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1913-1999),江西省于都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被开除党籍),1930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大专学历。在江西革命根据地,他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丁盛_丁盛 -人物简介
丁盛丁盛,绰号丁大胆,江西省于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于1932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班长、连指导员,红28军组织科科长、红28军2团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政治部助理员、科长,挺进军七团政治委员,晋察冀教导二旅一团政治委员,热辽纵队二十七旅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二十四师师长,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过副军长、军长,志愿军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
1973年毛泽东决定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互相调换。丁盛与许世友调换来到南京军区。此后他比较靠近江青等左派,反对周恩来和邓小平。因此在江青倒台后被逮捕和撤职。丁盛被撤职后生活在南京。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逝世。
丁盛_丁盛 -年表
丁盛
1913年,生于江西省于都县。
1930年6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由团转党。
1935年11月―1936年2月,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二科政委,参加长征。
1937年8月后,历任八路军旅政治部科长,团政委。
1945年4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1945年11月,历任晋察冀军区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旅长,东北民主联军八纵二十四师师长,东野(四野)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师长。
1950年4月后,历任四十五军副军长,军长,五十四军军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9年3月,组成“丁指”,指挥西藏平叛作战。
1961年8月―1964年3月,中共成都军区党委常委。
1962年10月,再度组成“丁指”,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东段战事。
1964年8月―1968年2月,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司令员。
1968年2月-1969年7月,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77年3月)。
1969年7月-1973年12月,广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72年3月~1973年12月,并同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
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中央委员。
1973年12月―1977年3月,南京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二书记(1974年10月―1977年3月)。
1977年3月,停职审查。
1982年7月,被令退出现役。10月,被开除党籍。
1999年9月25日,在广州逝世。
丁盛_丁盛 -生平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丁盛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助理员、科长,挺进军7团政治委员,晋察冀教导2旅1团政治委员,热辽纵队27旅旅长。1938年10月率部作为主力团参加黄土岭围歼战,为解放军取得击毙包括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在内共1400余名日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被日本人称为“守路钉”。1945年4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135师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丁盛任第四野战军第24师师长,第45军135师师长。参加了保卫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著名战 斗、战役,然后率部南下参加了渡江、衡宝战役,为解放湘、鄂、粤做出了贡献。1949年10月3日,白崇禧在衡宝线上布置了五个军的兵力想和林彪决战。林彪也命令所有主力部队原地待命,待时与国军决战。但是,10月5日。丁盛的135师竟没按命令行事:孤军深入到了敌后。这样一来,不仅打乱了林彪的部署更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白崇禧慌乱中调集所有部队来打135师。连林彪都对135师的命运绝望了,但是,丁盛和他那英勇的部队竟顽强地挺住了,更将敌人打败了!林彪迅速改变了命令:全线进军,并且对进攻部队下达了指示:各兵团及各军军部只能收听林彪给135师的命令而不能直接给135师下达命令。1949年10月6日午夜,国民党军队全线溃退。1949年10月7日,衡宝战役结束,桂系四个主力师被全歼。此战,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完整的军事集团宣告灭亡,被刘伯承元帅称为“腰斩七军”。