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山石龙峡景区 九宫山 九宫山-景区简介,九宫山-云关石刻

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通山县境内,横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脉中段。九宫山总面积196平方公里,为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窟窿构造,属断层山地形的冰川地貌。整个幕阜山脉最高峰是我们九宫山的“老鸦尖”也叫“老崖尖”,海拔1657米,是我国中南部最高峰之一。 九宫山森林履盖率达96.6%,是中国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天然大氧吧。 6.2万亩森林每年向空中散发3000多万吨水汽,使九宫山遍地喷泉飞瀑,四季涌流不竭。7月份日平均气温22.1 ℃ ,比北戴河、鸡公山各低1℃ ,比庐山低0.7 ℃ ,全年平均气温11 ℃ ,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 ℃ 。“三伏炎蒸人欲死,到此清凉顿成仙”。 九宫山是我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它与青岛的崂山、江西的龙虎山、四川的青城山、湖北的武当山齐名。

九宫山_九宫山 -景区简介

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史载,南朝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避战乱建九座行宫于此,故名。南宋道


九宫山士张道清至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之盛,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牛迹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九宫山为道教名山。《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引《武昌记》:“九宫山西北陆路去州五百八十里,其山晋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宋代淳熙十四年( 1187 ),道士张道清又于山上建造九座道观,遂成为道教胜地,元明各代屡有修葺,后大多建筑被毁。现仅存九王庙、真牧堂、石城门、一天门等建筑,并留有宋、明、清三代文人墨客摩崖题刻十余处。

九宫山处于“三峡”、“三国”和“武(汉)岳(阳)庐(山)”旅游线中心,北距武汉178公里,106国道顺山脚而过,环山公路把旅游景点联为一体。山上有70余家休养院所。还有影院、书店、商场、医院、游乐场等设施,为游人提供周到的服务。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亲临九宫山视察,挥笔题写了“九宫山”三个大字。自1994年九宫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通山县加大了旅游景点开发力度,扩建了真君石殿、云关古寺,开发了云飞洞天、石龙沟等新景区。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块,即云中湖游览区、石龙沟游览区、铜鼓包游览区、森林公园游览区、闯王陵游览区。
九宫山

九宫山面积210平方公里,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百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着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远近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2007年8月1日,九宫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宫山_九宫山 -云关石刻

试剑石也叫万山石,位于九宫山北麓狮子坪的云关古道上,面对狮拥云关,距云中湖2公里,原建有构斯亭。云关古道为朝山神道,梯级石阶,旁崖临阁。


九宫山其中有一座巨石耸立路旁,一边被削去十平方米,相传张道清上九宫山开辟道场,在此被巨石所阻,他挥剑劈开巨石,故名试剑石。古诗云:“层崖嗔路障,剑石触锋分”。“万山”二字镌刻在万山石顶中处,是南宋著名诗人谢枋得所书,他在此赋诗:“万山深处构斯亭,无限峰峦管送迎。愧我品题无妙语,为君(木扁)以山名”。左下刻“曲曲入胜”四字,意为登山神道,回环九曲,而曲曲入胜。中部镌有“拨剑中行”。以上十字皆为行书横刻,剑石下方刻有清代文人金兆仪题刻的“试剑石铭”。云关上方山径右侧,有一石碑“奉劝诸君子――不负初心”。鼓励人们奋力攀登,只要登上九宫,一切都会得到和补偿回报。旁边还有“仙路第一崎”等多处碑刻,上有试心石,下有仙人床。

云关隘路
云关隘路在云关石刻之上,古为香客进山神路,因其傍崖临涧,常有云雾迷漫,故留下了“万壑风涛撼古松,白云未散碧云封”和“穿云几度达云关”的古诗句。隘路上端有“娘娘庙”遗址。庙前繁花点点,青林涌翠,云飘雾绕,可谓“行为到此顿疑仙”。这条朝山古道沿途奇石耸峙,形成天然有趣的“虎头、石猴、雄狮、观音”等胜景。古道小径穿云破雾,时隐时现,人行石径,如同在天空中腾云驾雾。时而云迷山峰,风吹山似飞,云动石如舞;时而繁花耀眼,恍如蓬莱仙岛。宋代道人懒掘咏怀:“行行行至老山腰,足踏云关万虑消”。

