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区位及地貌特点,通天箩原始森林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我国原始森林之一。


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区位及地貌特点

通天箩原始森林位于广东省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的东北部,离保护区有14公里。在南岭有两种不同


通天箩原始森林地貌,石坑崆以下至海拨500米左右是花岗岩,变质岩地质地貌。特点是山高林密,谷深峰险。大多数山体的坡度在35度-45度之间,溪水涧由于流水落差,形成众多的瀑布。而通天箩属石灰岩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它的特点是它所形成的山地相对来讲都比较平缓,海拨在600-800米之间,岩石奇特,裸露,保水性差。在这里的石灰岩溶洞和漏斗形洞穴特别多,仅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有较大的洞穴15个之多。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成因及规模

通天箩在地质学上叫漏斗,是由于溶洞陷塌或地表水流入地下时溶蚀而成。美国的阿男西波漏斗号称世界第一,它的洞


通天箩原始森林口直径是622米,深70米,而通天箩的深度是90米,直径是73米,号称中华第一洞。
通天箩是1981年被发现的,1992年华南是师范大学洞穴研会广州地区业余队应用单绳垂直上落的国际先进技术进洞穴,测得通天箩是15个洞穴中最大的一个,洞内是四壁反坡峭立,口小里大。
通天箩垂直凹入地下90米,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米,箩底周长450米,地形似一口锅,周边高,中间低,在洞底生长有不少参天树木,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瘦又高,许多树的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但高度却有30多米。乔木下生长着耐荫的低矮灌木丛,地表上又复盖了一层草本植物,堪称世界奇观。动物以蛇、虫、鼠、鸟为主,四壁有多个石英岩洞,迄今无人能入。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神秘洞穴通天箩

通天箩位于乳源县境的西北部,为海拔近七百米的石灰岩高原上垂直凹入地下的洞穴,深九十余米,洞口直径七十三


通天箩原始森林米,底部最大直径一百四十米,阱底周长约四百五十米。洞穴周围的陡壁上有多处横向洞口,四壁反坡峭立,形似谷箩。因此,当地人把这洞穴称为“通天箩”。
通天箩洞穴里别有天地。阱底中部,是一片面积约三千五百平方米的原始森林植物群落,有樟树、楠木、桐木、石斑木等一百余种,群落中各种植物生机盎然,翠绿葱笼。在这里,那些喜爱阳光的针叶树和阔叶树长得又高又瘦,多种藤本植物在树干上顺势缠攀而上。植物区的地面有厚达五十厘米的腐叶层,上面散落着兽类的骨骼和堆积着的蝙蝠类及鸟粪。在这里,时而看见小动物窜人地下密林;时而又见一群小鸟掠过树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了险峻的地形,千万年的进化,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珍稀植物宝库和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美探穴专家考察通天箩后认为,像这样丝毫不受人类影响的“阱底森林”,目前在中国仅仅发现这一处,在世界上亦属罕见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探洞胜地通天箩

出必背镇,走上了一条整个旅程中最为艰险、艰辛的山石路。路况极差,车慢的不能再慢,极度颠簸,人与车早已合为

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区位及地貌特点,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一体,我的眼光始终盯着前车,盯着前车走过的路,看景是不可能了,手台中不断传来探路车的路况报告,探路车的辛苦就更不用说了,真的佩服他们。颠簸中,我们终于到达了通天箩地下森林。车停在简陋的临时停车场,打开车门一股寒风直逼过来,人便会紧缩,忍不住打个寒碜。凛冽的风中,我们进入了景区。
通天箩其实是一个火山口,在石灰岩高原上垂直陷入地下近100米,洞口呈园型,直径有100来米,妙在底部要比洞口大,据介绍直径达140多米,形似农家所用的箩,名称由此而来。在箩的底部有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群落,不知生长了多少个世纪,所以又称之谓通天箩地下森林。望着地下的洞,在洞中的一侧面,还有侧洞,所以是洞中有洞。记得进景区门时,旁边正在挖一个洞。管理人员说,是在准备打通与洞中的洞相连,便于游人游览。
洞壁内向陡峭,壁上几乎没有什么植物,一层一层的石层被地壳运动顶起来形成斜纹或上、或下,条纹清晰而显眼,自然的力量,鬼斧神工。仔细看去,在层逢间向下结出不少的钟乳石,洞底树木郁郁葱葱,感觉不到有多高,有多粗,是什么样的形态。我想,真正下到洞底去看过的人不多,除了原始的森林外,还有什么动物呢?说不准会发现什么物种来,曝出个惊世新闻。峭壁一般人是下不了的,就是下去了,有力量上来吗?也许,世世代代的采药者为了济世,而拼了命有过探险,也找到了珍贵的药材…
在漫步中四下看看,却也奇怪,箩口的周边被一种叫不上名的看似很普通的植物围者,长的也不够大。只是在箩口的一个地方见到了一棵曾经比较大的植物,但已只有残缺的枯干了,已经腐朽了。而在箩口的外围,则是清一色的针叶松柏类植物,也都不大,层次分明的植物说明了什么?自然的安排?或是现代人所为?却又为了什么?没有人能告诉我。在箩口边的人行道旁,有很多青石,千奇百怪,历经时间冲刷过的痕迹明显,如果不是人为搬来的,那么,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应当是河道了,只有水冲石才能出现这样的奇观。而今天,却踩在了我们的脚下,这世界变化真的好大,时间可以改变一切,有谁能不相信这个真理?
如此奇妙的一个所在,应该有一个传说,才会有生命,才会有灵性,才会吸引旅客,我想。其实,传说是人赋予的,忽然有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这不正是女娲娘娘所采的用来炼补天石的巨石吗?挖走了补天石,留下了中华第一洞―通天箩。
天仍然阴着,时不时还夹杂星星点点的细雨。沿着周长约300来米的洞口,我静静的、默默的走着、看着、思想着,初下车时的寒冷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周边景区(一)