135师,这只落入虎口的羊被誉为了冲如羊群的猛虎。五十年后的今天,该部的全部战车上还是画着虎头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4月后任解放军第45军副军长、军长。1950年入南京高级陆军学院学习。1952年10月任54军(原第44、45军合编而成)第一任军长。1953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军长。1958年作为最后一支离朝部队回国。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镇守西北边陲。参与指挥平息了1958年甘肃骚乱和1959年西藏叛乱。1962年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击败印军主力第4军,声名大振。1964年5月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7月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2月起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72年3月兼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1973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77年3月因“文化大革命”中参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活动被停职审查。
平津战役
右5为丁盛将军
1939年,丁盛随肖克的冀热察挺进军到晋察冀,历任团政委、旅长。丁盛从东北战场开始出名。杨拐子之战,黄永胜的东野8纵用于一线进攻的兵力仅1万人,而当面之敌有1.2万人,黄永胜下决心歼灭当面之敌。担任预备队的8纵24师师长丁盛向黄永胜请求任务,黄永胜命令24师从23师左翼投入战斗,协同23师直取敌49军军部。24师投入战斗后势不可挡,打了一个漂亮仗。
天津战役中,丁盛是45军135师师长。黄永胜命令135师担任主要突击。丁盛经过周密的组织,指挥135师一举攻占民权门外围据点范家堡,扫清了民权门外200米的敌地堡群。总攻开始后,135师的尖刀连3分钟便突破了民权门。135师403团攻占了金刚桥,与39军会师,404团攻占了金汤桥,与38、39军会师,完成了拦腰斩断天津守敌的任务。攻克天津后,四野首长专门发出通令,嘉奖135师:135师是个较年轻的部队,过去攻坚战经验不多,但在作风上表现了动作迅速、作战顽强、发起冲锋后3分钟内即登城。突入后,在狭窄的地区内遇到敌人猛烈火力的反击,及20多次的反冲锋,但均被他们击退。该师403团虽伤亡过半,但并不叫苦,还坚决完成攻击任务解放战争中的衡宝战役,林彪根据战局变化,下令我军各突击部队“原地停止待命”, 丁盛率领的45军135师没有接到野司和兵团的电报,已从敌间隙穿插而过,连续行军24小时,前进160里,孤军插入敌后。
抗美援朝
金城战役
1950年,丁盛入南京高级陆军学院学习,在那里,他深受刘伯承元帅赏识。1952年,一只新番号的部队在新中国中印战争诞生:第54军。这只虎狼之师的传奇还刚开始。丁盛任54军第一任军长。1953年6月,他奉命率部入朝作战,参加了包括金城战役的254次大小战斗,取得了歼敌7000余人的战绩。
1958年,作为最后一支离朝部队,丁盛和他的士兵们回到国内。难能可贵的是,丁盛在打仗上还是非常实事求是的。他明确指出解放军轻武器攻坚能力很弱,而且不适应高速化的美军。后来他在广州时私下透露朝鲜战争解放军损失兵力达70万到100万。
金城战役
1953年1月,丁盛54军的404团和405团在金城东南11公里处,进行了一次防御战斗,这次韩军出动5个团进攻54军阵地,404团和405团击退韩军进攻230次,反击5次,毙伤俘敌6200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步兵重要战役、战斗中的最后一仗。回国后,1959年丁盛率54军参加青海、西藏平叛作战,对藏北青藏公路以西地区展开进剿,歼灭叛匪2000人,确保了青藏公路公路补给运输安全。丁盛还担任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东段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西藏叛乱
1959年丁盛率54军参加青海、西藏平叛作战,对藏北青藏公路以西地区展开进剿,歼灭叛匪2000人,确保了青藏公路公路补给运输安全。丁盛还担任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东段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
回国后,丁盛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镇守西北边陲。征战还在继续,丁盛逐渐显露出他狠辣的一面。1958年,甘肃回民骚乱,54军奉命镇压,这是一场虎入羊群的杀戮。
1959年,西藏叛乱,丁盛率54军镇压。丁盛部违抗上级不许毁坏重要的宗教建筑的命令,竟把炮弹从布达拉宫的窗口射了进去。
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这是一场真正的战争:丁盛和他的54军面对的是参加过二次大战的正规部队。丁盛亲自指挥了130师击败印军主力第四军,使印军号称参加过二战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荣誉部队威风扫地。此战是中印战争之最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史称“瓦弄大捷”。
直到今日,在印度的军校里。模拟假想敌的番号仍然是“54”。对印战争军事上的胜利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击溃了阿三们一度膨胀的野心和自信心。那次战争印度心理上产生的恐中症延续至今。1964年5月。丁盛被任命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此时此刻的丁盛,想飞的心永远不死。两年后文革爆发,作为林彪的爱将,丁盛深深地卷入了政治旋涡。
四人帮事件
