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 金花茶-形态特征,金花茶-分布习性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196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在广西南宁一带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被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金花茶_金花茶 -形态特征


金花茶图册

灌木,

高2~3米,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11~1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有黑腺点,中脉及侧脉7对,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边缘有细锯齿,齿刻相隔1~2毫米,叶柄长7~11毫米,无毛。

花黄色,腋生,单独,花柄长7~10毫米;苞片5片,散生,阔卵形,长2~3毫米,宽3~5毫米,宿存;萼片5片,卵圆形至圆形,长4~8毫米,宽7~8毫米,基部略连生,先端圆,背面略有微毛;花瓣8~12片,近圆形,长1.5~3厘米,宽1.2~2厘米,基部略相连生,边缘有睫毛;雄蕊排成4轮,外轮与花瓣略相连生,花丝近离生或稍连合,无毛,长1.2厘米;子房无毛,3~4室,花柱3~4条,无毛,长1.8厘米。


金花茶

蒴果扁三角球形,长3.5厘米,宽4.5厘米,3爿裂开,果爿厚4~7毫米,中轴3~4角形,先端3~4裂;果柄长1厘米,有宿存苞片及萼片;种子6~8粒,长约2厘米。花期11~12月。

金花茶_金花茶 -分布习性

金花茶 金花茶-形态特征,金花茶-分布习性

金花茶

分布: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

习性: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均土壤中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

金花茶_金花茶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农学院实验中心等权威机构检验表明:金花茶属无毒级、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无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总皂甙、总黄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质、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脂肪酸、B-胡萝卜素等多种天然营养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苏氨酸等几十种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机锗(Ge)、硒(Se)、钼(Mo)、锌(Zn)、钒(V)等微量元素,和钾(K)、钙(Ca)、镁(Mg)等宏量元素。其所含主要功效成份及作用如下:

茶多糖:金花茶含有丰富的多糖物质。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并可改善脂类代谢紊乱,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

茶多酚:金花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多酚可以清除自由基,能降低DM血糖的升高,从而改善其糖耐量,稳定血糖。

总皂甙:金花茶皂甙含量6300mg/kg强心,舒张血管及抗疲劳,减慢心率及双相性血压作用促进DNA和蛋白质及脂质的生物合成,止渴生津,排脓消肿,利咽止痛,解热镇痛等。

总黄酮:金花茶总黄酮含量4400mg/kg,扩张冠状血管,降低高血压,增强心脏收缩,减少心脏博动数,止渴化痰,抗菌消炎,抗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透过性,抗肿瘤,保肝利胆,泻下,解痉,有卵胞激素作用,解热和镇痛,降低胆固醇,利尿等。


金花茶

茶色素:金花茶含有丰富的茶色素,降低血糖、尿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血液流变、缓解微循环障碍。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DM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硒(Se):金花茶含硒,硒是人体红细胞中谷胱甘肽酶的成份,他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中国科学家还发现,硒是治疗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有效药物,此外,硒还有解毒功能,降低黄曲B1的毒性,对某些化学致癌物质有减毒作用,还能减轻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锗(Ge):金花茶含锗,这可降低癌细胞的生物电位,改变其生理状态,抑制癌细胞的增值生长,还可诱发人体内抗癌物质的干扰素,能将巨噬细胞诱发变为抗癌细胞,故有人用锗治疗癌症。此外,锗对血管硬化,脑血栓,脑出血,肾肝病,胃病,糖尿病,关节炎,慢性神经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锌(Zn):金花茶锌含量283mg/kg,含锌量高。锌与人体内的活性酶有关,如羧肽酶促进肠道内蛋白质水解的重要酶,该酶含有锌。锌能增加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组织再生,增强性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还能保护视力。

钒(V):与脂类及胆固醇的代谢有关。它可促进造血机能,显着降低血浆胆固醇。缺V动物血清甘油三脂增多,胆固醇含量增加。研究表明:金花茶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β-脂蛋白明显低于高脂动物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金花茶组较高脂组下降35%;安妥明组较高脂组下降33.2%;β-脂蛋白:金花茶组较高脂下降36.6%;安妥明组较高脂组下降23%(安妥明为世界性公认降胆固醇、降血脂药) 。

