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1897.12-1946.6)中共党员,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是一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并安葬于临沂。罗炳辉是一位被称为“从奴隶到将军”的杰出军事家,也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
罗炳辉_罗炳辉 -简介
罗炳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表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罗炳辉用毕生的精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遗体安葬在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墓碑上刻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的题词。
罗炳辉_罗炳辉 -革命旅程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1946年6月21日),原名罗德富,字宿星,中国云南彝良人,祖籍湖南邵阳,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 是一位被称为从奴隶到将军的杰出军事家。
1897年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农奴生活。 15岁起从军,参加过护国战争,1920年任唐继尧亲兵。次年唐继尧因兵变下野,流亡香港,罗任副官随行,负责掌管财务。不久,罗因不满唐的作为,弃唐而去,投入滇军朱培德麾下,参加护法战争。1923年,罗被任命为孙中山的警卫连长。北伐战争时,罗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第二十五团第二营营长,率部参战。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朱培德于5月1日在南昌宣布“欢送共产党”,罗因对此表示不满而离开军队。
1929年7月,罗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率领江西吉安县靖卫大队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罗被任命为红六军第二旅旅长,6月升任红十二军副军长,10月,由于军长伍中豪阵亡,罗又升任军长。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罗均率部奉命担任诱敌任务,屡立战功,被周恩来誉为“战略骑兵”。
1933年9月,罗被任命为红九军团军团长,次年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3月27日,罗奉命率红九军团离开主力部队进行佯动以牵制追兵,在成功达到战略目的后,罗独立在贵州、四川和云南边境地区活动52天,最后在四川西昌境内与主力部队重新汇合。
抗战开始后,罗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后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第五支队司令等职。抗战结束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
罗炳辉将军,是1989年中央军委确定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为纪念罗炳辉的功绩,安徽天长市在1948年至1960年间曾被命名为“炳辉县”。 在罗炳辉将军出生地云南彝良 建有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罗炳辉_罗炳辉 -生平事迹
罗炳辉罗炳辉自幼受尽地霸欺凌,立志从军,14岁时离家出走,意欲投奔军营,行至半路,被家人追回。1914年11月,16岁的罗炳辉再次出走,徒步到昆明,几经周折,当上候补炮兵,由于他刻苦学习,很快被转为正式兵。1920年考取唐继虞随军士,不久升任为副官,随唐继尧、唐继虞等人出走香港。在途中和驻港期间,目睹了英、法、日各帝国主义者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情景,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思想,决心投奔孙中山,寻求救国救民道路。
1922年5月,罗炳辉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随滇军朱培德部到江西后,即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军,作战勇敢升任营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因对国民党不满,被编遣,出广州,赴上海,四处奔走,寻找出路。1929年2月回南昌,正打算组织一支队伍,适逢吉安绅商代表请他出任靖卫大队长。4月,正式任吉安“八乡联防”靖卫大队长。活动在江西的工农红军保护人民的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而消极“围剿”,被国民党指控“通共”。同时,他的行动也引起共产党的注意,即派中共党员赵醒吾做他的工作。7月9日,由赵醒吾等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15日凌晨,罗炳辉率靖卫大队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吉安起义”。起义军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五团,罗炳辉任团长。
1930年初,罗炳辉部相继扩编为红第六军第二旅和第十纵队,他先后任旅长和纵队司令员,2月和6月,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二七”会议和长汀会议。7月,被任命为红十二军副军长,不久生任军长。10月参加攻打吉安。11月参加第一次反“围剿”,在第三军配合下,歼敌9000多人,活捉张辉瓒.次年1月,十二军正面攻击国民党谭道源部,与兄弟部队一道,歼敌6000余人。两次战斗缴获各种武器2000多件,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4月至9月,分别受命参加第二、三次反“围剿”。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罗炳辉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并获“红星”勋章,1932年2月19日,红军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罗炳辉任指挥。下旬,奉命率十二军攻克盘踞武平,上杭之敌,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写了社论,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又参加著名的漳州战役,水口战役和第四次反“围剿”,均取得战绩。次年10月,红九军团成立,罗炳辉任军团长。接着参加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罗炳辉率红九军团担任主力部队的右侧掩护任务,在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时,付出了重大代价,翌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红九军团担任警戒任务。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期间,九军团打狙击,断后作掩护,主力部队渡乌江,佯攻贵阳,西进云南,九军团仍牵制敌人,保证了主力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4月3日至4日,九军团以3个团打垮了黔军7个团,粉碎了敌人十多个团的围追堵截,继续西进。5月2日,九军团攻克云南会泽县城,筹欺10万元,扩军1500人后,于7月渡过金沙江,打破了敌人“在会(泽)巧(家)地区歼灭罗匪”的迷梦。6月,重病的罗炳辉奉命攻占天全要隘,粉碎了敌人要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预谋。此后,已过草地的罗炳辉部,在张国焘的强令下南下,几经周折,历尽艰辛,终于到达陕北。
