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睑下垂,是指双眼或单眼的上睑欲睁不起、上睑垂盖黑睛,遮挡瞳神的一部分或全部,以致影响瞻视的眼病。睁眼时上睑仍遮住角膜缘2毫米以上。
上睑下垂_上睑下垂 -病理诱因
上睑下垂
(一)先天性。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出生后即有,常有遗传因素。如果是提上睑肌残缺所引起的上睑下垂,则通常表现为单纯性上睑下垂,如果是因神经核发育不全所致的,则常常合并有其它眼部异常,如内眦赘皮、小睑裂、斜视等。
(二)后天性。
上睑下垂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ü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4.其它
(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
(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
(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三)癔病性上睑下垂。为癔病引起,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四)不正常的眼睑联合运动:指与下颌,颜面及眼球运动有关的眼睑运动
1.颌动瞬目现象,MarcusGunnjaw-winking:动眼神经核与三叉神经运动核之间存在先天性不正常的联系,造成翼外肌与提上睑肌有联合运动,症状为张口或下颌摆动使上睑提起,明显时在吃东西的同时伴有一眼随咀嚼发生瞬目运动。
2.MartinAmat现象,曾被称为反MarcusGunn现象:面部神经损伤后再生恢复发生异常联合运动,下半部颜面肌运动时眼轮匝肌收缩眼睑闭合。
3.动眼神经损害发生联合性上睑运动。
上睑下垂_上睑下垂 -史料记载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的异名较多,如《诸病源候论》称“睢目”;《圣济总录》称“眼睑垂缓”,认为系气血虚,肤腠疏开而受风邪,客于睑肤之间所致;《目经大成》称为“睑废”,认为是两胞丝脉为邪所中,血气不和所致。
此病多因脾虚气弱,升举无力,或因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脉络失和,肤腠开疏,风邪客于胞睑;也因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胞睑失于温养;或因胞睑外伤,营卫失和,胞睑失养所致。其特点是单眼或双眼上胞下垂,轻者半掩黑睛与瞳神,重者上胞覆盖黑睛,欲睁不起。双侧上睑下垂者,常需仰视,抬眉,皱额以助睁眼瞻视,严重者,可见吞咽困难,视一为二,卧床不起,病情危重。
上睑下垂_上睑下垂 -临床症状
上睑下垂
①先天性:常为双侧,但两侧不一定对称,有时为单侧,常伴有眼球上转运动障碍。双眼上睑下垂较明显的患者眼睑皮肤平滑、薄且无皱纹。如瞳孔被眼睑遮盖,患者为克服视力障碍,额肌紧缩,形成较深的横行皮肤皱纹,牵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睑缘位置,或患者仰头视物。
②获得性:多有相关病史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动眼神经麻痹可能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提上睑肌损伤有外伤史;交感神经损害有Horner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所致上睑下垂具有晨轻夜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明显减轻。
上睑下垂的临床常见症状有:①脾虚气陷。朝轻暮重,神疲乏力,得食则胀,每见双眼发病,苔薄腻,舌质淡,脉沉细。治宜益气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②气血两虚。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怔忡,面色少华,动则气急,纳少便溏,苔薄舌质淡嫩,脉细沉数,证属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卫气不固,风邪外袭,脉络失于宣通。治宜益气养血,佐以祛风通络,方用人参养荣汤加减,通络加牛膝、木瓜、丝瓜络、络石藤等。③脾肾阳虚。常于出生后不久出现本症,证属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脾阳不足,胞睑失于温养。治宜温补脾肾,方用右归丸加减。④外伤脉络。出生时,因难产、借助产钳分娩,或遇外伤,而致本症,每伴有眼珠运动失灵、瞳神散大、视一为二,常发于双眼;也有仅单眼上睑下垂,别无上述其余症状。治宜活血通络,常用除风益损汤加减。此症除内服药物外,多可配合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