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代兴的历史指的是 克钦邦 克钦邦-族群宗教,克钦邦-历史

克钦邦是缅甸联邦东北部的克钦族(景颇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东部与中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接壤,北部与中国西藏昌都地区相邻,使用汉语。克钦邦北部曾为中国领土,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这些地方在晚清和民国时代被英国占领并入英属缅甸。根据周恩来和奈温1960年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所谓的“中缅友好”,放弃了对江心坡和南坎的领土主张。克钦族主要信仰基督教,与中国景颇族是同一民族,他们虽跨国界而居,但彼此有着密切的血缘和历史渊源关系。他们彼此来往密切,通婚互市。从跨居中缅两国的景颇族的族源、迁徙、称谓、语言、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等各方面来看,他们是同―民族,仅只分别居住于不同的国家。克钦邦自古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20世纪40年代修筑的中印公路进一步沟通了中、缅、印三国,克钦邦故有“缅甸的北大门”之称。

克钦邦_克钦邦 -族群宗教

克钦邦人口以克钦族为主体民族,约36万,邦内还杂居有掸、傈僳、汉族、阿依、腊西、央宛、玛鲁、格堵、格兰、摩些等少数民族,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侨民。克钦族主要信仰是佛教和基督教。中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和克钦族是同一民族。男人喜穿黑色对襟上衣,下穿围布或短裤并配刀于身上。妇女一般穿黑色短衫和花围裙。

克钦邦_克钦邦 -历史


克钦邦

克钦邦被人们称为“缅甸的北大门”,1948年缅甸独立后,根据1947年的“彬龙会议”决议,缅甸政府正式将密支那和八莫两个县划出,建立了克钦邦,邦首府在密支那。每年1月10日为邦庆日。

1947年缅甸各邦向英国争取独立,同年翁山将军依据彬龙协议同意将克钦邦、掸邦等地,划为自治区。

克钦邦北部18世纪起曾为中国领土,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但在20世纪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放弃该地区主权,故划为克钦邦领土。

1962年出现克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除了主要城镇和铁路沿线外,克钦独立军可说实际控制了克钦邦,对外贸易主要是走私玉和毒品到中国大陆。

1994年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允许克钦独立组织可以控制克钦邦,但仍有少数克钦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的成员仍不满意,因此目前克钦邦的政局仍不稳定。

克钦邦_克钦邦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八莫独特的佛寺座钟

克钦邦位于缅甸最北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相接壤、与缅甸的掸邦和实阶省相连,位于北纬23度45分和28度31分及东经95度45分和98度45分之间,面积为34379平方英里。

地形地貌

全邦地势北高南低,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而西分别是高黎贡山、江心坡、枯门岭、那加山。四条山脉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河,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都属于伊江水系。

北部山区有许多河谷平原,最大的是胡康河谷,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自密支那以下,盆地渐渐拓宽,呈现出一马平川的景象。

密支那以北为高山深谷地,有孟崩山、仙糯山、高黎贡山,海拔多在2000米―4000米之间,北部最高峰达5887米。邦内有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两大江河,谷深坡陡,多为热带雨林覆盖。山地人烟稀少,除密支那往北至葡萄有公路外,交通比较闭塞。密支那以南地区多为高山森林。

克钦邦有户拱、孟拱、孟养、密支那和八莫等谷地,地势低平,多水稻田和沼泽地。连接缅北和缅中、缅印的重要交通线均由这些谷地通过。

气候

由于克钦邦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部属温湿气候,而北部则属寒温带气候。北部山脉常年积雪不化,低海拔地区夏季平均气温为华氏80度,冬季平均气温为华氏60多度。雨季雨量充沛,冬季雨量很少,八莫的平均降雨量约60英寸,密支那的平均降雨量约80英寸,最北边葡萄的降雨量为180多英寸。

克钦邦_克钦邦 -城镇

克钦邦共设密支那、八莫和葡萄三个县和18个镇区。
八莫为缅北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克钦邦的一大重镇。位于伊洛瓦底江和太平江汇流的右岸,地当水陆交通要冲,距中国陇川县章凤镇99公里。八莫水路南通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孟拱、加迈;公路可达中国怒江州的片马与缅甸最北端的孙布拉蚌。八莫附近的伊洛瓦底江宽800米左右,全年可通航。全市人口约7万人。
葡萄镇为一盆地,是缅北最北端的一个镇。南北长约56公里,东西宽10至15公里。除至密支那有简易公路外,有驮运路和小路向东、向北至我境怒江洲的福贡、贡山和西藏的察隅等地,及向西北至印度阿萨姆地区。人口近5万人。
孟拱为一谷地,是缅北一交通枢纽,长约65公里,宽5至18公里。孟拱距密支那铁路长约60公里,有通往加迈和拉班的公路。孟拱一带地区是缅甸玉石的主要产区。人口有835万余人。
孟养谷地,长约140公里,宽6―12公里,密支那至曼德勒的铁路由此通过。孟养东北地形平坦,多为稻田和甘蔗地,西南多为丘陵地,周围全为柚木林所覆盖。人口6.3万余人。

