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镜》讲一个以为自己不漂亮又不注重外表但才华横溢的文学女教授和一个高大潇洒但被一个只跟他有性爱关系的漂亮女友抛弃的数学男教授之间的爱情故事。本片是1958年法国影片的重拍版,也是芭芭拉・史翠珊的第3部导演作品,促使观众去思索爱情中灵与肉的问题。芭芭拉・史翠珊显示了作为一个导演和演员的成熟功力,赋予影片很多史翠珊式的幽默场景,把一个渴望爱情的女性心境刻划得生动有趣,她演唱的电影歌曲也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影片简介
双面镜大学英语教授露丝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年女人,和母亲住在一起;妹妹不久就要结婚了,露丝不禁感叹自己多年情感生活的空白。格里高利是露丝的同事,一位数学教授,他认为性只会使男女之间的事情变得复杂,多年感情沧桑之后,他只愿意同女人保持智力上的联系;一天他路过露丝上课的教室,听到露丝正在和学生们探讨性爱文化中的角色问题;次日格里高利约会露丝,并为她的才华倾倒;格里高利决定向露丝求婚,但是婚姻应维持在仅限于保持精神联系,排斥肉体关系的前提下。
露丝很喜欢这位清秀的数学老师,尽管这将是一场没有激情的婚姻生活,但总不会比孤独一生更糟糕,于是接受格里高利的求婚;但是与日俱增的感情使露丝无法忍受两人仅限于握手的亲密。
一天晚上,露丝换上最漂亮的睡衣,准备引诱她的丈夫,却让格里高利烦恼和迷惑,不久格里高利就参加一个旅行演讲团离开了家;露丝在母亲的帮助下振作起来,努力改善自我,她换了发型,学习化装技巧,添置漂亮的新衣服,回家的格里高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女人。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演职员表
导演:芭芭拉・史翠珊(BarbraStreisand),她演唱的《猫》剧主题曲《Memory》《杨朵》主题曲《Papa,CanYouHearMe》、《往日情怀》主题曲《TheWayWeWere》、《越爱越美丽》主题曲《IFinallyFoundSomeone》等等都是流传全世界的名曲,而《星梦泪痕》主题曲《Evergreen》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芭芭拉史翠珊不仅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还是词曲创作者。
编剧:AndréCayatte/DenisPerret/盖拉德・欧利(GérardOury)
主演:芭芭拉・史翠珊、奥斯汀・彭德尔顿、乔治・西格尔、埃里・麦克弗森、劳伦・巴考尔、米米・罗杰斯、皮尔斯・布鲁斯南、杰夫・布里奇斯、泰娜・艾吉
制作人Producedby:
CisCorman....executiveproducer
阿诺恩・米尔坎ArnonMilchan....producer
RonaldL.Schwary
芭芭拉・史翠珊BarbraStreisand....producer
原创音乐:蒂莫西・赫顿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主演介绍
芭芭拉・史翠珊《双面镜》1942年4月24日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犹太家庭。她从小就立志当明星,18岁时,在夜总会举办的歌唱比赛中获胜,便开始了演唱生涯,并参加外百老汇演出,慢慢在圈中闯出名号。1962年首度在百老汇登台,就赢得了“纽约剧评家奖”。1964年主演歌舞剧《妙女郎》(Funny Girl),将她推上剧坛巨星地位。4年后此剧拍成电影,芭芭拉顺利当上女主角,也让她抱回一座奥斯卡女主角奖。
其后她几乎一年一部推出歌舞片和喜剧,直至1983年她一手包办制、编、导、演的《杨朵》(Yentl,1983),成绩不凡,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其后再自导自演的《潮浪王子》(The Prince of Tides,1991)与《双面镜》(The Mirror Has Two Faces,1996)也广受好评。仍然活跃在好莱坞与舞台的影歌双栖女星芭芭拉・史翠珊推出过超过50张专辑,制、编、导、演的影片也有20多部,千禧年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可说是宝刀未老。
杰夫・布里奇斯《双面镜》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的一个演艺之家,父母及哥哥均为职业演员。在仅有4个月大小的时候,他便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演出了他的电影处女作《危险关系》。服完兵役之后,布里奇斯又进赫伯特・伯格霍夫学院(HerbertBerghofSchool)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表演,自此,新一代电影明星便做好了正式登台亮相前的准备。为他赢取第一个奥斯卡提名的《最后一场电影》对一个年仅22岁的年轻演员而言无异于是一个碰头彩,这使得他深受鼓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频出佳作,如1975年的《西部之心》、1976年的《渴望》(StayHungry)。1984年连续出品发行的《不惜一切》(AgainstAllOdds)与《星空访客》又为布里吉斯带来了如潮好评,且后者还为他赢得了第三次奥斯卡提名――最佳男主角。1986年布里吉斯与简・方达(JaneFonda)一起主演了《自此以后》(TheMorningAfter),88年主演了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FrancisCoppola)的名作《塔克:其人其梦》(Tucker:TheManandHisDream),1889年与米歇尔・菲弗(MichellePfeiffer)共同主演《贝克兄弟》。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获奖情况
