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排水量通常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装有武器,有些快艇还加装20至76毫米口径舰炮,吨位较大的快艇还可能包含水雷、深水炸弹等。搭配的感测系统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作战等。
快艇_快艇 -简介
快艇快艇是舰艇中的“短跑冠军”,最大航速可达40―60节,有“海上轻骑兵”之称。快艇按装备的武器分类,有鱼雷艇、导弹艇和导弹鱼雷艇等。快艇虽然小,但它的威力不小,作用很大。对于侵入到近海范围内的大、中型敌舰,鱼雷艇和导弹艇可以单独编队出击,也可以与其他水面舰艇协同出击,消灭来犯的敌方大、中型舰艇。也可以派快艇去攻打敌方运输船队,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快艇的速度快, 艇体小,能隐蔽,能有效地突然地袭击敌方的基地、停泊场。在浅水航道、狭窄海区、礁岛区等处, 可以使用快艇布雷。
快艇
快艇中威力最大的要数导弹艇,它继承了鱼雷艇的优点,在海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大、中型舰艇相比,它的自卫能力较弱,抗风浪性能较差,只能在近海作战。
现代快艇广泛应用导弹武器,先进的小型化电子设备,大功率燃汽轮机和水翼、气垫技术,正朝着导弹化、大型化、高速化、电子化等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海战中,快艇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快艇_快艇 -分类
鱼雷快艇
鱼雷艇是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亦称鱼雷快艇。特点是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主要在近海区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攻击敌大、中型舰船,也可进行反潜和布雷等。鱼雷艇体采用合金钢、铝合金、木质、和混合材料结构,动力装置多数采
快艇用高速柴油机,少数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柴油机联合动力装置,航速40-50节。艇上装有2-6枚鱼雷和1-2座单管或双管舰炮。此外,还有火箭、深水炸弹发射装置、声纳、指挥系统、通信导航设备等。
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时的水雷艇。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长长的撑杆,撑着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将敌舰炸毁。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用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
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自动航行的水雷。由于它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因而被称为鱼雷。后来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
世界上第一条鱼雷艇是英国于1877年建造的“闪电”号,几乎与英国同时,俄国建造的“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水雷艇也可看作是最早的原型鱼雷艇。1887年1月13日,“切什梅”号和“锡诺普”号第一次用鱼雷击沉了土耳其海军的“国蒂巴赫”号通信船。
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鱼雷艇都取得了较大战果。在1918年6月10日,2艘意大利鱼雷艇用2发鱼雷就击沉了奥匈帝国的万吨级战列舰“森特?伊斯特万”号。在50和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曾多次参加海战,取得了击沉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洞庭”号,“水昌”号炮舰,“剑门”号,“章江”号猎潜和多艘运输舰的战绩。鱼雷艇具有体积小,航速高,机动灵活,隐蔽性好,攻击威力大的特点,但适航性差,活动半径小,自卫能力弱。由于它的造价低廉,制造容易,使用方便,加之现代鱼雷的性能不断提高,因此它的发展仍受到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视。但随着导弹艇的崛起,鱼雷艇在快艇中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现代的鱼雷艇的满载排水量一般在40-150吨之间,少数大型鱼雷艇在200吨以上,航速为75-100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900-1800公里;艇上装有2-6具鱼雷发射管。
导弹快艇
导弹快艇是中山科学研究院仿以色列"毒蜂"(Dvora)级的设计,由高
快艇雄厂建造,于1979年完成两艘原型艇. 1979年五月十六日以12艘本级艇成立自强中队,1979年十一月十六日扩编成立海蛟大队;随着新艇陆续完工成军,于1980年十月一日第二中队成立;1981年三月十六日第三中队成立,六月一日为第四中队,至八月一日第五中队与支援中队同时成立.
海蛟大队下的每一快艇中队都辖有两个分队(番号一至十分队),每分队各辖导弹快艇5艘;整个海蛟大队共拥有48艘"海鸥"级,2艘以色列原装"毒蜂"级导弹快艇;支援中队下辖一至五分队,每分队各支援一个中队之保养维修. 海蛟大队原尚辖有两艘"龙江"级导弹巡逻舰,但在1996年此二舰已拨归131舰队的212战队. 海蛟大队长为上校,中队长为少校,"海鸥"艇长则为中尉编阶.