克钦邦_克钦邦 -人口民族

人口

克钦邦约120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约34人。其中山区人口密度更小,平坝人口密度较大。在平原较集中的八莫和莫拱镇每平方英里的人口密度为100到100人以上。

民族

居住在克钦邦的民族均为克钦族及其支系、掸族、水泰族和缅族等。大部分克钦族聚居在克钦邦以北地区,缅族和掸族及其支系大部分聚居在曼德勒和密支那的铁路沿线,伊洛瓦底江流域及葡萄盆地也有部分掸族及其支系聚居,克钦邦的最北边有为数不多的藏族居住。

克钦邦_克钦邦 -交通


克钦邦

航空:密支那机场、八莫机场、葡萄机场。

公路:滇缅公路、中印公路。

铁路:曼密铁路 (曼德勒到密支那的铁路)。

内河航运

内河航运主要通航河道为伊洛瓦底江,从密支那至八莫,全长169公里,河宽400至800米,洪水期可通航小轮船。八莫至曼德勒,长510公里,河宽800至1500米,全年可通航400吨以下的轮船。

族群代兴的历史指的是 克钦邦 克钦邦-族群宗教,克钦邦-历史

克钦邦_克钦邦 -经济

工业


缅甸国树--柚木

克钦邦工业较落后,现仅有一些碾米厂、锯木厂、制糖厂和卷烟厂等。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已收归国有。克钦邦内的南木底和沙莫两个国营蔗糖厂平均年产糖600至700吨。

有几座小发电厂,总发电量304万度,全邦已有15个镇区和15个村组使用电力照明。在密支那、八莫等城市,商业开始发展。

农业

农业以稻米为主,有70%的可耕地,其他作物为高粱、玉米、甘蔗、油菜等。

特产

克钦邦生产的翡翠和柚木是主要经济来源,翡翠分布于汉巴、龙钦等地,柚木则分布于八莫、密支那。但由于最近柚木盗采相当严重,使克钦邦政府蒙受相当大的损失。

矿藏

北部山脉为古生代变质岩构造,南部山脉为中生代和新生代岩石组成,有玉石、琥珀等部分宝石和黄金等矿藏。

克钦邦_克钦邦 -旅游观光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钢桥是中国上海援建的工程,是缅甸的第三大桥。过桥后便进入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市区。她是缅北的铁路终点站和公路、水路、航空枢纽。她安详地坐落在伊江西岸的江堤下,缅人称其为密支那,原来密支那是缅语,意为“大江边”。
跑马堤是早年沿江而筑的一段约莫两公里长的江堤,当年喜爱遛马的英国绅士将其当作跑马道而已。这里是观赏伊江风光的“好望角”,既可窥林中江上红日升,又可睹伊江一泻千里之壮观,还可以赏长堤下的街区美景。从跑马堤拾级而下,是弯莫渡口,江边泊着十多艘机动船,有客轮也有货轮,北可通敏宋等地,南可达八莫、曼德勒和仰光等地,并可直通印度洋。
卧佛寺
密支那光复战役,中美联军共击毙日军3400人,俘虏70多人;在那场血战中,一个名叫坂口睦的福冈士兵逃离虎口,成为为数不多的日军幸存者。晚年他捐款新建了这座为日本侵略军超度亡魂的卧佛寺。大殿中的卧佛长30.5米,高4.75米,宽7.56米,是仅次于仰光的全缅第二大睡佛。寺门东侧竖着2001年11月12日立的“招魂之碑”,碑文大意是为二战期间在拉孟(腊勐)、腾越(腾冲)、密支那等地被打死的日军招魂。
目瑙祭坛
1958年密支那修建了永久性的目瑙祭坛,嗣后每年都在这里举行全邦性的目瑙会。目瑙埸建在江边,埸地宽阔,设有西门和北门。两门颇有民族特色,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门枋是一对象牙抬着一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7292.html

更多阅读

长三角指的是哪些区域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简称,指的是这样一块地域:在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历经千万年而形成了坦荡、宽阔的、平面形状近似像三角形的陆地。“长三角”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从

“弹指神功”是怎样练成的? 楚留香之弹指神功高清

这篇论文是我对汉字输入进行一些研究之后撰写的。获得县三等奖。“弹指神功”是怎样练成的?内容提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

声明:《族群代兴的历史指的是 克钦邦 克钦邦-族群宗教,克钦邦-历史》为网友仅此罢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