1997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劳伦・巴考尔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影片歌曲
双面镜“I Finally Found Someone”是1996年电影《越爱越美丽》(The Mirror Has Two Faces)中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部电影由擅长演绎爱情文艺片,横跨影视歌坛及舞台剧的多才多艺常青女将BarbraStreisand自导自演,而由她和BryanAdams深情对唱的这首插曲特别力邀王牌制作人David Foster担纲制作,打造出了20世纪90年代的抒情歌曲经典之作。Bryan沙哑粗犷的嗓音和Barbra的温暖富有张力的歌喉相得益彰,跌宕起伏的舒缓旋律由钢琴缓缓引出,直泻心底,互诉衷情。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精彩看点
在影片中扮演露丝母亲的劳伦・巴考尔是好莱坞老牌巨星,因此片表演获得1996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并获得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数学教授格雷戈里交过许多女朋友,但结果都不好。他在报上登了寻偶启事,要找一个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情人。在同一所大学任教的罗斯被姐姐推荐给了格雷戈里,两人开始交往,很快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们结婚了,关系仍然单纯,不知是疏忽还是有意回避,罗斯的暗示并未引起格雷戈里的注意。格雷戈里赴欧讲学前,无意中说了一句,她根本不具备外形美丽的女性的魅力。被这话刺痛的罗斯重新整新整容添置新衣,当丈夫回来时,她已有了迷人的新形象......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幕后制作
影片融入了大量史翠珊热衷的通俗心理学和通俗社会学的教条,向现实生活中那样把缺乏自信心归咎于长辈。扮演母亲的劳伦・白考尔有出众的表演。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影片花絮
双面镜他们是通过登婚广告认识的。女教授的课讲得棒极了,课堂上座无虚席,学生踊跃参与;男教授的课堂上学生寥寥无几,个个无精打采,不是打瞌睡就是各忙各的。男教授听了女教授的课后他约了她。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
纯洁的友谊――这是男教授所追求的婚姻,纯精神上的婚姻。他觉得有了性爱的婚姻或者说靠了性爱才有的婚姻不长久,一旦激情过后势必各分东西,他甚至在婚后两年的某一天当他的妻子也即女教授对他有性爱要求时他仍然强压住满腔欲火临阵逃脱。而女教授却是一个向往心心相应的爱情崇尚高尚爱情的女性,她因为爱他而答应与他做纯友情的夫妻。他们的生活虽然过得快乐,但她总觉得缺点什么。当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后,她决定离开他,她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不给他电话,不回他的电话,不见面,请假不去上班,让他无法找到她。
当他意识到他的生活中有可能再也没有她时,他紧张、愤怒、颓废,当他从她母亲那得知她与别的男人在一起时,才意识到他对她的爱不单单是友谊,深夜里跑到她楼下大喊她,她冲到楼下,故事到此有了美满的结局,女主人公找到她理想的爱情和婚姻,男主人公也战胜了自己勇敢地面对自己所爱,他对她说,我们结婚吧。她说,我们已经结婚了。他说,那就对了。他们当街深情拥抱接吻。这部电影不单情节不俗,对白也幽默有趣得很。细细品味还有一些生活哲理:夫妻之间首先必须是好朋友。如果连朋友都做不了,还有什么爱情可言。反之是否也可以这样想:当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或裂痕时,不烦再回到朋友的状态,以朋友的心态要求对方,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双面镜这部戏还涉及一个女人的美貌的问题:男人对女人美貌的态度以及女人的外貌对自身的影响。男主人公因为受过美貌女子的抛弃而排斥美貌的女人,他在登婚广告中特别申明外表不重要。女主人公因为不漂亮而得不到男人的青睐,特别是潇洒的男人,她认准自己不漂亮没把心思花在打扮上,所以她比别的女人聪明有才华,但是每个女人总是希望自己也能如别的女人那么漂亮引人注目,她也不例外,当她看到她小时侯的照片竟然那么漂亮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并不丑,她于是开始注重外表,开始打扮,开始节食开始锻炼身体塑造身材。一时间她从一个灰姑娘变成一个公主,以前她一直暗恋的男人(现在是她的姐夫)开始注意她并约会她,当他对她说他爱她时,她说但你以前不爱现在才爱,他说,是的。她马上推开他并跑回家去等她的丈夫。她突然有了信心,她相信丈夫会爱她的,尽管当她改变形象后第一次在他面前出现时他大发雷霆,但是后来他还是动心地说,天啊,你真漂亮!