1961年8月28日和30日,毛主席在长沙两次找刘兴元、丁盛、韦国清、华国锋、卜占亚等谈话。据汪东兴回忆,第一次谈话时,毛主席对刘兴元、丁盛不很熟悉,刘兴元、丁盛向毛主席检讨了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犯的错误,丁盛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简历。
第二次谈话毛主席问丁盛的文化程度,丁盛回答:“文盲,主席的书还可以看得懂,外国的书看不懂。”毛主席对刘兴元、丁盛说:“你们和黄永胜的关系那么深,黄永胜倒了怎么得了呀?”林彪事件后,刘兴元调任成都军区,丁盛兼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集广东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连任10届中央委员。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丁盛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林彪的军旅生涯》一书记载:文革期间,叶群把林彪的大女儿林小琳骗到了新疆某地的国防实验基地,林小琳从戈壁深处跑到广州,在丁盛的部队里当兵。华飞先生提供的资料说:我1999年与来美国进修的丁盛的女儿相遇,当面问过林小琳曾“投奔”丁盛的事是否确实,她说这是传说,没有这回事。文革后期,丁盛在政治上倾向于极左派,1966年8月13日,丁盛和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到上海警备区某部3连,继续鼓吹抓军内资产阶级,丁盛对他们说:“驻在南京到苏州一线的6453部队我指挥不动,对上海有威胁,你们要有所准备。”
同年,因认定与林彪、江青集团有牵连被免职。有文章说:毛泽东去世后,叶剑英打电话给他,要他指挥部队向上海运动,丁盛问叶要书面命令,叶气得摔了电话,找廖汉生政委调动部队。丁盛由此被打入冷宫。有文章说,丁盛生前,蒙中央恩准,曾回河南新乡看望54军。
9・13事件
丁盛在文革中虽和林彪关系亲密,但与其死党不同,丁盛对林彪并不效死忠。70年毛泽东南巡倒林,召见丁盛等人谈话两次,权衡利弊,丁盛立即表示一颗红心,这相当于切断了林彪南逃的退路。
对于丁盛本人在“9・13事件”中的表现和态度,邓颖超的秘书赵炜近年写的回忆录,倒是作了正面的肯定:“这
丁盛和毛泽东天,钱嘉栋、赵茂峰、纪东和我都在办公室里。下午,我们突然接到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的一个电话。丁司令员在电话中语调十分郑重地说:请转告总理,我们忠于毛主席,听毛主席的,听周总理的。周总理怎么说我就怎么办,我们已经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去办了”。
而在“9・13事件”之后,当时的中央对于丁盛本人亦是充分信任的(这本身就是对“南逃广州,另立中央”说的否定)。1972年3月,刘兴元调成都军区,丁盛增补为广州军区党委第一书记,随后并接替刘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1973年8月,丁盛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文革中曾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的周纯麟,在他本人的所谓“封笔之作”中提及丁盛这位当年的上司时,称他为“曾经上过林彪贼船的丁盛”,比照史实,这自然是信口雌黄,恶意中伤了。
1973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八大军司令员对调,丁盛与许世友互换位置,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命令宣布后,毛泽东在京召见。与丁盛握手时,毛说:“你到广州不久,把你换换吧”,又说:“你有心脏病,要注意休息”。丁很有点儿感激流涕,顺从地点了点头。
秉承其一贯的作风,丁盛到南京后,将军区军事工作抓得颇紧。到任后不及一月,即根据总参批示精神,制定了军区的《加强战备值班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各级机关均要建立首长值班、作战值班、部门值班、部(分)队值班制度。
丁盛_丁盛 -人物影响
丁盛书法作品
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中共南京军区委员会1982年721日政干会字第119号命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
1982年10月29日,中央军委纪委(1982)军纪复字第105号批复: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同意开除丁盛的党籍在接受审查后,他由一个统率千军的将军落马成为一介平民。
丁盛的一生功不可否,过不可讳,他的功过已由他自己的历史作了评说。丁盛退出政坛后和妻子儿女们生活在一起,每天自由自在地逛街购物,居家过日。谁又能料到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就是当年风云一时的丁盛司令员……丁盛晚年经四野出身的总政主任于永波同意,由广州军区收回,按师级干部安置,惟政治待遇没有任何变化(生活待遇倒还算有所改善),人民没有忘记他。
1990年代,丁盛仍以耄耋之年,时常应邀奔走于京津、赣粤桂琼、滇川渝和鲁豫等省市,他的老部下、老战友,包括不少同他从未谋面均已转业地方的干部战士,听说‘丁军长’来了,看望者络绎不绝,迎迓有加,情真意切,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以在昆明、成都、重庆为例,他的老部下一家一家请他去住,去吃饭,陪他去游玩,简直排不过来。他是从山城重庆调走的,旧地重游,军队和地方,凡是和他认识或有过交往的,还有大量的只闻其名,未谋其面的中青年人们,拜访探视者竟日盈门,令人感怀不已!
1999年9月25日,丁盛在广州走完了他八十六个春秋的人生旅程。虽然官方诸多留难,即使在去世后的称谓上,也处处设限――不能称“同志”,不能提及前任职务,甚至,不能称“红军战士”……,但还是有数百位老战友闻风而至,在听到消息后,不约而同地参加了“丁盛老人”的告别仪式。告别大厅里,一对晚辈夫妇送来的一副挽联,格外引人注目:“战衡宝平西康攻瓦弄人称大胆将军,离新疆出广东谪京沪众谓落难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