"海鸥"级导弹快艇为铝合金艇身,排水量47吨,艇身长75尺,宽18尺,至桅顶高22尺,吃水6.6尺. 三部12汽缸MTU331TC92型柴油主机,马力2,605匹,三车双舵极速达36节,32节巡航速度之续航力为 700里. 艇尾装备一门有炮身稳定系统的国造T-75/20公厘机炮(1994年后方陆续加装),以及两具雄风一式导弹发射箱,舰桥两侧尚装配有两挺12.7 公厘机枪及四管AV-2干扰火箭发射器. 射控系统为中科院的"海鸥二型"并有Mk35Mod3光学指挥仪供在不使用雷达的情况下发射导
弹。快艇本级艇编制乘员军官2人,士官6人(分别是上尉艇长,中尉副艇长,导弹士官长,油机士官长,导弹士,电子士,雷达士,电机士). "海鸥"导弹快艇是大部份海官兵科毕业生第一次担任舰长的资历,毕业后约四,五年即可当上. "海鸥"级艇只有编号而无艇名,编号至目前为止发现最多编至"59"号(中间扣除传统禁忌的4,13,22,31,40等号, 另原型艇1,2号除役),但根据资料,却有到"FABG-68"号,此点尚待查. 本级艇最初是称做"FAB",并将"FAB-XX"的编号以牌子悬挂在舰桥后方的两侧; 现在则改称"FABG-XX",并将编号以极小的反白字漆于艇艏,另将单独阿拉伯数字编号的大字漆于艇尾; 水线部份则是漆成红色.
"海鸥"艇除了驻守各军港基地担任快速打击部队外亦分驻在各渔港协助巡防工作,驻守澎湖的第一中队尚且担任反快艇操演。除自制的"海鸥"级艇外,海蛟大队尚有两艘以色列制的原装"毒蜂"级艇(即"FABG-5"与"FABG-6",主桅为较低的A字型). 因当初中科院在仿制过程当中曾发生问题,所以买了两艘原装货回来研究便留下服役至今 。
此外,"海鸥"级的两艘中科院原型艇并未真正服役(原型艇的主桅是方
快艇柱型,与量产艇的格架型桅杆不一样;并且导弹发射箱的位置也比较靠近艇尾),已于1994年十一月六日以装柜海运方式赠送给巴拉圭. 由于当初采用铝合金材质,在服役18年后"海鸥"级的艇身已经出现无法修补的金属疲劳,使得本级艇面临即将淘汰除役的窘境. 所以新的导弹快艇设计已在进行中,可能是曾在展览中出现以「光华六号」为名的匿踪型设计. 1998年七月十一日晚1800,FABG-46号导弹快艇与其它三艘快艇在澎湖湖西乡龙门村外海东方约2里处操演时触礁进水半沉, 经渔船及保七警艇救起十三名官兵,当时艇长为李仲元上尉.
快艇_快艇 -中国快艇
2002年6月18日,由大陆自行设计、制造的目前大陆第一快艇――海豹HP1600型超高速缉私巡逻艇在蛇口港成功下水试航,并将很快装备深圳边防缉私部队。
该艇由深圳海斯比船艇科
快艇驱动系统和最“王牌”的柴油发动机,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同时,该艇还独特地采用了“断级”船型,大大减少了海水对艇身的阻力,这在大陆也是首创。此外,该艇采用了大量的新型高科技材料,甚至动用了不少飞机建造用料。该艇的建造费用还不到300万元,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
“黄蜂”级(021型)大型导弹艇
“黄蜂”级(021型)大型导弹艇,苏联于1959年转让,搭载4枚“上游-1号”导弹,在当时是较先进的装备。首舰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1963年下水,1965年12月底服役。1970年该
快艇型艇实现全面国产化,西江造船厂也于1971年建成首艇。
在国产化过程中,我国的技术人员也对该型艇进行了不少改进,主要有:研制了钢质可放倒桅杆,导弹装载架改成装在短架,人工收、抛锚改为锚链筒自动首、抛,在南方使用的艇上加装了空调系统,增加了无线电台,侦察雷达,保密机等设备。1975年,该型艇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装备部队
“河谷”级导弹快艇
首艇由芜湖造船厂制造,1966年4月开工,8月下水,12月服役,命名为66型小型导弹艇。因为“文革”影响,直到1975年2月才定型,由芜湖造船厂和上海求新造船厂生产。1980年至1982年,701所与海军4805厂将4枚 C-801型多用途导弹改装到一艘024艇上,攻击力大大加强。近年来,海军还在该型艇上进行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试验工作。
520T(红箭级)导弹快艇
快艇1997年7月1日随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昂船洲基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大型导弹快艇,国外称红箭级或黄级导弹快艇。由广东黄浦造船厂建造,首艇于1989年下水,1991年服役,至1997已建成4艘(编号770-773),服役于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该型艇长65.4米,宽8.4米,吃水2.4米,标准排水量520吨,满载排水量542吨,航速32节,续航能力1800海里/18节,战斗乘员75人。武备:2座三联装“鹰击”-81(C-801)反舰导弹发射架,1座37毫米全自动双管舰炮(774艇起换76毫米舰炮),2座30毫米双管舰炮。
快艇_快艇 -参考资料
http://web.jsntyz.edu.cn/personal_web/student/flychina/haijun/jianting/ddkuaiting.htm
http://phtv.ifeng.com/program/jqgcs/200707/0719_1650_160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