锰(Mn):含量较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参与多种酶促反应。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美国人群动脉硬化发病率较高,其主动脉内Mn、Cr、Cu浓度都较动脉硬化病及冠心病发病率较低的亚洲及非洲人为少。

钾(K):可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维持心脏的正常收缩等作用。

维生素B1:金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对防止糖代谢障碍有疗效,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2:参与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维持视网膜的正常机制。


金花茶

维生素C:金花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保持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通透性,因而使本来微血管脆弱的DM患者通过饮茶恢复其正常功能。

维生素A:有预防夜盲症和白内障及抗癌的作用。

金花茶的功效:

观赏价值

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其蜡质的绿叶晶莹光洁,瓣呈透明,坚挺亮滑,一尘不染;花蕾浑圆,流金溢彩;花瓣重叠重密,鲜丽俏艳,点缀于玉叶琼枝间,风姿绰约,金瓣玉蕊,美艳怡人,赏心悦目,其观赏价值无与伦比。

科研价值

金花茶具有特殊的色泽遗传基因DNA,其繁衍很难被复制。采用高新技术解决快速繁殖金花茶多种优良种苗成活基因,攻克其成活甚低的疑难问题;突破金花茶生长慢产量低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规模化种植金花茶的产量;精深开发金花茶新一代世界一流的医药保健产品,造福人类的健康,都极具重要的科研价值。

经济价值

金花茶经济价值极具高昂。其一,花卉欣赏身价高。高1~1.5米,造型较好的金花茶盆景价格为8000元;高2米左右,价格为2.6万元至数万元不等;日本曾以2.5万美元一株欲购中国金花茶。其二,金花茶的附加值极高。通过产业化深加工生产的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价格稳定上升,特别是花茶价格可观,趋供不应求之势。

金花茶_金花茶 -栽培技术

栽培概要

营造一个适宜环境,金花茶喜生于半阴半凉、潮湿的环境,且需定时通风,在北方尤为需要做到这一点。在玻璃暖窖内除配备供暖用的锅炉、暖气片外,还加装了自制的雾化机、换气扇等设施。

使用按比例配制成的松针土,逐渐去掉南方带来的“黄泥巴 ”。

浇花用的水必须每次加入1%的硫酸亚铁,使水中总保持一定的弱酸性。

除环境通风良好外,还要给它定期作“体育锻炼”,每2周吹一次风,吹风时要风力均匀。目的是通过“运动”促其代谢均衡,发育正常。

控制温度,温差要在7℃至10℃,窖温在20℃时,四五小时后便将遮阳布放下,随即通风。

施肥,一种是稀释后的酸牛奶,此方法不必发酵可直接使用,另一种传统的方法是发酵后的黄豆饼水。每月施肥一次即可。

繁殖方式


金花茶

播种繁殖:金花茶果实一般在10月上中旬成熟,10月下旬开裂,种子成熟后无后熟休眠期。种子繁殖以秋播为宜,在10月上中旬,将采收的果实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后,立即播种。若未能秋播,需将种子贮藏在湿砂中,待竖年2月份进行春播。

扦插繁殖:金花茶扦插繁殖适期为4月至5月上旬,也可在9月中、下旬进行。插穗选取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半熟枝。穗长一般为15厘米,先端留2个叶片,基部带踵。用 IBA 300ppm处理枝条5小时后,按株行距10~14厘米×3~4厘米规格扦插于苗床上,插穗入土深度为3厘米左右。茶苗扦插成活的关键是育苗前期保持足够的湿度,切忌阳光直射,并控制气温在25℃左右。勤喷水,使幼苗经常复盖一层薄薄的水膜。1个月后,待新根长出后,逐步增加阳光,加速茶苗木质化。

