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琏(1907年11月16日-1977年6月22日)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与林彪同期)。历任军职,累升至军长、兵团司令、军团司令。在陈诚的土木系部队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抗战后历任旅长、副师长、师长,1943年升任嫡系王牌部队18军军长,后又升任第12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整编第11师师长和18军军长、第12兵团副司令,在淮海战役中逃出重围。1949年去台,为首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主席”,升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出使”南越,历时8年。回台后受聘“总统府战略顾问”,晋级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七至十一届中央委员。著有《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等。1977年病卒台北。
胡琏_胡琏[国民党将军] -主要经历
黄埔军校
胡琏十八岁因家贫而入黄埔军校四期班。曾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在国民党军十八军从少尉排长干起,历经北伐、中原会战、江西剿共、抗战诸役,因战功显赫而不断耀升直至十八军中将军长。三十七岁己名列国民党军一流将领之序。黄埔军校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排、连长。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总部警卫二团连长、第十一师营附、营长。1932年,起任第十八军特务营营长、特务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37年起,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十一师副师长。1941年3月,任预备第九师师长。一九四二年任第十一师师长。1943年10月,任第十八军副军长,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参谋。1944年8月,任第十八军军长。1946年,任整编第十八军军长兼整十一师师长。1947年8月,升兼第十二兵团副司令,9月22日晋为陆军中将。1949年1月,任闽浙赣边区司令官,2月任第二编练司令,6月任第十二兵团司令,10月任金门防卫司令。1954年6月,任第一军团司令官。1957年7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任金门防卫司令。1957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1964年,任驻越南大使。1972年12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1974年,退役。1977年6月22日,病逝于台北,享年70岁。
胡琏_胡琏[国民党将军] -抗战时期
淞沪会战
1937年初,淞沪会战爆发后,胡所在的陈诚任军长的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开赴上海,1937年8月率部参加淞沪会战。胡团奉命守卫上海北面罗店地区。日军以罗店为突破口,派飞机轰炸、大炮轰击六十六团阵地,施放烟幕弹,以坦克掩护步兵冲击。胡琏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又组织机枪火力网封锁日军前进通道。有时组织部队主动出击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以杀伤敌人。有时一昼夜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顽强地坚守了阵地。淞沪会战后,胡琏升任第六十七师步兵第一一九旅旅长。第二年胡琏随部挺进苏南开展游击战,重创敌寇。其部四零一团团长邱行湘直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