中,脑干内的颅神经运动核(延髓的一些 神经核)受到选择性的损害,造成延髓瘫痪(或称 球麻痹).

在重症肌无力与肌无力综合征中,受损的 神经肌肉接头点,在 肌病中受累的是肌肉纤维.其他可以引起肌病或肌肉无力的疾病(如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高钙血症,甲状腺与 肾上腺疾病, 旋毛虫病, 低磷酸盐血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1747.html

更多阅读

大脑结构及其他文 ——植物神经系统 大脑神经系统

9、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VNS)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也称自律神经[1];植物神经系统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因未受训练的人无法靠意识控制该部分神经的活动,又称为自主神经系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功能絮乱

神经系统检查(一)·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意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1.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 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

神经系统疾病大全注解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神经系统脑干症状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海绵样变性||多发性硬化||脑震荡||颅脑损伤||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白质营养不良||鞘磷脂沉积病(尼曼.皮克氏病)||葡糖脑苷脂沉积病(高雪氏病)||蜡样质脂褐质

声明:《神经系统解剖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简介,周围神经系统-解剖》为网友明日輝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