九宫山_九宫山 -青松迎客

游客们乘车游览九宫山,车到山门怪松坡就有一棵优美的青松在路旁向你招手微笑,这就是倾醉过了无数游客的“迎客松”。她挺拨高大,主杆笔直,一人合抱有余,高逾九米,青苍滴翠。


九宫山其树冠向下侧倾斜,如同向游人鞠躬行礼。有几根横枝长达数丈,斜伸垂地,如同向游人伸出的手臂,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向游人热情招手。就象一位风姿优雅的礼仪小姐婷婷玉立地站在这云山雾海之中,迎接四方游人。迎客松四周用青色花岗石砌成一梅花石坛,畏以20厘米高的花形铁栏,铁栏旁立着一块红色的“迎客”石碑。在翠绿的松针映衬下,显得鲜红夺目。这棵迎客松是九宫山松山林海千万棵奇松中的佼佼者,旁边还有“望客松”、“送客松”、“含羞松”等奇松。迎客松已阅世300多年,她胜过被誉为“国宝” 的黄山迎客松,成了九宫山的象征,迎客松曾经两次遇险,一次是1974年修筑九宫山林区公路时,迎客松正在测定的路线之内,因她藏在深闺人未识,正当被砍伐路线树木的民工砍去四分之一时,公路指挥部一位负责人“慧眼识珠”,“虎口救人”。他感到这棵松树很美,是棵风景树,要保留下来,并当即决定将公路避开松树,从里边山崖绕道而过。于是,迎客松得以“斧口逃生”。另一次是1987年冬,九宫山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冻害,(俗称油光凌)零下20℃,水泥电杆被冻裂折断,一根30厘米长的小树枝就要披上十几斤冰甲,裹着几厘米厚的冰凌,树体向下方倾斜,随时有灭顶之灾。九宫山镇干部全力营救,在树下架起大锅,烧水化解冰冻,给迎客松的枝臂托了上竹架,在主干拉上钢缆。他们在树下“炼丹”炼了两天两夜,终于感动了上帝,迎来融化冰雪的红日,迎客松化险为夷。

九宫山_九宫山 -铜鼓包

铜鼓包也叫铜鼓峰,是九宫山的主峰,距云中湖4.7公里,海拔1546米,峰顶极像一只巨大的圆鼓,故名铜鼓包。它与三峰尖、龙瑞山、老鸦尖四峰并列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都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形成了幕阜山脉段的高耸奇峰,都为冰川角峰。1986年修通了铜鼓包至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


九宫山

铜鼓包为战略要地,1959年武汉军区空军在这里建立雷达站。这里东吴西楚,极目千里,在秋高气爽之夜,还可遥望到九江和武汉灯火。这里气候恶劣,风吹雾绕,与云中湖气候相差很大,峰顶只有低矮的甸化植物。沿着向西南蜿蜒伸去的山脊,走过两里长的灌木林,那是个别具一格的“花草公园”,四周还有千姿百态的石笋林。1988年秋曾在此举行过湖北省老年人登山比赛。“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尘”。“叭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抬头看红日,俯首白云低”。游人踏在云中湖至铜鼓包这条盘山公路上,常会发现在阳光下闪亮的金砂颗粒,铜鼓包已发现金矿,这座“铜鼓”将会变成灿灿“金鼓”。

云锦坡从铜鼓包山脊向西南走二、三里,是一处郁香袭人的天然花草园,这里有九宫山南坡,阳光充足,山体平缓达千亩之广。这一巨大的缓坡一直伸延到山脚下的小九宫(江西修水县)。每年春夏,鲜艳的云锦杜鹃把铜鼓包装点得灿若云霞,成了云锦杜鹃的天下。千百种山花四时长开不谢,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万紫千红,如同铺着一条巨大的锦毯,蝶舞蜂喧,泉唱溪鸣,令人陶醉。秋天,成了山菊花的世界,远远望去,这一坡像盖了雪,那一凹像倾了胭脂,旁边还有千姿百态的石笋林。这南坡秀景与北坡险谷形成雄奇幽秀的鲜明对比。

九宫山_九宫山 -云飞洞天

云飞洞天景区位于铜鼓包的两侧、三峰尖下首,面积两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形奇特、溪泉飞溅、花木丛生着的山谷。云飞洞天开放时间虽在1998年。

