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一棵树主内 成全一棵树续写

成全一棵树续写

通过课本我学习了《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为之震慑,故事中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坚持和小男孩对那棵树的坚持,不禁使我深深的震惊了。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多么可贵啊!

这篇文章写了小男孩种一棵树的故事。这个小男孩虽然残疾了,但他的母亲仍不放弃这个孩子,而孩子却不放弃与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小树。小男孩坚持不懈、勤劳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和小男孩一样也先天不足的小树,在小男孩的细心照料下也长成了一棵粗壮的参天大树。

当然,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身体的残疾与缺陷并不代表我们的精神也有缺陷。这种可贵的精神,不仅仅值得我们去学习,更应该让我们去崇尚,不管达到自己的目的究竟有多困难,会让我们累的精疲力尽还是绞尽脑汁,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像小男孩一样,为着自己的信念而努力,为着自己的目的而付出。

后来,这个孩子不仅成全了那棵树,也成全了自己,小男孩与小树同命相怜,小男孩像母亲一样,既然母亲不放弃自己,那自己就不会放弃一个渺小的生命,成全一个人、一个物,就等于成全了一个生命。

这个小男孩就像一面映着阳光与坚持的闪亮的镜子,反射出我们这些条件优越的孩子们的懦弱与不堪。我读完这篇文章后很是惭愧,我们不好好珍惜这段美好的学习时光,反而埋怨这,埋怨那。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续写《成全一棵树》

他一下子怔住了,也明白了母亲那颗充满爱意的心。

几秒钟后,孩子用感恩的目光望着母亲,他咬了咬嘴唇,忽然又抬起头:“娘”!声音很小,但又很坚定。他本来还想接着说,但又咽下了。他扶着疑惑的母亲走到了离那棵树最近的地方。“孩子,你带我来这儿干什么”?孩子摸了摸树,树皮粗糙;又望了望满脸皱纹的母亲,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激情。儿子往前一步,走向母亲,一把搂住了她。母亲也搂住了儿子,她从来没这么和儿子接触过。儿子贴在母亲身边。

儿子说:“娘!儿子不孝,儿子这几年没有多陪您,儿子不该让您这么辛苦。当您说出秘密时,我才知道,那树并不是因为我捡牛粪喂它,而是因为,我对它关心啊!娘!感谢您关心我这个残疾儿,关心我这个不大能成才的孩子……

两人送开了,母亲一边为痛哭的儿子擦泪,一边叫他别说了,自己担不起,可不知怎么的,也哭了。他们重新回到了青石板上,母亲依偎着成家立业的儿子,儿子搂着年迈的老母亲。那天,他们聊了很久很久,双方似乎把心里话一字不留的与对方分享。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儿子始终要走了。母亲送儿子到村口,儿子上了车眼看又与母亲分别,儿子马上叫司机停车,一拐一拐的下车并大喊:“母亲啊!儿子爱你”这句憋了很久的话惊动全村。

儿子走了,可会回来,母亲相信,一定会!

《成全一棵树》续写

他一下子怔住了,也明白了母亲那颗充满爱意的心。

他的心猛然间被母亲的话打动了,他百感交集,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想着母亲对他无私的爱,没有抛弃他,成全了他,让他也成就了一番事业,走向了成功。而这一切都是出于一个身体残疾的孩子的善良举动,是他让母亲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是他让母亲改变了主义,是他让母亲看到了希望。孩子成全了一棵树――又矮又小的树活了下来,并最终成材。这是奇迹!母亲读懂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成全了孩子,让孩子得到了上学的机会,让他也能够成才。

儿子现在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这样做,激动不已。

成全一棵树教学设计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元:牵手亲情,唱响关爱

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在春天里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种在门前。她那腿有残疾的儿子请求母亲种下了一棵被丢弃的快要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精心的照顾下,小树苗茁壮成长,而母亲也改变了想法,将儿子送到了学校。许多年过去了,小树成材了,那孩子也取得了成功,二者如此相似,耐人寻味。能够震撼人心灵的莫过于:为那棵差点被夺去生存资格而最终高大挺拔的树苗的坚韧,为那位终于成功了的残疾男孩儿的自信与阳光,更为那位成全了一棵树和一个孩子的伟大母亲的心。其实,成全就是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3.理解“成全”的内涵,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线索。

2.通过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快乐、健康地生活,同时学会关爱,学会自强。

重难点分析:

理清文章线索,揣摩文章主旨是本文重难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分析、讨论从而突破本文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成全一棵树主内 成全一棵树续写

设计说明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直入课题。板书《成全一棵树》

2.就课题学生质疑。

交流预设:

(1)“成全”是什么意思?