双面镜是什么_《双面镜》 -相关评论
双面镜喜欢巴巴拉史翠姗,那个有着厚厚嘴巴不太漂亮却充满自信的女人。喜欢浓烈而又淡定地生活着的每一个女人。喜欢那些看似自私、粗俗但却真实的女人,因为她们身上的那种奔放及顽强的生命力。她们勇往直前,从不回头,生活于她没有绝境。也喜欢那些沉静、淡定的女人,因为她们身上有着另一种决绝,平静而不平淡,淡漠而不冷漠。她们有的不是聪明,而是智慧。当然也喜欢那些看起来傻傻的女人,看起来混沌,实则内心清明。她们大而化之地对待生活,她们是最容易获得幸福的女人。这些女人,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她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最起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所以活的真实,活的纯粹。喜欢一个人也许真的不是不需要理由。也许是因为那人身上有自己没有却希望有的基因,也许因为在那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等等。原因不确切或者我们说不清,我们就会用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这样的话来搪塞自己。提起巴巴拉史翠姗是因为今天再次看她自导自演的电影《双面镜》,电影并不是一如既往喜欢的风格,属于浪漫的轻喜剧。只因表达的主题却是一如既往喜欢的往内探索型,所以喜欢。从不掩饰自己对悲剧的热爱,也许因为好的喜剧太少,那种让人边笑边流泪的喜剧是少之又少《美丽人生》这样的电影除外,而我却并没有把它当成喜剧来看,也许真正的喜剧本就充满悲剧性的力量。
看小说也是一样,喜欢作者看世界的目光是往内探索,充满内在的张力,而不是靠贫乏的外部事件来试图解释这个世界的某种存在。不一定有跌荡起伏的情节,但感觉一定是真实的,能清楚地感觉到作者的情绪流动,似是无法诉说清楚,却不经意就抵达某处,让人内心惊动而无言。电影也是一样。所以自己喜欢的电影从来都是一个人静静地看,因为它的节奏应是缓慢的,它的镜头呈一种文学性语言的表达,一些感觉和情绪甚至内心能通过镜头表达的准确无误,但却不能言说。也许这样的电影更难于用镜头来驾驭,也许这样的电影在这个商业社会已经无利所图,所以很少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如果找到,就无限欢喜,就视如珍宝,看了又看。曾试图和朋友分享,却让朋友昏昏欲睡,大嚷不知所云。如果至爱的电影落到如此下场,不如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看。任凭内心惊动,感动,无言而惆怅。
双面镜至于《双面镜》这部电影,于其说喜欢电影本身,不如说喜欢这电影的名字,还有巴巴拉史翠姗略带夸张的表演。事实上,今天我想说的并不是电影《双面镜》,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镜头也只是巴巴拉史翠姗对着镜子审视自己。那目光由挑剔到审视,由审视到自省,由自省到自恋到自怜,然后是顿悟,原来自己要的就是这个,内心终于恍然。短短的镜头,仿佛就是女人的一生。生活是双面镜子,一面是爱,一面是表达与背叛。一面是肉体,一面是灵魂。一面是现实,一面是虚拟。一面是生,一面是死……我们站在镜子的一面,观摩另一面彼岸的世界,在一面建构一个世界,世界却在另一面被消解。也许世界就是这样,由一个又一个双面的镜子组成的立体的圆。人为什么会产生恐惧,这个话题很老套。
人们都说,那是因为恐惧未知。这就像镜子的两面,因为爱,所以怕失去与背叛。因为肉体的脆弱,更觉灵魂无以依托。因为现实的残酷,惧怕活在虚无的幻想中。因为我们活着,所以惧怕死亡。等等。当死亡以终极的面貌出现时,所有的苦心经营在死亡面前似乎都失去了意义。死亡的真相有巨大的威慑。面对死亡,生命最终陷于虚无。所以,人们平时拒绝去思考死亡,似乎死亡距自己仍遥不可及,所以肆无忌惮地挥霍着生命。为什么我们要在死亡逼近的时候才会去思考死亡。当死亡逼近的时候,很多人才想起未了的心愿与梦想,才想起更亲近家人和朋友,善待他们,真正做自己想做而未做的事和想去而还没去的地方。在这里,我更倾向于西方的未之死,焉之生的观念。也许只有以死亡为伍为友时,才懂得珍惜。对生命存有畏惧而不再惧怕死亡的时候,才更懂得生的意义。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决定对待生命的方式。于我,更愿意将生与死视为一面,而不是双面镜,那更像是镜中的影像,彼此映照,彼此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