但却有着亿万年的自然史和400多年的宗教史,其特异地貌是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产物,高崖深壑、角峰幽谷,以及三峰尖东坡下上大下小的蘑菇石是冰川作用的最典型标志。“云飞洞天”一名的由来,要追溯到道教全真道龙门派的第六代宗师赵复阳。明朝末年,他为躲避农民大起义,入九宫山潜修。清初,他在王屋山所收的弟子王常月来九宫山寻师,在一片石崖下的石洞中发现了其师尊,后便成为龙门派第七代宗师。正因为有这一段道教历史,加之此地本在道书中所说的第二十五洞天幕阜洞天之中,又因山谷中常有白云飘起,故命名为“云飞洞天”。

整个景区有东西两个入口处,从西口入景区,密而细的石阶将游人引入,只见怪石嶙峋,树木横斜,枝木交错,藤蔓缠绕,花草丛杂。路转折向东进入一道崖石耸立的峡谷,右侧石壁上,由石癣和绿茵交织而成的图画如同鸳鸯、孔雀、雄鹰等栩栩如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画廊。左侧壁下几株五列槭玩强地生长在石缝之中,如待深秋、霜红满枝,更加绚丽。行至此抬头注意观察,左侧石壁顶上,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如飞鸟停立于丛树之中,故名群岛归巢。步行五米,可望见两座山峰耸入云表中,古人将其誉为两尊巨兽,一雌一雄分列左右,镇守关隘,名为“双狮守关”。至此路分两岔,左路下行,在高大的石壁之下,有一独立的石笋,高达十余丈,直径都不过三米,距大崖有一米多石缝,中间有一小石顶住。

传说有一道童难忍修行之苦,偷逃下山,途中悔悟,意欲归山,祖爷移动高大石崖阻住去路,道童无奈,懊悔中欲跳壁自杀,祖爷又抛下一石隔在中间,使道童欲去不得,欲死不能,天长日久化为崖石,古人以此警戒后人,凡事要至始而终。转折前行,山崖之上有一石指天,下有台座,形如火箭发射台。通过一条由两块巨大崖石形成的石巷,攀上几道险峻的台阶,到达顶端。至此,山径为三面断崖孤立起来,再无路可通,名为“鹿回头”。由石巷退下经过一段最为陡峭的石附,可见一穴,上小下大被烟火熏黑,不象普通火灶,传说为道家炼丹之灶。右方为云飞流瀑,赵复阳潜修之洞即在前方,今称其为“复阳仙居”。此为一普通天然半圆形石洞,内有石床、道坛、石栅栏等。

回到岔路口向东折,经过鸳鸯石,可踏上苍龙角,鸳鸯石。前行便是云飞栈道,此栈道立于石壁之上,坡度在45度以上,石阶高而窄,幸有铁链护栏,才能攀上这数百道石阶,转过石崖,见前方有一山洞成,此洞便名为翁城口。出翁城口,路分两岔,左路直上一线天,通过双狮守关的关隘,抬头便见铜鼓包的石壁上的摩崖石刻,旋即就可登上这海拔1656米的高峰。

九宫山_九宫山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铜鼓包左侧,海拔1500公尺,这是九宫山最为雄奇险峻之处,在铜鼓包和风车口这两座高出千米中。

在山崖之间,形成狭长的陡峭深谷,人在谷底仰望高空,唯见一线蓝天。

人立其上,险象环生,深谷生云,峭石凌风,云浮风起,仿佛山在摇晃。在右侧的千丈巨崖峭壁上刻有“登高必自卑”这五个白色巨字,为作家李尔重所书。

意为登上这鄂赣边界的铜鼓绝顶,极目千里,看到一望无际的群山都显得那样的矮小,何况是区区小我,就更显得微小自卑了。当然,你还会联想到许多别的含义。壁下有巨石林立,石崖中有一隙隘路,从陡壁上凿出千级石阶,如同华山的“千尺(山童)”。攀壁而上,白云拂面,石壁如门,故名“登云路,登云门”。此路可到云中湖的龙斗崖。