鸵鸟寨-----乳源鸵鸟寨位于县城东北部,1998年由台商投资1000万元,从南非引进鸵鸟蛋8000―10000只,开始进行


通天箩原始森林鸵鸟繁育养殖。现已有鸵鸟2000只,为中国最大的鸵鸟养殖场,1999年以来先后开发了鸵鸟游乐场、百鸟园、百草园、蔬果园等动植物生态观赏区,瑶族文化广场瑶族歌舞表演等民族风情观赏区,垂钓觅螺区、烧烤场、滑草场、跑马场、斗鸡场、赛车场、水上游乐区、高尔夫练习场等休闲娱乐旅游设施,配建了温泉度假村、梦驼岭风味餐厅、花园野外餐厅、特色商店等配套基础设施。旅游项目繁多,服务功能多样,现已有一定知名度。近年发起“打造鸵鸟之乡,品尝鸵鸟美食”活动,弘扬鸵鸟特色,突出鸵鸟主题,推出鸵鸟宴和鸵鸟皮制品作为旅游亮点。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周边景区(二)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地带,东距韶关市70公里,北距坪石镇50公里,东离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


通天箩原始森林口10公里,总面积273平方公里。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广东最高峻雄伟的山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第一峰”,石韭岭海拔1888米,为广东第二峰,四周群峰高耸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分布错落有致,天然巧成。
这里深壑幽谷,清溪长流,飞瀑连缀,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极清澈,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
这里有超过二千种的植物,有广东唯一的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南岭和岭南生物多样性物丰之地”。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箭竹,奇花异草,珍禽鸟兽,令人赏心悦目,自山脚而上,常绿宽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矮林三个垂直景观带各有意趣,尤以古朴苍劲,千姿百态的广东松闻名。
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夏季的南岭是避暑胜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朝幕之间。瞬息万变,云海日出,壮丽多姿,时有佛光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雄伟的山峰景观,幽静的溪谷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怡人美景,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有四大景区:瀑布长廊景区;原始森林“小黄山”景区;广东第一高峰石坑崆景区;亲水谷景区。这四大景区堪称南岭四绝。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周边景区(三)

必背瑶寨------必背瑶寨地处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54公里的崇山峻岭中,距韶关市区56公里。因有小山形如鳖鱼背,


通天箩原始森林故名“鳖背”,由于“鳖”字笔画多难写,讹为“必背”。居住在这里的6千多瑶胞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属过山瑶。必背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瑶族分支的祖居地之一。
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临涧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族人民特别喜爱唱歌跳舞,不论是在山岭、密林还是在耕山、砍木或鱼猎,到处都可以听到瑶族男女老少清脆悦耳的歌声。尤其是在节日或举行宗教仪式(俗称法事)时,瑶族群众更是欢歌载舞,共庆丰年。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民间有许多优美的舞蹈,如草席舞、插秧舞等,乐器有唢呐、牛角等,流传源远流长。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服饰、建筑、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品,都有式样多种、精致美观的图案花纹。尤其是刺绣是瑶族的传统工艺相当成熟和普遍,基本上每个成年女子都懂得刺绣,刺绣时一般不用事先在布上绘制图案,而是根据布的颜色和经纬线,直接在布上用彩色棉线绣出图案,充分显示了瑶族妇女的艺术才华。同时,瑶族中药文化有较深的内涵,有很多医治风湿、跌打、肝病等的秘方,疗效奇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瑶民普通有酿酒,饮酒的习惯,有条件的家庭劳动回家时不论有菜与否,中午或晚上均饮一点自酿的水酒,即用糯米酿自的20度左右的“苦爽酒”。瑶家有两种出名的食品,一种是自制的豆腐,用山涧泉水,本地黄豆为原料,磨得特别精细,制出的豆腐幼嫩细滑;另一种是熏猪肉,杀猪时将猪肉切成长长的一块块,挂在炉堂上方,经烟火熏烤后食用,熏猪肉皮脆肉爽,肥而不腻,色泽金黄,醇香可口。苦爽酒、熏猪肉和豆腐是瑶家待客的最好佳肴。
瑶胞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壳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游览必背瑶寨,可欣赏美丽的瑶山风光,领略古老而奇特的瑶族民俗风情和独特的瑶族歌舞。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周边景区(四)