嫁接繁殖:金花茶嫁接繁殖分为芽苗砧嫁接和半熟枝嫁接。 芽苗砧嫁接。砧木可选用普通单瓣山茶花和油茶花。先将砧木种子播于砂床,当幼苗长至4~5厘米时即可嫁接。嫁接前,挖取砧木芽苗,去净砂粒,在其子叶上方1~1.5厘米处短截,一并剪去根尖部分,使其总长为6~7厘米;选取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接穗,将其削成楔形,放入湿毛巾中保湿。嫁接时将芽苗顺子叶合缝线将茎纵劈一刀,深度与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将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劈口中,对准砧穗一边的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扎紧。然后将接好的嫁接苗按8×2厘米的株行距种植于肥沃、疏松的砂质土苗床中。种后在苗床搭棚用塑料薄膜保温。一般10~15天嫁接苗接口开始愈合,20~25天左右可在夜间揭开薄膜。其后逐步加强通风,增加光照,至新芽萌发以后,全部揭去薄膜。


金花茶

半熟枝嫁接。通常利用粗种山茶或油茶成年苗作砧木。直径1厘米以上的砧木枝条,采用拉皮接,即在砧木的适当部位,上、左、右各刻一刀,深达木质部,并拉下皮,将接穗贴在砧木拉皮的内侧上,再将皮拉上包住接穗,用塑料带缚住,露出芽尖,套上塑料袋保湿。1个月后,待接穗抽出新枝,逐步木质化后,解除绑扎。若砧木粗度与接穗相近,则采用腹接法为宜。半熟枝嫁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对苗床温度的控制和嫁接期的选择。嫁接适宜温度为25~30℃,嫁接适期为5~8月,此时砧木表皮易拉开,嫁接苗接口愈合快,成活率高。

组织培养:金花茶胚培养、子叶离体培养、茎尖和单芽培养已获成功。研究结果表明,试管苗诱导芽产生和生根与取材的位置、无机盐浓度、维生素、蔗糖、生长调节剂、光照等因素有关。 胚培养。于幼果未成熟期取胚,在ER和MS培养基的基础上,加0.5~1mg/L 6-BA、0.01mg/L NAA、6%~8%蔗糖、500mg/L水解乳蛋白等附加成分进行培养。1周左右长根,2周后上胚轴萌动,抽出新芽。 子叶离体培养。金花茶子叶是诱导胚状体的良好材料,尤其是靠近下胚轴的部分,诱导频率较高,为15%~25%。诱导时将子叶切成0.5mm大小,诱导培养基为1/2MS,附加0.2mg/L 6-BA、0.2mg/LNAA成分。在诱导过程中,同时出现不定芽和假珠芽。假珠芽具有很强的分生能力,利用假珠芽,又可诱导产生胚状体、不定芽和假珠芽。 茎尖和单芽培养。茎尖和单芽培养是金花茶快速繁殖的重要途径,它取材方便,增殖率高,遗传性稳定。外殖体取用当年生的幼嫩茎尖和单芽,培养基为MS,附加6-BA或KT。研究表明,茎尖和单芽的增殖数随6-BA浓度的升高而增多,但6-BA浓度达5.0mg/L时,畸形苗率高,长势差。6-BA 2.0mg/L与KT 0.5mg/L配合使用,试管苗生长健壮,畸形苗率低,增殖数多,是诱导增殖的理想生长调节剂配比。

花期管理

金花茶一般在定植3~5年后才开花,通常在每年的7~8月份就出现黄色花蕾,这时可以除去一些弱枝花蕾、内向花蕾、过密花蕾以及畸形花蕾,这样可集中养分,使花分布合理,开得更大,并延长花期。到11月份时金花茶才完全开放,一直开到第二年的3月,盛花期为1~2个月。

病虫防治

成年金花茶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煤烟病、叶枯病、芽枯病等炭疽病是金花茶的常见病害,病斑是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病斑不规则,上面常有黑色小点,病健部分界明显。通常使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稀释液在发病初期进行叶面喷施,5~7天一次,连喷3次。喷施量为每亩60公斤。煤烟病症状表现为叶片上有煤污状物,病菌也危害枝条和嫩梢,严重时枝、叶上布满黑色的煤污层,阻碍植株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诱病害虫主要是蚜虫,可从防治蚜虫入手,用5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茶芽虫、卷叶虫、茶毒蛾等是金花茶的常见害虫,茶蚜虫和卷叶虫可使金花茶叶片卷曲萎缩,不能伸展。茶毒蛾则把叶片咬成缺块,或全部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在防治上应及早进行,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脂乳油800倍液进行喷洒。