九宫山_九宫山 -风车口景区

风车口位于吴楚雄关与老鸦尖之间。铜鼓至森林公园公路在这里成为一条5华里长的弯月形水平线。这里海拔1400米,距铜鼓包3公里,这一景区有古老庙、石垅沟、白石山、雪海翠园、群龙吸水、香果林、风动石、尼姑石、骆驼峰诸景,周围景观连同鄂南第一峰老鸦尖,已规划为“吴楚天游游览区”。将在古老庙前的山脊上修建了一个“仙游亭”,游览接待点规划在古老庙。风车口、古老庙与吴楚雄关互为犄角,因这片林海在座已废的古庙,俗称古老庙。也是森林公园的东部界隅。

风车口
风车口也叫“大风口”,位于铜鼓包之西,距云中湖7.7公里,海拔1400米,九宫山至森林公园公路横跨风车口。大风车口宽约2000米;小风车口宽约30米,风更大。由于东西两面断崖耸立,形成剪刀叉形状的谷口,大陆南北气流为高山所阻,交汇于此山峰岔口,因而一年四季,天天 都是疾风呼啸。


九宫山

游人在此,常常难以站立,总觉得好像有一百台电风扇在对着你齐吹,日夜流云过风,如同新疆昆仑山有名的大风口――阿里拉山口。

这里南边视野极为开阔,可远眺赣中,遥望华夏南天,赣北群山,犹似大海波涛,在你脚下奔腾起伏。

风车口顶部为30米宽的山脊,北边下方是十几里长的幽谷石垅沟,南坡下为石船,是神话传说中的水将军与逆龙大战之地,至今有一巨大的山峰如船,为水将军所斩,那只逆龙要“把江西造成海,湖广立洲城”,最后被水将军降伏。向下步行一个多小时即是小九宫,再前方是温汤温泉。

九宫山_九宫山 -雪海翠园

风车口旁边的山坡峰谷,都堆积着雪白的沙子,夏日游人到此,会惊得目瞪口呆,都会以为是下了厚厚的“六月雪”。若有云雾弥漫,就像到了海滨。


九宫山

这片雪海里,长着许多低矮的青松,远望江西修水白沙山如同雪龙飞舞。由于风车口风大之故,这里的植物甸化,满山青松像一朵朵翠花,开放在茫茫雪地上,总是可爱的童年,好像永远都长不大。

这些大自然的小盆景,点缀得那么优美,把这里的扮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盆景园。白沙在碧翠的青松掩映下,显得更加雪白,青松在白沙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翠绿。雪海涌翠,白浪扬波,好一片天下难觅的雪海翠园。

九宫山_九宫山 -尼姑石

尼姑石与和尚石正在风车口至古老庙的群龙吸水前方。这两块耸立在树林上的奇石,高约丈余,一上一下,状如人形,正向上奔跑,相距百余米。前者为尼姑石,它身向前倾,如披衣御风。胖和尚在下紧追不舍,此景叫“和尚赶尼姑”。


九宫山
更为奇妙的是,在古老庙与和尚石、尼姑石之间,还耸立着另一巨石,高约7米,上大下小,形似火炬,像一尊清秀观音,在庙前严肃看守,不准动了凡心的和尚、尼姑回庙,真是巧夺天工,天然成趣。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说从前云关半山有座和尚庙,一天,有个上山的尼姑路过云关的和尚庙歇脚,不小心把帽子丢在庙里,和尚发现后急忙拿起帽子追赶送还,尼姑发现和尚追赶,怕他起心不良,这样你追我赶,恰被张道清发现,他认为是不成体统,有辱仙家风范,于是他略施小术,用定身法让尼姑和尚都变成了两个小石峰。而位于公路上的另一个最大岩石则叫“道士解劝”,那长在嘴上的一棵小树如同一撮胡子呢。

九宫山_九宫山 -森林公园

樱花沟是一条长约7公里的幽长峡谷,上游分支出许多翠谷、幽谷,两边都开满樱桃花,故名樱花沟。幽谷呈U形,三条发源于老鸦尖和太阳山北峰的巨泉,如同一个横写的“山”字。