(2)是谁成全了一棵树?

(3)那会是一棵怎样的树?

(4)成全了树的人一定有他的心愿,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线索。

1.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1)读熟课文,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一棵树仅仅指树吗?谁成全谁?这棵树是如何被成全的?

2.易错读音提示:

一拐(guǎi)一拐

枯萎(wěi) 灼(zhuó)

怔(zhèng) 乞(qǐ)求

缝(féng)制 栽(zāi)种

3.整体感知,全班交流

(1)文章的线索是:树

(2)孩子 成全一棵树 明线

母亲 成全孩子 暗线

孩子 通过努力成全自我

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再读要求:出示课件

(1)默读课文,思考:孩子和母亲是怎样的人?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文讨论:如何理解文章标题。

2.交流预设:

(1)孩子:坚强、执著、有恒心、肯付出、

乐观……

母亲:无私、伟大、公正……

(2)标题语意双关,既概括了情节内容,又彰显了文章主旨。一棵本已经失去生存资格的“又细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萎”的小树苗,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一个“一出生腿就残疾了”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在母爱的滋润下,他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无论孩子还是母亲,他们做了相同的事:成全一个生命!

四、品读课文,揣摩人物情感。

1.抓住“这棵树能长大吗?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一句,联系上下文读出母亲此时复杂的心理。出示课件

交流预设:

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如文中所述“(那棵树)又瘦又小,甚至还有一些枯

萎”;第二,在母亲眼里“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

有结果,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层,这棵被

丢弃的树牵动着母亲心中的痛――孩子一生下来腿就残疾,她在为孩子的前途担忧。

2.抓住“母亲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一句,联系全文,明白母亲作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出示课件

交流预设:

“孩子自己为种那棵树挖了一个又大又深的坑”、“孩子每天拎着水桶认真浇树苗”、“孩子每天偷偷地给那棵树捡牛粪喂它”等,说明孩子具有坚韧、奋斗的精神,这才是促使母亲作出一项重大决定的重要原因。

3.文中“一拐一拐”多次出现,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交流预设:

第一次“一拐一拐”是为了说明孩子是个残疾,之后的描写能突出孩子的自强精神,表现了他坚定的意志,也表现了他的成功比常人付出了更大努力。

五、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将课文结尾进行续写“他一下子怔住了,也明白了母亲那颗充满爱意的心。之后……”

例如:许久许久,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他明白了母亲。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当然,是做母亲的首先懂得了自己的儿子。既然你像一棵小树苗一样钻出了地皮,母亲又怎么不给你一次长高长大的机会呢?而这样的机会,就成全了一棵树的一生!

通过让学生就课题提问,培养了学习质疑的能力。

边读书边思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方法。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通过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品味孩子对小树的精心培育,母亲对孩子的一份真情,整个过程都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让本课主题在学生的心中更加深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8162.html

更多阅读

池莉《所以……》 池莉三次离婚

中国政治是家庭政治。中国家庭的执政者几乎都是母亲。男人主外,女人主内,导致局势的形成。所有孩子的生养与日常起居都是母亲管理。男人没有兴趣知道婴儿一天到底需要什么,吃多少次奶,更没有耐心知道他们的尿布放在哪里。中国孩子没有十

讲道的类别 道德经中讲道是强大的

讲道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听道的不同对象,可分为针对尚未信主的慕道朋友的布道性或福音性讲道,和针对主内的弟兄姊妹的培灵性讲道,以及针对不同节期(如复活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场景(洗礼、婚礼、葬礼等)的特殊讲道。布道性讲

清朝妃嫔制度 清朝嫔妃侍寝规矩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

秋雨之福教会会堂管理规则 秋雨之福教会

一、会堂1、会堂是教会固定的敬拜、团契和事工场所。2、会堂包括礼拜堂(主堂和副堂)和功能区(圣约图书室、长执会室、阅览休息区、儿童主日学室、储藏室等)两部分。3、会堂在周间可接受主内团契、机构及其他公益组织的申请,向非营利的聚

瓜达卢佩圣母详细介绍及天赐圣像的奥秘 瓜达卢佩圣母教堂

12月12日是瓜达卢佩圣母瞻礼:瓜达卢佩(Guadalupe)拉丁美洲的圣母朝圣地作者:杨丽芬在北京宣武门教堂的唱经楼上,有一幅巨大的圣像——瓜达卢佩圣母Our Lady ofGuadalupe。这幅放大的复制圣像其色彩十分接近原作。瓜达卢佩圣母圣像的来历

声明:《成全一棵树主内 成全一棵树续写》为网友从此珍惜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