云门寺-----在粤北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公里的云门山下,有一座千年名刹,这便是佛教禅宗“云门宗”的发源地--云门山大觉禅寺。
云门寺由文偃禅师创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时年60岁的文偃经奏准南汉王同意由原驻锡地


通天箩原始森林灵树移庵,领众开创云门山,他“因高就远,审地为基”,创建梵宇,经历5年而告功竣。据云门山志记载,寺观建成之后,“闻风向道者,云来四表,拥锡衣止者,恒逾半千”。文偃禅师开示法语,立章传道,并在此创立“云门宗”。
南汉白龙三年(公元927年),南汉王敕封该寺为“光泰禅院”,后又敕改为“证真禅寺”。至南汉大宝六年(公元963年),又敕改为“大觉禅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因该寺座落在云门山下,故世人习惯称之为“云门寺”。
云门寺几度兴衰,历经苍桑。其鼎盛于北宋时期,但南宋以来则逐渐衰微,至明清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后期已到了破败境地。虚云和尚在完成南华寺的重修工程后,于1943年12月在李汉魂、李济深和邹洪的支持下,移锡云门,在当时抗战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昼夜操劳,历时9年,完成了云门寺的重建工作,一时宗风大振。
“文化大革命”期间给云门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使其僧去寺残,难于馨述。幸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4月9日,国务院确定云门寺为全国重点保护的寺观之一。1982年虚云老和尚的法嗣弟子佛源大和尚,从北京重回云门,肩负起恢复和振兴祖庭的重任,在政府和海内外四众弟子的支持下,历经艰辛,终于将云门祖庭重建重修,面貌一新。
云门寺环境幽雅,风景奇特,既是乳源的八景之一,亦为岭南胜地。寺的四面层峦叠嶂,山高林密,猿猴、白鹇等珍禽异兽,时有出没。环寺苍松挺劲,竹影婆娑。更有云门寺后山的风景名胜桂花潭,前来云门寺者必往观赏。从寺后向东北山径而行二十多分钟,即见潭形如盆,石壁环拱,潭内水清见底,潭深六尺有余,瀑布从几十尺高的崖顶飞流而下,置身潭畔,暑气全消,神清气爽,令人流连忘返。

通天箩_通天箩原始森林 -参考资料

http://user.qzone.qq.com/369240058/blog/1197137955
http://www.tieqing.com/tongtian/index.htm
http://www.sz0755ly.com.cn/Article/snjd/shaoguan/200706/1001.html
http://www.sz0755ly.com.cn/Article/snjd/shaoguan/200706/1004.html
http://www.sz0755ly.com.cn/Article/snjd/shaoguan/200706/995.html
http://www.sz0755ly.com.cn/Article/snjd/shaoguan/200706/996.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4175.html

更多阅读

西藏的原始森林 长白山红松面积

青藏之行第八站:鲁朗林海和南伊沟 图1.鲁朗林海(来自Googleearth)随着人类破坏性的开发,中国的原始森林越来越少,仅占现有森林面积的2%。中国现有森林大多数为人工林和次生林。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两大地区,西南地区

西双版纳之行——孔雀山庄、原始森林公园 西双版纳孔雀

孔雀山庄位于原始森林公园,距离景洪市8公里的菜秧河畔,占地18700平方米,园内建有亭台水榭,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清晨,晨雾缭绕,来到这里一定让您心旷神怡。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是世界上最快的,但能被世人誉为“最美”高速公路的只有一条,这就

厦门金光湖原始森林 墨脱 最后的原始森林

 文、图    蒋琳  2008年11月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公布:1、中国原始森林所剩无几,仅占中国森林面积的2%,约55,448平方公里。2、中国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大雪山西侧、云南怒江中缅边境地带、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外、内蒙

声明:《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 通天箩原始森林-区位及地貌特点,通天箩原始森林》为网友女孩不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