九宫山
山泉从樱花沟右侧的千米高峰上流到谷底汇合,形成无数深潭飞瀑,跳出千姿万舞,在林海中吟唱出百转千回的迷人泉韵。溪底彩石斑斓,三步一瀑,五步一潭,美景叠现,一线穿珠的梯级大小瀑布百多处,实为妙景奇观。谷中的树木,苍郁繁茂、千姿百态,有盘根错节的藤织“壁画”,有伸出巨臂紧紧搂住欲坠危石的大树,有破石而出的穿岩松,有无数的海棠花。樱花沟第一段叫“三潭一现天”,三潭即三级瀑步,一线天即指一条双峰紧峙的幽谷。

游樱花沟以观泉流、瀑步、森林景观为主,主要景点有鄂南龙潭、仙人簸米、金鸡岩、瀑布群、林海幽径和鹿角洞等。沿龙潭逆流而上,山高林密,无数飞瀑隐藏在原始森林中,夏季岚翠交碧,浮苍点黛,秋季层林尽染,和荡金流火,冬季白雪托峰,玉雕翠积,是寻幽探胜的最佳之景,也叫“龙潭探幽”游览区。

九宫山_九宫山 -林海幽径

从樱花沟入口处的龙潭瀑布到红军山鹿角洞,是一条林海幽径,长约6公里。另一条幽径从仙人簸米至老鸦尖下的瀑布群,已修有十多里旅游便道。这两条幽径都是以森林、泉流、崖峰、动物景观为主。由下而上,海拔高度都在500---1000米之间。每年春夏,樱花沟成了花山花海,林中幽径,芳香四溢,蝶舞蜂喧,六月雪、杜鹃花、凌霄、含笑、瑞香,上百种花卉争相斗丰。


九宫山

当你喝口山泉,就会闻到香甜的草药味。秋天,这里成了一座百果园,核桃、野石榴、山葡萄、猕猴桃,应有尽有,游人在林间路上伸手可取。当你踏进秋林,会有野梨碰头,核桃绊脚,簇簇木耳谤听移近的足音,满山荡起一股各种浆泉混合成的馥香。春夏还有草莓、樱桃等鲜果,尝之可口。特别是那巨大的猕猴桃,主藤大的有小脸盆粗,攀援五、六百米。林海幽径常年铺着厚厚的秋叶,如同地毯般富有弹性,许多公园里看不到的珍稀动物,都在林中溪畔悠闲散步,小灵猫、相思鸟、猴面鹰都随处可见,它们并不逃避游客,有时,还站在岩石或高树上与你逗玩呢。

那林上瓦蓝的天空,像块透明的水晶,甜丝丝的空气,使游人每个毛孔都舒畅到了极点。林径旁的灌木林生长着各种黄藤、白藤、红藤,那极长的柔软枝条到处伸爬。这林海粗看高低起伏,细看形同立体,有三层、五层。地面是藓苔草丛,往上是小灌木林,再上耸立着10米、20米、30米的高大植物,有的竟高达四、五千米,直撑到蓝天之上,如同耸立着一栋栋绿色的摩天大厦,大厦里居住着许多林中“居民”山雀、山鹰同在树上筑巢,豪猪、豹猫同住树孔,树蛙、林蛙住在枝上,它们互不侵犯,和平相处。

九宫山_九宫山 -金鸡石

在仙人簸米对面约距一里处的原始森林中的狭谷里,有一座近七、八米高的小石峰,峰顶上有块七、八米高的金黄颈长鸣,两条湍急的溪水在金鸡岩下流唱。


九宫山
你细细一看,发现这只金鸡连鸡嘴、鸡冠都有,在阳光下,就像一只金黄色的雄鸡高高站在那里。每到金秋,四周林海红叶如火,山花绰约,金鸡岩更是耀人眼目,岩下是一条潺潺涌流的金鸡沟。每天清晨傍晚,这里的鸟类十分活跃,崖下有清代碑石。

这里也是座珍稀植物园,石峰上长满了奇花异木,峰下爬满名贵药材鸡血藤。石峰下的猕猴桃为了结金鸡送点食物常常攀爬到金鸡岩上,把一串串金黄色的熟透的猕猴桃挂在金鸡的脖子上。野石榴也送来香甜的水果,此时,周围的“鸟中贵族”锦鸡、白颈长尾雉都会飞到这金鸡岩上,慢慢享受这被人类羡慕的“水果之王”,可真是美妙绝了。