1938年1月,罗炳辉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任统战组长,负责抗日前线国民党六十军的统战工作。10月,参加中共六届六中(扩大)会议。随后,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协助陈毅活动于南京、镇江一带。次年5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7月,任新四军五支队司令员。9月初,他率五支队挺进(天)津浦(口镇)路东,很快打开路东局面。1940年3月,他奉命串五支队增援津浦路东,击溃韩德勤部常备十旅,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使路东,路西迅速建立了人民政权,开辟和巩固了淮南根据地,淮南根据地建在国统区的心脏部位,因此,罗炳辉受到毛泽东和刘少奇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皖南事变后,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1941年3月起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与师长张云逸一道,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完全控制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42年下半年,罗炳辉任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1945年1月,抱病的罗炳辉被中共华东局指定为淮南军区党委代理书记。日本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组织日伪军一万多兵力向津浦路西大举进攻,同时向路东大“扫荡”,罗炳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每役必写战斗日记,总结敌人的优点和我军的缺点,采用“梅花点式纠缠战术”与敌周旋,大量歼敌,粉碎了冈村宁茨的“扫荡”计划。
日本投降后,罗炳辉任安徽省主席。1945年9月,华中野战军第二纵队组建后,罗炳辉任司令员。11月13日,他率部在金山庄伏击国民党北犯之敌,歼敌4个师,俘敌副师长余怀安以下4000余人,敌人败退界河镇,是夜,歼灭界河守敌,入鲁首战告捷。
1946年1月5日,朱德致函罗炳辉,肯定了他8年抗战中的功绩。8日,徐州之敌兵分3路,向鲁南进犯。陈毅、罗炳辉指挥二纵队歼敌2000多人,迫使郝鹏举在合儿庄起义。4月,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第二副司令员。他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中共中央十分关心他的健康,毛泽东5月20日写信关心他说:“你身体有病,望多休养。留得青山,是很要紧的”。6月上旬,罗炳辉带病指挥攻打枣庄王继美部,至歼敌2300人,毙王继美,俘国民党十九集团军临枣地区指挥官王纲以下1400余人。
1946年6月中旬,陈毅、罗炳辉在峄县前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中,罗炳辉病发,经陈毅多次劝说,21日方乘车去临沂治疗。车上几次休克,下午5时,车到兰陵,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时年49岁。
罗炳辉_罗炳辉 -评价
罗炳辉罗炳辉逝世后,中共中央和四川省委纷纷发来唁电,1946年6月23日,在临沂举行葬礼,临沂下半旗致哀,10万军民送葬,行列长达数里。陈毅在墓前讲话,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分别为罗炳辉墓碑题“志在革命,功在人民”、“人民功臣罗炳辉同志不朽”,“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葬礼后第二天,陈毅怀着对战友的深厚感情,写下了《罗炳辉将军追忆词》,盛赞了他戎马一生的不朽功绩,为纪念他,6月29日,中皖边区政府将天长县改名为炳辉县(1959复用原名)。
出征前罗炳辉曾说:“我受党长期的培养和爱护,这次重上前线为党为人民捐躯,也是完全值得的,我毕生没有打过败仗,在我牺牲前,我还要再打一次胜战,作为我对党的最后一次献礼。”将军不幸用自己的生命,实现了他对党的最后誓言。
罗炳辉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5次反“围剿”斗争中,他率部屡建奇功,曾在一天之中连夺两座县城。后来,美国著名记者尼姆・韦尔斯(斯诺夫人)在延安听到他的传奇故事后,称他是“神行太保”,并感叹地写道:“罗炳辉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个智勇兼全的人物。”
“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反袁到北伐,起义赣江红。抗日君迈进,饮马江南北。苏鲁驰劲旅,日伪告溃灭。六载苦纠缠,疾病多磨折。革命不自惜,一朝痛永诀。”这是陈毅所写《悼罗炳辉将军》中的一节,概括了罗炳辉奋斗的一生。罗炳辉生前曾多次讲过:“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一切利益,最热忱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是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7年11月29日,在安徽合肥市落成罗炳辉铜像。1989年11月29日,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国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是云南籍军人中惟一被中央军委授予军事家称号的将军。直1997年7月18日,在罗炳辉诞辰10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罗炳辉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为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朝通市委、市政府在昭通市建成了罗炳辉将军广场并铸立了铜像。
罗炳辉_罗炳辉 -荣誉
罗炳辉1950年临沂华东烈士陵园竣工时,得以迁葬陵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任弼时等为罗炳辉将军陵墓题词。
1959年,天长县建立“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1987年8月1日,罗炳辉将军铜像在安徽合肥卫岗(省军区前)落成。云南彝良县建成“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1989年11月,罗炳辉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1996年增补为36位)。
1996年6月,安徽举行“纪念罗炳辉将军逝世50周年”系列活动。
1997年7月,江泽民为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11月――12月,中共云南省委、昭通市委、彝良县委,以及中共安徽省委、合肥市委、滁州市委、天长市委分别举行“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以及安徽省天长市分别塑建了罗炳辉将军全身和半身纪念铜像,出版相关图书和音像制品。
199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中共云南省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罗炳辉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张万年出席炳讲话,叶飞等老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
2004年3月―4月,“抗日先锋罗炳辉将军网站”、“罗炳辉纪念馆”、“罗炳辉将军之魂”和“罗炳辉将军网上祭奠馆”等纪念网站相继问世。
罗炳辉_罗炳辉 -纪念馆
罗炳辉罗炳辉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和国防主义教育基地。座落在依山傍水的彝良县城以北。1989年,彝良县派出专人到全国各地收集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资料、图片,1991年在县城建成罗炳辉事迹陈列馆(又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并向社会开放。馆舍共3层,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
展室聘请专人设计,分为四个主题,即: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展室文字资料126幅,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7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铜像一尊。整个展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陈列完整,并专门配备了素质较高的讲解员。
1997年4月,纪念馆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1月,彝良罗炳辉陈列馆(又称罗炳辉将军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几年来,历经几次不断修缮,纪念馆环境整洁优美,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较为规范。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全年免费向社会各界开放,每年接待县内外参观人士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