金花茶_金花茶 -物种保护


金花茶照片集锦

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植物活化石”齐名,是中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1984.7国务院文件),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为了使这一国宝繁衍生息,中国科学工作者正在通力合作进行杂交选育试验,以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中国的昆明、杭州、上海等地已引种栽培。

金花茶_金花茶 -植物文化

市花


金花茶

防城区是中国金花茶的最先发现地及分布中心,汇集了自然界现有金花茶32种7个变种的23种和5个变种。中国唯一以保护植物名称命名的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防城区。世界金花茶物种最齐全、数量最多的金花茶物种基因库建在该保护区(保护区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总面积9195.1公顷,其中核心区729.4公顷、缓冲区4139.5公顷)。2002年,金花茶被防城港市确定为市花。2009年12月,防城区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了“中国金花茶之乡”。2011年11月,金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金花茶节

自2009年成功举办首届金花茶节以来,金花茶节成为了防城港市主打的四大文化节庆品牌之一。金花茶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出桂人堂金花茶、中港高科国宝金花茶、百喜金花茶等一批龙头企业,金花茶系列产品分获广西名牌产品、广西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产值超过12亿元。

世界闻名的金花茶曾经只是一种仅供观赏的珍稀茶花,如今它被证明在降低血脂、血糖及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特殊功效,展现了极高的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召开的2005中国广西第二届金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在广西首次发现金花茶以前,人们只见过开红色、白色及红白相间颜色的山茶花,只有极少数人相信世上有黄色的山茶花。日本著名植物学家津山尚曾为了寻找黄色的山茶花穷尽毕生精力最终空手而归。广西防城港市拥有世界95%以上的野生金花茶资源,广西也被誉为“金花茶的故乡”。

金花茶因其稀有和名贵的金黄花色被誉为“茶族皇后”和“植物界的大熊猫”,但在以前,当地人把这种茶花称作“牛尿草”,生病的牛吃了这种茶花往往回痊愈。金花茶是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广西已经在防城港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金花茶叶子在民间被用于清热解毒、利尿利湿、止痢和止血等,《本草纲目》对它的药用价值有一定记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已经确信,金花茶在降低血脂、血糖,防癌、抗癌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1988年,广西中医学院、中国医科院广西药物植物研究所的几位专家曾专门作过分析实验,经过权威测试证明,金花茶含有天然有机锗、锌、硒、矾等多种对人体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以及茶多酚、黄酮类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通过小白鼠实验证明在抑制肿瘤方面,金花茶几乎达到了一般认为30%即肿瘤药物的水平。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实验也证明,金花茶叶水提物具有显着的降脂作用。金花茶特殊的保健治疗功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50103/68475.html

更多阅读

云南蒲桃 云南蒲桃-简介,云南蒲桃-形态特征

云南蒲桃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是一种中国极危濒危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红枝蒲桃_云南蒲桃 -简介云南蒲桃(学名:Syzygium yunnanense)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

黍子 黍子-名称,黍子-形态特征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一年生栽培作物,民间称为“黍子”、“黍谷”,有的地方因为多用黍米酿酒,又称为“酒米”。籽实淡黄色,常用来做黄糕和酿酒。糜子_黍子 -名称黍子,读音shǔzi。糜子_黍子 -形态特征单子叶禾本科作

金毛扭角羚 金毛扭角羚-形态特征,金毛扭角羚-分布地域

金毛扭角羚是一种食草动物,属于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把它列为世界濒危保护种,载入特别保护的“红皮书” 。金毛扭角羚名称:羚牛、金毛扭角羚、牛羚科:牛 科英文名:takin扭角羚_金毛扭角羚 -形态特征体型粗壮,体长200厘米左

通奶草 通奶草-基本信息,通奶草-形态特征

通奶草所属大戟属,年生直立草本,高10-30厘米,无毛或稍有柔毛。茎通常自基部分枝。叶对生,具短柄;托叶三角形,边缘撕裂。通奶_通奶草 -基本信息界 植物界 Plantae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目 金虎尾目 M

声明:《金花茶 金花茶-形态特征,金花茶-分布习性》为网友筑梦小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