相传这只金鸡原在云中湖凤凰岭上,有一天与凤凰争吵而飞到这里,把山上的龙潭也以旁边,即是旁边的鄂南龙潭。天上来了一位美丽仙女,在金鸡岩对面的山顶上,为金鸡簸米(即仙人簸米)。

在金鸡岩四周,有许多奇峰怪石,其中的石狐狸和石狼狗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金鸡下山,被狐狸发现,狐狸正要抓住金鸡时,一只狼狗又来追赶狐狸,结果被簸米的仙女发现,她手指一点,都变成了石峰,如是就有了“狐狸镇金鸡”、“狼狗镇狐狸”的趣景,反正谁也没有吃掉谁,千百年来,就这样相互对峙。

九宫山_九宫山 -闯王陵

门楼
门楼为三门四柱,牌坊样式,为钢筋水泥浇灌,表面嵌满翡绿色大理石米。表面脊筒滴水,仿明清饰鸱尾。门前两侧伫立着两对明代的石狮、石象,门前横径石桥,正门镌刻宋体金字“闯王陵”。右侧是李自成陵墓文物管理所,左侧为小园林,名贵花木四季飘香吐翠。


九宫山
门楼前有广场,可供停车和游人聚集。广场左侧有一纪念碑,刻着介绍李自成的生平碑文。闯王陵背依九宫山老崖“虎山”,旁西流溪水,座南超北,主体建筑有门楼、墓冢、陈列馆。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宏伟。陈列馆内收藏有李自成流鎏金马镫等许多珍贵文物和不同时代的史志文献。陵园附近有落印洞,拴马松等李自成殉难古迹。

李自成墓没有富丽唐皇的琉璃瓦,没有朱门和红楼,清砖灰瓦陵园映衬在绿茵茵的树丛中,多了几分肃静。纪念馆中郭沫若《甲申三百祭》让人读了浮想联翩,百年前李自成还是大顺帝国的皇帝,转眼含恨九泉。当年那么多苦难都没有让李自成军队倒下,在美女和酒色下却很快沉沦而不能自拔。伟人总会有过错,但过错永远也淹没不了一代天骄不朽的业绩。这就是很多人拜谒闯王陵的缘故。凡读过姚雪垠的《李自成》的人,此时此刻一定会思绪万千。

墓冢
墓冢位于门楼之上,陈列馆之下,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由门楼起步,登58级石阶,即李自成墓冢祭台,椭园形的坟冢围着花岗石圈,这就是闯王的“宝顶”。墓前立着一块“李自成之墓”的荷花绿大理石碑,为郭沫若所题写。碑高2.7米,宽0.9米,厚0.18米。前有拜台,两侧有看台、花坛、种有梅花、雪松、香樟等名贵植物。


九宫山上有下马亭、激战坡,下有幽径石桥和纪念碑台,腊梅寒冬傲雪,雪松四季常青,玉兰树伫首凝思。椭园形的墓冢长满了厚厚的绿草,吸取日月光华而四季长青吐翠,更与日月同辉。

九宫山,方园二百平方公里,山峰重叠,林海茫茫,自古为兵家要塞。李自成在武昌被围,战败后东下,又在九江上游的富池口受重创。宋献策、刘宗敏等大将被俘杀。李闯率残部万余急退九宫。而清军先期到达,预伏在九宫山的麓李家铺,闯军遭伏击而惨败,尸横遍野,血流地,战斗十分的激烈。李自成带着二十八个亲兵向西突围,当他到达三十五里外的小源口时,又遭到乡勇程九伯的袭击,二十八骑被乡勇包围溃败,李自成单骑突围而出,但程九伯还尾追不舍。过了大屋场,山势紧锁,两壁如削,这就是两里长的葫芦糙深谷,接着拉马攀越牛迹岭。李自成艰难地登上了牛迹岭这个半山上的小村,再登上小月山顶,山下就是仅隔一里的山里朱村寨。李自成逃脱了险境,甩掉了如狼似虎的清兵乡勇,如果他过山里朱继续西行,仅走三十里就到了远离顺清战场的宁州地域,这样,他可重整旗鼓,也将会改写中国的历史。没想到他在小月山下,又遭到了朱乡勇堵截,而程九伯又从牛迹岭带乡勇追至,前挡后截,闯王如龙困浅滩,惨烈牺牲。

闯王陈列馆
位于门楼、墓冢的最上方,从墓冢上36级阶之处。呈显明清风格。面阔六柱的陈列大厅,两厢附设八角方门休息室各一间,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右侧有名人题咏碑厅,陈列馆大厅古色古香,风格豪放。馆外红木大柱,四周带有回廊四角饰着吻兽。
九宫山

馆门上方横挂着当代文学大师茅盾题写的“李自成陈列馆”门匾。两旁圆柱嵌挂着两幅长联,一幅为当时的通山县委书记刘绍熙所题(现调任湖北省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史编辑部副主编):“吊民伐罪,兴义师,横扫中原,直捣燕京,图乾坤再造,堪称一代豪杰;运筹迭失,拥骄兵,忽视外侮,弃置吴越,致江山易手,实为千古悲歌。”为书法家曹立庵书写。另一幅108字长联为著名作家姚雪垠所题:“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进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藏,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宿,唯有英勇殉社稷;苦战十七载,铩羽南宋,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的志,何曾怕死遁空门。”这两幅长联概述了李自成悲壮的一生。两边厢房额枋饰有图案,朴素大方。厅内迎面是李自成半身塑像,头戴毡帽,身穿红色箭衣,英姿魁悟,浩气长存。室内陈列有李自成在湖北坚持抗清壮烈殉难的史迹介绍,有李自成同清兵最后决战的李家铺古战场和皇躲洞遗址照片,陈列有李自成珍贵遗物鎏金钯镫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史志文献。邻馆左侧一块斜缓的大石坡为“激战坡”,是李自成不幸殉难之地。

九宫山_九宫山 -度假区

九宫山石龙峡景区 九宫山 九宫山-景区简介,九宫山-云关石刻

九宫山九宫山滑雪度假区核心区位于九宫山铜鼓包区域,最高海拔1559米,垂直落差近300米,项目一期建成初级、中级雪道各一条,练习道一条,项目二期还将建成初级雪道两条,中级雪道、高级雪道各一条。配备了多套大小拖牵、全套进口造雪设备,拥有进口滑雪器具1000套,可容纳3000人同时嬉戏游玩、体验冰雪魅力。除冬季滑雪之外,您还可参与滑冰、滑水、滑草、滑翔、旱地滑撬、雪地摩托、雪上飞碟、野外露营、森林穿越、登山攀岩等众多精彩项目。

九宫山滑雪场是2005年我县的重点工程项目,由北京协成房地产公司投资建造,选址在海拔1559米的九宫山铜鼓包区域。整个滑雪场度假区面积6万平方米,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办法,项目一期建成初级、中级雪道各一条,二期将建设初级雪道两条,中级雪道、高级雪道各一条,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1000余万元,并配备多套大小拖牵,全套进口造雪设备和滑雪器具,可容纳3000人同时游玩。

盛大的首滑仪式同样吸引了省内外数十家媒体、旅行社的目光。许多滑雪爱好者更是组团慕名而来,九宫山秀美的风光和独特的高山雪域风情让他们迷醉其中。

九宫山_九宫山 -旅游线路

九宫山距离武汉180公里,离长沙、南昌200公里。武汉、南昌、长沙分别都有高速公路直通咸宁市,而且即将修建的高速公路经过九宫山下(行车路线)。从武汉武昌宏基客运站每半小时一班车发往通山县,车票20元。汉口新华路长途客运站每天二班(07:30和12:30)。发往通山县至九宫山每半小时一班车,车费13元。武汉--咸宁(80公里)--温泉--通山县(40公里)--横石潭镇(30公里)--九宫山山上云中湖景区(27公里)--闯王陵(30公里)--横石潭镇(32公里)。

九宫山_九宫山 -饮食

九宫山餐饮有着自己的特点,清新、自然、山菜野菜当家。吃过大鱼大肉的城里人,上山绝对要以品尝野山菜为乐。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点,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让你觉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罗卜、平豉等这些菜对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来讲,会味口大开。

九宫山_九宫山 -特产

茶叶,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


九宫山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桔橙。清代以前,本县已有柑桔栽培,品种都多为香圆、泡柑、巴柑等。1979年,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领导机关及科研单位相继派人来通山考察,试验和传授技术。并决定不分集体个人,一律无偿发放桔苗,至1980年,全县共辟桔园1.5万亩。近三十年的选种培植,通山富水库区已成为柑桔、甜橙等亚热带水果的天然生长地。“龟井”品种密桔被评为湖北省品牌等一名。长红橙、锦橙等,促销省内外。

药材。本县药材品种繁多,分布甚广,家种,野生药材在500多种。九宫山是天然的药材植物宝库,计有木本药用植物204种,其中各光药材有石耳、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竹节人参、川香、独活、明党参、沙参、白芨等19种。

农副产品以茶叶、蚕丝、烟叶为主。黄沙的苦荞酒,大路的“土巴爷”,慈口的桔橙,大畈的麻饼,万家乡的甜锦,杨芳的酱品,洪港的大烤鱼,闯王陵的沙梨,厦铺的酒精等已成为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土特产中的珍品。

九宫山_九宫山 -云中湖

九宫山云中湖面积约100亩,水面时常凝聚白云,人们给他取名云中湖。这里风影奇幻,云在湖上飘,湖在云下移,令人有举袂欲仙之想。湖心有一座孤山,远远望去似一只静卧的青螺,驮着一身碧绿,似披翠饰珠。

湖边四周群峰耸立,岗峦连绵起伏,布满挺拔的松杉和珍贵的银杏。还有各种建筑精巧,风格独特的楼阁亭榭依山倚水分散在湖周,把云中湖点缀得更加瑰丽。傍晚时分,夕阳斜照湖面,峰峦倒映,霞光、云影、山影,五彩缤纷,变化无穷,恰似沉玉浮金,令人心旷神怡。位于海拔1230公尺的凤凰岭上的云中湖,湖面160多亩水面积,平均水深28米,湖边云雾缭绕,是国内少有的高山湖泊。夏日,夕阳余辉洒落湖面,境色格外诱人,是游客游玩休闲的好去处。在湖边四周建有各式多样的各类旅游饭店和宾馆,素有“金门铁瓦、石檐翘峙、翎铃阵阵、罄铃声声、宝顶参天、香烟缭绕”,座落在湖边的道教圣地真君殿有壹千多年历史。喷雪崖源于云中湖、它跌泻成瀑,落差400多米,喷出的水清亮雪白,极为壮观,喷雪崖由此而得名。2000年国际攀崖节就在此地进行。喷雪崖也叫“舍身崖”传说唐代陶姚二仙飞身跳崖就在此地。

九宫山_九宫山 -由来

九宫山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


九宫山

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如今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九宫山的得名不仅仅来自于古代的遗留,更是因为现在的九宫山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建设着这一方山清水秀的水土,为更多的游客了解九宫山而努力着。

九宫山_九宫山 -气候

九宫山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九宫山
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

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来到九宫山旅游,如果是夏季,切记要记得带好长袖的衣服,因为在山间早晚温差很大,老人和孩子需要特别的照顾,以防感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3139.html

更多阅读

中秋国庆最佳观星赏月拍摄基地 盘龙峡 中秋节赏月作文

中秋国庆时期的盘龙峡被认为是最美的,眼下恰逢2012盘龙峡“紫风灵,传家福”风筝节也在此间举行,假期不妨和家人来盘龙峡,在薰衣草的“紫色海洋”中以风筝传递、祈愿合家幸福欢乐。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盘龙峡的观星阁是中秋最佳观星

龙潭峡景区 龙潭峡门票

龙潭峡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乡西部,秦岭与太行山的过渡地带,黄河小浪底水库上游南岸,东距洛阳市70公里,郑州180公里,属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集幽、峻、险、奇于一身,具有山水尺度宜人,潭瀑错落迷人,陡壁怪石惊人,

双龙峡 双龙峡-景区介绍,双龙峡-景区资源

双龙峡自然风景区是京西新开发的一个风景区,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南2.5公里的青山翠谷中。双龙峡自然风景区主体形象可概括为:十里溪流,百潭瀑布,千亩红杏,万顷林海,青山翠谷,世外桃源。双龙峡苍山如海,峰峦巍峨俊秀,被喻为“小九寨”、“

声明:《九宫山石龙峡景区 九宫山 九宫山-景区简介,九宫山-云关石刻》为网友匹马又西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